1009~1010_在黑暗中相遇

小短腿來了!

小短腿志氣高,屢屢從落後到逆轉,成為台灣第一位職業鐵人,全亞洲排名最高的女子選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4個人喜歡
  • 9 342
    38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我喜歡遇強則強,遇關就闖的自己。──李筱瑜

挑戰極限,三鐵一姐李筱瑜都怎麼訓練?

什麼運動都玩,她在其中學到什麼?

 

超鐵226:
開放水域游泳3.8km
自行車180km
跑步42km

噢,對了,以上三項必須獨自一人完成

一聽到鐵人三項,腦袋不免浮出「是一種很艱難的體能考驗」吧。但是對三鐵一姐李筱瑜來說,關關難過關關過,凡事沒有克服不了的,只在於有沒有得勝的決心堅持下去。 二十年前也是如此,藉著自己對體能的知識、還有那份不安於現況的鬥志,讓她在車禍後癱瘓的身軀,從輪椅上站了起來。

 

人生還有什麼好困難的,克服就是了!

 

李筱瑜,身高不到160公分,朋友們暱稱「小短腿」,台灣第一位職業鐵人,生涯首次參加鐵人三項就奪冠。目前專攻長距離超級鐵人,是全亞洲成績最好,排名最高的女子選手。

 

想到就出發,是她環島練單車的策略。開賽前螺絲掉了,鎖不住龍頭,就用免洗筷解決問題。沒帶自行車帽,借用工地帽也OK。面對零下氣溫,她不棄賽。骯髒的海水造成一路拉肚子,她不棄賽。摔車摔到見骨,她還是不棄賽。

 

小短腿志氣高,一個人,就這樣默默拉著台灣三鐵界向前大步邁進。接下來,她設定目標要進入世界排名TOP10!

 

本書細數李筱瑜重要比賽的歷程,只見她屢屢從落後到逆轉,面對體能與心理挑戰,如何突破自我極限,提升成績,並且分享了她對於訓練、比賽的看法,更是運動愛好者的絕佳參考。

 

三鐵生涯重要里程

25歲,生涯第一場鐵人賽事「澎湖鐵人三項錦標賽」,就奪得女子組冠軍。

29歲,當選國手,代表台灣參賽首次列入亞運項目(杜哈亞運)的鐵人三項比賽。

32歲,首次挑戰Ironman 226公里超級鐵人賽事,勇奪冠軍並取得Kona世界總決賽參賽資格(華人第一人),獲得分齡季軍。此後連續三年取得資格。

35歲,轉為職業選手。同年拿下生涯第一座職業冠軍(日本北海道Ironman Japan)。

38歲,完成日本北海道超鐵賽三連霸,成為第一位以職業身分進軍Ironman夏威夷Kona總決賽的華人選手。

 

其他特殊紀錄

馬拉松最佳成績:2小時50分35秒(台灣女子選手史上排名第七)

一○一登高賽:國內女子紀錄保持人(成績14分44秒28)

新光三越登高賽:女子紀錄保持人(成績6分47秒)

North Face 100公里超馬賽台灣站女子組冠軍(成績9小時38分31秒)

作者

李筱瑜 Shiao-Yu Li (Jenny)

 

台灣高雄出生,台南新營長大。十七歲因車禍癱瘓,靠意志力重新站起來。以永遠向「不可能」挑戰而聞名,被譽為「台灣三鐵一姐」,近期更被國際體壇稱「亞洲超鐵一姐」。

 

從二○○二年開始,參加自行車、登高賽、馬拉松、鐵人三項、越野挑戰等賽事,獲得超過100場冠軍,包括第一屆台灣North Face 100公里女子組總冠軍。二○一○年,成為史上第一位晉級Ironman226公里世界超級鐵人三項總決賽的華人,並創下連續三年晉級的光榮記錄。二○一二年底轉戰職業,至今獲得國外賽事四次冠軍。二○一五年創下日本超鐵賽三年連霸,拚進世界排名前35名,並晉級世界超鐵職業組總決賽,創下華人職業選手史無前例的紀錄。

 

藉著每一次的反敗為勝,每一次的困厄與不完美,李筱瑜要讓世界看見台灣小短腿、華人運動員、亞洲鐵人三項選手的堅強實力,並推廣運動的美好和榮譽精神,一起分享生命中的無限可能!

 

李筱瑜官方網站:www.lishiaoyu.com

李筱瑜臉書粉絲頁:www.facebook.com/lishiaoyu

 

歷年賽事成績:

2015

Ironman 日本國際超鐵賽職業組冠軍(連續三年冠軍/女子跑步總排第一:3小時08分)

Ironman 台灣國際超鐵賽職業組第四名

Ironman 蘭賽羅特國際超鐵賽職業組第四名

Ironman 日本 70.3 (113公里) 國際三鐵賽職業組冠軍

 

2014

Ironman 馬來西亞 國際超鐵賽職業組第四名

Ironman Hokkaido 226 國際超鐵賽職業組冠軍

Ironman Japan 70.3 國際三鐵賽職業組亞軍

 

2013

Ironman Hokkaido 226 國際超鐵賽職業組冠軍

Ironman Japan 70.3 國際三鐵賽職業組亞軍

Challenge Taiwan 國際超鐵賽職業組第四名(國內男女總冠軍)

新北市碧潭盃鐵人三項51.5 女子組冠軍

台東普悠碼鐵人三項51.5 女子總成績第一

 

2012

Ironman Taiwan 70.3 國際三鐵賽職業組季軍

Ironman Kona Championship 226 超鐵世界冠軍爭霸賽女子分齡組第四名

Ironman Japan 70.3 國際三鐵賽女子分齡組冠軍

Ironman Singapore 70.3 國際三鐵賽女子分齡組冠軍

 

2011

North Face 100公里超馬賽台灣站女子組冠軍

Ironman Korea 226 國際超鐵賽 女子分齡組冠軍

Mongolia Bike Challenge 蒙古自行車越野挑戰賽分站女子組季軍

 

2010

Ironman Kona 226 Championship 超鐵世界冠軍爭霸賽女子分齡組季軍

Ironman China 226 國際超鐵賽 女子分齡組冠軍

北京國際中央電視塔登高賽女子組冠軍

新光登高賽女總冠軍/刷新場地紀錄

101登高賽 國內女總冠軍

南投國姓鄉泰雅高山馬拉松女子總冠軍(破大會紀錄)

台北國道馬拉松錦標賽女子組冠軍

金門國際馬拉松國內女子組冠軍

台南古都國際馬拉松國內女子組冠軍

高雄國際馬拉松女子組總冠軍

貓空半程馬拉松21K 女子組冠軍

花蓮國際馬拉松女總冠軍

澎湖馬拉松女總冠軍

曾文馬拉松女總冠軍

嘉義老爺馬拉松女總冠軍

高雄國際馬拉松女總冠軍

北宜超馬台九線錦標賽女總冠軍

Salomon 越野跑道賽 女總冠軍

石門國際水庫二鐵錦標賽女總冠軍

台中大腳ㄚ鐵人二項女子組冠軍

大屯山喜適盃自行車爬坡賽女子組亞軍

 

2009

第廿六屆曾文水庫馬拉松女子組冠軍(破大會紀錄)

富邦台北馬拉松國內女子組第二名(成績:2小時50分35秒)

The North Face越野挑戰賽 女子組冠軍

台南古都國際馬拉松國內女子組冠軍

MIZUNO馬拉松接力賽 社會組總冠軍

嘉義老爺盃馬拉松女子組冠軍

第二屆宜蘭國道五號全國馬拉松女子總冠軍

八卦山台地梧桐花道馬拉松女總冠軍

陽明山小油坑路跑比賽女總冠軍

基隆市忠孝獅子盃路跑賽女總冠軍

苗栗國際馬拉松女總冠軍

台中市TBIM台灣大道國際馬拉松 女總冠軍

國際扶輪日月潭國際馬拉松女總冠軍

三商巧福路跑賽女總冠軍

太魯閣國際馬拉松國內女子冠軍

第五屆101國際登高賽 國內女子冠軍

第三屆雙溪櫻花盃鐵人兩項女總冠軍

台中縣清水鎮鰲峰山鐵人兩項女總冠軍

五股觀音鄉全國鐵人二項賽女子總冠軍

桃園國際鐵人兩項錦標賽女總冠軍

第一屆武嶺高峰會國際自行車大賽女子分齡組冠軍

北宜九彎十八拐自行車挑戰賽女總冠軍

花蓮遠雄自行車爬坡賽女總冠軍

 

2008

台南古都馬拉松女子組總冠軍

第廿六、廿七屆新光摩天大樓登高賽女子總冠軍

第四屆101國際登高賽 女子總冠軍

太魯閣國際馬拉松國內女子組冠軍(女總第三)

嘉義老爺盃馬拉松女子總冠軍

捷安特環花東自行車賽女子組冠軍(男女總成績第三)

桃園縣運動會縣長盃自行車錦標賽小徑輪組女子第一

宜蘭櫻花盃二鐵女子組總冠軍

 

2007

統一盃日月潭鐵人三項國際邀請賽女子總冠軍

花蓮洄瀾鐵人三項國際邀請賽女子總冠軍

五股觀音山二鐵女子組總冠軍

第廿一~廿五屆新光摩天大樓登高女子總冠軍(紀錄保持人6分47秒)

第三屆101國際登高賽 國內女子組冠軍

 

2006

恆春半島113公里國際鐵人三項競賽 女子組總冠軍(國內外)

統一盃日月潭鐵人三項國際邀請賽女子組總冠軍

花蓮鯉魚潭鐵人三項女子組冠軍

第一屆北海岸國際鐵人三項國內女子精英組冠軍

第廿一屆新光摩天大樓登高女子組冠軍

第二屆101國際登高賽 國內女子組冠軍

台東鐵人三項賽女子組冠軍

 

2005

北海岸鐵人兩項女子總冠軍

第一屆101登高 國內女子組冠軍

第十八、十九屆新光摩天大樓登高女子組冠軍

 

2004

屏東半程超級鐵人三項賽女子總冠軍

FIN環花東自行車賽300公里 女子總冠軍

統一盃鐵人三項國際邀請賽女子總冠軍

 

2003

太魯閣國際馬拉松國內女子組冠軍

墾丁鐵人二項女子組冠軍

<

試閱

廢人,活著有什麼意思?
我的癱瘓歲月

一睜開眼,我看見的不是天空或是路面,是白色天花板,四周圍是吵雜的說話聲。雖然頭很暈,但我漸漸意識到這是在醫院。

「啊……」不是痛,是生氣,是惱怒。一把火從胃熊熊升起,已經躺在醫院急診室裡的我,不是難過,而是非常、非常生氣,為什麼有人會撞我?

醫生過來做了一些檢查,叫我嘗試動動看。這時我才發現,身體左半邊全沒了知覺,大半邊的身體也無法動彈。

舅舅和醫生在一旁似乎快吵了起來。

「她的骨頭沒有斷……」醫生說。

「那為什麼不能動?」舅舅質疑。

「這個……可能是壓迫到神經……」

「那要怎麼治療?」舅舅問。

「這個……因為骨頭沒有斷,醫院這裡就沒有太多可以做的,可能要復健吧……」

「那會好嗎?」舅舅又問。

「這個,就是看個人的狀況……」

因為我的外傷只有手肘縫了幾針,醫生對於我不能動的狀況也沒什麼對策。就算需要復健,以我們的家境,也不可能讓我長期待在醫院治療。所以,我躺在擔架上,被救護車載到台北八里當時我媽媽住的地方—就是自己看著辦的意思吧。

後來我得知,當時撞我的,是一位騎著摩托車巡田的阿伯。據說是霧氣太重,所以他才沒看見我。但我印象中,那個時候的能見度很正常,並沒有伸手不見五指的霧啊?總之,他撞到我之後自己也飛出去,還斷了肋骨,受傷也挺嚴重的,就想說算了,沒深究下去。

被莫名其妙地載到八里家中,我躺在床上,兩眼發直地看著天花板,想著自己不能動是要怎麼辦?我才十七歲耶……為什麼老天要讓我碰到這種意外?

我還是有嘗試著想動,但只要一點點移動,從脊椎就會有無比巨大的刺痛發散開來,衝到我的腦門和四肢末梢,「啊!痛!」眼淚不斷被逼出來。

幾乎,每一天每一天我都在哭。

是不是以後我就要坐輪椅一輩子?是不是以後只能坐著輪椅,在街頭賣口香糖、玉蘭花了?是不是我這輩子就這樣毀了?

我的左半邊,是完全沒有知覺的,右半邊又被痛覺整個占滿。我看著自己的身體,被前所未見的黑暗吞噬。

也許,不要活了?不能走不能跑,廢人一個,這樣活著,有什麼意思?

我不禁這樣想。常常。

媽媽曾經請過一位師傅來幫我推拿,看看有沒有效,但只是弄得我更痛,沒有什麼起色。

好長一段時間,我就這樣癱在床上,上廁所要人幫忙,而且會爆痛,弄得滿臉是淚和鼻涕。接著,因為我只能躺著什麼都不能做,就只能吃,胡亂吃的結果,也變得越來越胖。

又爛、又胖、又醜的十七歲。一個重新站起來的夢
學會與痛苦為伴

十七歲車禍之後,真的萬念俱灰。

為了要測試我的神經系統,我曾經偷偷地把左手無名指和小指放在滾燙的熱水中,兩根手指又紅又腫,還燙出了大水泡。我把水泡一一弄破,看見裡面的紅紅肉,我擠擠壓壓那些肉。

一點感覺都沒有。

看著受傷卻沒絲毫痛覺的手指,我不禁想:是不是整個神經都壞死了?是不是沒救了?

可是,別的部位還是感受得到劇烈的疼痛啊,這表示部分神經還會傳達訊息,並不是整個癱瘓。我告訴自己,既然其他部位還會痛,那應該有救才對。

若是有得救,那我必須想辦法救自己。

心底有一種不服輸的怒氣,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就在此畫下句點。

我想起國小游泳教練教過我們一些有關肌肉的常識:動,很重要。所以不管如何痛,我要開始動,才不會肌肉萎縮,我一定要開始動,才不會一直停在原點。我一定要開始動,否則最後就真的不能動了。

我嘗試每天都動一點點,從手伸出去遠一些開始。雖然每次一動,就像指甲一個個被拔掉一樣,從身體的底層開始狂烈地抽痛。我一邊動,一邊鬼吼似的大叫,還好家裡大部分時間都沒有人。然後趁著身體適應疼痛之後,又再往前挪一公分,然後又是嘶吼淚奔一番,感覺脊椎有尖銳的鐵線從腰椎往下往上穿刺,痛感瞬間輻射到臀部和大腿後側,往上直衝頭頂的百會穴。

就這樣,我每天體驗著巨大的疼痛,直到氣若游絲。我喘著氣,看著自己的手腳似乎能一次伸到更遠的床沿了,心裡浮出一種應該是朝著正確方向走的一點點希望和安慰。

「我的腳,有一天可以再度踩在地上嗎?」有時候哭累了,自我放棄地像個植物人看著電視,仍這樣幻想著。

疼痛無所不在,在我醒的時候陪伴我,甚至在睡夢中也會突然出現。

「哼,你就這點能耐?」我開始有了想要挑戰痛苦的決心。

所以,我又嘗試移動更多。雖然更痛,更是狂亂吼叫一番,奇妙的是,我的身體似乎適應了這樣的疼痛,肌肉反而開始有力氣了。

有一天,我用盡力氣撐起上半身,竟然憑著自己的力量坐了起來!我很訝異自己有這樣的進步,但不知為什麼,我沒有跟我媽說,只是想,既然可以坐,離站應該不遠了。

接下來幾天,我把雙腳試著挪到床下,第一次自己試著把腳底放平在地面。雖然還是很痛,但是心情很興奮,我想試著站起來,但還沒有太多力氣。

每一天,我重複一樣的事情,移動上半身,痛。

努力坐起來,又痛。

移動下半身,還是痛。

挪到床邊,下床,一整個痛。人的身體真的很奇妙,當你習慣了疼痛的陪伴,疼痛就似乎開始越來越淡、越來越輕了。最後,我竟然可以把腳放在地上,用大腿和手的力量撐起身體,然後我開始站。雖然仍是痛,但是站起來的無比喜悅給了我更多信心訓練自己走路,我慢慢地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每一步都彷彿是我第一次學走路。

有一天,媽媽回來看見我自己坐在沙發看電視,然後站了起來。我想當時的她應該被大大地嚇一跳吧……(哈哈)

就這樣,我從不能動,到現在可以去世界許多地方比賽征戰,創造紀錄。

很多人問我,如何辦到的?我只能說,經歷了這樣的意外,讓年輕的我提早領教了疼痛的特質和身體所能發揮的潛力。這段苦難教會我:疼痛雖然猛烈,但若是一直「怕痛」,一直躲避它,我們就會被痛所控制,對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都會失去信心,最後只能被痛苦帶著往黑暗裡走。

我跳出了黑暗,我學習認識自己的身體,習慣自己的身體,並運用心和智慧一步一步掌控自己的身體。

就像學衝浪一樣,當你一次又一次地面對著迎面而來的巨浪,漸漸你會發現浪起的前兆,漸漸你會發現如何運用力氣划水,漸漸你會學會在被浪擊倒時如何放鬆身體,漸漸你會學會在準確的時間用雙腿和全身的力量站起來。最後,你會學到如何馳騁在浪頭上,超越痛苦的障礙,讓自己成為更勇敢、更強壯的個體。

對於這個車禍意外,也許是老天的眷顧,也許是祖先的福蔭,也許是靈魂的安排,十七歲的我不知為何生出了源源不絕的勇氣,選擇為自己堅持下去。當煩憂心碎、滿臉淚水過後,未來的我,竟然有能力繼續超越命運中更多更大的限制,創造往前奔跑不間斷的人生……

真是有福氣,我的十七歲。

從癱瘓到可以再次跑步,我告訴自己,要好好善用這個奇蹟,才不會辜負老天讓我有機會重新出發的美意。大膽一點,黑白人生變彩色
第一次聽到「三鐵」

「等一下再去找你喔!」

車子開到了集合點,我抓了東西趕緊跳下車。後面的交管嗶嗶地催促車輛依序前進,導演一邊把車子開離,一邊從車窗裡大喊著。

大型國際比賽的現場都有交通管制,加上觀眾與選手眾多,有時候在這裡一分開,也不知何時才會相遇。

我要先去號碼轉印區,然後去T1轉運站補放一些游泳後要換的車鞋等裝備。一旦進入賽場,一直到比賽結束,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了,頂多在部分返點時,能看到加油的親友與提點的教練。其他時間,我們都得靠自己調整和堅持。

You are on your own!這,就是鐵人三項比賽的精神!能夠在戰場上獨立完成比賽的,才叫真鐵人。

由於是大型國際比賽,印號碼的帳篷中雖然有許多業餘組的選手很興奮地邊排隊邊聊天,但是職業選手之間,通常有一股沉靜的肅殺之氣。我看著工作人員在我的手臂寫上三位數的號碼,覺得來自台灣的我能以職業選手的身分參賽,突然心頭上有一點點說不出來是光榮還是感動。

今日,這個號碼將代表我過去所有的訓練,邁向終線。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回想起踏入鐵人三項的機緣。

最早知道「三鐵」一詞,是我從北體畢業後在圓山飯店的健身房擔任教練時。當時有一個老外經理的老婆,大概三十幾歲吧,她常常會去俱樂部跑步健身,身材相當結實。另一個教練告訴我,她是練鐵人三項的。

所謂的三鐵賽,包含了游泳、自行車與跑步三項運動。以奧運和亞運的三鐵項目來說,全程共有五一.五公里,其中包含游泳一.五公里、自行車四十公里,以及跑步十公里。

但那只是短距離的三鐵賽。由世界三項全能運動協會(World Triathlon Coroporation, WTC)所舉辦的IRONMAN巡迴三鐵賽,難度更高,都是一一三公里(你也許看到的是七○.三這個數字,指的是英里)起跳,包含游泳一.九三公里、自行車九十公里,加上跑步二十一公里。

而所謂的「超鐵」,指的是全程長達二二六公里的比賽。你必須在開放水域先游三.八公里,游到全身鬆軟無力,上來之後還要飛奔到轉運站,換上車鞋,騎上自行車,不囉唆,來個一八○公里吹吹風。騎到終點之後,當你的雙腿皆廢,能量用盡之後,再下車換雙步鞋跑個四十二公里的全馬。喔,還有,這一切都要在十七小時之內完賽,而且每一個單項都有時間限制,超過時間就不能再比下一項了。這,就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二二六公里超鐵賽!

「肖也!」當時我心裡想。

看著一個擺明不是什麼職業選手的女人表情嚴肅,毅力十足地幾乎天天照表操課,我心想,那種會練三鐵的人,應該都是腦筋怪怪的老外吧?年輕的我沒見過什麼世面,「三鐵」這兩個字,有好長一段時間完全從我腦袋裡消失。

在圓山健身房工作那一年,因為會員不多,平常沒什麼事情做,環境又很舒適,我整天在健身房跑步、騎車、使用各種訓練器材,還有蒸汽浴、烤箱等等。剛開始,真的很開心,覺得這份工作真爽。再加上對未來沒什麼特定目標,日子久了也就越發散漫,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玩跳舞機、玩電動,玩到累就倒頭呼呼大睡。

一天過一天,就這樣虛晃快一年。突然,我覺得好膩……。感覺這種人生超級無聊,根本是退休族才會過的生活,而那一年,我才二十三歲。

有一天,在亞力山大健身俱樂部擔任教練的姊姊來圓山看我,她看看空無一人的健身房問我:「你在這兒幹嘛?」

「沒幹嘛啊,你看看,啊都沒人。」我說。

「加州要開了,你要不要去加州?」姐姐問我。

當時,加州健身中心準備進軍台灣,要招募第一代的種子教練,聽說可以學到很多新的東西。我一直對新的運動訓練和知識很有興趣,所以就決定先加入內部訓練,之後順利通過訓練階段,辭掉了圓山健身俱樂部教練一職,正式成為加州健身中心的第一批種子教練。

加州在台灣的企圖心很強,為了培育人才,舉辦了密集的內部訓練,都是引進國外的師資教導最新的訓練概念和體適能技巧。吼,那些老外真不是蓋的,講起課來生動有趣,我在那時所吸收的知識,感覺比在北體上課三年都還要多!除了學科、術科要上,還要學銷售技巧。對於從小就不多話的我,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自此之後,我的聊天內容除了「嗯……啊……」之外,似乎多了一兩句話可講。

在那段訓練期間,我又更進一步對於體能提升和運動科學有更新的認識,這對我日後參加各種比賽和三鐵賽的自我準備和掌控,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一開始,在加州當健身教練的工作是非常值得驕傲也非常有朝氣的(最早入會的讀者,應該都有同感)。加州健身房因為位於台北東區菁華地段,有全新的器材、最好的設施,每天都播放超High的流行音樂,出入的會員多屬藝人、模特兒、白領主管、貴婦等,儼然成為台北最時尚的社交場所。內部辦公室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子,也常常開會上課,檢討改進,更有效地幫會員設定目標和方法。看見會員們完成減重、雕塑身材等的夢想,我的生命除了健身、打混之外,有了一個可以幫助更多人的使命。

「終於找到方向了!」我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充實,也很開心。

但是隨著公司越來越偏重銷售的策略,我每天中午就得開始Personal Training(私人教練)的課程,幫會員做一對一的體能訓練,一直到晚上一、兩點。中間還要開會、賣課程,整個人變得很緊繃。我幾乎每天課程都排得滿滿的,下班通常都十二點以後了,為了宣洩壓力,下班就去打籃球,或是去夜店跳舞。

那段期間,錢是賺到了,但是眼睛一睜開,就是工作工作工作,然後用最後一點點的精力玩到掛,回到家倒在床上昏死。我教導會員如何重拾健康,自己卻也在那樣密集的工作和壓力中失去了自己的身心平衡。

後來,「有氧部」缺老師,我姊建議我轉當有氧老師,比較沒業績壓力。於是我白天再次接受培訓:Body Combat拳擊有氧、Body Pump槓鈴有氧、Spinning飛輪,晚上再繼續教私人教練的課程。最後,我完全放掉一對一的私教課,變成一週教二十多堂課的有氧老師。

雖然沒有了業績壓力,但每一季都要背新的動作和音樂,每堂課都要聲嘶力竭地表現自己的活力和帶動上課氣氛,有時候還要處理一下會員之間的情緒問題,也是個不輕鬆的活兒。

這兩年多的時間,我徹底從一個懶散的社會新鮮人,變成了一個工作狂!就連休假,我也會跑回健身房鍛鍊,從來沒有出去旅行或是到台北以外的地方。漸漸的,在健身房一成不變的生活,令我感到極度躁鬱煩悶!

有一天半夜一點多,我一個人走在忠孝東路,看著馬路上來去匆匆的行人,街燈有氣無力地發散蒼白的光暈,想著過去這兩年多在工作上所瘋狂耗盡的時間、體力,突然覺得,緊繃的整個人鬆懈下來。我想,應該給自己喘口氣的機會,或者說,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路可以嘗試。

不遠處的誠品書店依然亮著,於是我走了進去,逛啊逛的看到了一本書,就拿起書找了個地方坐下來讀。剛開始,翻沒幾頁我就睡著了,睡醒後我又繼續看。總之,是在頭有點昏沉的情況下陸陸續續看完的。但那本書,點燃了我對人生和運動更大的夢想!

那本書,是藍斯.阿姆斯壯(Lance Armstrong)的自傳《重返豔陽下》。阿姆斯壯是世界知名的環法賽自行車冠軍選手,書中描述他到達自行車手的顛峰時,發現自己罹患癌症,雖然痛苦難熬,但終究戰勝病魔,重返賽場,並且摘下環法賽冠軍的頭銜。我是因為看了那本書,才想明白一個其實說穿了很簡單的道理:「原來,只要願意去嘗試,人生可以活得這麼精采!」

十七歲那場近乎癱瘓的車禍後,我覺得我能再站起來跑步,就已經要偷笑了。一直以來,我並不認為我可以在運動競技上有什麼太了不起的成績。然而,讀了阿姆斯壯的故事,我心想,也許我應該來試試自己的能耐。

「你會游泳不是嗎?騎車跑步應該都不是問題,可以去玩玩三鐵啊!」就在這時,我腦海中想起一位同事不久前對我說的話。台灣的三鐵訓練和賽事發展雖然比國外慢,但當時也已經有協會開始辦鐵人三項五一.五公里短距離比賽。

於是我決定,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重返豔陽下……怎麼那麼熱啊!
五一.五澎湖鐵人三項錦標賽

結合游泳、自行車、馬拉松的「三鐵」,應該是難度頗高的運動比賽。在一位同事的鼓勵下,我報名人生第一次的三鐵,那是二○○二年在澎湖舉行的「五一.五澎湖鐵人三項錦標賽」。

報名後,我開始思索要如何準備,準備迎戰這場象徵著人生轉變的比賽。

游泳,只要一千五百公尺,雖然畢業後都沒有再練了,但我想以我以前在游泳校隊曾經猛練苦練的基礎,應該不難達成。跑步,因為都有持續在跑步機上訓練,應該也還OK。最需要練習的,應該是自行車吧!當時我雖然是 Spinning 飛輪老師(飛輪是室內固定式單車,是一種完全模仿戶外騎乘狀況來訓練體能的課程),但其實並沒有太多在戶外騎車的經驗。因此我決定給自己放個一週的假期,來個騎車環島之旅。

ㄟ,應該沒有人像我這麼神經,第一次長距離戶外騎車,就是騎環島吧?但我的想法是,如果我環島狀況OK,那就表示我戶外騎乘沒有問題,就可以參加當年在澎湖舉辦的五一.五三鐵賽。

二○○二年的四月下旬,我騎著車環島上路的第一天,中途休息的時候我碰到一個卡車司機。知道我要騎車環島,他一邊笑一邊說:「啊你是頭殼壞去,幹嘛不坐車?」

當時,台灣騎自行車的風潮還不盛行,更不要說騎車環島了。

一決定要環島,我馬上去買了一台登山車,然後打了電話給姊姊,說我要去騎自行車環島了。姊姊聽了沒說什麼,晚上到了我租的套房住處,遞給我一尊觀音像。我想,平常沒什麼頻繁往來也不多話的姊姊,應該是很替我擔心吧。

隔天清早,我穿著涼鞋、海灘褲和T恤,把乾糧和觀音像放進背包,就這樣上路了。現在回想起來,根本是一整個兩光,哪有人環島的配備那麼草率的?難怪卡車司機要酸我。大家可千萬不要學我,長途騎車還是要有完整的配備才比較安全喔!

原本有約了個朋友一起去,但是到了集合點……咦?人咧?等啊等,結果他還是沒有出現。我想,不能因為朋友爽約就取消計畫,於是毅然決然地頭也不回,開始我的一個人環島之旅。

一旦決定去做什麼,我就不囉唆,很快思考應該如何執行,然後立刻就去做了。我向來不喜歡在原地躊躇老半天,就算臨時出現新變數,我也不會因此就放棄原本的計畫—這是我漸漸發現的,自己還有這樣的內在特質。

一個人兩個輪,當然也可以快樂去環島!我先坐車到蘇澳,然後由北海岸往花蓮騎。一路上,沒有太多便利商店可以補給,所以越騎越餓。正覺得速度漸漸放慢,經過一個隧道前,突然旁邊抽風口飛出一個可樂瓶,我眼睜睜地看著瓶子在空中翻滾,掉到地上又滾了兩圈。前後都沒有車子ㄋㄟ,也沒有人……哪來的可樂瓶啊?難道是嫌我騎太慢?我整個背脊發涼……

「我只是路過啦……」心裡大喊。「緊來走〜」

兩隻腳發狂地猛踩穿越隧道。後來經過每個隧道,膽小的我都不敢自己騎過,非要等有車子經過時跟在旁邊猛踩。當時覺得隧道怎麼那麼多啊,一直騎不完,好像鬼打牆(無意間做了許多間歇訓練)。姊姊給的觀音像,繩子也莫名其妙的斷了,可能有幫我擋點煞吧。

也許就是這樣騎得飛快,一下子就到了花蓮,還去了花蓮南濱市場吃小吃、玩碰碰車,好像回到小時候一樣地玩耍著。倒是一點都不會累。

隔天清晨五點多,我就出發往台東前進。那麼早,路上沒什麼車子,沒有卡車的阻攔,我非常興奮,也因為起起伏伏有些坡度,我索性站起來一直抽車往前狂奔。隨著氣溫漸漸升高,碰到了台東著名的焚風,最後我整個人因為先前抽車暴衝又太悶熱,終於煞車停了下來。我把自行車丟在一旁,走到馬路邊的草地上,四肢攤開倒在草地上邊喘著氣。我看看前面,看看後面,路上沒有半個人,只聽到陣陣海浪拍打著岩石。

平常整天都泡在健身房冷氣中,現在卻躺在豔陽下,這豔陽會不會也太熱了點?戶外騎車真是辛勞啊〜

下午三、四點,我坐船去綠島住一晚,一到了民宿,就放下背包去看夕陽,覺得景色真是優美,跟都市的紛擾截然不同。晚上,聽著陣陣蟲鳴與浪濤,我倍感興奮,決定騎車出去繞繞。儘管我知道鄉下地方人少,但沒想到會這麼少,少到幾乎碰不到半個人。加上沒幾盞路燈,我瞄了一下燈光照不到的路旁黑暗處,好像有什麼東西躲在裡頭,越想越毛,趕緊狂踩車子回到民宿,草草結束了原本想像中浪漫星空下的騎車夜遊。

民宿的歐吉桑老闆,對我很親切,陪我一起吃飯聊天,很溫馨的感覺。隔天天一亮,我才正式騎車環了綠島一趟,還去泡溫泉……

「真是很舒服的旅行啊!」這個放假的決定真是太讚了,我頓時覺得小確幸了起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61374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0/13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