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拳引玉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的出版,乃筆者對內家拳修學多年來,在網路部落格所發表的武術論述,彙整成書,所有的論述都是自身的練拳心得,並且圍繞著拳經、拳論、行功心解而敘述的。
目錄
序言
第01章談台灣武術文化創作之推展
第02章英國人談李小龍一寸拳
第03章阻力、借力、與二爭力
第04章內勁與拙力之辨識
第05章實證與考證
第06章太極操與形意操
第07章丹田內轉
第08章偷拳
第09章提肛溜臀
第10章氣魄形意拳
第11章撞胳膊
第12章臥拳與睡功
第13章內家拳與縱跳
第14章擠牙膏與運氣
第15章形意內五行
第16章束身裹勁
第17章發勁與電能
第18章伸筋拔骨與內勁
第19章內家拳戰鬥藝術
第20章文太極與武太極?
第21章「雙重」之反思
第22章落胯真義
第23章武術家的責任──傳承
第24章發勁與打樁
第25章運樁
第26章一條根與一條筋
第27章太極拳要剛練嗎?
第28章太極的慢,並不容易
第29章於諸方大師不疑
第30章陳鑫會不會太極拳
第31章太極的沉著
第32章「推不動」的謬說
第33章太極心看待生命
第34章太極拳為什麼行逆呼吸
第35章丹田
第36章腳根與胯的撐持
第37章形意的步
第38章形意三才樁的手型
第39章內家拳要練肌肉嗎?
第40章震腳與打樁之別
第41章筋的伸展
第42章身不動,心不動
第43章功夫練出來是自己的
第44章拳不自出
第45章擔苦
第46章二爭力的面向
第47章學拳的自我超越
第48章拳理切磋
第49章拳理辨正:太極拳與氣和站樁有關嗎?
第50章斷臂與鬆
第51章拳之詩
序/導讀
綜觀一般武術書籍,都是偏向拳法招式、套路的介紹解說,大部分也都附上拳架的圖照,佔去了整部書的版面,對於拳術理論,頂多附註前輩祖師的言論,這些書籍對於有心想追求武術的讀者而言,助益是微小的,而且拳照圖片的連續性並不如光碟影片清楚,所以在光碟影片流行以後,這些武術書籍幾乎是少人問津的。
本書的出版,乃筆者對內家拳修學多年來,在網路部落格所發表的武術論述,彙整成書,所有的論述都是自身的練拳心得,並且圍繞著拳經、拳論、行功心解而敘述的。
有拳友好心建言,如果要出書,最好不要在網路上發表文章,否則讀者看過網路文章後,就不會去買你的書,我謝謝這位拳友的好意提醒,但並沒有因此而斷絕與讀者們的文章分享,我想本書出版後,這些閱讀過我發表的文章的拳友及讀者,還是會捧場的。好書在大展,大展出好書,好書不怕沒人看。
本書的出版,與在網站部落格發表的文章,是經過整理潤飾及有所增刪的,請讀者繼續支持與愛護。
本書出版時,因顧及出版公司的版權,原來在網內家拳引玉路所發表的文章將會予以刪除,敬請讀者們能夠包涵見諒。
內家拳是較為深層的武術,修煉者多,成就者少,有關內家拳的武術書籍並不多見,筆者修學形意、八卦、太極三十餘年,僅就微渺的練拳心得,就教於先輩賢德,也盼因此拋磚之舉而引出美玉,本書立名為《內家拳引玉》,蓋由此而來,是為序。
試閱
有人問:「將人發出去,如何分辨是內勁還是出了拙力?」也有人質疑的說:「太極拳主張鬆柔、不用力,但在推手時,欲將人推出去,如何保持鬆柔?如何去辨別是否用了拙力?若不用力,如何將人發出去?」這是一個極好的問題,也是練太極拳者普遍的疑問。
要解決這個疑結,得先理解何謂「內勁」?太極拳行功心解開宗明義的說:「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這邊,行功心解說:修煉太極拳要以心意來運行丹田之氣,透過鬆柔的運氣機制,使氣沉著了,這樣, 氣就能收斂入骨。那麼,這個「收斂入骨」到底意味著甚麼?行功心解並沒有明示出來,但內行人知道,這就是太極功夫的內涵──內勁,也是所有內家拳功夫的內涵。
如果讀者對內勁這樣的解說,還有所質疑,認為行功心解所說的收斂入骨,不是指內勁而言,那麼,我們可以繼續探討下去。行功心解中、後段之間有說到很多的「勁」,譬如:「發勁須沉著鬆淨,專主一方」、「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勁以曲蓄而有餘」、「運勁如抽絲」、「勁似鬆非鬆」等等,這些林林總總所說的「勁」當然是在說「內勁」這個東西的。
從行功心解裡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理解到,內勁是實有的,不是虛無而抽象的東西,所以才可以被內勁成就者拿來用,拿來運,透過鬆柔沉著的行氣,使氣收斂潛藏於骨,久而匯聚成勁。有了內勁的成就養緒積蓄,這個實有的內勁,就可以拿來「運」,運後而成「百煉鋼」,而至何堅不摧。既然,運勁可以如百煉鋼,可以何堅不摧,那麼,在實際運用的時候,在實際發勁的時候,當然是「沉著鬆淨」的,既然是「鬆淨」的,當然是「不著力」的, 使出去的勁,當然沒有「拙力」成份的。
因為「沉著鬆淨」的關係,發勁才能「專主一方」, 集中火力於一處、一點,疾速冷脆的令對方奔跌而出,這是真正的「發勁」。所以,發勁的前提要件,是要內勁先有成就;沒有內勁的成就,不論你如何將對方推動,都還屬於「拙力」的範疇。
如何辨識對方有無「內勁」?沉著鬆淨,是最好的試方,如果「鬆淨」了,手臂就有「沉著」的感覺,不會硬邦邦的,沒有僵滯、笨拙的感覺。真正鬆淨了,手臂掤提起來,是鬆而沉墜的,沒有頂抗的直力。內勁是有彈性的,不會像木頭,死板板的,內勁是曲蓄的,是有餘的; 拙力是硬直的,沒有曲蓄的餘地,力量使出去就出去了, 是呆直的,沒有曲蓄,沒有彈簧般的澎張之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