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讀書的事,就交給孩子吧!-考上第一志願,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 79 221
    2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激發孩子學習動機與讀書動力!

 

並不是把小孩送進補習班就沒事了!

孩子能否考取第一志願,關鍵在於家庭是否能形成堅強的後援團隊!

從1200個金榜學生家庭,得到的領悟。

實例! 一年兩個月,從底標12%衝刺到頂標!考取第一志願!

 

時田啓光,在高中時時期,獲得全日本高中數學模擬考第一名。

現為日本補教界傳奇名師,指導學生,獲得全日本高中數學模擬考第一名。

讓學生從底標12%衝刺到頂標,考上東大、京都大學、醫學院醫學系。

 

想要孩子考上第一志願,請問,家長是否相信自己的孩子做得到呢?

指導過1200個學生,也將許多底標學生送入明星學校,

時田老師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潛力,能夠考上第一志願,

但他發現,孩子最後的成績表現,

是否有關鍵性的進步,是否能維持穩定,完全取決於家庭!

 

「趕快去看書!」→請問家長,您自己看書嗎?

「我自己也不是什麼好學校畢業的」

「我家孩子成績不好,要考上第一志願實在很難。」

「考上好學校的家裡都是有錢人。」→家長是否不自覺有這些負面想法呢?

 

請根據本書金榜學生的經驗,重新建立家庭共識,

全家人擁有共同的目標,成為孩子堅強的後盾,

讀書的事,就交給孩子吧!

作者

時田啓光 TOKITA HIROMITSU

 

日本合格舍補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東京大學補習班老師。

一九八六年出生於日本山口縣。京都大學研究所 理學研究科碩士課程結業(專攻數學、數理解析)。並非隸屬於大型補習班,但是透過口耳相傳及學生介紹等方式,自擔任家教以及補習班講師以來已經指導超過一二○○位學生。曾在一年兩個月內,讓原本在校成績偏差值僅有35的高中生(成績排行倒數10%),應屆考上東京大學。二○一四年電視節目「中居正廣的怪談圖書館」(朝日電視台)邀請時田啓光,介紹如何利用個人能力解決問題,具有獨到的教學哲學,造成廣大迴響。除了在媒體雜誌訪談,並於日本各高中團體等進行演講。

日文著作包括《用東京大學入學考試題目,學習數學能力》(東大の入試問題で「数学的センス」が身につく,日本實業出版社)。

譯者

張萍

 

高科大應日系、雲科大企研所、日本福井大學特別研究生。

曾於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對日國際業務與企劃相關工作。

2001年起投入日文翻譯迄今,未曾間斷。

目前已是兩個孩子的媽,翻譯工作是脫離煩雜育兒生活的心靈救贖活動。

目錄

前言
 
序章  幫助孩子考上第一志願,家長的五個心理準備
 
01 絕對不說「你做不到」「白費力氣」 
02 就算成績通通不及格,高二最後一學期衝刺考上第一志願  
03 「家庭年收入高低」無關能否考取第一志願 
04 升學考試資訊,不需要聽取網路傳言或家長八卦 
05 大考前夕,不要自亂陣腳
 
 
第1章 這些好習慣,提升孩子讀書意願
01 玩遊戲比接受菁英教育更重要 
02 煮飯做菜也是一種學習 
03 利用孩子喜歡的遊戲和影片,訓練思考能力
04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找到正確答案更重要 
05孩子不喜歡看書,怎麼辦?  
06不要教孩子怎麼讀書!
07 輸出比輸入更重要 
08 不怕向孩子認錯 
09 不怕失敗的孩子,勇於發問
10筆記是做給自己看的,漂不漂亮不是重點
11 從擅長的學科開始建立自信 
12 不要害怕問問題,養成不恥下問好習慣
 
第2章 家長的教養態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機
 
01 未來想要做什麼職業太遙遠,不如讓孩子尋找理想
02 為孩子的興趣,創造一個可以充分探索的環境 
03 讓孩子知道,可以在裡面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04 從有趣的事物切入,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05 幫助孩子從興趣之中找到讀書的樂趣 
06瘋狂打電動,學會自我管裡 
07 自我管理不是教出來的
08 孩子的身體姿勢,會影響學業表現 
 
第3章 家庭形成團隊,幫助孩子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
 
01 親子對話的主角是孩子!不是家長 
02 家長幫孩子做太多,孩子反而不想讀書 
03 親子共進晚餐,吃得開心最重要
04 請孩子幫忙做家事 
05 修復親子關係,開啟孩子封閉的心 
06「就算我不在,你也可以做得很好」 
07 爾而認輸,幫助孩子建立判斷力 
08 告訴孩子自己過去的失敗經驗 
09 孩子成績遇到瓶頸,如何找出真正的問題? 
10孩子被霸凌,家長請這樣做
11霸凌別人的孩子,其實是因為生活沒有其他興趣
12 除了二分法的選擇,孩子心裡真正的想法更重要 
13 不需要跟別人比較,而是要跟一年前的這個孩子比 
14 親子一起製作實體家庭相簿 
 
第4章 家人同心,其利斷金
01 形成家庭團隊,從互相讚美開始 
02 價值認同的讚美,才能深植人心 
03 家庭成員溝通不良,會影響孩子的讀書意願 
04教育理念爭奪戰,不需要在家裡上演 
05 家長誠實面對自己,能夠鼓勵孩子也面對自己
06 讓學校和老師,成為家庭團隊的堅強後盾
07 從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可看出成績能否進步
08 家長面對煩惱的態度,會影響對孩子的教養

試閱

爸爸媽媽不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叫孩子「去讀書!」,而是成為團隊的一員,作為孩子的後盾,讓孩子能夠輕鬆愉快地玩自己喜歡的遊戲,並且讓孩子自行產生讀書慾望。

本書中會介紹一些讓全家人成為一個團隊、讓孩子考取明星學校的具體建議。

序章是希望各位家長基本上必須預先做好準備、第1章是進步團隊同心協力士氣的家長的「好習慣」、第2章是協助孩子進步鬥志的家長態度、第3、4章是分別以「親子」及「夫妻」(大人之間的關係)的角度介紹能夠讓全家人成為一個團隊的溝通技巧。

雖然主要是針對國小、國中生家長的建議,但是也有介紹與學齡前兒童的遊戲方式,以及高中生等案例。

此外,書中所建議的內容雖然都是很普通的東西,但是筆者有自信對於任何世代、擁有孩子的家長們皆可帶來一些助力。

然而,仍有一些希望各位注意的地方。請不用全數執行書中所寫的內容。因為這樣一來會太費力。可以先從具體內容較多的第1、2章中挑出比較有興趣的單元,重點式地實踐。

如果是「無法與孩子好好地相處」、「家人感情不睦」、「其實覺得教養很痛苦」等情形,建議可以從序章及第3、第4章開始閱讀。

從任何單元開始都沒有關係。僅做一、兩個單元也都沒關係。實踐時,請持續一週以上。即使不是每天,一週二~三天也沒關係。就跟肌肉訓練或是背誦一樣,只做一次是看不到效果的,如果想要打動孩子的心,重點是一定要有某種程度的堅持。

01 絕對不說「你做不到」「白費力氣」

「希望孩子能拿到更好的成績」。

「無論如何都希望能考取第一志願」。

相信正在閱讀本書的爸爸媽媽,心裡一定都是這麼盼望著孩子吧!

為了實現這樣的願望,重點當然是孩子自己要努力用功讀書才行。

那麼,各位認為,為了要讓孩子自己願意用功讀書,有什麼必要的條件呢?

答案就是爸爸、媽媽「真心的信任」。

家長的信任,是讓孩子產生滿鬥志的原動力。

各位是否曾經這麼想過呢?

「我當年也沒考上什麼好大學,如今卻要孩子考上一流大學,想必是太勉強了吧?」

「孩子和我不一樣,個性大刺刺的,或許因此無法好好用功讀書。」

各位心裡都有這樣的想法嗎?

事實上,有很多例子,家長沒有高學歷,卻有考上一流大學的孩子。

還有很多東京大學生的個性是大刺刺的。然而,一旦遇到自己孩子的事情,家長往往就會變得特別在意,視野也會變得狹隘。

因此,許多人都會帶有「因為怎樣,所以比不上別人」、「因為怎樣,所以做不到」等等的想法。

這些家長在不經意之間所表現的態度,通通都會傳遞到孩子身上。

於是,孩子就會跟著開始覺得「就算做了也是白費力氣」、「反正我一定做不到」,因而無法產生動力,想要好好用功讀書。

如此一來,成績當然不會進步,也就無法考取明星學校!

家長擅自砌出了一道「阻礙成功的高牆」,阻礙孩子用功讀書。

根據我的觀察,來自許多家庭的經驗,那些孩子成績能夠不斷進步,考取明星學校,他們的爸爸媽媽身上都有一些特徵。

這些特徵就是——擁有「這個孩子一定會更出色的」、「之前也那麼努力過,這次肯定沒問題」這種絕對的信任感。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根據的信心。

也就是說,家長並沒有幫孩子砌出一道「阻礙成功的高牆」。不只是讀書,對於任何事情都維持著這樣的態度。

來自於這種家庭的孩子會顯得正面積極,對任何事情都很有自信心。個性看起來雖然有點大刺刺的,但是學業表現與人際關係都相當好。

因為心胸開闊,所以會有許多朋友願意找他討論事情。

在回答問題之際,學業表現也會跟著不斷地進步。

於是,變得更有自信、心胸也更加開闊,能夠進一步幫朋友解答更多的問題……。

這種良性循環,會造成「成績大幅進步」的情形。

因此,各位爸爸媽媽請務必不要拘泥於孩子的眼前成績,想要脫口而出「你要好好加油」、「請用功讀書」,在此之前請打從心底相信孩子的能力。

因為,這才是讓孩子成績不斷進步,通過入學測驗最快的捷徑。

Point 堅決相信「我的孩子一定做得到!」

02 就算成績通通不及格,高二最後一學期衝刺考上第一志願

家長最容易陷入的一種思維模式是「已經太遲了」。

「都已經是高三了,恐怕是沒辦法考取某某名校了。」

「因為高二的在校成績偏差值太低,或許只能放棄好學校了」

各位當中或許有些人正抱持著這種想法,卻仍不放棄,還是拾起了這本書。

但是,就算您的孩子已經高三了,其實也還不算晚。

我從旁觀察的結果是,只要有經歷過一些考試的經驗,在某種程度上就已經是建立起讀書的基礎了。

這樣的孩子就算是從高三的六月*才開始,也還來得及考上明星學校。*註:與台灣不同日本學校一般實行三學期制,開學的第一學期是4月1日至7月中旬。第二學期是9月上旬至12月下旬。第三學期是1月中旬至3月下旬。

即便是沒有讀書基礎的孩子,從高中二年級的十月之前開始,時間上也相當充裕。

之前我們曾經提到過,原本在校成績偏差值僅有35、「只會打棒球什麼都不會」的孩子,從高二第三學期開始為了升學考試而用功讀書,結果應屆考上東京大學。

同樣的,在前言中曾經介紹過那位喜歡追星的男孩,原本在校成績偏差值僅有52,從高三第一學期開始認真地為了升學考試而用功讀書,後來也是應屆考上東京大學。

孩子已經高二、高三,卻依然展現不出好成績時,也有很多可以引導出孩子讀書意願、提高成績表現的方法。

因此,重點是家長不能輕易地放棄,別說「已經太遲了」。

Point 不說「已經太遲了」,要改說「還來得及」。

03 「家庭年收入高低」無關能否考取第一志願

「沒辦法,成績一直沒有起色」

「我家孩子要考上明星學校實在太困難」

詢問有上述想法的家長後發現,吐露出的理由往往都是與金錢有關。

常常聽到「我家年收入較低,所以一定沒辦法考上東京大學」,或是「因為我們沒有錢可以去一些大型的補習班,恐怕還是得放棄一流學府吧!」等內容。

各位該不會也有這種想法吧?

事實上,的確有數字顯示「有半數以上東大生的家庭年收入超過九五○萬日幣」。因此,總覺得一流大學的錄取情形與年收入好像有點關係。(編按:日本家庭平均年收入為400萬日幣)

然而,錄取情形與家長的年收入其實並沒有因果關係。也就是說,並不是家長的年收入高,就能夠進入東京大學。

也有許多家長年收入較低,但是仍然考上東京大學的孩子。

的確年收入較高的家庭,孩子或許會因為有錢而容易擁有旅行、到海外家庭寄宿的機會,因而會有更多的機會接收到與讀書相關的刺激,而多一份優勢。

不過,僅提供金錢可以達到的部分,事實上並無法與進步孩子學業表現有所關聯。

比方說雖然有去升學補習班,但是有上補習班的孩子不一定就能考取明星學校吧!

從筆者在書中所建議的「全家人成為一個團隊」的觀點來看,不論家長的年收入狀況為何,只要孩子與家人之間擁有強烈的關心(情感)即可掌握進步學業表現的關鍵。也就是說,我在這裡想要強調的是年收入的高低與否並不是決定孩子學業表現的重要因素。

媒體經常會出現「升學考試需要耗費大筆的金錢」等等的報導,因而造成人心惶惶,但是這些訊息只不過是在陳述一種現象罷了!

因此,我們必須站在「不論年收入高低,能考取的孩子就是能考取」的角度去思考,相信孩子的可能性、有意識地讓孩子培養出讀書鬥志。

Point  切記,家長的年收入,並不等於孩子的學業成績表現。

06 不要教孩子怎麼讀書!

經常會有爸爸媽媽問我:「該如何教孩子讀書比較好呢?」,我的回答很簡單。

「請不要教孩子讀書」!

這個時代充斥著許多讓人簡單易懂的課程,解說本等等的書籍也很多,因此答案總是垂手可得。這些即是造成孩子本身不去思考的最大原因。

上課時有效率地拼命塘塞知識,相對地減少了複習的時間,不懂的地方也不去查清楚,往往隨便應付了事,想說「之後再說啦!」。

這種狀態並不是讀書,只是零星地取得了一些知識而已。

即使取得了知識,卻沒有真正學會,自己無法應用的結果,成績當然就進步不了。

如果希望孩子能夠確實學會那些知識,爸爸媽媽應該在孩子提問時,或是煩惱於不瞭解的事物時,先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解決方法或是答案,而是試著陪他一起思考。

比方說,當孩子詢問最近一個相當熱門的新聞「那是什麼意思呢?」時。

也可以試著邀請孩子:「雖然最近常常看到那一則新聞,但是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爸爸也搞不太清楚,想說去翻翻書好了,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書店呢?」。

當孩子挑好書,並且說「這本書好像不錯吧?」等等的話,就算是往前跨了一步。試著買下那本書,回家一起看吧!

因為是孩子自己選的書,所以孩子應該會好好地看才對。這個部分非常重要。不是強迫孩子,而是因為孩子自己想看,所以去看書,孩子就會因此更加理解內容。

再者,親子之間也可以聊聊那本書的內容。整理思緒後再說出口。聆聽對方所講的內容,並且在腦袋中整理那些內容,這樣的行為過程可以讓孩子更進一步地理解,並且確實學習到知識。

相反的,如果是由家長直接解說答案,結果會如何呢?即便孩子當場有所理解,結果往往會因為是接收方而很快忘掉。此外,如果是跟孩子講「這本書寫得很詳細,可以看看」等等的話,然後就只是把書遞給孩子,孩子一定也不會去看。即使有個認真的孩子看了,但是因為是被勉強塞入的書,內容完全進不了腦袋,就算之後讓孩子自己說明、讓孩子寫作文,很多時候孩子還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家長應該避免單向給予,請意識到要維持「與孩子一起思考」的好習慣。

Point 家長的角色在於協助孩子主動尋找答案,而不是灌輸知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31784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世茂/世潮/智富出版任選兩本75折
※ 開學季-買指定類別贈電影早優券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