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一看就懂!最好的自律是言傳身教,不一樣的父母教出不一樣的孩子
孩子不是不想做,而是還沒有完全學會「怎麼做」。內容簡介
	成功靠自律
	孩子的自律,需要你導引
	
	你總是苦口婆心提醒孩子:東西要物歸原位、作業要快點寫、出門別再拖拖拉拉……
	但孩子卻總是「講不聽」「罵不怕」嗎?
	其實,孩子不是不想做,而是還沒有完全學會「怎麼做」。
	他們需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則的教導,不是碎唸提醒或怒吼施壓。
	
	★ 精神喊話沒用!自律不是靠毅力撐出來的。
	自律不是天生本能,但它可以後天訓練。
	你不是孩子人生的管理員,而是教練。
	現在,就和孩子一起練出「不用人催也能做好分內事」的能力!
	
	本書由心理師媽媽親身經驗出發,提出簡單可行的自律養成法。
	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開始:只要管理好「物品」與「時間」,孩子就能走上自律的軌道!
	你會學到:
	• ✔ 如何打造讓孩子「自然去做」的環境,而不是「一直被催」
	• ✔ 如何用「親子討論」取代碎念與情緒對立
	
	
	★本書特色:
	• ✅ 圖像化教學:全書漫畫圖解,連孩子都能一看就懂
	• ✅ 四大實作機制:搭配生活場景說明,立即上手不困難
	• ✅ 不靠碎念、不靠威壓:建立做得到的「行為機制」
	• ✅ 父母孩子一起練習:用合作取代對抗
	
	從收拾書包、交聯絡簿,到寫作業、洗澡睡覺,
	自律不再靠「叫罵」,而是靠「親子協力創作的機制」。
	孩子的行為可以被環境引導。只要方法對,讓孩子自律,其實沒你想的那麼難!
	
	
	自律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序)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謝玉蓮(繪星心理治療體系院長/臨床心理師)
	羅寶鴻(親職教育專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目錄
	前言
	
	漫畫序章 從此不再是「沒用的媽咪」
	
	第1章 漫畫●丟掉先入為主的觀念吧!
	對孩子不耐煩,正是應該改善「機制」的警訊
	藉由認知行為療法重新審視「機制」
	決心與毅力沒有辦法改變任何事情!
	成功的經驗,能夠誘發下一次的嘗試
	責備、怒吼與嚴厲管教效果不彰的理由
	親子是團隊合作關係,應該一起構思作戰計畫
	父母負責提供選項,把決定權留給孩子
	「機制」的建立要靠錯誤經驗的累積
	忙碌的生活就此變得輕鬆不少
	
	第2章 漫畫●不再忘東忘西大作戰
	想想看「傷腦筋」的人是誰?
	澈底改掉健忘壞毛病的三個條件
	列出「檢查表」是有效的做法!
	讓孩子確實把東西從學校帶回來!
	建立不會輸給誘惑的動線
	必須循序漸進並給予獎勵
	重要物品絕不弄丟的「機制」
	一個動作就能物歸原位的「機制」
	
	第3章 漫畫●早晨的時間管理
	要學會時間管理,先熟悉「10分鐘有多久」
	試著記錄「時段長度」吧!
	以10分鐘為單位製作行動表
	建議善加利用智慧型手機APP
	建議保留緩衝時間
	早餐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就算稍微偷懶也沒什麼關係!
	
	第4章 漫畫●讓孩子主動寫作業的機制
	傍晚之後時間無限長?
	孩子必須擁有充足的睡眠!
	傍晚之後的時間管理
	學習的預定計畫必須以「週」或「月」為單位
	不想寫作業時該怎麼辦?
	獎勵不等同於溺愛,而是習慣的催化劑!
	將電動、電視和網路轉化為獎勵
	讓孩子遠離電動、電視及網路!
	
	第5章 漫畫●寫讀書心得也毫不費力
	暑假作業是「時間管理」的大魔王
	先把作業擺出來,確認全部的量
	延遲的部分,用六日及空檔時間補回
	自由研究及讀書心得,該幫多少忙?
	利用自由研究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關於文章結構的基本知識
	夏天是拓展知識好奇心的最佳時機
	
	
	RINRIN'S Talk
	如果萌生「或許我不適合當母親」的念頭
	父母的工作,是提供三餐、住宿及笑容!
	我家放了七把剪刀的理由!
	謝謝你,網路超市!
	短影音在浴室看,烘乾的衣物在盥洗室摺
	實例!我家的自由研究製作過程
	
	
	RINRIN小教室!育兒煩惱諮詢中心
	
	結語
序/導讀
	前言/
	
	「教養好難。我每天都在發脾氣、責罵孩子。」
	「為什麼同一件事要說好多次才肯行動?」
	「我小孩已經◯歲了,希望他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在育兒諮詢及演講場合裡,我聽過許多媽咪說出這樣的話。她們煩惱的內容也都很相似:
	早上換衣服及吃早餐花很多時間。
	每天都一定會忘記帶東西就出門。
	東西一帶去學校就會忘記帶回家。
	只顧著打電動或看電視,都不寫作業。
	生活邋遢,心不在焉,懶懶散散,叛逆……
	「別人家的孩子都能自動自發,為什麼我家的孩子就不行呢?」
	「如果我有更多的時間,就能適當地幫助孩子了。」
	「如果一提醒,孩子就能行動的話……我也想輕聲細語或是說些稱讚的話呀。」
	我懂這種心情。沒有人喜歡罵孩子,大家都希望心平氣和,以愛的方式教育。但是,卻做不到。
	為什麼呢?
	我的專業領域是心理諮詢,從我擅長的認知行為療法來看,在出現該解決的問題時,不應該將原因怪罪在當事者的人格或習性上。
	錯的不是人,而是行為。
	誘發行為的則是「機制」。
	換句話說,只要改變機制,就能改變行為,減少問題的發生。
	
	抱歉,忘了介紹自己。我是中島美鈴。我是一名擅長認知行為療法的臨床心理師。同時我也是一個國小男孩的母親。我曾經跟大家面臨同樣的育兒煩惱,但我實際體會到「認知行為療法在育兒上非常有效」。
	事實上,我本身有ADHD的傾向。
	ADHD也被稱作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特徵是不擅長時間及物品管理,做事情比較衝動。
	以我的情況來說,兒童時期因為有父母的幫助,所以基本上過著平順的生活。然而,當我上了大學,開始獨立生活後,一切都走樣了:早上爬不起來。把研討會的日程忘得一乾二淨。沒注意到學校的停課通知。各種申請書逾期繳交,次數頻繁到學校事務員都記住我的臉了。信箱塞滿郵件,耽誤許多應該辦理的手續。還常常找不到像護照或印鑑這類重要物品。
	必須讓父母費心照顧的孩子,肯定也有類似的情況。明明知道自己的問題,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些令父母擔憂的孩子,其實也為自己感到擔憂。
	不過這樣的擔憂是多餘的。
	
	在我的人生過程中,我一直運用認知行為療法審視生活的「機制」,藉此改變自己的行為;縱使出了社會、生了孩子,人生的課題有了變化,我仍然能因應改變。我深刻地體認到,只要排除客觀條件上的障礙,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我也信心十足地告訴孩子:「你可以繼續做你自己,只要改變機制,就能實現夢想及目標。」
	所以完全不需要過多的擔憂。
	我們要相信孩子終將成長。不需要焦慮,只要循序漸進,從最簡單的事情開始教就好。就如同漫畫家Piroyo Arai所描繪的日向媽咪和阿步的精采故事,試著反覆地嘗試與修正,找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我也會以忍者鈴鈴的身分出現在漫畫中,敬請期待。
	親子是一個團隊,只要同心協力,教養孩子將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而且當他們長大後,必定會成為一個不讓人牽著鼻子走、能獨立思考的人。
	
	2022年1月 中島美鈴
配送方式
- 
                                    台灣-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