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讓人熱血沸騰的書!
這是巴奈的生命故事
也是許多原住民族生活和歷史的縮影
希望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的聲音,
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在回家的路途上,接續往前走,
為了文化的傳承,為了族群的尊嚴。
「妳叫什麼名字?」
柯美黛。
「不是,不是,我是問妳的族名?」
我從小知道自己是原住民,但「族名」是什麼?
以〈流浪記〉聞名歌壇的巴奈,從自我認同的迷惘裡走上族群命運的反思與奮起。為了原住民族的「尊嚴」、為了「轉型正義」、為了要求政府「完整劃設原住民族傳統領域」……
二○一七年起,巴奈與那布走上凱道,經過警方多次驅離,最後轉進二二八公園的角落,抗爭運動逐漸從焦點轉向邊陲。
她和那布在帳篷裡歷經四季寒暑,甚至曾經「睡在沒有屋頂的地方」,他們堅持了七年、超過二千六百個日子。
很多人問:「你們還在?」
是的,依然在。
漫長歷史上,原住民族從原來的聚落被強制遷徙,「被迫」放棄名字、語言、祖先的承繼,在從屬於他者的生活方式裡,逐漸喪失了自己的歷史記憶、傳統和山林文化……抗爭七年間彷彿過去處境重演,他們的身影在不斷地驅趕中遠離大眾的視野,但這次,已經踏上「回家」的腳步將不會停。
這本書首度寫出巴奈的成長故事,更寫出原住民族群被迫離開家園、失去土地的歷史。這是一本讓人熱血沸騰的書,也是原住民族生命和歷史的縮影。
專文推薦
李雪莉 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
洪廣冀 台灣大學地理資源環境學系副教授
馬世芳 作家、廣播人
熱血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ABAO阿爆 排灣族創作歌手
安溥 歌手
李屏瑤 作家
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
阿女烏 作家
苗博雅 臺北市議員
張培仁 中子創新/街聲創辦人
詹順貴 環境律師
楊雅喆 導演
蔣勳 作家
各界感動推薦
《巴奈回家》意義深遠。巴奈強調的「傳統領域」喚醒我對原住民文化的尊重。
「傳統領域」的核心價值,是不是回到人類敬重天地的初衷?
節氣秩序、生態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
一起讀《巴奈回家》一起隨巴奈親近土地、海洋,親近樹木與岩石,親近風、雨、花朵與陽光。──蔣勳(作家)
聽巴奈那些深深穿透你的歌,聽她訴說半生的流離、失根的傷痛,我才意識到這片土地上持續不斷的掠奪與侵害,遠遠還沒有結束。她為傳統領域劃設爭議持續靜坐抗爭兩千多天,老實說,我也有過不解:總該有更能體現「效率」與「效果」、更能遂行「整合」與「溝通」的「運動策略」吧,非得如此自苦嗎?
讀完這本書,我想我懂了:這不是所謂「運動」的「成功」或是「失敗」的問題,而是攸關「尊嚴」──那是凜然不容侵犯,不能讓步的底線。──馬世芳(作家,廣播人)
二六四四天是抵抗與救贖同步在進行。抵抗時不免受傷,但那之後所獲得的自知、勇氣、救贖,會豐富自己並感染他人。《巴奈回家》很珍貴地成為原住民族回家之路的火種。
希望這個運動所召喚過的人們,以及有機會閱讀此書的朋友,除了感知原民朋友的受苦經歷外,還能為族群主流化的平等理想一起努力。──李雪莉(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
我認為《巴奈回家》也是一部關於survivance(「在困境中的」生存)的作品。跟著巴奈的敘事,你從台南至台東,從台北至紐約,再落腳在凱道與二二八公園。除了內本鹿的山,你也拜訪了一九九〇年代台灣的地下音樂界,乃至於Covid-19肆虐下的二二八公園。你體會到,就巴奈與那布而言,回家是為了生活,生活是一系列的抵抗,抵抗同時也是生活。──洪廣冀(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影音介紹
目錄
推薦文 為族群主流化的平等理想一起努力/李雪莉
推薦文 跟著巴奈回家/洪廣冀
推薦文 往前走,別回頭/馬世芳
自 序 一種信仰 一種渴望/巴奈
第一章 巴奈與那布
泥娃娃
流浪記
那布/說故事的人
第二章 重返內本鹿
Na Kulumah我們要回家了
蓋自己的家屋
附錄:被消失的內本鹿
第三章 總統的承諾
蔡總統向原住民族道歉
走上凱道
第四章 我們不是來鬧的
凱道一百天
在二二八公園流浪
在帳篷的廟宇裡
後記/徐璐
訪談紀錄
感謝的話/徐璐
巴奈與那布感謝名單
序/導讀
序
一種信仰 一種渴望
「流浪」指的是離開家,離開故鄉的意思嗎?
可不可能也很接近——離開生命的源頭,有形的或無形的。
這絕對是無法言語的心情,正當我使用「中國字」來表達我自己想法的同時,身體裡Pinuyumayan(卑南族)的血液,竟只能以幾乎隱形的形式存在。
這個時代給了我一個內心與外表無法結合的生命經驗,我擁有一張原住民的臉孔:皮膚黝黑,濃眉大眼,原本屬於山林、草原,原本純樸、謙卑,原本是大自然律動裡和平共處的一個物種,此時此刻說著華語,身在大都市擁擠不通風的水泥屋內,為了生存,為了討生活……
父母親沒有教會我族語(在他們的時代說山地話或有山地腔是卑微的)……
學校老師說我是中國人……
直到長大弄清楚,我的名字叫巴奈.庫穗(Panai Kusui),我是一個身在台灣的卑南族人。我不是中國人。雖然我現在說華語寫中國字,也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但我仍舊不是中國人……
我也和很多人一樣,正面臨著這個時代的許多難題,然而我註定得學習漢人的價值觀,才能學習如何與他們相處,甚至得學習外國人的語言才有機會與更多人溝通。
只是,早在我出生前便註定成為一個離開生命源頭的人,我註定失去孕育我的母體文化,那個文化幾乎已經完全被外來文化取代,我也註定要成為現代社會相互競爭以免被淘汰的一份子。
這一切,不管我接不接受,喜不喜歡,這個時代註定了我心中的某一部分要不停的流浪,不停的流浪。
如果,流浪只是過程,而所有付出的辛苦與無奈目的是要通往生命源頭的路,我會乞求總有一天,能有這樣一天。
在凱道和二二八公園七年。七年大概是我十分之一的人生──用來跟這個社會溝通,讓人們有機會了解這個國家對原住民族權益的漠視。你可能不同意,無法理解,我們生來就被時代奪去的文化,對我而言是多麼珍貴。
我想,感受過失去,感受過無法回復的人應該就會明白,覺得美好將要消失的一種急切、無助與不捨。
我渴望與母體文化相融的機會。在母體文化裡生活,是一種信仰,是一種渴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