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與獨白:談台灣文化創意產業運動—一個四十年工藝人的觀點
內容簡介
傳統工藝的文化,
手工業研究所業務的主要精神
就在設計與技術的研究創新,
如深入了解工藝的本質與社會功能,
特別要了解台灣社會文化與產業的發展歷史,
就會體會
工藝在當前文化創意產業的時代意涵與重要性。
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三者結合缺一不可的產業,文化是文創產業的靈魂與精神所在,創意只是基本的能力與策略,文化則是要靠長期修養的整體社會力與品質的展現,現代產業要靠科技與人文結合的設計創新,所形成產品的文化風格與品牌形象,但它也要具備優良的產業生產能力,包括材料應用、生產技術、生產管理、品質管理、組織管理、市場行銷等。
目錄
緒論
文化產業理念的形成與內涵
全球化浪潮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思考
公立研究單位的社會功能
從產業政策歷史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的營造
發展文創產業當前的盲點
台灣當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社會條件探討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略
總結
歷年發表相關文章
(以下附上登上期刊位置與年份)
1.發展兼具經濟及文化意義的手工業產業/台灣手工業 1982/11 vol.13
2.地方產業與地域振興/台灣手工業 1995/7 vol.55
3.工藝公園─日本地方振興的重要措施/台灣手工業 1997/10 vol.64
4. 原住民工藝文化產業發展與推廣/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1999/6
原住民的工藝世界:傳統、創新與商機研討會論文集
5. 台灣工藝節的政策意義/台灣工藝 1999/10 vol.1
6. 傳統工藝的再生─以漆藝與藍染工藝為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0/10
亞太傳統藝術論壇研討會論文集 p.31-39
7. 尋找農村社區的生命力/台灣工藝 2002/1 vol.10
8. 推展工藝產業 形塑地方容顏/台灣工藝 2002/10 vol.13
9. 顏水龍的工藝振興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2006/6 工藝水龍頭專輯
10. 地方文化與價值創新─以埔里地域振興運動為例/2006/8 APEC 地方特色產業市場發展論壇
11. CRAFTS 工藝產業發展概況-1/經濟部工業局 2007 文化創意產業年報
12. 中華民國工藝史/2011 中華民國發展史 百年工藝發展
13.蓬萊塗漆器─文化創意地方特色形塑的典範/台灣漆文化協會 2012/10 蓬萊敘事─101年黃麗淑漆藝師生聯展專輯
序/導讀
緒論
筆者自1 9 7 5 年研究所畢業進入初成立不久的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任職,可以感受到當時長官所長蕭伯川先生與廳長林洋港先生愛惜人才,希望研究所發展的熱誠,至2 0 0 3 年退休轉任教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從事教職,2 0 1 4 年再次退休回到自家的游漆園工作室,從事工藝的工作已四十年。做為一個受過完整研究訓練的研究人員、受到國家支助的公費留學生,也自認為是負有推動社會進步責任的國家公務員,在業務的領域上隨時關心社會的發展,思考社會的未來是必然的意識。
筆者的碩士論文: 木材與竹材用塗料之製造與塗裝效果,應該就是工藝的科學範疇,而到手工所工作,很快就感受到工藝產業的文化內涵與設計創新必要,但台灣產業特殊的環境與型態,讓推動產業文化設計創新的業務找不到著力點,倒是在產業技術、生產管理的現代化方面發揮了極大的功能。但是在1 9 8 0 年代末期手工業因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的巨變而外移空洞化後,產業的未來是必須面對的問題,此時文化界另一個憂心的角度則是傳統技藝的流失,筆者深思後的想法就是要回歸到工藝的起源、回歸到地方的風土、回歸到工藝的用與生活,讓地方的人找回地方工藝的歷史,而且是全所同仁共同的理念,第一個嘗試就是要以本所同仁的專長為日月潭示範開發具有日月潭地方特色的觀光紀念品。
1 9 9 1 年4 月筆者受到長官的提拔接任所長職務,因為已體認到工藝的文化內涵,所以帶領全所積極參與文化建設的業務,而文建會也已把傳統工藝振興列為重要的工作,幾年內先後辦理「國際傳統工藝大展」「國際陶瓷博覽會」「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等台灣有史以來首見的活動。另外一個機緣則是透過當時台北工專賴瓊琦教授的介紹,開始與日本千葉大學宮崎清教授合作,申請「中日技術合作計劃」的協助,以主題「地域活性化與設計」引進日本地域振興、工藝文化產業振興的經驗,日本的地域振興即是造町或造鄉運動,台灣另訂一個「社區總體營造」的新名詞,就其精神與內涵是相當一致的。而宮崎教授主要的研究領域為設計文化與設計史,其主要的內容就是傳統工藝的文化,手工業研究所業務的主要精神就在設計與技術的研究創新,如深入了解工藝的本質與社會功能、特別要了解台灣社會文化與產業的發展歷史,就會體會工藝在當前文化創意產業的時代的意涵與重要性,即使是表面看是毫不相關的表演藝術或電影藝術,其服裝、道具、生活文化都是工藝文化; 另一項可體會到的是台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艱難點,如: 文化是斷裂的,產業政策、設計教育缺乏文化與社會發展長期的思維。
本書筆者將四十年從事工藝相關的工作,尤其是服務公職二十八年,從基層做起到擔任所長,負責台灣工藝發展的重任,服務互動的對象包括: 個人匠師、工藝家、設計界、大專院校師生、相關政府機關、生產廠商業者、外銷貿易商與相關公會團體、社團組織。謹將個人多年與社會的交流共振所產生的感想,加上各階段所發表的部分文章集結成書,提供社會各界對台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參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