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透明社會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歐陸哲學新秀韓炳哲著作,解析現今社會資訊釋放得愈多,世界卻愈加混亂造成之影響。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哲學/當代思潮哲學總論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韓炳哲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管中琪
  • 出版社: 大塊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9/11/28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韓炳哲是歐陸哲學新起之秀,最著名的宣言式著作《倦怠社會》曾翻譯成十一國語言。二○一二年,南韓有多家媒體選為當年最重要書籍。

●透明化是民主社會中自由化、反腐敗的口號。然而資訊被揭露後,面對的是祕密、陰影與層次的減少,最後導致隱私的消失、同質化、信任的崩解。

●商周出版編輯顧問林宏濤撰寫中文版導讀。


透明是一種假性的理想,也是最強烈、最有害的現代神話。

今日社會對透明度的要求無所不在,
但是不斷爆增的資訊,沒有讓這個世界變得更透明。
資訊釋放得愈多,世界反而愈加混亂。

人類的心靈顯然需要與自己獨處、不必遭遇他者目光的領域。不透性是心靈的要求之一。若是完全通透明亮,心靈會燃燒殆盡,引發一種特殊的「心靈過勞」。只有機器才是透明的。形塑生命的自發行動、重要事件與自由,絕對不允許透明可視。──韓炳哲

◆內容簡介

「透明」是現代的秩序/狀態。在談及腐敗和資訊自由的公共論述中,是常見使用的詞彙、口號。透明在民主制度中被視為不可或缺,不僅觸及我們的政治與經濟生活,也影響我們的私生活。任何人都可以取得任何事物的資訊。每件事,乃至每個人,都成為透明的:進行這個揭露、揭穿過程的,則是對後資本世界施加某種集體控制的組織。

然而諷刺的是,透明的黑暗面,跟缺乏神祕、陰影和細微差異,有很大的關係。在知識變得可接近後,帶來的是隱私的消失、同質化、信任的崩解。不斷想累積更多的資訊,其焦慮不必然會製造更多的知識或信仰。科技創造一種可以全面圍堵並即時監控資訊的錯覺,但是我們缺乏的是對資訊的適當詮釋。在這份宣言中,韓炳哲抨擊,透明是一種假性的理想,也是最強烈、最有害的現代神話。

為什麼我們可能處於透明社會?

‧當事情去除掉任一種否定性,被整平、撫平,或者毫不受阻就被嵌入資本、溝通與資訊的順暢流動中,就會變得透明。

‧當行動被運作,受制於可計算、可引導、可監控的過程,就會變得透明。

‧當時間被整平,滑入一連串可支配的現在時刻中,就會變得透明。

‧未來,因此也被肯定化成最理想的當下。透明的時間是沒有命運也沒有事件的時間。

‧當影像擺脫各種編劇法、編舞與舞台美學,擺脫任何的詮釋深度,甚至擺脫了意義,變得色情淫穢時,就會變得透明。

‧透明排除了他者或陌生者,就能穩定與加速系統。這種有系統的強制性,將透明社會變成一體化的社會。

‧透明社會不能忍受資訊空缺和視覺空缺。但不論是思維或者靈感,都需要空白。

‧強制透明會破壞事物的香氣,摧毀時間的香氣。透明不會散發香氣。透明的溝通不容許定義含糊,所以是猥褻的。

‧透明主宰之處,沒有信任存在的空間。「透明創造信任」,事實上應該叫作「透明銷毀信任」。正是信任消失了,要求透明的聲量才會變大。社會一旦建立在信任上,絕不會冒失地要求透明。

‧今日,全球正發展成一座環形監獄,沒有監獄之外的東西,它就是全部,沒有牆壁分隔外部與內部。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汪文聖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林宏濤 商周出版編輯顧問
林薰香 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劉維公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蔡慶樺 作家
鄭志成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作者

韓炳哲(Byung-Chul Han)

生於一九五九年,先是在首爾學習冶金學,隨後於德國弗萊堡和慕尼黑研讀哲學、德國文學與神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於巴塞爾大學教授哲學。二○一○年起,在卡爾斯魯爾設計學院教哲學與媒體學。自二○一二年至今,在柏林藝術大學文化學系擔任教授。

韓炳哲著作等身,有《暴力地誌學》(Topologie der Gewalt)、《倦怠社會》(Müdigkeitsgesellschaft)、《愛欲的垂死掙扎》(Agonie des Eros)、《一窩蜂:數位的觀點》(Im Schwarm. Ansichten des Digitalen)等,暢銷書《倦怠社會》更使他聲名大噪,已翻譯成十一國語言出版。

譯者

譯者簡介
管中琪


輔仁大學德國語文研究所畢,自由譯者。

目錄

導讀 只有死亡才是全然透明,那麼我們都已經是死人了嗎?/林宏濤

肯定社會
展示社會
明證社會
色情社會
加速社會
親密社會
資訊社會
揭露社會
監控社會

序/導讀

【導讀】只有死亡才是全然透明,那麼我們都已經是死人了嗎?/林宏濤

「透明社會」是個相當聳人聽聞的術語。當人們像草履蟲一樣在顯微鏡底下被觀察而無所遁形,那應該會是個恐怖電影的經典場景。更恐怖的是,哲學家韓炳哲主張說,透明性是個系統性的衝動,它會把整個社會歷程捲進去,進而顛覆整個歷程。透明性的要求更使我們變成了可見性的奴隸,透明社會也就成了色情的、展示的社會。它同時也表現為一個集體監控的社會。如果它是個結構性的動力,是個必然的歷程,那麼真的會令人不寒而慄。

透明是沒有遮蔽的。一切都攤在陽光下,似乎是再陽光不過的事。但是遮蔽不就是人的衣物嗎?當人寸絲不掛,就是赤裸裸的展示物。「在展示社會中,每一個主體也是他自己的廣告客體,衡量一切的標準是根據展示價值而定。展示社會是一個色情的社會。一切都向外翻轉,揭穿、暴露、裸露、曝光。過度的展示,將一切都變成了『毫無祕密、赤裸裸被直接消耗』的商品。」(頁三三)展示既是一種剝削,在展示中,也就不會有任何內在價值。透明進而使得意義消失了,思考變成了計算,人也不再有故事,明證性(Evidenz)成了唯一的判準,世界不再有奧祕可言。如果說,不透明性意味著他者性,那麼透明就是放逐了他者,人在任何地方都只是看到他自己,而不再和任何他人相遇。在政治上,那就是極權主義。「在盧梭身上可以觀察到,全然透明的道德觀必然翻轉成獨裁。透明性的英勇計畫變成暴力,意圖扯掉所有面紗,將一切攤在陽光下,驅逐一絲一毫的黑暗,最後導致暴力。光是禁止戲劇與模仿(這是柏拉圖早已為他的理想國立下的規定),便賦予盧梭的透明社會極權的特質。」(頁八八)而集體的監控也演化到了每個人監控每個人的駭人畫面。「全球正發展成一座環形監獄,沒有監獄之外的東西,它就是全部,沒有牆壁分隔外部與內部。」(頁九八)

在韓炳哲筆下的這整個反烏托邦的小說場景裡,透明性不再僅止於公共領域的可見性,包括資訊、政治、行政等等,而是指人的整個存在境遇。他所理解的透明性,是全面性的同化(Angleichung),「來自他性與陌生性的否定,或者說來自他者的抗拒,會干擾且延緩相同者之間順暢的溝通。透明排除了他者或陌生者,就能穩定與加速系統。」(頁一六-十七)一個完全排除他者的世界!那是什麼東西?韓炳哲不僅主張說它是在概念上成立的,更有如末日審判似的宣稱這樣的社會已經到來,「否定性的社會如今已經退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為了促進肯定性,而持續削弱否定性的社會。因此,透明社會首先是一種『肯定社會』。」(頁一五)看起來,肯定性和否定性是透明和不透明的概念基礎。「當事情去除掉任一種否定性,被整平、撫平,或者毫不受阻就被嵌入資本、溝通與資訊的順暢流動中,就會變得透明。當行動變得可運作,受制於可計算、可引導、可監控的過程,就會變得透明。當時間被整平,滑入可支配的現在時刻中,就會變得透明。未來,因此也被肯定化成最理想的當下。」(頁一五-一六)

但是一個排除了否定的肯定,在概念上是成立的嗎?韓炳哲雖然在書裡多處引述黑格爾的說法,卻在這個關鍵的前提上迴避了他。黑格爾說:「肯定物並不是直接的同一物,而一方面是與否定物對立的一個對立物,它只是在這種關係中才有意義,所以在它的概念中就包含了否定物本身;但另一方面,它在自身中又是單純建立起來之有或否定物的自身相關的否定,所以它本身是絕對的自身否定。」(《大邏輯》下卷,頁六二)全然的肯定在概念上是空洞無物的,在存有上是死寂的。所以韓炳哲也不得不說:「透明的關係是種死掉的關係,沒有任何吸引力,也沒有生命力。只有死亡才是全然透明。」(頁二○)基本上,他其實是在宣告歷史的返祖而不是演進。

正如《倦怠社會》的書寫,韓炳哲在《透明社會》裡的論述充其量只是一種鋪陳,而不是哲學論證,更談不上是經驗性的社會觀察。當他宣稱透明社會已經到來時,那並不是像是科學家們在論述北極冰層的融化,而比較像是對於理想狀態裡的透明社會的概念批判,在書中完全看不到對於透明社會的技術性現實問題的觀察,也找不到關於它的演進軌跡的歷史陳述。就像讀者必須相信現代世界就是個功績社會,《倦怠社會》的論述才有辦法成立;如果我們沒辦法想像一個沒有他者的社會是什麼東西,《透明社會》或許也只是關於一個反烏托邦的「虛構物」的想像堆疊而已。

(本文作者現任商周出版編輯顧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40636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00
    • 商品規格
    • 14*20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