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的力量【25年暢銷經典】:放開自己,理解他人,用天生的能力,撫慰受傷的靈魂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25年暢銷經典★★
當人在最絕望的時候,需要的是什麼?
所有的理論都無法穿透表象、拯救痛苦與絕望,
如何做才能真正進入他人的內心世界,發覺真實的脆弱?
心結或連結,隔閡或共鳴,關鍵都在同理心。
不是同情、不是建議、不是比較、不是說教,
是去感受、去理解、去傾聽、去接納。
作者喬拉米卡利是哈佛醫學院教授,他弟弟曾經少年得志卻不知人生未來方向,而後因吸毒被通緝便逃離海外;作者專攻心理學,有自信能勸弟弟回國,他透過越洋電話溝通和開導,告知弟弟全家人都很想念他,大家會幫忙解決一切問題並全力支持。弟弟在電話最後說:「我愛你,告訴爸媽,我也愛他們。」不久便自殺。
這個極為震撼的結局讓喬拉米卡利崩潰,他不斷反思,在弟弟最絕望的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是生活的建議、是去敲醒他的頭腦、說些安慰話努力開釋,還是緊緊擁抱?
深度理解人性,清楚看待自己,
控制批判與譴責的衝動,看懂人們如何感知世界。
同理心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如果想化解仇恨、避免誤會、撫平所有創傷;如果想要原諒自己、原諒這輩子最想原諒的人,甚至單純想認識周遭那些看來不是太可愛或奇怪的人;透過同理心,這些都能實現:
★學習表達同理的7個關鍵步驟
★識別同理心的真貌:是同情?還是別有目的?
★同理心如何找到真愛、強化親密關係?
★看懂同理心的雙面性:遠離同理心黑暗面的10個方法
★練習藉由誠實、謙遜、接納、寬容、感恩、信念、希望、寬恕等8種行為來獲得同理心的力量。
同理心是能力,也是生存技巧,必須精心培養與持續重視,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力量。只要擁有這股力量,就會有勇氣放開自己,識別並排除成見,與他人建立和諧良性的長久關係,避免人生的陰暗面為生活帶來糟糕的影響。
準確理解他人感受,同理心才會有力量與感染力,
彌補人與人之間最深層的裂痕,甚至原諒自己、克服自身軟弱。
同理心是天生就有的能力,更是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可以讓人們相互理解;然而,同理心卻是人際關係中最容易被忽視,甚至被利用來作惡,更常被誤解是「以情緒為導向」的同情。
每個人身上都具有成長和改變的各種可能性,藉由同理心的力量,能幫助我們找到內心深層的需求,發掘人生階段中的種種可能,表達出靈魂中最痛苦的問題,以及強化生存所依賴的能力——正確理解並敏感地回應彼此,明白什麼是感同身受、看懂人心,並能依此自我保護,全然且全心地生活。
作者認為自己缺乏正確同理而未能阻止弟弟自殺,因此痛失至親,這份深刻的悔恨與遺憾,讓他決心投身研究同理心,拋開普遍的醫學標籤,把對人性的反思用在實際臨床諮詢中,不僅以此拯救自己,也幫助無數人走過某個灰暗的人生階段。
專業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
同理心的力量能幫助你了解人類行為的本質,若你想要,它也能幫你發展第二天性。
——伯尼.西格爾(Bernie Siegel)醫師,《奇蹟之書》與《療癒的藝術》作者
本書探索人們的驚人力量——藉由理解,去認識並幫助別人。同理心是最有用卻也是最常被誤解的能力之一,它能幫助並治癒所有人。這本精采的書將能讓你發現這一切。
——愛德華.哈洛威爾(Edward Hallowell)醫師,《紐約時報》暢銷書《分心不是我的錯》(Driven to Distraction)共同作者
對於生活中最困惑的問題,本書有最清晰、流暢且有益的指南。作者們透過自身的經歷與專業知識,為我們指引出一條光明之路,帶領穿越人際關係叢林以及靈魂深處的奧秘。
——大衛.沃爾普(Rabbi David Wolpe),拉比,被譽為全美最有影響力的猶太教徒,《不要小看失落》作者
這是一本了不起的書。同理心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是被低估,作者藉由精闢的洞察力,為我們揭示了同理心的力量與複雜。這本書文筆流暢、字字珠璣、充滿慈悲。強烈推薦!——勞瑞.杜西(Larry Dossey)醫師,《超越身體的療癒》作者
這本書非常棒,在我全部看完之前,無法放下它,非得一口氣看完不可。作者喬拉米卡利博士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對於引領人際關係以及在複雜世界的互動,再也沒有一本書能做到如此:簡單、完美、有力。相信每個讀者都能發現這是一本深具意義的好書。——米拉.柯申包姆(Mira Kirshenbaum),婚姻諮商專家
一本引人入勝的作品……有指南,也有深切的沉思……啟示方法……讓人們生活得更安適與充實。——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目錄
第一部/為何我們需要同理心?
第1章、話說從頭:同理心的雙面性
療癒人心
同理心絕非好心人的特權
洞察人心
「同理他人」是腦袋所能做到數一數二偉大的事情
第2章、大衛的故事:為何要知道同理心?
沒人知曉的真實脆弱
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被愛著
通往愛和寬恕的道路
如何走向同理心之路
第3章、同理心的產生:為何看對方疼,我們也覺得疼?
單細胞生物的社交術
高等動物擅長的讀心術
同理心的神經生理基礎
人類獨特的鏡映能力
第4章、表達同理心:道理人人懂,只需要片刻理解與包容
不僅僅是「我理解你的感受或想法」
同理心需要耐心、決心和靈活度
表達同理心的七大關鍵步驟
第5章、同理心傾聽:理解他人如何感知這世界
捐棄自我,全神貫注
削弱同理心的偏見與既有成見
同理和同情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
如何對他人感同身受
第6章、同理心與愛:讓親密關係變得更柔軟
因為同理心,愛就有了意義
親密關係階段一:理想化
親密關係階段二:兩極化
親密關係階段三:整合
第7章、同理心的黑暗面:藉由感受他人痛苦來享受折磨的快感
同理心如何救了她一命
希特勒的心理操縱術
抵禦同理心黑暗面的十個步驟
第二部/如何實踐同理心:你真的做到了嗎?
第8章、誠實:清楚看待自己,準確理解他人
坦誠當面對質的價值
同理心對誠實的定義
以不讓對方感到羞辱的方式真誠回應
實踐誠實
第9章、謙遜:既知道自己是誰,又知道自己不是誰
我們並不是一座孤島
同理心對謙遜的定義
同理心如何產生謙遜
實踐謙遜
第10章、接納:我沒那麼好,你也沒那麼好
同理心對接納的定義
同理心如何帶來接納
實踐接納
第11章、寬容:穿透表面,深層理解人性
為保護孩子,成了心理變態
同理心對寬容的定義
同理心如何產生寬容
實踐寬容
第12章、感恩:一種體驗世界、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感恩地給予,感恩地接受
同理心對感恩的定義
同理心如何產生感恩
實踐感恩
第13章、信念:堅信人們心中有良善
同理心對信念的定義
同理心如何產生信念
實踐信念
第14章、希望:事情會逐漸好起來
同理心對希望的定義
同理心如何產生希望
實踐希望
第15章、寬恕:原諒自己,就原諒了整個世界
大衛為什麼會自殺
同理心對寬恕的定義
同理心如何產生寬恕
寬恕的五個階段
實踐寬恕
後記
致謝一
致謝二
序/導讀
自序
我不願以眾人之樂換取心中的憂傷,也不願將發自內心的淚水化為歡笑。我寧願此生永遠有淚與有笑……
淚,表達出我的痛心與悔恨,
笑,證明存在的幸福和喜悅。
——紀伯倫《淚與笑》(Kahlil Gibran, A Tear and a Smile)
這是一本很個人的書。在本書中,講述很多我自己的人生故事—關於我所愛的人,以及我失去了所愛的人;也提到我和患者、教授、學生和同事的關係細節。在這些故事當中,展露了我的歡樂、悲傷、恐懼、希望、夢想,以及諸般絕望時刻。
我是在苦思好幾個星期之後,才決定公開這些生活細節。但即便在做出了決定之後,我仍舊會在無數個夜晚裡醒來,被這些問題折磨著:除了最親近的朋友之外,有誰想知道我人生中的這些真相?我為什麼會認為自己需要跟陌生人交流個人經歷?我又期待自己有什麼心得能傳授給別人?
上段的問題,直接道出了我在職業身分和個人身分之間的衝突。身為臨床心理學者所受到的訓練和實務經驗,讓我學會了有必要對自身情緒進行嚴格控管。多年以來,我已學會嚴密看守自己的感受,不對外公布私人生活,高度尊重患者和治療師之間必要且明確的邊界。然而,從個人角度出發,我知道關係中的「信任」,是在願意展露內心想法和感受時才建立得起來的。只有當我們有勇氣對他人打開內心,並放棄自己的觀點,以進入他人的世界時,我們才有希望建立親密長久的關係。如果各自有所保留,只打安全牌,就會大幅降低同理心把彼此拉得更近的力量。
在為了寫書的決定掙扎不已時,我試著把自己放在讀者的位置上,想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把自己透過生活和工作所學到的同理心,用最好的方式與讀者交流。最後我決定勇敢一試——說出自身的故事。同理心在我身上產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如果想要說明這項心理運作的潛能,就必須承認並感謝它在我生活中產生的深遠影響。
所以,我決定向讀者敞開我的生活。我知道,是我的體驗讓我明白了同理心的力量和承諾。我是一位臨床醫師,跟那些正在遭受痛苦、奮力想從絕望中找到出路的男女老幼一起努力,但我要寫同理心的首要原因,是因為我也是一個在尋找、在掙扎、在受苦的人——跟每個人都一樣。
在我與其他人連接的方式中,最有意義的部分就是講出我的故事。這也是在生活中我們身處一段真誠關係時要去做的事情—我們講故事、我們聽故事,然後我們花時間在這之中尋找意義;希望能找到一個共同的線索和主題,來為我們指引出一個明確的方向;幫助自己找到前進的目標,找到能穿透黑暗、指明道路的那束光。
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發現了一個絕對的真理——同理心就是那束光,能穿透痛苦和恐懼的漫漫黑夜,找到我們身而為人的共通之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