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為永續尋找答案:從企業、教育、家庭到社會的跨界思考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395
    5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集結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中國五地菁英老師,
共同領航,在各領域中耕耘實踐,踏上永續ESG的康莊大道!

「永續的答案,從來不是單一解方,而是多元視角的融合。本書正是這樣一場精彩的跨界對話,它提醒我們:當專業與熱情相遇,當個人與社會共鳴,永續就不再是遙遠的理想,而是每一天的生活實踐。
衷心推薦這本書給所有關心未來的人。讓我們一起,為永續找答案,也為下一代寫下更美好的篇章!」──吳佰鴻

「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彙編,更是行動的號角。這群跨界實踐者,用生命故事點燃永續的火花,鼓勵我們重新思考、勇於行動,尋找屬於自己、也屬於這個時代的永續答案。
誠摯推薦《為永續尋找答案》。讓閱讀成為起點,讓行動引領改變,為世界注入真正的續航力量!」──陳亦純

本書所匯集的文章,積極傳達了來自企業、法律、保險、教育、都市更新與社會現場的聲音,揭示經營背後更長遠的目標與價值觀。──從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到公司治理(G,Governance),除了要應對變化,亦須選擇如何面對未來。

從信託、勞資、治理,到教育、親子與生活美學,本書集結14位橫跨不同領域的實踐者,共同譜寫屬於這個時代的永續行動紀錄。

作者

林偉賢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實踐家教育集團董事長
張國全 中華保險與理財協會財務講師,來自新加坡
王執定 家族信託規劃師
田 芹 匯芹有限公司創辦人,來自安徽淮南
吳宗儒 親子教養實踐家、小兒科專科醫師、幸福的四寶爸
竺青玉 AI+ ESG生活美學教育培訓顧問
柯佳儒 退休理財規劃師
孫震斌 AXTI CONSULTANCY 創辦人,來自馬來西亞
陳民欽 宸謙傳承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金豐集團勞資顧問全國第一名
黃之也 京羚稅務記帳士事務所企業顧問
黃春莊 經絡-護脊椎天使,越南25年新住民
詹家和 易德福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
戴智權 鵬耀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謝依純 20年聲音工作者(配音、電台主持、活動主持)

目錄

推薦序
永續的答案,始於跨界思考與行動/吳佰鴻
跨界激盪的永續力量/陳亦純

第一章 從個人信念出發:永續意識的萌芽
原點即圓點:活出一種可以被實踐的人生/林偉賢
感恩這份使命:用一生熱愛保險、照亮他人人生/張國全
我不是冠軍/孫震斌
花香深處的記憶:傳承與外婆的百歲歲月/田芹
蛻變的我:創造人生永續價值/黃春莊
親子教養是一場愛與療癒交織的旅程/吳宗儒
用聲音 寫下我的永續之道/謝依純

第二章 企業治理與社會責任:經營者的多元挑戰
誰偷走了公司?兩個故事與一場舞弊的反思/黃之也
從勞資專業出發:打造幸福企業與永續傳承之道/陳民欽
法律不只是解決爭議:從律師到都市更新的推動者/戴智權

第三章 ESG的日常實踐:生活、社會、制度與財務設計
ESG,從心開始!生活美學的時代來臨囉/竺青玉
退休規劃:基本人權視角下的貧窮終結策略/柯佳儒
讓信託承接家業,也承接未來:用安養信託思維建構家庭與企業的ESG實踐路線圖/王執定

第四章 利己利人,走向未來
從共生到共好:企業永續的新時代想像/詹家和

試閱

從共生到共好:企業永續的新時代想像
詹家和博士

過去十年,企業永續(ESG)從一個冷門議題,迅速崛起為全球企業治理的核心語言。在氣候變遷加劇、社會不平等擴大、資本市場轉向價值導向投資的浪潮下,企業已不再只是追求營收與股東報酬的經濟體,更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任務,成為社會與地球未來的共同建設者。
起初,企業永續多從環境風險控管與品牌形象管理出發,試圖在淨零排放、減碳科技與ESG評等中搶得先機。但隨著全球監管趨嚴、利害關係人意識抬頭,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與自然、與人群、與制度之間的多重關係。此時,一種全新的永續邏輯逐漸浮現:不是「為了生存而永續」,而是「因為共好才被需要」。
本文以「利己、利人、利天下」為核心分析架構,帶您剖析企業如何從與自然「共生」的被動應對,邁向與社會「共好」的價值共創,再進一步參與「制度共益」的治理重構。這不只是永續策略的升級,更是一場企業價值觀的深層變革,從個體經濟行為者,轉型為制度參與者與社會共同體的一員。
在這場深刻轉型中,企業不只要問:「我們做得夠環保嗎?」更要思考:「我們是否正為世界帶來值得留下的意義?」

共生與利己:企業永續的起點是自保,也是一種轉機
在全球ESG意識高漲與政策壓力加劇之下,企業永續實踐往往從最直覺、最有回報的行動出發:保護自己、降低風險、符合規範。這正是「利己」邏輯的起點。企業意識到,若不積極回應永續趨勢,可能失去資本青睞、客戶訂單,甚至喪失社會信任。

1.台灣法規催化ESG從形象工程走向制度責任
自《氣候變遷因應法》於2023年正式修法上路以來,台灣企業的碳管理義務大幅升級。新法明定,年碳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事業單位,須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接受第三方查驗。環境部亦預計於2025年開徵碳費,並建立碳定價制度,為碳排成本正式貨幣化奠定基礎。
同時,企業在治理與社會面也迎來新挑戰。金管會將永續納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要求上市櫃公司依規定編製永續報告書,揭露氣候風險、社會責任與治理機制,並逐步接軌CSRD與ISSB國際準則。而自2020年起實施的《勞動事件法》,則從程序正義出發,強化勞工在職場爭議中的保障與權利行使,加深企業在人權、雇傭關係與社會正義層面的制度責任。
這一連串規範推動,全面改變企業永續邏輯:企業不再只是「可以選擇做永續」,而是「必須主動轉型」。ESG從形象加分項,轉為治理責任與營運風險的核心。從內部利己邏輯,進化為受制度驅動、兼顧社會共好的治理行動。與此同時,國際要求同步升高。歐盟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將於2026年全面實施,針對高碳進口商品依碳含量課徵稅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提出氣候揭露草案;日本亦於《綠色成長戰略》中明訂企業碳揭露時程。台灣企業若未加速接軌,將面臨全球市場邊緣化風險,失去產業競爭力與投資吸引力。

2.企業「利己」實踐:從碳盤查到綠色轉型
在政策推力與市場壓力雙重驅動下,企業的環境治理邏輯逐漸從應付合規走向主動布局,尤其在高碳排產業與出口導向企業中,更展現出「利己」邏輯下的策略進化。這些企業透過建立碳盤查體系、導入內部碳費、採購綠電與布局節能工程,不僅回應法規,也提前部署未來的競爭優勢。以下三家台灣具代表性的企業,台積電、台達電與信義房屋,便以不同方式實踐從「共生」出發的環境與社會永續路徑,展現「利己即是起點,但不是終點」的具體實踐。

台積電:內部碳定價與綠電採購的超前布局
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15.8萬公噸CO2e,涵蓋Scope1-3排放。2026年起將導入內部碳定價機制,使碳成本內化於研發與製造流程中;同時承諾2040年達成RE100,2023年綠電占比已超過18%。透過節能工程與碳資訊透明化,台積電逐步強化其氣候韌性與市場信任資本。

台達電子:綠建築與智慧節能的教育示範
台達電已在全球設立34棟綠建築與2座綠色資料中心,並導入節能管理系統,部分建築節能率高達60%。台達不僅實踐低碳營運,更透過校園合作推廣綠建築教育,體現企業共生理念向社會價值延伸。

信義房屋:永續城市的生活實踐者
作為不動產業的永續領跑者,信義房屋多年來持續推動社區共融、綠建築、碳足跡揭露等行動。其內湖總部為台灣首批獲EEWH鑽石級綠建築的企業辦公室之一,具備節能、減廢、空品與水資源管理成效。
這三家企業從不同角度切入,展現出ESG從「利己」到「利人」的邏輯轉化,也鋪墊了後續推進制度參與與利天下邏輯的可能性。

3.碳盤查、內部碳費與數據治理:從揭露邁向行動內化
多數台灣企業的永續實踐仍停留在第一階段,即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與揭露,作為因應法規與因應利害關係人關注的回應策略。根據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CFD)所建議的架構,企業應揭示以下四大關鍵要素:
◎氣候變遷對營收、成本與資產負債表等財務項目的潛在衝擊
◎減碳目標、轉型路徑與情境分析等策略內容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涵蓋 Scope 1-3,含供應鏈)
◎治理結構與氣候風險管理流程,包括董事會與高階主管責任
然而,僅止於揭露階段的企業,往往難以將永續真正內嵌至營運核心。唯有邁入第二階段導入內部碳定價制度,才能讓永續數據成為實際決策的依據。這樣的制度設計,讓碳排放這項「隱性成本」轉化為具體價格,導入至研發、採購、產品設計等部門的預算與評估之中。
根據碳揭露專案(CDP)資料,自2020年起已有逾2,000家全球企業(約占全球大型企業的一半)在其商業策略中採用或計畫導入內部碳價。至2022年,已有1,203家正式實施該制度,較前一年成長12%。其中包括微軟、聯合利華(Unilever)、L'Oreal等領導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超過80%的企業已將碳價納入高階管理者的績效指標,約41%的企業則進一步應用於供應鏈管理與投資決策。
這些實務顯示:當企業將碳定價制度化,ESG數據不再只是報告文本,而成為組織日常營運與資源分配的依據。這是企業從「揭露合規」走向「內化行動」、從「利己自保」邁向「利人共好」的關鍵轉捩點。

4.共生邏輯的局限:從減害到價值停滯
儘管許多企業在「共生」階段已投入大量資源,推動碳盤查、節能工程與法規揭露,取得一定成果,但這種以風險控管為導向的永續路徑,逐漸顯現其內在局限。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19760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