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1110_2026手帳年曆

明明想溝通,卻又想翻桌:完美解決衝突的七項修煉

  • 79 324
    41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 作者是法國精神分析師;資深衝突管理教練。他將重要又實用的關係溝通、談判與衝突管理概念和技巧,寫成《明明想溝通,卻又想翻桌──完美解決衝突的七項修煉》一書,寓意深遠。

● 法國長銷近10年,亞馬遜網路書店5星好評!衝突管理類暢銷TOP10,最佳禮物書TOP2!


內容簡介:

不用當壞人,但也不必做老好人。
─────除了對立衝突或委屈求全,還有「第三條路」─────
【最簡單的故事,傳授伴侶、親子、職場的溝通智慧,適用任何年齡】


★ 鐘穎專文推薦:「學會停頓──在衝突的時代,練習好好說話。」
★ 法國長銷近10年,亞馬遜網路書店【5星】好評!衝突管理類暢銷TOP 10,最佳禮物書TOP 2!

▍在處理問題之前,先處理好「情緒」,
▍與其等待被理解,不如先試著理解對方,
▍化解對立,達成協議,實現雙贏。


● 你要記住這一點:當發生衝突時,越冷靜的人,越強大。●

一場水源紛爭引爆紅、藍兩國大戰,死傷無數。懊悔的藍國王在臨終前,叮囑繼任王位的奧姆:「你一定要找到對立與委屈之外的第三條路,別再重蹈覆轍!」
跟著神祕智者,奧姆展開修煉之旅:他向冰山上的「不世真兌擬」大師修習情緒的真相,巧用換位思考,從綠洲精靈的陷阱脫困,幫助壓抑的「好人部落」學會表達需求……
修煉的最後一步,卻是最艱難的挑戰──面對世仇紅國王,奧姆該如何冷靜自持,不卑不亢,說動他和平共存?

● 這個雋永故事,蘊藏著溝通的真諦與珍貴技巧。●

這個故事帶我們穿透憤怒與恐懼的表象,識破激發衝突的言語陷阱。
跟著奧姆,我們也一步步地淬鍊能力,學會走出自己的偏見、走入他人的內心,化解對話僵局,實現雙贏,讓關係共好。

//

【第一項修煉:「恐懼」和「憤怒」使人失去思考能力】
你要辨識引發衝突的「錯覺」▶▶看見表象背後的「事實」。

▍錯覺一:當別人不同意我的看法時,以為他是針對我。
▶▶【事實一】他並不是針對我,只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

▍錯覺二:當別人威脅我時,以為他想讓我害怕。
▶▶【事實二】他並沒有想讓我害怕,而是他自己感到恐懼。

▍錯覺三:當別人批評或侮辱我時,以為他打算傷害我。
▶▶【事實三】他並不是打算傷害我,而是因為他自己正承受著痛苦。

▍錯覺四:當別人表現出輕蔑時,以為他是看不起我。
▶▶【事實四】他並不是看不起我,只是為了平衡內心的自卑,想要顯得高高在上。

//

本書特色:
● 這本書適用於任何年齡的讀者,在伴侶互動、親子關係、職場溝通等不同狀況,幫助你不用痛苦對立、也不再委屈內耗,建立和諧共處的關係。

● 法國長銷近10年,亞馬遜網路書店5星好評!衝突管理類暢銷TOP10,最佳禮物書TOP2!

● 法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推薦摘錄:
▍zaza:這則寓言人人都能讀懂,甚至十多歲的孩子也能輕鬆理解,但寓意卻極深刻。一開始,主角奧姆和我們每個人一樣,用本能的方式反應;隨著智者的引導,他逐漸從中汲取豐富的啟發。隨著他一同前行,我們也在自身的經歷與思考中進步,學會如何走出衝突、如何以更美好的方式溝通。故事讀來引人入勝,懸念不斷,讓人一口氣讀完,並忍不住一讀再讀!

▍Bruno:我喜歡這本書整體的呈現方式,它不流於迎合讀者,不僅提供工具,更展現了在情緒與衝突管理中生活的智慧與藝術。我也很欣賞書中如何呈現實際應用這種溝通方式時,遇上的困難與挑戰。這本書應該成為義務讀物,在所有小學、中學及教師培訓中必讀。

特別推薦:
●【專文推薦】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推薦序摘錄──
▍皮耶.佩利西這本以心理學寫作的寓言故事,要跟我們分享「對立與委屈之外的第三條路」。他所提出的七項修煉,每一步都會把我們帶離原始的「戰-逃」模式,讓人擺脫本能的應激反應。願意學習這七項修煉的人,肯定會有比較高的生活滿意度。
▍心理學的目標之一是促進分裂的世界能夠和解,促進個人分裂的內在能夠整合。這本書用引人入勝的方式鼓勵我們做到這一點,我認為,這是當前社會最迫切需要的功課。

●【大力推薦】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李崇義(薩提爾模式溝通引導講師)
▍愛瑞克(《命定之書》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賴佩霞(身心靈成長教練)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

皮耶.佩利西(Pierre Pellissier)
▍法國精神分析師;資深衝突管理教練。他將重要又實用的關係溝通、談判與衝突管理概念和技巧,寫成《明明想溝通,卻又想翻桌──完美解決衝突的七項修煉》一書,寓意深遠。

▍經歷:
● 在私人治療所協助案主進行自我、伴侶、家庭、職場等關係協調與重建。
● 於巴黎中央理工學院(Centrale Supélec)、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歐洲高等商學院(ESCP)、法國國立高等海軍學院(ENSM)等學校,教授壓力管理與衝突管理課程。
● 擔任法國航空公司、雷諾汽車等企業的溝通、衝突管理等內訓課程講師。曾任法國航空危機處理小組「壓力管理」培訓教練。

譯者

【張百慧】北京外國語大學2017屆法語專業畢業、2019屆法語筆譯碩士。曾於新華社甘肅分社工作一年,擔任文字採編記者。2019年入職新華社《參考消息》報社,擔任法語新聞選題兼翻譯。

【鞏滿緹】北京外國語大學2017屆法語語言文學碩士。中法筆譯經驗豐富。曾入選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赴巴黎進修。

目錄

●【推薦序】學會停頓──在衝突的時代,練習好好說話 008
文◎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兩個王國】「溝通」是如何演變成「衝突」的?
▍藍王國與紅王國 020
▍災難來了 022
▍藍國王的請求 024
▍紅國王拒絕了 026
▍談判 028
▍戰火 034
▍新繼位的藍國王奧姆 038
▍找到對立與委屈之外的「第三條路」 042

●【第一項修煉:看見的領悟】「恐懼」和「憤怒」使人失去思考能力
▍智者的挑釁 048
▍第一個領悟:從解釋、威脅到人身攻擊 051
▍第二個領悟:衝突之中,沒有贏家 065
▍第三個領悟:越冷靜的人,越強大 070

●【第二項修煉:冷靜的能力】緩和自己的情緒
▍遇上有理說不清的人 074
▍冷靜的第一種技巧:別當作他是針對你 081
▍冷靜的第二種技巧:運用呼吸,回歸冷靜 099
▍冷靜的第三種技巧:這種程度的拒絕,是可以忍受的 108
▍冷靜的第四種技巧:離開現場,走遠一點 117

●【第三項修煉:安撫的能力】平息對方的情緒
▍暴跳如雷的港口守衛 122
▍安撫的思考:你是緩解他的憤怒,還是激怒他? 127
▍安撫的技巧:不唱反調,不批評 131
▍智者的神祕能力:是的、同意與很好 136

●【第四項修煉:同理的能力】透過詢問,理解對方拒絕的理由
▍堅持不讓路的大輪船 142
▍同理的智慧:問別人「為什麼」,就是給他講話的機會 147
▍同理的第一種技巧:以退為進,「不對抗」的魔力 157
▍同理的第二種技巧:為了自己好,真心表現對別人感興趣 162
▍同理的第三種技巧:剛開始,需要強迫自己一下 165

●【第五項修煉:複述的能力】透過換位思考,複述對方的話,讓對方明白你理解他
▍受困的綠洲精靈 168
▍複述的力量:想讓別人閉上嘴,得先真正傾聽他 173
▍複述的技巧:重複對方的話,打開心門 177
▍複述的挑戰:當對方一直拒絕,怎麼辦? 180
▍奧姆終於脫困 186

目錄(二):

●【第六項修煉:互補的能力】「但是」會對立,「而且」是互補
▍贊不怒與「好人部落」 190
▍「換位思考」,卻讓人太委屈 195
▍到底說錯了哪個字? 199
▍互補的表達:「而且」我也這麼想 205
▍互補的技巧:用「和」取代「但是」,不引起對立 209
▍只差一步,便大功告成 214

●【第七項修煉:並列的能力】雙贏、折衷或協商,提出解決方案
▍憤怒的巨人 218
▍與巨人談判 220
▍拯救巨人的戀情 224
▍並列的嘗試:有沒有辦法讓雙方都滿足? 228
▍並列的技巧:實現「雙贏」 236
▍奧姆道別 239

●【學以致用】解決衝突的完美溝通法
▍智者的鼓勵 244
▍抵達紅王國 247
▍成為階下囚 249
▍奧姆受審 252
▍一步一步,說進紅國王內心 260
▍化解對立,達成協議,實現雙贏 265

●【尾聲】紫色新生活 277
●【回顧】完美解決衝突的七項修煉 279

序/導讀

【推薦序】〈學會停頓:在衝突的時代,練習好好說話〉
文◎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我們處在一個史上最頻繁衝突的時代。因為社群媒體的方便,不溝通、不核對、上網噴,已經成為處理人際對抗的主要方式。噴了就有自己人出來站隊,就有上位者必須出來解決。雖然它是權力不對等之下的武器,但同樣存在許多「低事實、高情緒」,以及建構在偏見之下的發言。

先說一個客觀的事實,如果要解決衝突,雙方都必須「同時撤回」投射在他人身上的陰影。否則最新的政治極化研究已告訴我們:所有的衝突解決方案都沒有效,甚至還會帶來更大的對抗。

人有時會不小心愛上受害者的位置,這在心理學中稱為「因病獲益」。因為當一個受害者不僅代表能得到更多的同情,還可以透過羞辱對方,來使自己的愧疚感投射出去。只要「笨」或「壞」的人是你,那麼我就一定是「好」或「對」的。

這種分裂的傾向非常普遍,是人最原始的防衛機制之一。雖然這麼多人在強調理性與批判性思考,但真正克服它的人少之又少。如果要克服它,最寶貴的修煉是停頓。我們要願意在「責備他人」的情緒出現時,暫停下來想一想:「這究竟是真的,還是我的妄想?」

這邊用「妄想」二字並非身心疾病的指控,而是指「確認偏誤」所帶來的內心小劇場。所謂的確認偏誤,指的是人類的大腦有個習性,那就是會「先射箭,再畫靶」;先認定對方有錯,然後再積極地蒐集對方犯錯的事實,並將相反證據棄之不顧。明明對話記錄顯示的是A,但卻可以在腦海中硬想成是B。

要做到停頓,人就得學會自我安撫。在憤怒的情緒出現時,透過各種手段來讓自己度過杏仁核響起的警報,還要有能力緩和對方的憤怒,以「雙贏」為目標,協商出解決方案。

雖然我們在理性上知道要這麼做,但在落實的時候,困難重重。因為許多人的成長環境並不安全,他們習慣了掀桌式和指責式的溝通,企圖透過情緒張力來抒解焦慮,並逼使想法不同者屈服。這種「我好,你不好」的心理習慣,加上演算法的鼓勵,我們看似正在失去一個好好說話,並相互包容的社會。

但世事無不遵循物極必反的法則,當有一群人熱衷於失控與分裂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厭倦了這種不安全的人際互動,開始強調「對話」與「共好」。它不僅是開放式教育的重要目標,也是多數人的渴望。

現實中,我們跟自己的鄰居與親友都是免不了常常見面的。換句話說,我們都得跟身邊的人重複博弈。多數人不可能因為一時的憤怒,而對生活環境做出劇烈的轉換。

如果要能長久相處,那麼「和平」就是最高目標。而和平不能用威脅的方式達到,必須真誠地理解對方的難處,同時讓彼此的生活都能受益才行。



皮耶.佩利西這本以心理學寫作的寓言故事,要跟我們分享「對立與委屈之外的第三條路」。他所提出的七項修煉涉及了一個人的人格成熟度,每一步都不簡單,但每一步都會把我們帶離原始的「戰—逃」模式,讓人擺脫本能的應激反應。

願意學習這七項修煉的人,肯定會有比較高的生活滿意度。為什麼?因為每次衝突都是耗能的。兩千多年前的《孫子兵法》就特別強調了這一點,孫子建議讀者必須優先考慮外交手段,下下之策才是發起戰爭。

同理,為了使自己得到幸福,在衝突伊始,我們也應該練習「好好說話」,而不是被情緒綁架,想著玉石俱焚。先不論這種方式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光是它在當下所引發的憤怒,以及日後所可能帶來的報復與悔恨,都會使人身心俱疲。

你樹立了敵人,同時又推走了潛在的盟友。因為面對情緒化、以及把決裂(而非雙贏)當成優先選項的人,所有人都會自主地遠離。這在青少年輔導中屢見不鮮,是很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

如果讀者剛好具備父母、師長的角色,我會建議自己先學好這七個步驟,再介紹給孩子、學生;如果你是職場的牛馬,我會建議你熟讀之後,跟朋友分享。

首先是這則故事很容易讀。其次是道理雖然簡單,背後卻涉及許多重要的人際技巧。技巧需要練習,以免當中有些步驟,被錯讀為自我犧牲或者權謀與說服。

心理學的目標之一是促進分裂的世界能夠和解,促進個人分裂的內在能夠整合。這本書用引人入勝的方式鼓勵我們做到這一點,我認為,這是當前社會最迫切需要的功課。

試閱

───〈前情摘要:【兩個王國】「溝通」是如何演變成「衝突」的?〉───

從前從前有兩個王國:紅王國與藍王國。兩國緊緊相鄰,中間僅以一條「而士茵蔚河」為界。在這片乾旱的土地上,這條河為兩國提供了灌溉農田必不可少的河水。
一天,有一場災難降臨在藍王國:山上發生大地震,使寶貴的河流偏離河道,全都流到紅王國境內。藍王國一下子失去了整條河流。
藍國王說:「我親愛的子民們,如今形勢危急,待我給紅國王去信一封,請求他允許我們前去取水。數百年來,我們兩國共飲一條河水,雙方相安無事,我想他一定不會拒絕我們的。」
藍國王動筆寫信給紅國王,沒想到竟遭到拒絕……衝突越演越烈,這場水源紛爭引爆紅、藍兩國大戰,死傷無數。
懊悔的藍國王在臨終前,叮囑繼任王位的奧姆:「你一定要找到對立與委屈之外的第三條路,別再重蹈覆轍!」
於是,奧姆跟著神祕的智者展開了修煉的旅程。第一項修煉,他學會看見表象背後的「事實」,領悟了原來是「恐懼」和「憤怒」使人失去思考能力。
而第二項修煉,他將學習「冷靜的能力」,緩和自己的情緒……

───〈冷靜的第一種技巧:別當作他是針對你〉(節錄)───

智者告訴奧姆:「冷靜的第一種技巧,也是最有效的一種,可以讓你的這種情緒瞬間消失,就像對你施了魔法一樣。」
智者接著說:「這是最神奇的方法,但同樣也是最難學的,需要花最長的時間掌握。但要教你這項能力的不是我。你得前往冰山上的淡定寺,去拜訪德高望重的『不世真兌擬』大師,聆聽教誨。」
「冰山在哪裡?淡定寺又在哪裡?」奧姆立刻問。
「你沒必要知道。今天你就與運輸隊一起出發,他們每個月會運送一次必需品到淡定寺。隊裡有五個人,由嚮導帶隊。你一到達,就以我的名義去拜訪大師。等你從他那兒學成後,就回到這個山城來,到時你會得到修煉旅程的下一步指示。一個小時後,運輸隊的人會來這裡接你,別跑遠了。」智者說完便起身優哉地離開了。

一個小時後,有五個人向奧姆走來,帶頭者身材高大,簡直是個巨人,比同伴們高出超過一個頭。他對著奧姆揚揚下巴,奧姆熱情地打招呼:「你好!」但高個子無視這句問候,冷冰冰地說:「跟上我們,別拖拖拉拉,我們得在天黑前趕到。希望你腳程快,畢竟我們可不會等你。」
隊伍疾速前行,就這樣馬不停蹄地走了好幾個小時。為了確保安全,全隊牽著一條繩索行進。但繩子太短了,走在隊伍尾端的奧姆拉不到,只好揪著前方隊員的大外套。
這時,山中的霧氣彌漫開來,像厚厚的斗篷籠罩一切,只看得清眼前一、兩公尺遠。領隊果決地說:「淡定寺就在不遠處,我們在下一個寶塔右轉,再走大約三百公尺就會到達。大家跟緊隊伍,這周圍都是懸崖。」
奧姆打了個寒顫。眼看霧氣越來越濃,小路被冰雪覆蓋了,他心中一陣恐慌:在這樣的天氣中,隊伍該如何辨別方向?

按照慣例,在朝著淡定寺前進之前,隊伍要先繞著神聖的寶塔走三圈。然而行進了大約一百公尺後,有種莫名的擔憂籠罩了奧姆,焦灼的恐慌感在胃裡翻騰起來。「有哪裡不太對勁。」他想。
突然,他的血液彷彿凝固了:假如他們剛剛並未繞著寶塔轉整整三圈,而是轉了三圈半或者兩圈半呢?那隊伍現在就是朝著寺院的反方向前進了,甚至有可能直往某個懸崖而去!
他試著冷靜下來,平息這個想法,但恐慌感揮之不去。於是他大喊:「等等!先生,我覺得你搞錯了!我們走錯方向了!」
高大的領隊頭也不回地答:「不,沒有。就是這個方向。這條路我走了十多次!」他說完更加快腳步。
奧姆越來越慌了。他變得越來越焦慮,莫名的恐慌讓他想鬆開前方隊員的外套,但是掉隊落單的恐懼又促使他緊跟著隊伍。
領隊猛然發出一聲尖叫,奧姆一下子鬆開手。他甚至沒來得及看清前面的人是如何墜落的。他嚇得僵在原地,全身抖個不停地說:「這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我得去求救。我們一定是多繞了半圈,絕對是這樣。」
奧姆折返,同時喃喃為自己打氣:「我只需要往反方向走,跟著我們剛剛的腳印回到寶塔,然後直走!直走三百公尺就是淡定寺了。」
很快地,一棟高聳的建築物出現在眼前。他跑向巨大的門扉,用力地捶門,嘶喊著:「開門啊!救命呀!」大門開啟,只見一名高大的僧人眉毛挑起,對著他微笑。他講述了剛剛發生的悲劇,便癱倒在地上,暈了過去。

奧姆醒來時,太陽高掛天際。先前發生的一切浮現眼前,他大喊:「喂!有人嗎?」那位高大的僧人出現了,他帶著一模一樣的微笑,眼神隨和。「您找到他們了嗎?」奧姆連忙追問。
僧人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當然,當然。昨天他們運氣很好,沒有生命危險,他們欠了你一份大人情。」
「這沒什麼。」奧姆小聲回答,聽到大家平安無事,他放下心。接著自我介紹:「我叫奧姆。」
「我是不世真兌擬。」僧人回應。
「太巧了!」奧姆一下子激動起來,「我此行正是為了見您。」
「幸會,幸會。」僧人又笑了,「那看來你確實運氣不錯。」
「我到這兒來,是為了向您學習傳說中能消除情緒的魔法。」
「我知道,我知道。」僧人點頭說。
「什麼,您已經知道了?那您願意教我嗎?」
「或許吧。」僧人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但依舊不失親切,他說:「但請你先回答我一個問題:昨天你是怎麼察覺到危險的?是什麼給了你警示?」
「一開始我只是覺得怪怪的,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接著,那種憂慮感越來越強烈,到最後,恐慌感完全淹沒了我。」
「也就是說,」高僧說:「正是你的情緒使你察覺到危險。那麼,你怎麼會打算消除這些能拯救你生命的情緒?你不覺得這個想法很古怪嗎?」
奧姆感到有些迷惘,一時想不明白。僧人久久地凝視著他,眼神彷彿直入心底,讓他感覺被一陣溫暖包圍著。
「要知道,」僧人說:「像恐懼或憤怒這樣的情緒,在警示你的同時,也給了你面對危險的能量。情緒給你的警示,先去聽聽總是好的,聽完再判斷這些危險是否真的存在。
「作為能量的情緒並無好壞之分,只是有時爆發得恰到好處,有時候卻不合適,一切都取決於你如何利用它。就像你可以拿錘子釘釘子,也可以用來敲別人的頭,錘子還是那個錘子,用法卻不同。所以在打算消除情緒之前,你得先學會分析它們是否適當。
「假如真的有必要緩和那些情緒,我確實可以教你一種神奇的技巧。跟我來。」僧人轉過身。

兩人走出寺院,僧人坐在一張長凳上,邀請奧姆坐在他身邊。
一陣沉默過後,僧人說話了。「現在的狀況對你非常有利。運輸隊發生事故,這時候教你這個能力,才能夠令你印象深刻。但老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得自己去發現昨天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繞著寶塔多轉了半圈,」奧姆解釋說:「結果就朝著寺院的反方向去了。我很早就警告了領隊,但是他根本不聽,他以為我們朝著正確的方向行進,其實卻是直直走向懸崖。」
「這種錯誤很常見,有時候,真實情況和我們所以為的相去甚遠。如果我們只根據自己以為的想法做決定,那是極度危險的。你的領隊正是犯了這個錯誤。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負向表現錯誤』。有時候,這種錯誤會讓人付出很大的代價。」
「為什麼要跟我講這個?這和緩和情緒有什麼關係?」奧姆很困惑。
「因為你的情緒並非根據事實產生,而是源自於你自己的想法。」僧人說:「換句話說,情緒並非取決於你正在經歷什麼,而是取決於『你覺得』自己經歷了什麼。比如在意見分歧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相信一些表象,而這樣的『表象錯覺』會引發憤怒這種情緒,激起衝突。」
「這樣的錯覺有哪些?」奧姆問。

「第一個錯覺是:當別人不同意我們的看法時,我們以為他是針對我們。是不是?」
「沒錯!」奧姆回答:「那麼其實呢?」
「其實,真實的情況恰恰相反,對方其實是為自己考慮,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
「然後呢?這和緩和情緒有什麼關係?」
「有點耐心。」僧人微笑著回答:「第二個錯覺是:當別人威脅我們時,我們以為他想讓我們害怕。但其實,真正的情況也恰恰相反──對方在害怕。畢竟如果他不害怕,又何必威脅別人?」
「確實是這樣,所以呢?」
「第三個錯覺是:當別人批評或侮辱我們時,我們以為他打算傷害我們。是這樣嗎?」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如果一個人表現得很有攻擊性,是因為他自己正在痛苦當中。記得我奶奶常說:『世界上並沒有壞人,只有受苦的人罷了。』這句話是對的嗎?」奧姆彷彿領悟了。
「至少我這麼認為。第四個錯覺是:當別人表現出輕蔑時,我們以為他是看不起我們。是不是?但實際上,那些總表現出鄙夷的人真正看不起的是自己,於是為了平衡內心的自卑,他們總是想要顯得高高在上。」
「原來如此。然後呢?」奧姆追問。
「這正是將我們引向衝突的四個錯覺。」僧人回答。

「但是這和讓情緒消失的魔法到底有什麼關係?」
僧人露出惡作劇成功般的笑容。「你已經掌握了要領!」
「我根本什麼都不明白,」奧姆暗想:「這個大師瘋了,來這裡找他根本是浪費時間。」
僧人站起來。「現在你只需要學以致用,多加練習,每當機會出現,就運用這個技巧。你現在可以回到我朋友那裡了。有兩名見習僧侶今天要下山,他們會在大寶塔前面等你,和他們同行,路上也有個伴。」
僧人雙手合十向他作揖,奧姆模仿他的動作也鞠個躬,再抬起頭時,發現僧人已經消失了。所有這一切都太荒謬了。他真的不是在作夢嗎?

奧姆與兩名見習僧侶駕著一輛驢子牽拉的小車,踏上旅程。
他們駛上一條羊腸小徑,路的兩側都是深溝,有將近百公尺長的路窄得出奇,車輪不時險些陷入溝中。奧姆全神貫注地駕車,就在此時,他聽到身後傳來叫喊聲,一回過頭便看到一匹馬拉著小篷車,有個男子坐在車前,大聲催促著:「快點,再快一點!」
「這個人太蠢了,」奧姆心想:「他要馬再走快一點,但這條路明明沒有讓我們兩輛車並行的空間。」但接下來他意識到了,男子催促的不是馬,而是他。
「他以為自己是誰?」奧姆對兩名見習僧侶說。他氣得想放慢車速,甚至停下來,好好教教這個莽撞的人什麼叫做耐心。但父親曾經教導他要尊重、忍耐別人,於是他選擇維持現在的速度,假裝後面的車不存在一樣,繼續駕車。
後面的男子繼續大喊:「快點,往前走,快點!」奧姆越來越生氣,這個人實在太傲慢了。他有什麼權力命令別人?
最後,小徑逐漸變寬,男子催促著馬匹全速超越他,沒有看他一眼。
一想到這個粗魯傢伙的無禮舉動,奧姆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感到非常氣憤。他一直在生氣,直到在轉彎處,看到男子的馬車停在一座小小的房子前。剛剛的駕車人急急忙忙地從車上走下來,提著一個箱子。稍遠處,有一男一女從屋裡走出,跑向男子,女人懷中抱著一個冷冰冰的孩子,一動不動的。
奧姆在此時意識到自己犯的可怕錯誤:那個男人是趕來救治孩子的醫師!
一瞬間,他對情勢的看法完全逆轉了,眼前的人不再是毫無禮貌、莽莽撞撞的傢伙,而是一位救死扶傷的醫者。他心中的怒氣一下子消失了,現在他甚至為剛剛的做法感到羞恥,並且很想幫助這些人。
他明白了,自己方才的憤怒實際上是出於對情況的無知。

「原來如此,我的恐懼和憤怒並非源自真實情況,而是出於我對事實的理解;換句話說,就是『我以為的』事實。
「意見不合時,我認為人們是在針對我,他們想要讓我害怕、想傷害我,然後憤怒就這樣產生了。相反地,如果我能明白他並不是針對我,只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他並不是想讓我害怕,而是他自己感到恐懼;他並不是打算傷害我,而是因為他自己正承受著痛苦,我就沒理由感到生氣了。
「甚至比起針對他,我更願意傾聽、安撫他,讓他安心,而完全不同的情感就會由此誕生,那就是好奇心、同情和同理心。這簡直不可思議,這是怎樣一種奇妙的轉變呀!」

當晚,奧姆與智者會面了。他很開心再次見到老人,立即向他講述自己的冒險,以及透過這次旅行所獲得的經驗:在與他人意見不合時,糾正自己錯誤的看法,情緒就會自發地消失。
「完美,太完美了!」智者說:「你還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來總結你學到的一切。」
「怎麼做到?」奧姆好奇地問。
「拒絕、威脅、攻擊性、輕蔑,實際上,這些情緒都與你毫無關係,全都是對方自己的事情,完全與你無關。如果你能領悟到這一點,你的憤怒就不會產生了。當然,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所以我們能用一句話總結嗎?『別當作他是針對你。』」
「看來你已經徹底領悟啦。」智者開心地說:「現在你只需要練習使用這個技巧。你可以離開這裡,進入下一項修煉的關卡了,在那兒,你將獲得第二種能力……」

(全文未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06498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15 出貨 上市後立即出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