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情摘要:【兩個王國】「溝通」是如何演變成「衝突」的?〉───

從前從前有兩個王國:紅王國與藍王國。兩國緊緊相鄰,中間僅以一條「而士茵蔚河」為界。在這片乾旱的土地上,這條河為兩國提供了灌溉農田必不可少的河水。
一天,有一場災難降臨在藍王國:山上發生大地震,使寶貴的河流偏離河道,全都流到紅王國境內。藍王國一下子失去了整條河流。
藍國王說:「我親愛的子民們,如今形勢危急,待我給紅國王去信一封,請求他允許我們前去取水。數百年來,我們兩國共飲一條河水,雙方相安無事,我想他一定不會拒絕我們的。」
藍國王動筆寫信給紅國王,沒想到竟遭到拒絕……衝突越演越烈,這場水源紛爭引爆紅、藍兩國大戰,死傷無數。
懊悔的藍國王在臨終前,叮囑繼任王位的奧姆:「你一定要找到對立與委屈之外的第三條路,別再重蹈覆轍!」
於是,奧姆跟著神祕的智者展開了修煉的旅程。第一項修煉,他學會看見表象背後的「事實」,領悟了原來是「恐懼」和「憤怒」使人失去思考能力。
而第二項修煉,他將學習「冷靜的能力」,緩和自己的情緒……

───〈冷靜的第一種技巧:別當作他是針對你〉(節錄)───

智者告訴奧姆:「冷靜的第一種技巧,也是最有效的一種,可以讓你的這種情緒瞬間消失,就像對你施了魔法一樣。」
智者接著說:「這是最神奇的方法,但同樣也是最難學的,需要花最長的時間掌握。但要教你這項能力的不是我。你得前往冰山上的淡定寺,去拜訪德高望重的『不世真兌擬』大師,聆聽教誨。」
「冰山在哪裡?淡定寺又在哪裡?」奧姆立刻問。
「你沒必要知道。今天你就與運輸隊一起出發,他們每個月會運送一次必需品到淡定寺。隊裡有五個人,由嚮導帶隊。你一到達,就以我的名義去拜訪大師。等你從他那兒學成後,就回到這個山城來,到時你會得到修煉旅程的下一步指示。一個小時後,運輸隊的人會來這裡接你,別跑遠了。」智者說完便起身優哉地離開了。

一個小時後,有五個人向奧姆走來,帶頭者身材高大,簡直是個巨人,比同伴們高出超過一個頭。他對著奧姆揚揚下巴,奧姆熱情地打招呼:「你好!」但高個子無視這句問候,冷冰冰地說:「跟上我們,別拖拖拉拉,我們得在天黑前趕到。希望你腳程快,畢竟我們可不會等你。」
隊伍疾速前行,就這樣馬不停蹄地走了好幾個小時。為了確保安全,全隊牽著一條繩索行進。但繩子太短了,走在隊伍尾端的奧姆拉不到,只好揪著前方隊員的大外套。
這時,山中的霧氣彌漫開來,像厚厚的斗篷籠罩一切,只看得清眼前一、兩公尺遠。領隊果決地說:「淡定寺就在不遠處,我們在下一個寶塔右轉,再走大約三百公尺就會到達。大家跟緊隊伍,這周圍都是懸崖。」
奧姆打了個寒顫。眼看霧氣越來越濃,小路被冰雪覆蓋了,他心中一陣恐慌:在這樣的天氣中,隊伍該如何辨別方向?

按照慣例,在朝著淡定寺前進之前,隊伍要先繞著神聖的寶塔走三圈。然而行進了大約一百公尺後,有種莫名的擔憂籠罩了奧姆,焦灼的恐慌感在胃裡翻騰起來。「有哪裡不太對勁。」他想。
突然,他的血液彷彿凝固了:假如他們剛剛並未繞著寶塔轉整整三圈,而是轉了三圈半或者兩圈半呢?那隊伍現在就是朝著寺院的反方向前進了,甚至有可能直往某個懸崖而去!
他試著冷靜下來,平息這個想法,但恐慌感揮之不去。於是他大喊:「等等!先生,我覺得你搞錯了!我們走錯方向了!」
高大的領隊頭也不回地答:「不,沒有。就是這個方向。這條路我走了十多次!」他說完更加快腳步。
奧姆越來越慌了。他變得越來越焦慮,莫名的恐慌讓他想鬆開前方隊員的外套,但是掉隊落單的恐懼又促使他緊跟著隊伍。
領隊猛然發出一聲尖叫,奧姆一下子鬆開手。他甚至沒來得及看清前面的人是如何墜落的。他嚇得僵在原地,全身抖個不停地說:「這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我得去求救。我們一定是多繞了半圈,絕對是這樣。」
奧姆折返,同時喃喃為自己打氣:「我只需要往反方向走,跟著我們剛剛的腳印回到寶塔,然後直走!直走三百公尺就是淡定寺了。」
很快地,一棟高聳的建築物出現在眼前。他跑向巨大的門扉,用力地捶門,嘶喊著:「開門啊!救命呀!」大門開啟,只見一名高大的僧人眉毛挑起,對著他微笑。他講述了剛剛發生的悲劇,便癱倒在地上,暈了過去。

奧姆醒來時,太陽高掛天際。先前發生的一切浮現眼前,他大喊:「喂!有人嗎?」那位高大的僧人出現了,他帶著一模一樣的微笑,眼神隨和。「您找到他們了嗎?」奧姆連忙追問。
僧人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當然,當然。昨天他們運氣很好,沒有生命危險,他們欠了你一份大人情。」
「這沒什麼。」奧姆小聲回答,聽到大家平安無事,他放下心。接著自我介紹:「我叫奧姆。」
「我是不世真兌擬。」僧人回應。
「太巧了!」奧姆一下子激動起來,「我此行正是為了見您。」
「幸會,幸會。」僧人又笑了,「那看來你確實運氣不錯。」
「我到這兒來,是為了向您學習傳說中能消除情緒的魔法。」
「我知道,我知道。」僧人點頭說。
「什麼,您已經知道了?那您願意教我嗎?」
「或許吧。」僧人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但依舊不失親切,他說:「但請你先回答我一個問題:昨天你是怎麼察覺到危險的?是什麼給了你警示?」
「一開始我只是覺得怪怪的,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接著,那種憂慮感越來越強烈,到最後,恐慌感完全淹沒了我。」
「也就是說,」高僧說:「正是你的情緒使你察覺到危險。那麼,你怎麼會打算消除這些能拯救你生命的情緒?你不覺得這個想法很古怪嗎?」
奧姆感到有些迷惘,一時想不明白。僧人久久地凝視著他,眼神彷彿直入心底,讓他感覺被一陣溫暖包圍著。
「要知道,」僧人說:「像恐懼或憤怒這樣的情緒,在警示你的同時,也給了你面對危險的能量。情緒給你的警示,先去聽聽總是好的,聽完再判斷這些危險是否真的存在。
「作為能量的情緒並無好壞之分,只是有時爆發得恰到好處,有時候卻不合適,一切都取決於你如何利用它。就像你可以拿錘子釘釘子,也可以用來敲別人的頭,錘子還是那個錘子,用法卻不同。所以在打算消除情緒之前,你得先學會分析它們是否適當。
「假如真的有必要緩和那些情緒,我確實可以教你一種神奇的技巧。跟我來。」僧人轉過身。

兩人走出寺院,僧人坐在一張長凳上,邀請奧姆坐在他身邊。
一陣沉默過後,僧人說話了。「現在的狀況對你非常有利。運輸隊發生事故,這時候教你這個能力,才能夠令你印象深刻。但老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得自己去發現昨天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繞著寶塔多轉了半圈,」奧姆解釋說:「結果就朝著寺院的反方向去了。我很早就警告了領隊,但是他根本不聽,他以為我們朝著正確的方向行進,其實卻是直直走向懸崖。」
「這種錯誤很常見,有時候,真實情況和我們所以為的相去甚遠。如果我們只根據自己以為的想法做決定,那是極度危險的。你的領隊正是犯了這個錯誤。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負向表現錯誤』。有時候,這種錯誤會讓人付出很大的代價。」
「為什麼要跟我講這個?這和緩和情緒有什麼關係?」奧姆很困惑。
「因為你的情緒並非根據事實產生,而是源自於你自己的想法。」僧人說:「換句話說,情緒並非取決於你正在經歷什麼,而是取決於『你覺得』自己經歷了什麼。比如在意見分歧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相信一些表象,而這樣的『表象錯覺』會引發憤怒這種情緒,激起衝突。」
「這樣的錯覺有哪些?」奧姆問。

「第一個錯覺是:當別人不同意我們的看法時,我們以為他是針對我們。是不是?」
「沒錯!」奧姆回答:「那麼其實呢?」
「其實,真實的情況恰恰相反,對方其實是為自己考慮,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
「然後呢?這和緩和情緒有什麼關係?」
「有點耐心。」僧人微笑著回答:「第二個錯覺是:當別人威脅我們時,我們以為他想讓我們害怕。但其實,真正的情況也恰恰相反──對方在害怕。畢竟如果他不害怕,又何必威脅別人?」
「確實是這樣,所以呢?」
「第三個錯覺是:當別人批評或侮辱我們時,我們以為他打算傷害我們。是這樣嗎?」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如果一個人表現得很有攻擊性,是因為他自己正在痛苦當中。記得我奶奶常說:『世界上並沒有壞人,只有受苦的人罷了。』這句話是對的嗎?」奧姆彷彿領悟了。
「至少我這麼認為。第四個錯覺是:當別人表現出輕蔑時,我們以為他是看不起我們。是不是?但實際上,那些總表現出鄙夷的人真正看不起的是自己,於是為了平衡內心的自卑,他們總是想要顯得高高在上。」
「原來如此。然後呢?」奧姆追問。
「這正是將我們引向衝突的四個錯覺。」僧人回答。

「但是這和讓情緒消失的魔法到底有什麼關係?」
僧人露出惡作劇成功般的笑容。「你已經掌握了要領!」
「我根本什麼都不明白,」奧姆暗想:「這個大師瘋了,來這裡找他根本是浪費時間。」
僧人站起來。「現在你只需要學以致用,多加練習,每當機會出現,就運用這個技巧。你現在可以回到我朋友那裡了。有兩名見習僧侶今天要下山,他們會在大寶塔前面等你,和他們同行,路上也有個伴。」
僧人雙手合十向他作揖,奧姆模仿他的動作也鞠個躬,再抬起頭時,發現僧人已經消失了。所有這一切都太荒謬了。他真的不是在作夢嗎?

奧姆與兩名見習僧侶駕著一輛驢子牽拉的小車,踏上旅程。
他們駛上一條羊腸小徑,路的兩側都是深溝,有將近百公尺長的路窄得出奇,車輪不時險些陷入溝中。奧姆全神貫注地駕車,就在此時,他聽到身後傳來叫喊聲,一回過頭便看到一匹馬拉著小篷車,有個男子坐在車前,大聲催促著:「快點,再快一點!」
「這個人太蠢了,」奧姆心想:「他要馬再走快一點,但這條路明明沒有讓我們兩輛車並行的空間。」但接下來他意識到了,男子催促的不是馬,而是他。
「他以為自己是誰?」奧姆對兩名見習僧侶說。他氣得想放慢車速,甚至停下來,好好教教這個莽撞的人什麼叫做耐心。但父親曾經教導他要尊重、忍耐別人,於是他選擇維持現在的速度,假裝後面的車不存在一樣,繼續駕車。
後面的男子繼續大喊:「快點,往前走,快點!」奧姆越來越生氣,這個人實在太傲慢了。他有什麼權力命令別人?
最後,小徑逐漸變寬,男子催促著馬匹全速超越他,沒有看他一眼。
一想到這個粗魯傢伙的無禮舉動,奧姆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感到非常氣憤。他一直在生氣,直到在轉彎處,看到男子的馬車停在一座小小的房子前。剛剛的駕車人急急忙忙地從車上走下來,提著一個箱子。稍遠處,有一男一女從屋裡走出,跑向男子,女人懷中抱著一個冷冰冰的孩子,一動不動的。
奧姆在此時意識到自己犯的可怕錯誤:那個男人是趕來救治孩子的醫師!
一瞬間,他對情勢的看法完全逆轉了,眼前的人不再是毫無禮貌、莽莽撞撞的傢伙,而是一位救死扶傷的醫者。他心中的怒氣一下子消失了,現在他甚至為剛剛的做法感到羞恥,並且很想幫助這些人。
他明白了,自己方才的憤怒實際上是出於對情況的無知。

「原來如此,我的恐懼和憤怒並非源自真實情況,而是出於我對事實的理解;換句話說,就是『我以為的』事實。
「意見不合時,我認為人們是在針對我,他們想要讓我害怕、想傷害我,然後憤怒就這樣產生了。相反地,如果我能明白他並不是針對我,只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他並不是想讓我害怕,而是他自己感到恐懼;他並不是打算傷害我,而是因為他自己正承受著痛苦,我就沒理由感到生氣了。
「甚至比起針對他,我更願意傾聽、安撫他,讓他安心,而完全不同的情感就會由此誕生,那就是好奇心、同情和同理心。這簡直不可思議,這是怎樣一種奇妙的轉變呀!」

當晚,奧姆與智者會面了。他很開心再次見到老人,立即向他講述自己的冒險,以及透過這次旅行所獲得的經驗:在與他人意見不合時,糾正自己錯誤的看法,情緒就會自發地消失。
「完美,太完美了!」智者說:「你還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來總結你學到的一切。」
「怎麼做到?」奧姆好奇地問。
「拒絕、威脅、攻擊性、輕蔑,實際上,這些情緒都與你毫無關係,全都是對方自己的事情,完全與你無關。如果你能領悟到這一點,你的憤怒就不會產生了。當然,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所以我們能用一句話總結嗎?『別當作他是針對你。』」
「看來你已經徹底領悟啦。」智者開心地說:「現在你只需要練習使用這個技巧。你可以離開這裡,進入下一項修煉的關卡了,在那兒,你將獲得第二種能力……」

(全文未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