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牽手,往幸福走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6個人喜歡
  • 9 216
    24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家庭/兩性婚姻/家庭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鄭石岩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遠流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3/08/01

出版情報

樂在行佛

2016/04/25 學佛行佛是一件喜樂幸福的事。把學得的佛法活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上,能帶來溫馨、創意和歡喜。繼而透過心靈生活的體驗,能產生寬廣的心胸,契會生命的意義,體悟到永生的如來法界。 就世間生活而言,學佛行佛能帶給自己信心、歡喜、活潑和光明的希望;讓日子過得充實美好,達到自我實現的豐足。就生命的究竟義而言,會發現心中的菩提自性,找到永生的慧命,看出生命的歸宿,而覺得自在、有意義。 我童年學佛,是從宜蘭的雷音寺開始的。星雲大師正好住錫此處。當時,我母親得了肺結核,沒有特效藥,更因家貧無力醫治,康復的機會渺茫。幸好有一位精通命理的長者指引母親學佛,皈依三寶從宿命中重新造命。在我還是七歲孩童時,就陪著母親,從偏遠鄉下,走走停停來到雷音寺,這是我們母子學佛的起點。我們虔誠地祈願母親健康,持續進寺禮拜,從聞思修中行持,母親竟漸漸康復。 我們有了信心和對佛法的了解,進而踏上行持的歷程。現在,母親高齡九十五,我已年過七十。我們家人都以慈悲喜捨的心生活,以佛法為人生指南,過得悅樂自在。我自己也在艱困環境中依佛法化,精進不懈地走出自己的路來。直至今日,無論是在生活或工作,心中總是有佛,這讓我有了美好的人生;除了認真工作之外,也努力弘揚佛法,並以佛法與心理晤談助人,至今四十餘年。 於是,我深信唐朝法眼文益禪師,在回答弟子問道時說:「一願教你行,二願也教你行。」因此,學佛如果只停留在知見裡是不夠的,一定要即知即行,這才能在生活與工作中發揮效力和創意,在生命的究竟義上,與如來法界相應,體現自心中「如來秘密之藏」。所以古德常說:「說取行不得底,行取說不得底。」這是指說只是在知見上思惟,體會不到真實義。就行佛的真實行動而言,得到證悟和自在,非語言文字所能完全表達。 行佛是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以慈悲喜捨的覺心,依三十七道品的指引去實踐。所以唐朝臨濟大師說:「但莫造作,只是平常。」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妙法蓮華 經》中所言:「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因此,只要我們肯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行佛法要、行菩薩道,為社會服務奉獻,便能福慧圓滿,證得如如大法。 我長久學佛行佛,讀經看教,但心中總以「學佛」自居。公元二○一一年夏,我上佛光山謁見星雲大師。他賜我寶貴的一筆字「行佛」,我才真正證悟其中。並完全了解,他認真踏實提倡「人間佛教」的法源,更理解,他所說「有佛法就有辦法」的真諦。五年來我體驗更深,於是動筆把心得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人間佛教就是要在生活與工作中行佛,從而得到福德莊嚴和智慧莊嚴。這要以三十七道品為基礎做起。佛陀在三轉法輪中,都提出這個根本行持。為契合現代生活的因緣,應用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寫就此書。相信能方便大家學佛行佛,找到樂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真正意義與皈依處;並以此書,讚嘆弘揚人間佛教的宏願。 二○一六年二月,我寫好這本書的初稿,送陳星雲大師斧正,幾天之後卻收到大師的墨寶題字「行佛樂活」,真是喜出望外,踴躍歡欣。於是將墨寶置於扉頁,以彰人間佛教的法味。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之一,關係著個人幸福、子女的成長和父母的照顧,還是維繫文化傳承的基礎,也是社會安定的磐石。經營婚姻必須相知相愛,彼此關懷、負責、尊重和了解。要做好這些事,除了具備豐富的知識和能力之外,還要懂得善巧,將情感表現得自然且恰到好處。

本書提供鄭石岩老師從四十多年的婚姻輔導和晤談經驗中,歸納出的幾個維繫幸福婚姻的核心要領:

.保持親密互動的習慣
.保持正向的情緒習慣
.維護彼此的信賴
.適當參與家族親友的活動
.培養共同持家的理念
.保持性生活的熱情
.學習互相理解和尊重

婚姻生活有苦有樂,如果你把它美化成「快樂似神仙」的期盼,那麼現實生活會令你失望;若能切合實際,懂得先苦後樂,在苦中作樂,那麼你會願意去承擔挑戰,因為你所得到的快樂和幸福,將比付出的努力多出許多。

目錄

新版序∕夫妻相知相愛的藝術 6
原序∕締造幸福婚姻 11

1.為婚姻扎根 15
2.沃壯婚姻樹 25
3.牽手相愛 35
4.交心之道 45
5.培養默契 55
6.溝通的箇中三昧 65
7.感情智慧 76
8.改變與成長 86
9.活得快樂幸福 96
10.談心之樂 107
11.防範失和 117
12.觀念上的禁忌 127
13.怨偶的警訊 137
14.爭吵的藝術 147
15.力爭上游 157
16.生活的興致 167
17.雙薪族的生活 177
18.養兒育女 187
19.孝養父母 197
20.拒絕婚外情 207
21.不輕言離婚 217
22.閨房之樂 227
23.悠哉牽手 237
24.幸福的紀律 246

序/導讀

新版序

夫妻相知相愛的藝術

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經營得好,會覺得溫馨幸福,覺得自己有個美好的窩;經營不善,會覺得傷痛孤單,好像在感情生活上沒有個歸宿。經營婚姻必須相知相愛,彼此關懷、負責、尊重和了解。要做好這些事,除了具備豐富的知識和能力之外,還要懂得善巧,將情感表現得自然,恰到好處。

我很能了解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 Fromm)把愛詮釋為一種藝術和能力的結合。夫妻間的愛需要學習,讓自己有能力去愛對方,更需提升愛成為藝術,表現得美和恰到好處。情人的愛是浪漫的,美在浪漫揮灑;婚姻的愛則是有能力的愛加上藝術,才能經營出更多幸福、相知和相愛。

從而在這塊園地上落置人生和莊園,讓家人、子女在上頭同享生命的溫馨美好。

四十多年來的婚姻輔導和晤談經驗,讓我更了解夫妻間相知相愛的藝術。我簡單歸納出幾個核心要領:

●保持親密互動的習慣:了解對方的感受和觀點,先安撫再溝通,透過關愛先讓彼此的精神能量提升,再進行歧見的溝通。記得!夫妻的溝通精義在事緩則圓,要避免硬碰硬。

●保持正向的情緒習慣:告訴自己絕不賭氣,更不當著配偶的面對他發脾氣。賭氣像毒液,能腐蝕美好婚姻的平合,發大脾氣像龍捲風,能摧毀家園。

●維護彼此的信賴:避免做出傷害互信的事,特別是婚後偷情,一定要避免。此外,有福同享,對財富也要建立互相信任和了解的共識。

●適當參與家族親友的活動:這有助於形成家庭的人際支持,帶來更多溫馨和友誼。

●培養共同持家的理念;在一起做家事和照顧子女中,可以享受許多笑聲和樂趣,領受天倫之樂,又對孩子潛能發展有益。

●保持性生活的熱情:有必要安排夫妻親密的生活,這能在忙碌和沉重的家庭生活中,找到心心相應的情懷,讓彼此更互信更互愛。

●學習互相理解和尊重:夫妻專長或許不同,但在生涯上宜保持互相尊重和鼓勵,要盡可能讓彼此都有實現生涯美夢的機會。

台灣現在是亞洲離婚率最高的國家,近二十年來已有一百萬對夫妻離婚,平均一年超過五萬對夫妻的婚姻以分手收場,這是值得我們共同關注的社會現象。於是,我從婚姻諮詢的立場,提出相知相愛的藝術,寫這本書。

本書自二○○三年發行以來,獲得讀者熱烈迴響,各地讀者會紛紛研讀討論;除了得到許多年輕夫妻的贊許之外,即將步上紅毯的新連理也衷心接納。諸多好評中,心臟科名醫廖教授及夫人認為本書是經營婚姻、締造幸福的經典之作,訂購了一百本送給親友和學生。高雄少年家事法院的陳法官說:「這本書很實用,對夫妻和睦相處的關鍵因素做了分析,指出夫妻之間的禁忌,以及溝通、學習和互愛之道,是本有價值、值得讀上好幾遍的書。」

一位女性工程師讀者寫了一封信感謝我說:「我們夫妻經常吵架,家裡瀰漫著緊張氣氛,連孩子都受影響。有一天我在報上看到《牽手》一書的介紹,當天下班後專程到書店買到。我慢慢讀,花了幾天才讀完。發現自己和先生都有書中所謂:爭勝和輸不起的習慣。於是,我決定不再踩上這個爭吵的地雷。這一來,也感動了先生一起閱讀、學習和成長。這本書成為我們相互砥礪的鏡子,從中清楚地看到衝突的來源,謹慎地避開錯誤的言行,讓我們知道怎麼表達愛。其實我們夫妻的愛本來就存在的,只是我們有了走樣的演出,愛卻變成了衝突。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怎麼互愛了……」

卓校長和黃老師是一對恩愛夫妻,他們有個溫馨的大家庭,認真教職,教養著一個聰明可愛的男孩。他們讀完這本書時,打電話告訴我閱讀的豐收和喜悅:「經營幸福婚姻的意願固然重要,但有人作正確的指導更是重要。書中精闢的解析、感人的故事和中肯的建議,是指導締造幸福婚姻的有效方法。這本書對我們有許多啟發,每一對追求幸福的夫妻都能受用。」

陳先生是一位科技新貴,對這本書的回饋是:「當我讀到(怨偶的警訊)這一章時,我已全然明白自己是怎麼一回事了。這一章所指出的錯失,正是我們夫妻所犯的毛病。我們互相挑釁和爭吵,甚至彼此冷戰,眼見婚姻生活品質明顯滑落。還好,現在我們有了警覺,學習約束自己,實踐新的感情智慧。」

令我感動的讀者,還有一對即將結婚的新人,他們快樂認真,有信心經營幸福婚姻。他們一起閱讀、討論和分享,還一起來見我說:「我們讀《牽手》當做婚前準備的功課,並已開始實踐。現在我們對幸福更有把握,只要用有能力的愛來經營,美好的婚姻就在掌握之中。」

本書出版至今十年,讀者的回饋殊多,能贏得讀者的真心喜愛,對作者是莫大鼓勵。以上只舉出幾個代表性的迴響,改版發行希望有更多讀者青睞和受益,攜手創造幸福婚姻的台灣社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327243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