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鈍感力哲學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如果你也是先天高敏感特質-讓鈍感力達人,教你人生幸福的秘訣!
「在感官上過於敏感,是一種痛苦。」
如果你也是先天高敏感特質--
讓鈍感力達人,教你人生幸福的秘訣!
她的文字真是讓人身歷其境,讀著讀著就忘了時間。
—初色心理治療所所長 蘇映竹
幸福的童年療癒一生,不幸的一生療癒童年,很慶幸沛芸在人生即將步入中年階段時能夠華麗轉身,為自己開啟一扇邁向幸福的大門。
從來沒有一本大眾心理學讀物如《老爸的鈍感力哲學》這般,讓我有種酣暢淋漓、愛不釋手、一氣呵成的感覺。
—南京大學講師、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訪問學者、職業諮詢師 趙娟
沛芸這本《老爸的鈍感力哲學》,必定是她豐盛生命力的展現,帶給我許多感動,也推薦給捧著這本書的你。願鈍感力與你同在!
—松鼠文化總編輯 賴凱俐
生存太難? 跟著這本書點開鈍感力外掛吧。
本書適合這個紛擾的時代,推薦給每一位常為小事過不去的過度敏感者
—詩人 李夏苹
當一個人不再困在傷裡, 他將開始感恩
書中不是僅剖析自己的痛苦、找到原生家庭的創傷後就結束了,相反的,書裡帶出了一種自由意志選擇後的實踐,並且在實踐後看到那原本家庭裡的良善、美意與愛,這全新的力量包裹著舊傷,卻不再困在傷裡。當一個人不再困在傷裡,他將開始感恩。
沛芸的文字給人美好而雀躍的衝動,讓人會想要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經驗,謝
謝這本書,也謝謝沛芸強大的感染能量。不管認不認識沛芸的人都非常推薦閱讀,裡頭談的不只老爸,也是眼光、是哲學。讀完後,自己的世界將變得寬廣,不是因為認識了新東西新知識,而是願意的能量擴張了自己的境界。
—初色心理治療所所長 蘇映竹
「在感官上過於敏感,是一種痛苦。」
如果你也是先天高敏感特質--
讓鈍感力達人,教你人生幸福的秘訣!
她的文字真是讓人身歷其境,讀著讀著就忘了時間。
—初色心理治療所所長 蘇映竹
幸福的童年療癒一生,不幸的一生療癒童年,很慶幸沛芸在人生即將步入中年階段時能夠華麗轉身,為自己開啟一扇邁向幸福的大門。
從來沒有一本大眾心理學讀物如《老爸的鈍感力哲學》這般,讓我有種酣暢淋漓、愛不釋手、一氣呵成的感覺。
—南京大學講師、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訪問學者、職業諮詢師 趙娟
沛芸這本《老爸的鈍感力哲學》,必定是她豐盛生命力的展現,帶給我許多感動,也推薦給捧著這本書的你。願鈍感力與你同在!
—松鼠文化總編輯 賴凱俐
生存太難? 跟著這本書點開鈍感力外掛吧。
本書適合這個紛擾的時代,推薦給每一位常為小事過不去的過度敏感者
—詩人 李夏苹
當一個人不再困在傷裡, 他將開始感恩
書中不是僅剖析自己的痛苦、找到原生家庭的創傷後就結束了,相反的,書裡帶出了一種自由意志選擇後的實踐,並且在實踐後看到那原本家庭裡的良善、美意與愛,這全新的力量包裹著舊傷,卻不再困在傷裡。當一個人不再困在傷裡,他將開始感恩。
沛芸的文字給人美好而雀躍的衝動,讓人會想要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經驗,謝
謝這本書,也謝謝沛芸強大的感染能量。不管認不認識沛芸的人都非常推薦閱讀,裡頭談的不只老爸,也是眼光、是哲學。讀完後,自己的世界將變得寬廣,不是因為認識了新東西新知識,而是願意的能量擴張了自己的境界。
—初色心理治療所所長 蘇映竹
目錄
推薦序一 當一個人不再困在傷裡,他將開始感恩 ——蘇映竹
推薦序二 華麗轉身,為自己開啟一扇邁向幸福的大門 ——趙娟
推薦序三 跨越人生幽谷,願鈍感力與你同在! ——賴凱俐
推薦序四 生存太難?跟著這本書點開鈍感力外掛吧。 ——李夏苹
前言
第一章:老爸
1-1鈍感力的養成之一:大難不死
1-2鈍感力的養成之二:勞苦少年
1-3連老爸都佩服的鈍感力能人
1-4輕鬆踏出舒適圈——小小家教
1-5放過生活上的小事
1-6八卦終結者——打馬虎眼的功力
1-7不怕被感染的超強鈍感
1-8對於老爸抽菸這件事
第二章:母親
2-1鈍感男追校花
2-2女先知的故事
2-3老媽 VS 三姑媽
2-4從沒說過老婆壞話的男人
2-5鈍感力與健康——恐怖之夜
2-6送你一段路
第三章:我
3-1我的敏感與老爸的鈍感力——生理篇
3-2我的敏感與老爸的鈍感力——心理篇
3-3打開鈍感力開關
3-4對環境的鈍感力
3-5將意志力化為鈍感力——走過婚姻的傷痛
3-6鈍感力之奇葩——姐姐
尾聲
推薦序二 華麗轉身,為自己開啟一扇邁向幸福的大門 ——趙娟
推薦序三 跨越人生幽谷,願鈍感力與你同在! ——賴凱俐
推薦序四 生存太難?跟著這本書點開鈍感力外掛吧。 ——李夏苹
前言
第一章:老爸
1-1鈍感力的養成之一:大難不死
1-2鈍感力的養成之二:勞苦少年
1-3連老爸都佩服的鈍感力能人
1-4輕鬆踏出舒適圈——小小家教
1-5放過生活上的小事
1-6八卦終結者——打馬虎眼的功力
1-7不怕被感染的超強鈍感
1-8對於老爸抽菸這件事
第二章:母親
2-1鈍感男追校花
2-2女先知的故事
2-3老媽 VS 三姑媽
2-4從沒說過老婆壞話的男人
2-5鈍感力與健康——恐怖之夜
2-6送你一段路
第三章:我
3-1我的敏感與老爸的鈍感力——生理篇
3-2我的敏感與老爸的鈍感力——心理篇
3-3打開鈍感力開關
3-4對環境的鈍感力
3-5將意志力化為鈍感力——走過婚姻的傷痛
3-6鈍感力之奇葩——姐姐
尾聲
序/導讀
【推薦序】
《當一個人不再困在傷裡,他將開始感恩》
作者:初色心理治療所所長 蘇映竹心理師
第一次看到沛芸時,覺得她是一個口條清晰、聰明大方、侃侃而談的女子。每每席間與她對話時,總是感受她的細膩、易感、同理與敦厚,在很多困難陳述的背後,都跟著她一起體驗到每個決定下的細微考量。她有強大的感染能量,讓與她談話的人能很有臨場感的體驗當下時空的氛圍。
在案頭讀著她的文字,讓我更進一步的了解她。是啊,跟我所想的一樣,她的文字真是讓人身歷其境,讀著讀著就忘了時間。
很喜歡沛芸提到父親的鈍感力。「鈍感力」直接翻譯就是「遲鈍的力量」。渡邊淳一說鈍感雖然有時給人遲鈍、木訥的負面印象,但鈍感力卻是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讓我們更堅定的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並且從容面對生活中的傷痛。不過在華人社會,鈍感容易被人貼上「不細膩」、「無感」、「沒神經」的刻板標籤,好像快速的反應才是對的,其實不然,「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地動怒」是個很美好的溝通哲學與生活態度,一種在守住自己的判斷下同時涵容對方的景況,溫柔且厚實。
然而用欣賞的角度去看待鈍感力,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畢竟鈍感力顧名思義感覺好像有點遲鈍。因此,「眼光」就很重要。書中沛芸說,認識鈍感力後,「我開始從一個全新的視野來觀看父親。」這是非常重要的轉折,也是這本書得以開始、持續與完成的源頭。沛芸也給我們一個同等關鍵的訊息,在於「願意選擇新的眼光」。當我們願意嘗試去重新詮釋經驗,很多以前堅決認定的錯誤都可能成為新好特質的歸類,而我們過往的人生也將可能有新的彈奏基調。
我很好奇沛芸寫完了這本書帶給她多少和諧一致的自由感受。她的勇氣讓她突破了限制,書中不是僅剖析自己的痛苦、找到原生家庭的創傷後就結束了,相反的,書裡帶出了一種自由意志選擇後的實踐,並且在實踐後看到那原本家庭裡的良善、美意與愛,這全新的力量包裹著舊傷,卻不再困在傷裡。當一個人不再困在傷裡,他將開始感恩。這是多麼令人振奮的消息,閱讀的同時,鼓舞的能量在我心間湧流,竟讓我也想訪問我的父親與母親,而我也確信我會因著我的願意選擇而獲得全新的生命。
沛芸的文字給人美好而雀躍的衝動,讓人會想要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經驗,謝謝這本書,也謝謝沛芸強大的感染能量。不管認不認識沛芸的人都非常推薦閱讀,裡頭談的不只老爸,也是眼光、是哲學。讀完後,自己的世界將變得寬廣,不是因為認識了新東西新知識,而是願意的能量擴張了自己的境界。
【作者後記】
對老爸的情感,從青少年到成年,我一向是用一種批判與審視的態度來看待他,說到父親,我的感受一向是愛恨交加,甚至是帶著不滿以及怨恨。一直到接觸到渡邊淳一所著之《鈍感力》,我才開始發現老爸全身散發著鈍感力,不論與生俱來,或是源自於貧苦的童年所培養出來的,原本我所認為老爸身上的缺點,一旦從鈍感力的觀點重新詮釋後,其實都可以被視為老爸的個人特質與優點,也因為這些鈍感力的特質與優點,陪伴老爸走過他八十年的人生,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經歷各式各樣的打擊,老爸依然老當益壯,屹立不搖。
令我沒想到的,就是透過撰寫本書的過程,我意外地展開了一段和老爸的和解之旅,猶記得剛寫完序,我交給老爸看,他看完後情緒相當的震驚與憤怒,他表示我對他的描述太負面了,他沒那麼壞。我開始向他解釋,如果這其中有許多的誤會,現在就是澄清的最好時機,於是他開始訴說,早期在家中十多年的缺席,並非荒唐度日,而是因為當時就讀藥學系,以及畢業後與舅舅一同經營藥局,長年在外打拼,也是為了要提升經濟狀況,讓家人過更好的日子。之後老爸娓娓道來他的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的種種,也讓我對他有更深一層的認知,如果沒有透過本書的書寫,我肯定沒有機會如此鉅細靡遺的了解他。
回想起十九歲的那一年,在檢查罹患得到鼻咽癌的當天晚上,老爸開車載著我駛於中港路上(如今的台灣大道),他紅著眼眶一邊開車,在不擅言語的外表下,他是心疼我的,並且付諸於行動,在我整個放射線治療的過程,他開車接送我去台中榮總做了三十五次的治療,陪伴我去腫瘤科門診,調劑漢方中藥來減緩我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讓我比較不會口乾、暈眩,並增加白血球的數量,以及改善我的食慾,無微不至的照顧我,一直到我康復。
顧接納我回家,並沒有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反而用無盡的愛來接納我和孩子,老爸與家人成為我最堅固的避風港,強大的支持系統,幫助我照顧孩子,讓我可以在外無後顧之憂的工作,在我最脆弱之時,家替我打造了最堅強的堡壘,因為我知道有我最愛的家人挺我,讓我得以度過人生中痛苦的逆境。
這些回憶一件件地在我腦海中浮現,勾勒出老爸對於我的愛與付出。其實老爸是很愛我的,只是不擅於言語的他,需要透過事件,他才能藉由行動來表達對我的愛,也因此造成了我對他的誤解。
在書寫本書的過程中,我曾參加周志建老師所舉辦的「跟家庭的傷說再見工作
坊」,在上課過程中透過周老師與眾多學員生命經驗的分享,收穫良多,而在下課時我告訴周老師,我想和老爸和解,我還記得他一臉嚴肅的告訴我,這是件很艱難的工作,而且成功的希望並不大。
我很高興自己最終能透過書寫和老爸和解,轉換不同的視角去詮釋老爸的特質、欣賞他的諸多優點,尤其是鈍感力。我也透過寫書中的訪談,更深度的了解老爸的成長背景與他人格養成的經過,這些都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養分,並且透過寫書的名義,有機會能與老爸深聊,透過這個過程,也重新拾回了我與老爸之間的愛。雖然老爸已經八十歲了,但我覺得關於親情的和解,永遠不嫌太遲。
長輩們並不擅於用言語表達愛,但透過這本書的書寫,創造了我與老爸對談的契機,我說出了許多藏在心中,今生我認為我不會說出口的話,過程中或許有點衝撞,在溝通與對談中,從一開始激烈的爭執、不認同,到相互理解,透過父女間一次次的對談,我與老爸漸漸地敞開了心胸,表達了對彼此的愛,在我的心中,老爸的形象被重新塑造,再度成為我心中的英雄,老爸這位英雄,帶著強大的鈍感力,走過人生中的驚滔駭浪,在我心中的形象是如此的燦爛且奪目!
藉由書寫《老爸的鈍感力哲學》,透過欣賞與了解,化解了幾十年來的誤會,完成了老爸與我的和解之旅,是除了將老爸的鈍感力哲學分享給世人以外,另一項最大的收穫!
《當一個人不再困在傷裡,他將開始感恩》
作者:初色心理治療所所長 蘇映竹心理師
第一次看到沛芸時,覺得她是一個口條清晰、聰明大方、侃侃而談的女子。每每席間與她對話時,總是感受她的細膩、易感、同理與敦厚,在很多困難陳述的背後,都跟著她一起體驗到每個決定下的細微考量。她有強大的感染能量,讓與她談話的人能很有臨場感的體驗當下時空的氛圍。
在案頭讀著她的文字,讓我更進一步的了解她。是啊,跟我所想的一樣,她的文字真是讓人身歷其境,讀著讀著就忘了時間。
很喜歡沛芸提到父親的鈍感力。「鈍感力」直接翻譯就是「遲鈍的力量」。渡邊淳一說鈍感雖然有時給人遲鈍、木訥的負面印象,但鈍感力卻是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讓我們更堅定的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並且從容面對生活中的傷痛。不過在華人社會,鈍感容易被人貼上「不細膩」、「無感」、「沒神經」的刻板標籤,好像快速的反應才是對的,其實不然,「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地動怒」是個很美好的溝通哲學與生活態度,一種在守住自己的判斷下同時涵容對方的景況,溫柔且厚實。
然而用欣賞的角度去看待鈍感力,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畢竟鈍感力顧名思義感覺好像有點遲鈍。因此,「眼光」就很重要。書中沛芸說,認識鈍感力後,「我開始從一個全新的視野來觀看父親。」這是非常重要的轉折,也是這本書得以開始、持續與完成的源頭。沛芸也給我們一個同等關鍵的訊息,在於「願意選擇新的眼光」。當我們願意嘗試去重新詮釋經驗,很多以前堅決認定的錯誤都可能成為新好特質的歸類,而我們過往的人生也將可能有新的彈奏基調。
我很好奇沛芸寫完了這本書帶給她多少和諧一致的自由感受。她的勇氣讓她突破了限制,書中不是僅剖析自己的痛苦、找到原生家庭的創傷後就結束了,相反的,書裡帶出了一種自由意志選擇後的實踐,並且在實踐後看到那原本家庭裡的良善、美意與愛,這全新的力量包裹著舊傷,卻不再困在傷裡。當一個人不再困在傷裡,他將開始感恩。這是多麼令人振奮的消息,閱讀的同時,鼓舞的能量在我心間湧流,竟讓我也想訪問我的父親與母親,而我也確信我會因著我的願意選擇而獲得全新的生命。
沛芸的文字給人美好而雀躍的衝動,讓人會想要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經驗,謝謝這本書,也謝謝沛芸強大的感染能量。不管認不認識沛芸的人都非常推薦閱讀,裡頭談的不只老爸,也是眼光、是哲學。讀完後,自己的世界將變得寬廣,不是因為認識了新東西新知識,而是願意的能量擴張了自己的境界。
【作者後記】
對老爸的情感,從青少年到成年,我一向是用一種批判與審視的態度來看待他,說到父親,我的感受一向是愛恨交加,甚至是帶著不滿以及怨恨。一直到接觸到渡邊淳一所著之《鈍感力》,我才開始發現老爸全身散發著鈍感力,不論與生俱來,或是源自於貧苦的童年所培養出來的,原本我所認為老爸身上的缺點,一旦從鈍感力的觀點重新詮釋後,其實都可以被視為老爸的個人特質與優點,也因為這些鈍感力的特質與優點,陪伴老爸走過他八十年的人生,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經歷各式各樣的打擊,老爸依然老當益壯,屹立不搖。
令我沒想到的,就是透過撰寫本書的過程,我意外地展開了一段和老爸的和解之旅,猶記得剛寫完序,我交給老爸看,他看完後情緒相當的震驚與憤怒,他表示我對他的描述太負面了,他沒那麼壞。我開始向他解釋,如果這其中有許多的誤會,現在就是澄清的最好時機,於是他開始訴說,早期在家中十多年的缺席,並非荒唐度日,而是因為當時就讀藥學系,以及畢業後與舅舅一同經營藥局,長年在外打拼,也是為了要提升經濟狀況,讓家人過更好的日子。之後老爸娓娓道來他的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的種種,也讓我對他有更深一層的認知,如果沒有透過本書的書寫,我肯定沒有機會如此鉅細靡遺的了解他。
回想起十九歲的那一年,在檢查罹患得到鼻咽癌的當天晚上,老爸開車載著我駛於中港路上(如今的台灣大道),他紅著眼眶一邊開車,在不擅言語的外表下,他是心疼我的,並且付諸於行動,在我整個放射線治療的過程,他開車接送我去台中榮總做了三十五次的治療,陪伴我去腫瘤科門診,調劑漢方中藥來減緩我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讓我比較不會口乾、暈眩,並增加白血球的數量,以及改善我的食慾,無微不至的照顧我,一直到我康復。
顧接納我回家,並沒有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反而用無盡的愛來接納我和孩子,老爸與家人成為我最堅固的避風港,強大的支持系統,幫助我照顧孩子,讓我可以在外無後顧之憂的工作,在我最脆弱之時,家替我打造了最堅強的堡壘,因為我知道有我最愛的家人挺我,讓我得以度過人生中痛苦的逆境。
這些回憶一件件地在我腦海中浮現,勾勒出老爸對於我的愛與付出。其實老爸是很愛我的,只是不擅於言語的他,需要透過事件,他才能藉由行動來表達對我的愛,也因此造成了我對他的誤解。
在書寫本書的過程中,我曾參加周志建老師所舉辦的「跟家庭的傷說再見工作
坊」,在上課過程中透過周老師與眾多學員生命經驗的分享,收穫良多,而在下課時我告訴周老師,我想和老爸和解,我還記得他一臉嚴肅的告訴我,這是件很艱難的工作,而且成功的希望並不大。
我很高興自己最終能透過書寫和老爸和解,轉換不同的視角去詮釋老爸的特質、欣賞他的諸多優點,尤其是鈍感力。我也透過寫書中的訪談,更深度的了解老爸的成長背景與他人格養成的經過,這些都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養分,並且透過寫書的名義,有機會能與老爸深聊,透過這個過程,也重新拾回了我與老爸之間的愛。雖然老爸已經八十歲了,但我覺得關於親情的和解,永遠不嫌太遲。
長輩們並不擅於用言語表達愛,但透過這本書的書寫,創造了我與老爸對談的契機,我說出了許多藏在心中,今生我認為我不會說出口的話,過程中或許有點衝撞,在溝通與對談中,從一開始激烈的爭執、不認同,到相互理解,透過父女間一次次的對談,我與老爸漸漸地敞開了心胸,表達了對彼此的愛,在我的心中,老爸的形象被重新塑造,再度成為我心中的英雄,老爸這位英雄,帶著強大的鈍感力,走過人生中的驚滔駭浪,在我心中的形象是如此的燦爛且奪目!
藉由書寫《老爸的鈍感力哲學》,透過欣賞與了解,化解了幾十年來的誤會,完成了老爸與我的和解之旅,是除了將老爸的鈍感力哲學分享給世人以外,另一項最大的收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