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的第一本不尷尬性教育指南:減少衝突的70堂性觀念X性暴力關鍵對話課,跟錯誤百出的「網路老師」說bye-bye
-
79折 356元
450元 - 認購希望書包,幫助弱勢兒安心開學!
-
預計最高可得金幣15點 ? 可100%折抵
活動加倍另計 -
HAPPY GO享100累1點 4點抵1元折抵無上限
- 作者: 盧河延、申淵淀、李水智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台灣廣廈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0/07/16
內容簡介
不驚、不慌、不隱藏!
性教育學校LALA SCHOOL專為「成長期~叛逆期」孩子設計的性教育指南,
讓你跟青春期孩子相處更自在、談身體更輕鬆,
也一起聊聊「交友、懷孕、約會暴力」的重要議題。
不僅適合為人父母的你看,更適合「和孩子一起看」!
作者、詞人 許常德 專文導讀
專欄作家小劉醫師、性諮商師王嘉琪、親子部落客豆豆媽吳霈蓁 誠摯推薦
「我怎麼來的?」面對孩子天真的提問,你的腦子會不會突然當機,瞬間無法運轉?
「女兒交男朋友了嗎?」擔心青春期的孩子,想開口卻嘴貧,好不容易開了口,孩子卻撇頭拒絕。
這種「尷尬」的場景,光是想到就「很崩潰」,聰明的現代爸媽,何不正面迎擊「性」?
本書作者是一群學有專精的性教育專家,透過無數場與家長面對面的講座對話與反饋,
淬煉出讓爸爸媽媽「不尷尬」、「有方向」、「更自在」的家庭性教育指南,
從身體發育的生理現象,到性關係界線、性行為發展,乃至於面對性暴力的防範,皆有專章探討,
讓孩子能夠降低被「煽動性網路資訊」以及「朋友同學間的誇大其詞」影響的程度,
並藉由完整又正面的知識,逐步認識自己的身體——
你家有「小學前」的孩子嗎?現在正是開始做準備的時候!
因為這不只是一本「性教育指南」,更是一本貼近孩子內心、培養「自重小孩」的教養書。
只要翻開它,就能讓你隨時迎戰孩子的「性好奇」,避免「措手不及」、「言不及義」,
更能藉由演練書中的對應方式,在家中建立出一種「自在談性」的正向關係,
並從對話中累積你與孩子間的親密感,進而堆疊建構出孩子的「自信」,
從而在良好的家庭性教育環境下健全成長,懂得愛護自己、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本書特色
【特點1】讓你「開口談性」的強心劑:激發父母的性教育潛能!運用「自身經驗」,扭轉「我不懂」的恐懼。
在性教育領域,爸媽們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專業、不夠格」,但這是「一場誤會」。其實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因此也是「無人能敵」的性教育專家,而「日常」就是最棒的時刻。跟著書中11條談性原則,只要聊聊自己的生命經驗、避免抗拒的反應,並尊重對話時孩子的情緒,就能「潛移默化」家中「聊性」的氛圍!
【特點2】讓你「有問有答」的知識帖:青春期儘管來吧!用專業內容,有效解除成長過程的「身心痛點」。
「看見兒子關起房門……」、「女兒胸部開始脹痛了!」、「孩子撞見我和老公……」平凡的生活日常,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都變得「戲劇化」。透過22篇青春期情境題,零衝突、更親密地與孩子一起成長,不論是討論「要不要割包皮」、「在補習班月經突然來了」或是「一定要穿內衣嗎?」都能不慌張、不驚恐地找到解案。
【特點3】讓你「觀念升級」的補充錠:丟開「禁忌」包袱,用「平等」觀點,讓孩子從小內建「尊重」人格。
「小孩說出廢物、娘娘腔」代表「概念」不夠完整,藉著認識「性別平等」、「多元差異」的觀念,能避免「歧視用語」出現;「警察只有男生才能當」也反映出「刻板印象」可能無形地深植在家中。順著23道性觀念的文化議題,釐清被綁住的觀念,鬆開既有的看法。與孩子一起重新用「尊重」角度,擁抱社會上多元的發聲。
【特點4】讓孩子「遠離傷害」的指南!最完整的「關係暴力、性暴力」解析,並詳細提供社會單位協助指引。
當無法禁止孩子「談戀愛」或使用「交友軟體」時,父母最大的課題即是預防「約會暴力」、「網路性詐騙」!書中14則捍衛孩子安全的知識內容,完整揭露隱藏在生活之中的「情緒勒索」如何延伸成「關係暴力」,也提供「媒體素養」訓練,讓孩子「自主遠離」惡意媒體!另外,在最「慌亂無助」的傷害發生時,從「受創」到「修復」的過程,都能找到最實用的指引、最可靠的社會援助。
名人推薦
專家推薦
小劉醫師/專欄作家、外科主治醫師
「孩子逐漸長大,家長一定會遇到的各種性別相關議題,一次輕鬆探討。」
王嘉琪/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 性諮商師
「本書除了幫家長建構豐富的性知識外,也連結國內的調查資料與相關資源,很推薦給想跟孩子談性的你。」
豆豆媽吳霈蓁/親子部落客
「性教育並不能只丟給孩子一句:『長大了就會知道』,讓孩子學會認識並尊重自己的身體,感受身體的美好,並學會保護自己。」
許常德/作者、詞人
「性,是一件無聊也有趣的事,也很可能是很安全又危險的活動,很多事都有這些不同的面向,不用大驚小怪,只要透過求知和健康心態就能遠離困擾。」
讀者好評
●「非常適合性教育!內容不老套,最重要的是教育觀念讓我很滿意。」(smilemin)
●「真心推薦給家裡有小學孩子的家長。」(seupideudoduk)
●「本來對於該如何進行性教育很茫然,但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幫助。」(mwongmi)
●「比起被最近話題牽著走,那種太過刺激的性教育,這本書更具有教育性質。」(jun6380)
目錄
序/導讀
導讀推薦
●性與愛是什麼?換你當老師
這一本書很適合孩子帶領父母一起讀,如果你是國小高年級生,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到我說的,因為你的父母從小受到的性教育比你還貧乏,經過多年後的荒廢,相信他們回答你的問題都只能照標題念給你聽,甚至連消化都沒有就轉述出來。
但你們這一代,從網路、從態度,都會比較從容自在,所以辛苦了,幫幫父母回到青春期,一起好好研究什麼是性,什麼是愛。
也就是說,這本書對孩子還比較容易上手,對某些父母還是高深許多。
最近「末代皇帝」經典復刻版重新上映,在大家都怕去密閉電影院時期缺票房大好,片中有一幕是十二歲左右的溥儀在宮殿上眾目睽睽下要喝奶,母親揭開了扣子讓溥儀吸吮,也許他是誰都管不著的皇帝,但這一幕確實會讓各種年紀的觀影者一起思考,如果是自己,會阻止這個行為嗎?會怎麼說呢?
另外,看色情片真的會上癮嗎?還是這個上癮要持續才難哩,如果沒有新品上市,如果你功課和事業很忙碌,如果遊戲和追劇更吸引人,這個時代真的不是我們以前的農業社會,沒有那麼無聊到只會盯著性在打轉,大人們需要升級啦,不要再用過時的恐懼來嚇自己的孩子。
性,是一件無聊也有趣的事,也很可能是很安全又危險的活動,很多事都有這些不同的面向,不用大驚小怪,只要透過求知和健康心態就能遠離困擾。
好了,這次換你當老師,告訴父母,性與愛是什麼!
許常德(作者、詞人)
前言
●在開始之前,先重新認識性吧!
「你長大就都會懂了」如果我問起跟「性」有關的事情,爸媽通常會這樣回答。聽到這樣的回應,當時七歲的我只希望自己能趕快長大!
因為,這個答案不僅沒辦法消除我的好奇心,反而讓我覺得又悶又煩。而且比一切更重要的是,我察覺到我提出的問題讓父母親感到困擾,所以從那一刻起,我就避免跟父母親談到關於性的事情,也變得在這方面無法信任我的父母。之後我發現這不只是我一個人的故事而已,包括周遭朋友、學長姊和學弟妹,甚至我現在所教導的學生,全部都有過類似的經驗。
但是,真的長大後就自然能了解「性」了嗎?
很可惜的,並非如此。我在教育大學生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人連基本的性知識都沒有,甚至連生過小孩的家長也一知半解,其中很多人對網路上流傳的錯誤資訊更是信以為真。這樣回避討論「性」的結果是,我們會因為錯誤的知識而失去建立「具有安全又平等的性」的社會,因為性不單只是知識性的內容,它跟我們的情緒、人際關係都有著深刻關聯,也是構成社會文化的因素。因為性方面的錯誤資訊以及對於性的扭曲認知,不可避免地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以,可想而知性教育是絕對必要的,並非我們爸媽所說的「長大後就都會懂了」。
【為什麼「性教育」要從家中開始進行】
在長大過程接收到錯誤的資訊之前,先讓孩子瞭解正確的性觀念,才是對孩子而言最安全的學習方式。因為,人們通常會透過最方便且隱密的管道來滿足性方面的好奇心,以現代的情形來說,就是利用網路搜尋,到時候孩子們就會從資訊最龐雜混亂的「網路老師」汲取性知識。
但是在此之前,通常小孩會先在家中展現出對「性」的好奇。家庭是非常個人化的生活空間,同時也存在跟自己有別的「其他家族成員」,猶如一個小型社會。如果能早一步在像這樣既是個人空間,也算是公共空間的場所,健康又正確地認識「性」,那該有多好呢?
雖然從體制教育來學習性知識也很棒,但是這樣的學習並不夠完善,因為性是一個生活化的主題,沒辦法在學校就學到所有面向,而且當孩子產生跟性有關的煩惱時,也不會總是去問老師。就算孩子們有問題都盡量求助老師,但對於負責全校所有學生的老師來說,很難針對個別學生做詳細地瞭解並給予具體的幫助。
所以,如果能在最常生活的空間──家,解決生活中關於性的問題,自然可以把性當成一件普通的事。而且,通常在原生家庭中感受到的性教育越自然、完善,孩子在未來與家庭以外的人建立關係時,更能安心自在地面對性所帶來的問題,甚至享受性帶來的好處。
家庭應該要成為孩子遇到性相關疑慮時願意求助的安全場所,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所有的問題都只能在家裡解決,而是想表達,當孩子有性的疑問需要協助時,他們會先想到平日家中面對這個議題的反應。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較少孩子會願意尋求父母幫助,或是根本就把家庭排除在求救選項之外的原因。
當孩子帶著問題來找我們時,我們是否有自信能夠自然地接受並解決問題呢?很可惜的是,當子女對「性」好奇,或是面臨跟性相關的麻煩時,許多父母都未能即時給予妥善的回應。舉例來說,假如孩子從朋友那邊收到具有性暗示的照片而感到不舒服,請求大人幫助時,作為父母該做什麼?或是,就讀高中的孩子說要跟異性朋友去兩天一夜的旅行,希望父母同意時,我們會如何應對?又或者,應該大部份家長都聽過──「為什麼媽媽沒有小雞雞?」的問題,對此你能不慌不忙地說明給孩子理解嗎?
這些問題難以回答,不是因為沒有答案,而是我們沒有學過該如何去說明,也是因為到現在為止,性都被當成是會「自然而然」就明白的一個領域,所以我們不知道該主動教孩子什麼、該用什麼方式教,或是該教到哪種程度。
不過,請不用過於擔心,只要隨著孩子性發育的程度做到適齡教育,當孩子問到你也不清楚的部分就去學習,然後再告訴孩子正確資訊,如此一來就足以養成家庭性教育的正向循環。簡單來說,遇到不了解的問題就找出答案,僅此而已,在家進行性教育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艱難。
【性≠情色】
其實我們會認為在家裡進行性教育很困難,並不是因為我們不懂,而是因為覺得難以啟齒。
很多父母在無法好好處理孩子性方面的問題或行動時,會想要直接買本性教育相關的書籍解決問題。可是如果這麼做,孩子就會跟以前的我一樣,總覺得性是很情色且難為情的事,一旦父母表現出對性的尷尬,孩子就更容易抗拒跟家人開口談性,轉而用較不安全的方式自行找答案。
所以做為家長,我們必須先認同「性很自然」這件事,要擺脫「性是危險又下流」的這種想法。事實上,偶爾也會有人用「性是很美好、很崇高的」這種理想化的方式說明,不過我並不太想要這樣去形容。性,就單純只是「性」而已。與性相關的不論是生理上的月經、性愛或心理上的戀愛情感等,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
會想要將「性」理想化,就代表這件事本身讓人害怕,因此才把「性」昇華為崇高的存在,希望讓人連碰都不能碰。但是,我們平時會把肚子餓想吃東西,或累到呼呼大睡這種事情形容成「美好的事物」嗎?會覺得煞有其事,然後深入探討嗎?我想應該不會吧。
一直以來,我們的社會風氣對於性都持有封閉且保守的態度,所以才認為跟性有關的事情很令人尷尬。我希望本書的讀者們,能夠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對性的議題更加熟悉而感到安心。假如你對於熟悉「性」這件事情感到不自在,那可能代表你心裡認為,對性的態度如果自然又大方,可能容易被社會放大檢視,或是會變成那種不論對誰都能輕易開口聊自己的月經、性經驗的人。
這倒不必擔心,所謂的對性變得熟悉,指的是能輕鬆自在地看待性,並認知到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進一步靈活處理相關的問題的意思。儘管性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但也是屬於個人極其私密的領域,需要保持與他人之間的界線,所以當然不會隨便對人開口聊自己性方面的事。
假如一個家庭能輕鬆自在地看待性,那這樣家中的性教育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光是做到這點,父母就算遇到不懂的問題,應該也可以回答出「這個爸爸不太知道耶,我找一下資料再跟你說」的自然反應吧。而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一臉震驚地說「你是從哪邊聽到這種事情的?不要亂問,長大就會懂了啦!」
其實,在我開始做性教育之前,也曾經覺得性是非常特別的一件事。所以我明白,想認為「性是一件自然的事」也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我們可以先從日常生活中找找看跟性有關的事物。性的範圍相當廣泛,也是經常在日常中接觸到的主題。例如早上起床上廁所、照鏡子化妝、交朋友、談戀愛、煩惱避孕的事情、睡覺的時候勃起等等,這些事全部都跟性有關,甚至看電視時也會感受到「性」的出現,因為大部份的戲劇都跟愛情有關。就像這樣,先意識到日常生活中與性息息相關的情景,「性」就不會以令人措手不及的姿態突然出現。
【性教育,該從何時開始?】
終於下定決心要進行性教育,也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了,不過,到底從何開始呢?
學校老師或家長們都常問「小孩子年紀還太小,會不會太早接受性教育了呢?」、「小孩什麼都不知道,會不會讓他們產生不必要的好奇心啊?」等許多針對小孩接受性教育時機點的疑問。在韓國,性教育沒有被納入教育體制,所以沒有相關資訊,可拿來參考的資料也很少,相當令人頭痛,關於該何時開始性教育更是讓人苦惱。但從結論上來看,進行性教育的時機點,是無法訂定一個標準的。
因此有其他性教育單位針對不同年齡層,制定了各階段的適齡性教育。依照孩子的年紀以及平均的性發育程度規劃,讓不同的年齡階段對應不同的教育主題。然而這並不是絕對的,配合孩子有興趣的內容以及發育的程度,進行彈性教育即可。
其實,當孩子對「性」表現出好奇時,就是進行性教育的好時機。舉例來說,雖然小孩尚未開始有月經,但如果她問了關於避孕的話題,這時爸媽要因為小孩還不需要避孕,所以不做說明直接跳過這個話題嗎?當然不行。事實上,反而應該開心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並用孩子目前能理解的單詞解釋。
提到小孩性教育的時機點時,很多人都會認為「現在還不是時候」。這是因為大部分的人認為「性」是屬於大人的事;然而實際上,從我們出生的那刻起,就與「性」相遇了,所有人類都是作為「性的存在」而誕生的,「性」是屬於所有人的事,不論大人或小孩。
若仔細檢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其實一直在做性教育,例如教孩子怎麼洗澡、教孩子上廁所、挑自己想要的衣服、練習跟父母分床睡覺等等,這些事都是性教育。所以只需要在這之外增加教育內容,並修正較不正確的觀點,就能夠讓父母成為優秀的性啟蒙老師。
【性教育應該從小學開始】
雖然性教育沒有一個絕對的時間點,但最晚也請一定要在小學時期開始。我想,有帶過孩子的人應該都知道,在這個時期孩子們對於性的興趣會急遽上升,而且他們關心的主題跟深度,相比幼稚園時期有相當大的不同。而且不只如此,在進入青春期與第二性徵發展的同時,孩子們對「性」的意欲更顯而易見,身邊有的朋友開始談戀愛、有的朋友在意起自己的外表,在這個情況下,性觀念的養成非常必要,無疑是孩子「性價值觀」成形的極重要時期。
在這個時期,孩子也會因為自己的身體開始產生變化,對性感到更加好奇。不論是關於異性、身體、戀愛、性關係、懷孕、自慰的話題,或是性的影片、書籍等等,對於此時正求知若渴的孩子來說,都充滿吸引力。所以在這個階段,必須給予他們正確觀念並正視他們的好奇心,解開孩子對於性方面的疑惑,提供他們能大方、盡情提問和思考的空間,那他們自然就不會把性當成是羞恥的事情了。
因此,我才認為應該在小學時期就建立起健康的「性價值觀」。所謂健康的性價值觀,就是不將性貼上代表色情、骯髒,或丟臉可恥的標籤,而是用大方自然的態度主動認識「性」,並認知所有性別都是同等的。
自信心與戀愛經驗也跟健康的性價值觀息息相關,不論是現在或是成為大人之後的生活,都會造成大大小小的影響,像是約會、避孕、懷孕、婚後生活等等,在所有跟性有關的領域中,健康的性價值觀都是關鍵要素。
有時候,孩子們看起來好像長大了,然而內心仍然是個尚未成熟的孩子,常常在我們渾然不覺間,陷入人生中的苦惱。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同儕的影響,進行許多跟性有關的體驗,比方說聽朋友聊男女朋友,也可能開始接觸成人影片。所以不要總覺得孩子年紀還小,務必在太遲之前就開始做性教育。當孩子遇到跟性有關的新事物時,就是時候要讓他們認識性了,如果等到孩子長大,已經自己摸索過「性」後才要介入、解釋,甚至想為那些事物重新賦予意義,是很困難的。
就算是小學時期,父母也不可能在每個問題發生當下,都陪在他們身邊一一說明,何況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時期後的日子,他們可能會遇上更複雜、更麻煩的人際關係、情緒反應。
所以,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不論遇到任何問題,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平等且正確的性價值觀」能成為他們的後盾,就能幫上很多忙。性觀念的養成不像背數學公式,努力用功就能學好,而是透過體貼入微的教育以及日常生活的經驗,一點一滴累積出成果。而小學時期,就是能建立出良好性價值觀的時候。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 ISBN
- 9789861304632
- 分級
- 普通級
-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 注音
- 級別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