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教戰:我是你「老婆」,不是你「老媽」、圓滿離婚完全指南(2冊一套)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Amazon甜蜜推薦
「永遠不知道老婆在氣什麼」&
「希望老公像歐巴一樣暖心」的夫妻必讀!
全彩精緻插畫+幽默獨白,秒懂夫妻間沒說出口的小劇場!
.獻給「還在為了生活小事不斷小吵」的你,能夠理解枕邊人的想法,改善你們溝通的方式。
.獻給「認為這段婚姻已經無藥可救」的你,專業法條協助,瀟灑分手也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說不挑食卻把討厭的蔥剩下
.老愛在密閉空間偷放屁
.襪子永遠隨便亂丟……
婚後才發現老公的真實樣貌,究竟能讓老婆多驚訝?(請見本書P.154-155)
妳的枕邊人又有多寶呢?歡迎一起來抱怨(口誤~是討論討論)
.要你收衣服,就不會順便摺好嗎?
.又忘記關燈、關水,很浪費耶!
.說什麼「幫我的忙」,家事你也有份!
所有人都聽到老婆的怒吼了,為何只有老公狀況外?
更糟糕的是,不管臭臉或抓狂,他都不知道妳在氣什麼,
到頭來甚至還嫌棄:真囉嗦,怎麼像我家老媽一樣!
啊~這怎麼能讓人不生氣?
等等,不是妳家老公太笨(嗯~或許是有點),問題出在妳!
記得~當老婆的絕不能變成「老公的媽」,
但卻要把老公當作「兒子」教!
所有婚姻中的大事,都是由雞毛蒜皮的小事累積起來的,有時會讓夫妻懷疑當初真的有相愛嗎?到底幹嘛要結婚?其實沒這麼悲觀,戀愛之情轉淡很正常,只要喚起值得感謝的片段回憶,再花點小巧思好好經營,就能和因愛而結婚的另一半永遠和樂相處。
外遇、家暴、熟年離婚……,
當一段關係走不下去,強求絕不會幸福!
你得學著將傷害降到最低、更珍愛自己,
「好散」收場,才能真的重生!
該怎麼做?
沒有不受傷的分手,
但有期待未來更美好的具體實踐。
◎先檢視一下,你是否曾這麼想:
“先說分手的人,就要付給對方贍養費。”
“還敢提離婚,那孩子怎麼辦?”
“我不會放過小三,得狠狠敲她一筆。"
“誰賺得比較多,子女親權就歸誰。”
小心,這些錯誤觀念讓你陷入歹戲拖棚的僵局了!
時間是治療傷痛的良藥,但絕對是處理離婚的毒藥,
只要碰到「錢與情」,過程就容易糾纏不清,愈演愈烈,
甚至會演變成:
.惡意謠言滿天飛,影響人際關係。
.撕破臉、對簿公堂,讓孩子好為難。
.花在官司訴訟上的時間和費用,快要吃不消。
.愈拖愈久、招數用盡,最好只好接受對方開的條件。
.深陷離婚憂鬱,一輩子走不出來……
只要做到好散收場,這些狀況都可以避免,請掌握一個大原則:
思考「怎麼做,對自己離婚後的生活最理想」!
◎牽手是兩個人的事,放手也是。破損關係中沒人能全身而退,但如果想圓滿離婚,九成得靠心態調整,一成仰賴法律協助。只要這樣想,一定能迎向更幸福的未來:
.強調「我訊息」(I message),以自己為思考主軸
「他一點都不珍惜這個家」、「不知道他會給我多少錢」……,如果對另一半還有說不完的怨言,不斷地說著「你訊息」(You message),就代表對他還有很深的執著。請試著以自己為主語,才能思考離婚後真正想做的事。
》》同場加映:如何具體思考離婚後的生活?有小孩的情況下離婚該注意哪3件事?
.「100%都是誰的錯!」沒有這回事
另一半離家出走、小三懷孕、拖欠扶養費……,現實中的荒腔走板,永遠比戲劇精彩。但嚴格說起來,一段關係總是互相羈絆,只有不認為原因100%出在對方身上,才能跳脫「受害者意識」,客觀做出判斷。
》》同場加映:慰撫金的「行情」是多少?
.爭取慰撫金、財產分配不是為了懲罰對方
不要把婚姻的價值商品化了,與其怨嘆家庭被破壞了才值這些錢,不妨將離婚後爭取的金額,當作邁向下段新人生的「準備金」。如果抱持拿到「期望八成」的心態,反而容易得到好結果。
》》同場加映:哪些項目可以列入財產分配?精神上的家暴如何提出有力證據?
.去驗傷,然後報警,發生家暴先逃出來就對了
當另一半對你拳腳相向時,千萬別掉入「都是我不好」的漩渦,家暴被害人的特徵,通常是離不開加害人,或擔心遭受報復而又回到家庭。家暴案件是否能離婚成功,關鍵就在於當事人能否斬斷這種「共依附關係」。
》》同場加映:安全逃離家暴該做好那些準備?因家暴而分居時如何確保自身安全?
【專業審訂】
六合法律事務所/蔡育霖律師、戴竹吟律師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那對夫妻(張品筠Nico、林京燁Kim)/超紅夫妻檔
暢銷作家/律師娘(林靜如)
立法委員/尤美女
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
知名作家、精神科醫師/王浩威
目錄
序/導讀
導讀
老公,我不想多個「大兒子」
一大早就喊著:「快點起來啦!」叫先生起床。
或「去床上睡啦……」把在客廳睡著的老公趕進房間。
星期日還要催促他:「至少打掃一下自己的房間吧!」
太太認為自己是為了老公好才說這些話,
但同樣的話說再多次,他好像還是沒聽懂。
永遠搞不懂要整理哪裡的哪些東西(應該說根本就沒打算搞懂);
跟他說話總是不知道有沒有在聽(八成是沒在聽);
我在吸塵打掃,他就在一旁弄得滿地髒亂(還完全沒發現自己在製造髒亂);
到頭來還被嫌棄:「煩死了……怎麼像我家的老媽一樣!」
(該怎麼做才能和先生相親相愛,過得幸福快樂?)
在打造住宅的工作中,我聽到太太們提出很多諸如此類的困擾。
「煩死了……怎麼像我家的老媽一樣!」
沒錯,當這句話脫口而出的那一瞬間,妳已成了「老公」這個大兒子的老媽了。
若不盡快回歸「太太」的角色,老公就會舒舒服服地賴著,脫離不了「兒子身分」。
該如何將母子化的夫妻關係,導回名符其實的「夫妻」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別動不動就開口催他。
不妨戒掉妳催他「快點!」「快做!」的口頭禪。
如果先生動不動就在沙發睡著,那麼妳應該思考「不讓老公在沙發上睡著的方法」,而不是開口趕他「快去床上睡啦。」
不是對他三催四請,而是培養出一個自動自發的老公,妳才能成為太太。
本書將介紹二十六個「寫給太太的優秀老公培養法」。
或許無法立刻改變現狀,但至少希望妳能和因愛而結婚的老公永遠相親相愛,和樂相處。
期盼妳能比現在更「脫離老媽角色」。
期盼妳老公早日「脫離兒子身分」。
宇津﨑 友見
前言
抱著「期待未來」的念頭,才能真正放下
•瀟灑分手的條件
現在的您,是在什麼樣的狀態下翻閱這本書?
是否正在討論離婚?或是已經確定離婚,但在財產分配及慰撫金方面無法達成共識?還是尚未開口提出離婚,但其實已悄悄地下定了決心?抑或是認為自己已經「無法和這個人長相廝守下去」了呢?甚至可能是早已相伴多年,但終於走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或許也有人是因為另一半外遇,恨意升高到快讓人失去理智;或是遭逢嚴重的家庭暴力,已經到了分秒必爭的救命階段。
各位好,我叫原口未緒,很高興能透過這本書認識您。我是專門負責離婚諮詢的律師,過去曾經手過約四百人的離婚諮詢。
我手上的個案中,很多人的離婚過程迂迴曲折、錯綜複雜,最後演變成一池泥沼僵局;也有很多人正煩惱著該不該離婚。不論是哪一種情況,我都會仔細地詢問當事人想要什麼樣的結果,再一起思考最妥善的解決方法。
聽了許多人在離婚過程中碰到的煩惱之後,我發現到一件事――談離婚的人,可以清楚地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談得跌撞顛簸、陷入離婚僵局;而另一種則是拿到自己想要的條件,最終瀟灑分手。
您認為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在哪裡呢?
這樣說或許會讓人感到有些意外,但離婚會不會離得跌撞顛簸、陷入僵局,差別就在於「調整心態的方式」。
身為法律專家的我,竟然會說好散收場的關鍵在於「心態調整」,這番話或許會讓您大感吃驚。然而,正因為我看過許多離婚個案,才能有這樣的體悟。若想要好散收場,需要九成的心態調整,和一成的法律支持。
不論您想離婚的對象是什麼樣的人,只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基本上就能安全著陸。實際上,那些原本談得跌撞顛簸,前來找我諮詢的當事人,在時時留意、調整自己的心態之後,絕大多數最終都順利離了婚,就像是原本糾纏不清的一團絲線,得以滑順迎刃而解似的。請您姑且相信我的這番說法,再繼續往下讀。
反之,如果當事人沒有調整好心態,就算再怎麼懂得操弄法律,離婚就是會陷入僵局。要是忽視自己的「心聲」,強硬離了婚,即使當下爭取到不錯的條件,後續多半還是會出現問題。
•九成靠心態調整,一成靠法律
那麼,所謂的心態調整,指的究竟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想像自己離婚後的幸福人生,並以此為前提,決定離婚條件」。
在財產分配和慰撫金等條件相持不下、陷入離婚僵局的人,幾乎都是無法認真思考「要以什麼為優先,對於自己離婚後的人生才會最理想」的個案。
會有這樣的反應,確實是無可厚非。幾乎都是在對另一半感到幻滅、憎恨,或是被對方傷害的時候,才會想要離婚。因此,我很能理解當事人想大加撻伐另一半的心情。
然而,心態愈是受到「我討厭他,想早日和他分手」、「想好好給他一點教訓」、「我恨透他了,所以能拿到多少錢就盡量要」等焦慮、憤恨和憎惡情緒擺佈的人,離婚程序就會拖得愈久,也比較會有陷入僵局的傾向。
在滿心憎惡和悲傷的情況下談離婚,對方也會變得很頑強,最後甚至連原本可以爭取到的東西都落空。甚至還有人是因為對方連離婚都不肯同意,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已無計可施,只能忍氣吞聲接受對方開出來的條件。
另一方面,如果能事先思考自己在離婚之後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自然就會知道該以什麼為優先。想要爭取金錢補償?還是想讓離婚速戰速決?這些事情的優先順序一旦確定,就能擬定出有效的離婚對策。要走到這一步,才可以用法律的力量來解決問題。
所以,不糾纏牽扯的離婚之道,就是九成靠心態調整,一成靠法律。
在本書當中,我以故事的形式,介紹有著各種不同煩惱的女性,包括「想離婚卻開不了口」、「對方要求離婚」、「遭受家暴或精神虐待」、「對方不肯離婚」等問題,並描述她們如何躲過離婚僵局,最終爭取到各自理想離婚條件的過程。
故事當中的人物都是虛構的,但情節是盡可能網羅了過去曾來諮詢的諸多當事人,介紹在離婚過程中常面臨的各種煩惱。
此外,除了希望讀者閱讀之外,這本書在編排上也設計能讓您寫下並釐清自己現在的心境的部分,進而更容易思考離婚後的未來。若您願意,不妨手邊備妥一支筆,再繼續閱讀下去。
心態調整妥當很重要,法律知識也同樣不容小覷。本書當然也對法律知識有所著墨,並加入了我對離婚各項相關事宜的建議,例如,慰撫金的協商方式、調解手續實務,以及離婚後在生活上所需要的資訊等。
從決定離婚到送出離婚登記申請為止,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悲哀或糾葛。然而,事先想像過離婚後的生活,再為了追求幸福而辦妥離婚的人,個個都帶著同樣釋懷爽朗的表情,走上了新的人生路。
離婚不是只有痛苦和傷心,它還能帶給您更多新發現,以及更多對嶄新人生的期望。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