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近來由於社會結構的轉變與風氣的開放,原有的道德規範與文化體系已不足以因應社會快速的變化,在這種社會文化衝突與傳統的價值觀與道德觀混淆的亂局中,青少年學生身處其中,除了傳統的升學壓力之外,還要抗拒愈來愈多不當的金錢與物質誘惑,對一個未經世事的年輕孩子而言,這是相當沉重的壓力。 青少年階段,正處於人生旅程中的關鍵時刻,此時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未臻成熟,性向尚未穩定,人格亦有待塑造。在這人生蛻變的重要時點,假使父母、教師、社會輔導工作者不能適時予以關懷和輔導,極易迷失自己,誤入歧途,而成為問題學生或非行少年,日後儼然是社會治安的隱憂。許多青少年由於血氣方剛、不諳法律,往往因為情緒衝動或為追求短暫享樂,而做出「犯罪」行為卻仍不知其嚴重性。因此,若能加強青少年法律知識教育,使其知法、守法,明白何謂「所當為」,何謂「所不當為」,必可減少犯罪及非行行為的發生。 本書「青少年法治教育與犯罪預防」作者陳慈幸博士是日本中央大學的法律學博士,目前任教於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陳老師有鑒於當前台灣出版品對於青少年法治教育著墨甚少,在忙碌的教學及學術研究之餘,致力撰寫此書,將時下青少年最常見的犯罪及非行行為區分為青少年飆車問題、校園幫派暴力問題、毒品犯罪的危害與防治、中輟生的問題、性侵害與暴力問題、青少年援助交際與賣春行為等六類型。陳博士顛覆一般人對法律相關書籍不是艱澀即是難懂的印象,並加入了她在實務工作上所接觸的案例,值得讀者細細品味,必能有所收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