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的法則﹕從校園霸凌到搶奪弒親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話說:「人之初,性本善」。可是,為什麼社會上會有那麼多的犯罪現象?在同樣的成長條件下,為什麼有的人走上犯罪道路,而有的人卻能遵紀守法?走上犯罪道路的人與普通人之間究竟有哪些不同?他們曾經有過怎樣的生活經歷和生存環境?在他們經過的人生道路上,究竟哪幾步路走錯了呢?
犯罪是一種錯誤行為,然而也有著複雜的心理過程,每一個犯罪行為人都有其特定的人生軌跡,有其獨特的心理素質。本書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深刻揭示了這些犯罪人心理病變的過程及其病變的原因,這就如同醫生為病人開出診斷證明,為同類型的病人開出救治處方。
本書將犯罪人放在歷史背景、家庭教育、社會環境中進行全面分析,對犯罪人的心理特徵及其成因進行了專業判斷。由此,我們清楚地看到,正常人變成罪犯,犯罪人形成犯罪人格,都離不開特定的環境,特別與其早年的家庭環境有著重大關係。此外,本書還從認知、情感、情緒、人格、行為等角度進行抽絲剝繭,層層分析,力求對犯罪人犯罪行為的來龍去脈做出最深入的剖析,以期能帶給大家更多的反省和領悟。
犯罪如同一把刀子,鋒利地將社會切出一個橫斷面來,讓我們看到社會最真實、最殘酷的一面。本書從犯罪心理、犯罪動機、犯罪實例層層解析,為您深入解開惡魔的法則!
犯罪是一種錯誤行為,然而也有著複雜的心理過程,每一個犯罪行為人都有其特定的人生軌跡,有其獨特的心理素質。本書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深刻揭示了這些犯罪人心理病變的過程及其病變的原因,這就如同醫生為病人開出診斷證明,為同類型的病人開出救治處方。
本書將犯罪人放在歷史背景、家庭教育、社會環境中進行全面分析,對犯罪人的心理特徵及其成因進行了專業判斷。由此,我們清楚地看到,正常人變成罪犯,犯罪人形成犯罪人格,都離不開特定的環境,特別與其早年的家庭環境有著重大關係。此外,本書還從認知、情感、情緒、人格、行為等角度進行抽絲剝繭,層層分析,力求對犯罪人犯罪行為的來龍去脈做出最深入的剖析,以期能帶給大家更多的反省和領悟。
犯罪如同一把刀子,鋒利地將社會切出一個橫斷面來,讓我們看到社會最真實、最殘酷的一面。本書從犯罪心理、犯罪動機、犯罪實例層層解析,為您深入解開惡魔的法則!
目錄
第一篇 推開犯罪世界的門
Chapter 1 犯罪心理學概述
1.1 心是罪惡之源──從電影《火線追緝令》說起
1.2 犯罪心理VS犯罪行為
Chapter 2 我是誰?──犯罪心理和基本特徵
2.1 為什麼只有我犯罪?──罪犯的心理歷程
2.2 誰是我?──犯罪人認知特徵
2.3 為小事引發的血案──犯罪人情緒特徵
2.4 一切都源自「情不自禁」──犯罪人意志特徵
Chapter 3 事出必有因──犯罪人的需要和動機
3.1 為女兒雇凶殺人──畸形的犯罪結構
3.2 發洩蓄積多時的憤怒──犯罪動機
Chapter 4 犯罪者的人格特質
4.1 犯罪者的氣質特徵
4.2 犯罪者的性格特徵
Chapter 5 犯罪心理的成因和發展變化
5.1 心理的失衡源自生理不足
5.2 迷失的心理
5.3 犯罪心理的質變與形成過程
第二篇 青少年犯罪
Chapter 1 失落在如花的季節
1.1 兒童犯罪誰之過──犯罪的低齡化
1.2 無知的大人,不懂事的孩子──暴力教唆
Chapter 2 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的矛盾
2.1 你我都有的矛盾並不可怕
2.1 青少年的心理矛盾與犯罪
Chapter 3 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徵
3.1 綁架殺人的背後
3.2 看他不順眼──犯罪青少年的情緒特點
3.3 犯罪青少年的性格特點──國二現象
3.4 別讓青春的花朵過早凋零──性犯罪
Chapter 4 網路,青少年犯罪的催化劑
4.1 網戀——甜蜜的背後常是不堪的真相
4.2 為錢鑄下大錯
4.3 為好奇心埋單
第三篇 變態心理與犯罪
Chapter 1 當人心「出軌」之後
1.1 變態心理與常態心理
1.2 變態心理成因
Chapter 2 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2.1 人格障礙與犯罪
2.2 性變態與犯罪
2.3 偷窺狂與犯罪
2.4 施虐狂與犯罪
2.5 精神疾病與犯罪
第四篇 家庭暴力與傷害
Chapter 1 當愛已不再
1.1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1.2 家庭性暴力
Chapter 2 失去的快樂童年
2.1 推倒搖籃的手
2.2 孟喬森綜合症
第五篇 犯罪心理診斷及預防
Chapter 1 尋找犯罪的真正原因
1.1 掌握心理因素及人格特徵
1.2 結合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
Chapter2 避免下一個受害者
1.1 犯罪心理預測
1.2 及早發現犯罪徵兆
1.3 艾克森情緒穩定性測驗
Chapter 1 犯罪心理學概述
1.1 心是罪惡之源──從電影《火線追緝令》說起
1.2 犯罪心理VS犯罪行為
Chapter 2 我是誰?──犯罪心理和基本特徵
2.1 為什麼只有我犯罪?──罪犯的心理歷程
2.2 誰是我?──犯罪人認知特徵
2.3 為小事引發的血案──犯罪人情緒特徵
2.4 一切都源自「情不自禁」──犯罪人意志特徵
Chapter 3 事出必有因──犯罪人的需要和動機
3.1 為女兒雇凶殺人──畸形的犯罪結構
3.2 發洩蓄積多時的憤怒──犯罪動機
Chapter 4 犯罪者的人格特質
4.1 犯罪者的氣質特徵
4.2 犯罪者的性格特徵
Chapter 5 犯罪心理的成因和發展變化
5.1 心理的失衡源自生理不足
5.2 迷失的心理
5.3 犯罪心理的質變與形成過程
第二篇 青少年犯罪
Chapter 1 失落在如花的季節
1.1 兒童犯罪誰之過──犯罪的低齡化
1.2 無知的大人,不懂事的孩子──暴力教唆
Chapter 2 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的矛盾
2.1 你我都有的矛盾並不可怕
2.1 青少年的心理矛盾與犯罪
Chapter 3 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徵
3.1 綁架殺人的背後
3.2 看他不順眼──犯罪青少年的情緒特點
3.3 犯罪青少年的性格特點──國二現象
3.4 別讓青春的花朵過早凋零──性犯罪
Chapter 4 網路,青少年犯罪的催化劑
4.1 網戀——甜蜜的背後常是不堪的真相
4.2 為錢鑄下大錯
4.3 為好奇心埋單
第三篇 變態心理與犯罪
Chapter 1 當人心「出軌」之後
1.1 變態心理與常態心理
1.2 變態心理成因
Chapter 2 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2.1 人格障礙與犯罪
2.2 性變態與犯罪
2.3 偷窺狂與犯罪
2.4 施虐狂與犯罪
2.5 精神疾病與犯罪
第四篇 家庭暴力與傷害
Chapter 1 當愛已不再
1.1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1.2 家庭性暴力
Chapter 2 失去的快樂童年
2.1 推倒搖籃的手
2.2 孟喬森綜合症
第五篇 犯罪心理診斷及預防
Chapter 1 尋找犯罪的真正原因
1.1 掌握心理因素及人格特徵
1.2 結合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
Chapter2 避免下一個受害者
1.1 犯罪心理預測
1.2 及早發現犯罪徵兆
1.3 艾克森情緒穩定性測驗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