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馬斯的民主理論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從法律理論的觀點來反思,顯示了民主過程的核心要素在於審議政治的程序性。
—哈伯馬斯
哈伯馬斯的民主理論包括公共領域、公民社會以及審議民主,而以溝通理論貫串之。本書凝聚了數個科技部的專題研究計畫,以及一個把這些專題研究統整在一起的專書寫作計畫——「哈伯馬斯的民主理論」,如今我們把這些努力濃縮呈現於本書。
距離哈伯馬斯誓言要完成的現代性計畫,倏乎已過了四十年,民主之路完成了嗎?哈伯馬斯回顧現代性時曾經這樣說過,現代性的自我理解,其特徵不僅在於理論上的「自我意識」,面對所有傳統的自我批判態度,同時也包括「自我決定」與「自我實現」的道德及倫理思想。現代性還在前進,全球化浪潮也還在持續,民主的挑戰不僅僅是規範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更是需要直接面對具體的政治實踐爭議,特別是身處於高度全球化互動的今日,網路訊息快速傳遞、電子媒體高度發展、經濟相依互賴與交通往來密切。如何從現代性的遺緒中,繼續發揮理性的力量,或許是後期哈伯馬斯這些攸關民主、正義、全球化等宏觀政治思想,還能給我們的啟發。
				—哈伯馬斯
哈伯馬斯的民主理論包括公共領域、公民社會以及審議民主,而以溝通理論貫串之。本書凝聚了數個科技部的專題研究計畫,以及一個把這些專題研究統整在一起的專書寫作計畫——「哈伯馬斯的民主理論」,如今我們把這些努力濃縮呈現於本書。
距離哈伯馬斯誓言要完成的現代性計畫,倏乎已過了四十年,民主之路完成了嗎?哈伯馬斯回顧現代性時曾經這樣說過,現代性的自我理解,其特徵不僅在於理論上的「自我意識」,面對所有傳統的自我批判態度,同時也包括「自我決定」與「自我實現」的道德及倫理思想。現代性還在前進,全球化浪潮也還在持續,民主的挑戰不僅僅是規範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更是需要直接面對具體的政治實踐爭議,特別是身處於高度全球化互動的今日,網路訊息快速傳遞、電子媒體高度發展、經濟相依互賴與交通往來密切。如何從現代性的遺緒中,繼續發揮理性的力量,或許是後期哈伯馬斯這些攸關民主、正義、全球化等宏觀政治思想,還能給我們的啟發。
目錄
						序 
前言
公共領域
一、公共領域的系譜
二、公共領域的形成條件
三、公共領域的結構特徵
四、公共領域之後:延伸與應用
公民社會
一、公民社會與民主
二、civil society:概念分析
三、哈伯馬斯論公民社會
四、結論
審議民主
一、審議民主再探
二、審議民主的重構與意涵
三、審議民主的拓深與實踐
四、審議民主的批評與檢討
結語
參考文獻
				前言
公共領域
一、公共領域的系譜
二、公共領域的形成條件
三、公共領域的結構特徵
四、公共領域之後:延伸與應用
公民社會
一、公民社會與民主
二、civil society:概念分析
三、哈伯馬斯論公民社會
四、結論
審議民主
一、審議民主再探
二、審議民主的重構與意涵
三、審議民主的拓深與實踐
四、審議民主的批評與檢討
結語
參考文獻
序/導讀
						  序
本書的主題(哈伯馬斯的民主理論)在我開始接觸哈伯馬斯著作時就有所感受,也曾為文探討他的溝通理論的民主涵義。雖然在廣義上,他基本上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思想中卻滲透著對民主的關注及追求,從他早期出版的《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就可以看出。公共領域乃民主的土壤,公共領域若不存在,民主也無從產生。1970 年代哈伯馬斯開始發展他的溝通理論,所謂暢通平等的溝通其實就是民主的溝通,溝通理論所鋪墊的溝通理性(對話理性)也是民主的土壤。暢通平等的溝通才能形成真正的共識,而後者應是民主社會之公共政策的基礎,此意可圖示如下:
暢通平等的溝通(民主的溝通)→真正的共識→民主的公共政策
公民社會的概念蘊含了國家與公民社會之間的對立和抗衡,通過這個對立來保障公民的自由及人權。從 1989 年東歐蘇聯的巨變看到了公民社會巨大的能量,足以推翻政權。當然公民社會的歷史動能不是絕對的, 它要在適然的條件(contingent conditions)下才能發揮作用。誠如馬克思所說:人民創造歷史,但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而是在所遇到的條件下創造的。由上述的思路所構思的民主,著重理性討論以及共識形成的程序,就是「審議民主」。傳統的「自由主義民主」(liberal democracy)比較重視多數決以及投票,審議民主也可以包涵多數決和投票,不過它側重的是上述的理性討論和共識形成的程序。
總而言之,哈伯馬斯的民主理論包括公共領域、公民社會以及審議民主,而以溝通理論貫串之。
本書凝聚了數個科技部的專題研究計畫,以及一個把這些專題計畫統整在一起的專書寫作計畫「哈伯馬斯的民主理論」,如今把這些年的努力呈現於本書,以就教於讀者。博士後研究員陳閔翔、郭政倫以及黃金盛對於研究計畫之執行協助甚多,謹此致謝。
				本書的主題(哈伯馬斯的民主理論)在我開始接觸哈伯馬斯著作時就有所感受,也曾為文探討他的溝通理論的民主涵義。雖然在廣義上,他基本上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思想中卻滲透著對民主的關注及追求,從他早期出版的《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就可以看出。公共領域乃民主的土壤,公共領域若不存在,民主也無從產生。1970 年代哈伯馬斯開始發展他的溝通理論,所謂暢通平等的溝通其實就是民主的溝通,溝通理論所鋪墊的溝通理性(對話理性)也是民主的土壤。暢通平等的溝通才能形成真正的共識,而後者應是民主社會之公共政策的基礎,此意可圖示如下:
暢通平等的溝通(民主的溝通)→真正的共識→民主的公共政策
公民社會的概念蘊含了國家與公民社會之間的對立和抗衡,通過這個對立來保障公民的自由及人權。從 1989 年東歐蘇聯的巨變看到了公民社會巨大的能量,足以推翻政權。當然公民社會的歷史動能不是絕對的, 它要在適然的條件(contingent conditions)下才能發揮作用。誠如馬克思所說:人民創造歷史,但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而是在所遇到的條件下創造的。由上述的思路所構思的民主,著重理性討論以及共識形成的程序,就是「審議民主」。傳統的「自由主義民主」(liberal democracy)比較重視多數決以及投票,審議民主也可以包涵多數決和投票,不過它側重的是上述的理性討論和共識形成的程序。
總而言之,哈伯馬斯的民主理論包括公共領域、公民社會以及審議民主,而以溝通理論貫串之。
本書凝聚了數個科技部的專題研究計畫,以及一個把這些專題計畫統整在一起的專書寫作計畫「哈伯馬斯的民主理論」,如今把這些年的努力呈現於本書,以就教於讀者。博士後研究員陳閔翔、郭政倫以及黃金盛對於研究計畫之執行協助甚多,謹此致謝。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