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貧窮:250個底層家庭日記揭示的解答與希望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全球將近四成的人,平均每天靠不到2美元過活
隱藏於記帳日記裡的關鍵線索,將如何翻轉貧困陷阱?
★ 來自印度、南非、孟加拉250個貧困家庭的第一線田野調查,揭露最真實的底層生活。
★ 經濟學者、微型金融機構專家挺身面對巨大的貧窮困境,找出最佳解方。
//////// 南非鄉村寡婦諾莎的資產負債表 ////////
來自南非鄉村的諾沙已經77歲,女兒死於愛滋病、
孫子來和她一起同住,全家人住在破舊不堪的房屋裡。
一家五口只靠她每個月114美元的政府老人津貼過活,
諾莎一遍又一遍試著向社工申請育兒津貼,但被打回票,
女兒的喪事花費又讓諾莎遭逢雙重夾擊。
◆ 資產
銀行存款 ▍占比67.0% ▍政府的老人津貼固定匯入銀行戶頭
存錢社團 ▍占比 2.4% ▍參加2個存錢社團
喪葬社團 ▍占比 1.3% ▍參加2個喪葬社團
放在家裡 ▍占比21.3% ▍將每天購買三餐後剩下的錢放在家裡
◆ 負債
無息借貸 ▍占比 0.4% ▍向鄰居與家人借了4筆錢
有息借貸 ▍占比 4.0% ▍向放款者、儲蓄社團借錢,利率為25%至30%
商店賒帳 ▍占比 3.6% ▍向村裡的兩間商店賒帳
全球各地收入飄忽不定、三餐不繼的人們,
如何巧妙運用各種財務工具,讓桌上有食物、為家人保險、儲蓄,
還能應付五花八門的生活支出並做出投資?
【財務日記法揭露最真實的財務生活】
作者群走訪孟加拉、印度、南非的貧困村莊進行一年期的訪談,利用「財務日記法」協助受訪家戶記錄每天的支出與收入情形。日記呈現了出乎意料的複雜財務生活:窮人除了工作收入外,會大量利用各種非正式的財務工具,例如親友借貸、互助會,或是較正式的銀行微型貸款來周轉各種生活上的金錢需求,不僅能應付日常所需,還能存下緊急預備金並做出投資。
【微型經濟的力量與未來】
從受訪對象的經驗,不僅打破窮人一定是「日光族」或「月光族」的刻板印象,作者群更歸納出打擊貧窮的新方法與原則,例如,微型金融若能提供方便、可靠、有彈性的服務,將能對窮人的經濟狀況帶來更大的幫助。本書的研究除了提供金融機構參考外,也替每天靠不到2美元過活的人們,帶來改變的一線曙光。
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
▍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莊雅婷│臺北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這是一本希望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書。而詳細的資料蒐集與社會科學嚴謹的推論
過程與分析方法,是本書最重要的特色。就讓經濟學家溫暖的心加上冷靜的頭腦,帶讀者走過這趟了解貧窮、提出解方的知識之旅吧!
▍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在這樣一頁頁被整理解讀的財務日記中,我彷彿讀到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故事,那些可怕突如其來的喪病意外、那些歡喜支出卻龐大到傷腦筋的喜慶,都在這些現金流的敘述中活了過來。
▍莊雅婷│臺北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一條令人耳目一新的獨特道路。與其等待世界辯論和接受他們的想法,作者們已經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實踐。在對抗全球貧困的戰爭中,感覺就像贏得了一場小小的戰鬥。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這項研究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證明窮人對於其財務規劃有著老練而世故的想法。
▍《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
我向任何關注如何改善窮人生活的人推薦這本書!
▍梅琳達‧蓋茲(Melinda Gates)│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聯合主席
目錄
推薦序 富裕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林明仁】
推薦序 把手弄髒只為求真相的研究 【莊雅婷】
第一章 窮人的財務組合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中的頭疼事
第三章 處理風險
第四章 一點一滴籌措大額款項
第五章 利率
第六章 重新思考微型金融:二代鄉村銀行日記
第七章 更理想的財務組合
附錄一 財務組合背後的故事
附錄二 財務組合範例
謝辭
參考文獻
序/導讀
推薦序
富裕限制了我們的想像(節錄)
▍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這是一本談「真正的窮人」的書。不是月薪30K以下的窮人,而是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每日扣掉房租支出後,手頭只剩兩塊美金(還不夠買兩個御飯糰),在生存邊緣掙扎的人們。「終結任何形式的貧窮」(end poverty in all its forms everywhere),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排行第一,而世界銀行也指出,以測試證據與分析作為基礎,協助各國制定正確扶貧政策,並聚焦於可積極改善人民生活的政府投資,才是正確的作法。從國家上位的政經制度、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各類扶貧政策的效果,以及新作法的發想與評估,發展經濟學家在理論與實務上,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議,而這也是循證分析(Evidence Based Policy Evaluation)的最好典範。而依據世界銀行2020年〈終結貧窮、繁榮共享〉(Poverty and Shared Prosperity)報告指出,全球貧窮人口的比例(Global Poverty Rate),從1990年的36%(19億人)降到2017年的10%(7億人),除了國際經濟的發展外,這群發展經濟學家的功勞也不能被忽略。
本書即是由個體行動的角度,結合發展經濟學、行為經濟學與財務規劃研究,以協助家戶脫貧的最好指南。四位作者在微型金融及國際扶貧與發展領域都有多年研究與實戰經驗,本書不只是象牙塔裡的作品,而是以實際行動與政策執行結合,對現狀帶來改變的研究成果的忠實紀錄。
把手弄髒只為求真相的研究(節錄)
▍莊雅婷(臺北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們與二百五十個家庭合作,用財務日記的方法詳細記載窮人各種正式與非正式的現金流,每個月至少需要探訪對象兩次,涵蓋了孟加拉、印度、南非的貧窮家庭,甚至是所謂世界銀行定義的赤貧家庭。而作者們也認為,唯有這樣的方式,才能知道真正的收入或支出是發生在什麼時候、以怎樣的形式流入或流出,真實了解這群家庭生活的限制,這是一般只看資產負債表的方式看不到的。簡而言之,他們觀察到窮人的財務組合,最大的特點就是收入低、不固定又無法預測,且缺乏可靠的理財工具,一般的政府或非營利組織在考慮扶貧的金融相關政策時,多半只看到第一項收入低的限制,卻沒有看到更深層的問題,因此所規劃出來的各種財務工具自然不符合窮人的需求。
在這樣一頁頁被整理解讀的財務日記中,我彷彿讀到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故事,那些可怕突如其來的喪病意外、那些歡喜支出卻龐大到傷腦筋的喜慶,都在這些現金流的敘述中活了過來。我回想起博士班那年,我深入印度鄉間中去做探索性的研究調查,遇見了一群女士,她們說話語氣像媽媽、像阿嬤,她們說起存款俱樂部的故事,也有提到她們社團的記帳本子,我想這些本子裡可能也一筆筆記下了那些不確定的風險、不可預測的現金流,也反應了當代金融機構或非營利機構所能強化的缺口──更可靠、更彈性,也更符合窮人日常需求的金融服務。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