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搶救失業大作戰:我們如何擺脫失業、負債與貧窮

END UNEMPLOYMENT NOW
  • 9 342
    3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經濟學界的超級巨星


Supply = Demand,這是經濟學中的基本公式
當供需平衡,就能維持經濟體的穩健,並且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
失業之因,就在於壟斷資本主義的橫行以及工資與生產力之間的缺口過大
導致了嚴重的供需失衡


暢銷商管書《葛林斯班的騙局》(Greenspan’s Fraud)作者拉維.巴特拉(Ravi Batra)的最新力作《搶救失業大作戰:我們如何擺脫失業、負債與貧窮》,分析快速消除失業、債務和貧困問題,並討論重振經濟的可能方法。

2008年金融海嘯導致經濟衰退,六百多萬個職位瞬間消失,許多美國人債台高築,過著窮困的日子,但是在2010年,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宣布大衰退結束了,一切好像劃上了休止符。曾面對大量失業問題的美國,真的已經抑止失業潮、成功挽救經濟、減輕債務和解決民生問題了嗎?

這不過是個虛幻的假象罷了。GDP的提昇,並沒有導致相應數量的工作機會釋出,也沒能讓國民的整體生活過的更好。悲慘的事實是:失業率不減反增。

本書是作者對於失業問題的回應與解答。書中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舉例說明失業的各種起因。也就是失業的最根本原因,來自於壟斷資本主義,是它讓艾克森美孚、IBM及無數其他這類巨型企業向顧客索取過分高價,同時限制員工薪資,並榨取其生產力。這造成了過度生產,以及因之而生的裁員。提高的生產力使得產品與服務的供給增加,高價與低薪則抑制了消費者需求。如此一來,生產與供給不時超出需求,以致不是裁員和薪資停滯,就是勞動力需求少之又少。

第二部則提供解決方案,讓政府能夠在不立新法的情況下,創造類似自由市場的效果。這部分是創造就業此一想法的核心。我們無法指望國會肢解產業巨人,並製造競爭資本主義,因為這些巨人是民選官員們的大財主。即便如此,作者也在書中舉例證明,總統及聯準會憑藉一己之力,也可以創造自由市場機制,迅速結束陰魂不散的失業景況。

作者總結了他對於失業問題的解決方案:

1. 要讓經濟體復蘇,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自由市場,但那需要把國內各式各樣的企業集團分割成較小公司,而國會不會允許這麼做。不過,一些為總統做事的機關局處,可以在多個關鍵產業內創造自由市場效果

2.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可以動用其緊急時期權力,提高購買原油期貨的應提保證金,從目前的六%升高到五%;這麼一來油價會降至自由市場的水準,來到每桶二十美元。過去當輕微的經濟衰退發生時,油價通常都降到十五美元以下,因而能夠協助經濟快速復蘇。

3. 財政部應該發行五年期債券給需要的退休族,並提供三.五%的固定利率。這麼並不會增加政府的長期借貸成本,而能挽救快要被聯準會政策摧殘殆盡的退休民眾。

4. 聯準會應當介入外匯市場,促使美元兌人民幣及日幣雙雙貶值,這樣美國對於中國及日本的貿易赤字才會消失。能讓美國遵循均衡的自由貿易政策,同時在一年內創造逾五百萬個製造業就業機會。

5. 理想說來,我們應該逐步提高最低工資,使其與通膨及國內生產力連動。總統應該持續要求聯邦政府承包商於從事政府標案時,提高其最低工資。在競爭市場內,實質工資與效率增益呈等比例增加,所以說,讓最低工資與國內生產力連動,就可以創造出自由企業體系,長期下來可以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

6. 為了維持競爭,避免工作流失,政府不應核准大型且獲利飽滿的公司彼此合併。

上述所提出的方案,能夠在多數產業內創造出競爭資本主義效應,而不必仰賴國會協助。而這些雖然為美國經濟打造,但多國皆可適用,包括發展中、新興及低度開發經濟體。此外,受貧窮襲擾的國家,本書也提供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自一九八一年開始,政府的大舉介入改以在消費者及聯邦政府層面增加負債的形式,結果給廣大美國民眾帶來災難性後果。作者確實期待著政府的干預,不過僅限於在各產業之內創造競爭。這是讓不久以前曾是世界最富有的中產階級找回財富,同時讓這個國家脫離飢餓、流離失所與赤貧的唯一辦法。

本書特色

1. 美國知名的印度裔經濟學家,以多次精準的經濟預測聞名。
2. 用簡單的方式清楚講述失業的成因以及終結失業的方法,而無須透過已經被財團和利益團體綁架的立法部門,值得失業問題嚴重,長期面臨低薪問題及黑道治國的台灣借鏡。
3.書中引用大量資料,具有參考性及實例佐證

名人推薦

辛炳隆(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推薦
李柏鋒(USA STOCK 財經部落格作者)、林宏陽(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劉梅君(政治大學勞工所副教授)專文導讀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序)

譯者

葉咨佑

政治大學英語系、企管系雙主修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

目錄

致謝
前言
PART1診斷
1介紹
2不做事國會
3 失業:危機
4 壟斷資本主義及自由利潤理論
5究竟是什麼造成失業?
6泡沫使人愁
7 壟斷資本主義及擴增的工資缺口
8公民提問辯論大會

PART2治療
9 自由市場效果:銀行與金融
10自由市場效果:原油及石油
11自由市場效果:大藥廠及對外貿易
12解除全球貧窮現象
13自由市場宣言
附錄:關於失業的新理論
Notes
References

序/導讀

導讀

供需平衡是全球經濟困境的最佳解方

李柏鋒(本文作者為「USA STOCK 財經部落格」作者)

經濟學最簡單的供需法則,其實就是拯救全球經濟的最佳解方,可惜的是,在私利引誘之下,這樣的解方乏人問津,就像是買方總希望價格可以更低,賣方總希望價格可以更高,就算有一個對買賣雙方都有好處的最佳價格,也沒有人願意以這個價格成交。本書作者提出了「工資缺口」(wage gap)理論,試圖說明各國經濟為什麼陷入困境,又要如何逃脫。

簡單來說,一個國家的生產力代表的是該市場的供給,一個國家的勞工薪資代表的是該市場的需求。如果生產力的成長與勞工薪資的成長接近等速,那麼供需平衡的情況下,整個國家的經濟就會跟著生產力與薪資一起穩定成長。如果真能如此,那麼大家現在就不需要擔心各種經濟問題了。

個人信貸與政府舉債,讓供需失衡延遲出現

這麼完美的供需平衡並沒有發生,取而代之的是我們觀察到各國都出現生產力的成長高於勞工薪資的成長,這就是所謂的工資缺口。如此一來因為生產力的成長而出現了過多的商品與服務,而勞工的薪資跟不上則造成了對這些商品與服務的需求下滑,問題也就產生了,供過於求的商品與服務,帶來的是一連串的惡性循環,有些勞工將會被解聘而失業,而即使大多數勞工能保住工作,但是因為勞動力過剩,也讓他們無法獲得更好的待遇,於是薪資的成長開始停滯,造成了工資缺口日益擴大。

那麼政府做了什麼事情呢?對於商品與服務的過剩,解法有很多,應該做的其實是促使工資的成長腳步可以跟得上生產力,但是以美國為首的各國政府,卻採取了兩個動作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透過消費信用貸款來創造需求,工資成長不足,取而代之的是以貸款來消化過剩的商品與服務,如此一來可以維持勞動力的需求,失業的情況將會延遲出現。其次,政府會開始舉債來創造需求,而這樣做的結果,是國家赤字的快速增加,這些赤字則會相對應的變成企業的利潤,但是勞工卻只能保住薪資停滯成長的工作不至於失業。

貨幣寬鬆政策對整體經濟復甦並不具實質效果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了美國在金融海嘯之後,聯準會數度的量化寬鬆,帶來的情況就是失業率的降低以及企業利潤的創新高,但是實質工資卻幾乎沒有成長,甚至貧窮率還攀升到過去五十年來最高的水準。而更諷刺的是,大多數的經濟學家竟然對於以更多的負債來處理因為債務而產生的問題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對勁。

事實上,所謂的寬鬆貨幣政策只幫助到金融業者,利率低到接近零的水準,但是信用貸款的利率卻依然居高不下,創造的需求太弱,而退休族仰賴的是存款的固定收益,也因為利率過低而僅能勉強度日,不管有沒有在工作,都創造不了需求,這就是為什麼看似天文數字的寬鬆,反映在經濟數字上影響程度卻微乎其微。

問題不只這樣。金融業者獲得紓困之後並沒有實質去協助產業或投資企業,而是進行投資炒作,而其結果就是造成原油等資產的價格居高不下,這麼一來使得經濟的復甦更為遙遠了。

好,這些問題該怎麼解決呢?既然我們知道問題的源頭不是經濟的運作從成長轉為衰退,而是工資缺口的擴大,而那些搶救經濟的作法卻只是減緩問題的發生或是製造更大的泡沫,那麼政府真正該做的,不就是讓工資缺口可以縮小嗎?再說一次,工資缺口指的是生產力的成長與工資的成長,生產力隨著科技與產業的創新與發展而成長,這不是問題,但是工資沒有跟上生產力的成長速度才是造成一切問題的根源。

以自由為說詞遂行貪婪的壟斷性資本主義

為什麼工資沒辦法跟上生產力的成長呢?作者的觀察是「壟斷性資本主義」所造成的,也就是當企業規模愈來愈大,甚至有獲利能力的企業卻互相併購而不被限制,問題也就誕生了。

首先,這些企業的併購會帶來裁員,失業問題於是誕生,工資的成長也如緣木求魚。其次,這些大型企業擁有影響政策的能力,不但實質上取得減稅等優勢,更控制了媒體聲量讓大眾相信所謂的下滲理論:「當富人愈富,將會一點一滴嘉惠下層的大眾。」

然而,就美國的實際數據,當公司所得稅下降,投資率也跟著下降,因為稅的降低換來利潤的提高,這些公司的競爭壓力減小了。更嚴重的是,最高級距的個人與公司稅率下降,政府並不會降低預算支出來因應,而是提高其他的聯邦稅賦,最後受害的都是一般民眾。從實際數據來看,當所得稅降低,其他社會安全、燃油和銷售等聯邦稅提高之後,一般民眾的儲蓄率是大幅下滑的。很多人都以為美國人及時行樂、熱愛消費而不想儲蓄,但是在1980年以前,美國個人儲蓄率通常都超過10%。

或許有人會說,既然如此,應該讓勞工以工會組織去力抗企業,爭取可以跟得上生產力成長腳步的工資成長啊!很遺憾的,在自由貿易的情況下,大企業對工會的要求,不見得會願意接受,反而是直接將工作外移。換句話說,這些壟斷市場的寡頭,實際上是以自由市場之名,行壟斷之實。

在國內,他們拒絕面對競爭而是以併購的方式讓自己取得獨大而壟斷的地位;在國際,他們也不是參與競爭,而是以大規模的資本掠奪廉價的勞動力,讓成熟市場的勞工無法與新興市場的勞工競爭,也讓新興市場的企業無法與成熟市場的企業競爭。所謂的自由貿易與開放競爭,其實只是假象,我們觀察不到競爭,只看到了壟斷,而最終的苦果,則是以貿易赤字的形式呈現。

眾所皆知,美國有所謂的反托拉斯法案,其主要功能就是用來防止企業的壟斷現象阻斷了市場的競爭,只有持續的競爭,企業才會持續的投資與創新,勞工才能獲得合理的薪資與福利,經濟才能持續成長。但是作者在書中舉了相當多的例子,像是艾克森與美孚兩大石油公司的合併,像是全球只有少數幾家大型藥廠在市場上呼風喚雨,凡此種種都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壟斷式資本主義已經主宰了市場,而自由競爭早已不復見。

聽起來作者像是希望政府插手干預市場的經濟學者,但是作者的本意卻是希望讓市場呈現出真正的自由競爭而非維持現在的寡頭壟斷。聽起來那些巨頭企業像是自由市場的擁護者,但是他們卻又只是一再利用自由市場的說詞來遂行自己壟斷的貪婪。由此可知,其實從單一國家內部的所得稅率降低,到跨國性的自由貿易,都不是搶救經濟的苦口良藥,甚至是副作用極為嚴重的毒藥。

對於大眾型資本主義的想望:限制購併、炒作控制、提高工資

那麼該怎麼做呢?作者也意識到了如果要透過國會通過法案,那麼要扭轉現狀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作者認為,不需經過國會就能開始做的事情其實就已經足夠,包括政府不應該核准大型且獲利飽滿的公司彼此合併,如此一來就可以維持市場上的競爭,同時避免工作的流失。另外,應該逐步提高最低工資,讓工資的成長速度可以跟得上生產力的成長,但是阻力也一定很大,因此政府可以率先要求接下政府標案的承包商,應提高工資,而在競爭市場,此舉就能帶動整體薪資的成長,讓工資缺口逐步降低。

而對於油價的控制,作者認為不應該繼續放任銀行炒作原油期貨,因為油價的高漲對於經濟的復甦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是只要把原油期貨交易保證金從6%提高到50%,就可以讓油價恢復到自由市場的定價,作者並且預期油價可望降到20美元。最後,作者的理想是創造自由市場,但是要把所有的企業集團都分割為小公司,阻力與難度都太高,因此可以先做的是在關鍵產業內創造出自由市場的效果。例如前面提過的利率已經這麼低,消費信貸的利率卻仍然居高不下,政府可以讓聯邦存保銀行創設過渡銀行來加入競爭,讓信用卡的循環利率從15%降到5%,一步一步瓦解壟斷,創造出競爭。

當然,美國是成熟市場,對於新興市場所面臨的問題截然不同,這些建議即使有效卻不見得派得上用場,但是基本原理是一樣的。作者提供了散工制與大眾資本主義兩個建議給新興市場。

目前的工廠制度需要大規模的資本去建造廠房與辦公室,同時也會把勞工從鄉村集中到都市,不但解決不了鄉村的貧窮問題,也造成了都市的擁擠與失業問題,目前中國和印度都已經受困於這些難以處理的難題。而作者認為最好的方式是採用舊時的散工制度,只需要稍加以修正即可。

傳統的散工制度,包買商提供原料與設備給勞工,讓勞工在家工作後再取回成品或半成品,或是在村內成立小型作坊,運作得宜的小型作坊則可以轉行為規模化的工業,彼此會有良性競爭。但是包買商是主要的問題來源,因為他能壟斷而以勢力壓榨勞工。

因此修正的散工制度是讓政府取代包買商,提供勞工最新的設備以大幅提高生產力,同時也承擔銷售產品的任務,讓勞工取得合理的報酬。傳統資本主義,資本財由個人或企業持有,但是作者提議的大眾資本主義,則是油村莊勞工向政府購買設備,資本所有權會迅速擴及基層民眾,如此一來鄉村貧窮問題得以解決,都市的失業與過度擁擠等問題也得以緩解。

然而,這樣的建議只適用

試閱

公民提問辯論大會

現在你知道為何工資缺口自1980年以來一直不斷增加,以及此一現象如何成為全世界幾乎所有經濟病痛的元凶。面對工資缺口擴張,可以做些什麼呢?我們該如何教育這些政治人物,要專注在供需的基本原則及決定要素上,諸如工資及生產力,而非大幅舉債呢?本章將敘述一段故事,由兩位失業勞工與三位角逐參院席位的候選人,展開公民提問辯論;其中一位是共和黨、一位是民主黨、一位是獨立黨派候選人。這是個虛構故事,不過根據的是真實世界裡長期的失業及貧窮情況。

失業勞工是威廉及羅伯特,或比爾及鮑伯。比爾這輩子都是民主黨員,而鮑伯是共和黨員。兩位從1980年以來就一直更換工作,那年國家面臨高度經濟衰退,與2007年開始的衰退類似,但沒有如此嚴重。比爾僅有高中學歷,第一份工作是1975年時擔任汽車技師。鮑伯則是大學畢業生,1978年時投入職場,擔任紡織廠經理。

三位角逐2016年11月大選的參議員候選人皆來自德州,其中有兩位是職業政客。現任參議員強納森.凱撒因為雷根的大力推舉而獲得席位,自1980年起即為共和黨效力。他有一位隨行顧問,是亞歷山大大帝級經濟學教授,來自芝加哥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他的競爭對手山繆爾.斯巴達,自1978年以來即是眾議院成員,而今有志角逐參院席次。擔任其顧問的是拿破崙級經濟學教授,來自哈佛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第三位候選人漢克.侯德是位獨立參選人,也是個沒有政治經驗的歷史學家,但有膽識向大人物們挑戰,因為他已厭倦這個國家的經濟及政治萎靡,所以積極想要有所作為。他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參選。

占據黃金時段的辯論大會,由星球新聞安排播出,任何人皆可觀賞。全國上下都會守住電視機,因為這是史上頭一遭,兩位失業勞工不僅將質詢候選人對於近期政府政策的看法,還將對他們的傑出顧問提出詰問,應該做些什麼以刺激經濟成長。比爾及鮑伯十分緊張,但已有充分準備。他們透過社群網路邀集世界各地失業者一同提出問題,還製作了一張簡短的題目列表。

在熱烈掌聲中,星球新聞主持人大衛.哥利亞進入會場,隨之而至的是參議院志士們及其顧問。大衛首先介紹來賓,接著請比爾、鮑伯站上講台加入他們。鮑伯這位共和黨失業勞工,應請求向候選人提出問題,時間約半小時。公民提問辯論大會

現在你知道為何工資缺口自1980年以來一直不斷增加,以及此一現象如何成為全世界幾乎所有經濟病痛的元凶。面對工資缺口擴張,可以做些什麼呢?我們該如何教育這些政治人物,要專注在供需的基本原則及決定要素上,諸如工資及生產力,而非大幅舉債呢?本章將敘述一段故事,由兩位失業勞工與三位角逐參院席位的候選人,展開公民提問辯論;其中一位是共和黨、一位是民主黨、一位是獨立黨派候選人。這是個虛構故事,不過根據的是真實世界裡長期的失業及貧窮情況。

失業勞工是威廉及羅伯特,或比爾及鮑伯。比爾這輩子都是民主黨員,而鮑伯是共和黨員。兩位從1980年以來就一直更換工作,那年國家面臨高度經濟衰退,與2007年開始的衰退類似,但沒有如此嚴重。比爾僅有高中學歷,第一份工作是1975年時擔任汽車技師。鮑伯則是大學畢業生,1978年時投入職場,擔任紡織廠經理。

三位角逐2016年11月大選的參議員候選人皆來自德州,其中有兩位是職業政客。現任參議員強納森.凱撒因為雷根的大力推舉而獲得席位,自1980年起即為共和黨效力。他有一位隨行顧問,是亞歷山大大帝級經濟學教授,來自芝加哥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他的競爭對手山繆爾.斯巴達,自1978年以來即是眾議院成員,而今有志角逐參院席次。擔任其顧問的是拿破崙級經濟學教授,來自哈佛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第三位候選人漢克.侯德是位獨立參選人,也是個沒有政治經驗的歷史學家,但有膽識向大人物們挑戰,因為他已厭倦這個國家的經濟及政治萎靡,所以積極想要有所作為。他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參選。

占據黃金時段的辯論大會,由星球新聞安排播出,任何人皆可觀賞。全國上下都會守住電視機,因為這是史上頭一遭,兩位失業勞工不僅將質詢候選人對於近期政府政策的看法,還將對他們的傑出顧問提出詰問,應該做些什麼以刺激經濟成長。比爾及鮑伯十分緊張,但已有充分準備。他們透過社群網路邀集世界各地失業者一同提出問題,還製作了一張簡短的題目列表。

在熱烈掌聲中,星球新聞主持人大衛.哥利亞進入會場,隨之而至的是參議院志士們及其顧問。大衛首先介紹來賓,接著請比爾、鮑伯站上講台加入他們。鮑伯這位共和黨失業勞工,應請求向候選人提出問題,時間約半小時。鮑伯:參議員凱撒,對於你大方同意回答我的質詢,我感到十分榮幸。我一向尊敬你,從1980年以來便一直投票給你;那年你以淺白用詞,初次解釋供給面經濟學的運作邏輯,以及它的良善立意。1978年,我開始了第一份工作,擔任達拉斯一家紡織廠的經理,卻在1981年經濟衰退時被解雇,當時亞洲來的廉價T恤大量湧入美國。我有經濟學學士學位,知道自由貿易對所有國家都有益處。然而,我和你的辦公室聯繫,對於進口貿易頗有微詞,卻被告知政府已經提供補助予進口商品的受害者,重新培訓他們投入其他行業,因此我不再多言,認真地去了解其他職業的工作內容,有幸在1982年找到頂峰電視台的工作,再次擔任經理一職。我很高興自己仍是個經理,而不必接受減薪。很快地,我便忘了家裡人曾有的心理創痛。

然而,這些惱人的進口商品不斷湧入,1990年頂峰電視台解雇所有員工,關門大吉,我得投入另一項再培訓計畫,花費整整一年時間,學習如何建造及行銷農用曳引機,最後在1992年找到艾弗利曳引機公司薪水較低的行銷工作。三年後,這間公司一樣被如山倒的進口商品勢力所擊敗。現在,我對自由貿易的信仰已經有所動搖。「得被培訓多少次,才能為家裡人求得溫飽?」我相當困惑。參議員,每次我打電話到你的辦公室,訴說我的悲慘故事,就被告知可以參加另一項再培訓計畫。過去三十多年來,我經歷了五次這樣的計畫,而每一次進口商品都讓我的新工作告吹。自從2007年失業到現在,我的失業救濟金早已用盡,我們一家與家父家母同住,生活勉強得以餬口。我迫切需要另一份工作,卻找不到任何一個。所有那些再培訓計畫只給予我些許幫助,卻毫無保障可言。我想不出還有什麼領域可以讓我再培訓,所以我對你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當自由貿易一直讓像我這樣的家庭支離破碎時,為何你還如此鍾愛它?

參議員凱撒:謝謝你,鮑伯,這麼多年來始終把票投給我。很遺憾聽到這些進口商品帶給你的慘痛經歷,造成你一而再地失業。我從1980年開始擔任參議員,一直以來都有許多顧問在身旁,沒有哪個告訴我進口商品會對美國經濟造成不良影響。每當我的選民向我抱怨廉價外來品,它們是如何利用奴工以製成等等,我便詢問我的幕僚,而他們總是說,外來商品為何這麼便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便宜這個事實,對我們的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鮑伯:參議員凱撒,對於你大方同意回答我的質詢,我感到十分榮幸。我一向尊敬你,從1980年以來便一直投票給你;那年你以淺白用詞,初次解釋供給面經濟學的運作邏輯,以及它的良善立意。1978年,我開始了第一份工作,擔任達拉斯一家紡織廠的經理,卻在1981年經濟衰退時被解雇,當時亞洲來的廉價T恤大量湧入美國。我有經濟學學士學位,知道自由貿易對所有國家都有益處。然而,我和你的辦公室聯繫,對於進口貿易頗有微詞,卻被告知政府已經提供補助予進口商品的受害者,重新培訓他們投入其他行業,因此我不再多言,認真地去了解其他職業的工作內容,有幸在1982年找到頂峰電視台的工作,再次擔任經理一職。我很高興自己仍是個經理,而不必接受減薪。很快地,我便忘了家裡人曾有的心理創痛。

然而,這些惱人的進口商品不斷湧入,1990年頂峰電視台解雇所有員工,關門大吉,我得投入另一項再培訓計畫,花費整整一年時間,學習如何建造及行銷農用曳引機,最後在1992年找到艾弗利曳引機公司薪水較低的行銷工作。三年後,這間公司一樣被如山倒的進口商品勢力所擊敗。現在,我對自由貿易的信仰已經有所動搖。「得被培訓多少次,才能為家裡人求得溫飽?」我相當困惑。參議員,每次我打電話到你的辦公室,訴說我的悲慘故事,就被告知可以參加另一項再培訓計畫。過去三十多年來,我經歷了五次這樣的計畫,而每一次進口商品都讓我的新工作告吹。自從2007年失業到現在,我的失業救濟金早已用盡,我們一家與家父家母同住,生活勉強得以餬口。我迫切需要另一份工作,卻找不到任何一個。所有那些再培訓計畫只給予我些許幫助,卻毫無保障可言。我想不出還有什麼領域可以讓我再培訓,所以我對你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當自由貿易一直讓像我這樣的家庭支離破碎時,為何你還如此鍾愛它?參議員凱撒:謝謝你,鮑伯,這麼多年來始終把票投給我。很遺憾聽到這些進口商品帶給你的慘痛經歷,造成你一而再地失業。我從1980年開始擔任參議員,一直以來都有許多顧問在身旁,沒有哪個告訴我進口商品會對美國經濟造成不良影響。每當我的選民向我抱怨廉價外來品,它們是如何利用奴工以製成等等,我便詢問我的幕僚,而他們總是說,外來商品為何這麼便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便宜這個事實,對我們的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

鮑伯:我可以插句話嗎?

參議員凱撒:當然,靜候指教。

鮑伯:從2007年開始,我一直有許多空閒時間。我有大學學歷,也持續在研讀美國經濟史。我發現一項驚人事實:整個十九世紀,我們都有極高的關稅,然後美國成為全世界的製造業龍頭。教科書告訴我,關稅會扼殺一個經濟體,所以當我發現美國產業是在關稅的保護傘下建立起來時,可想而知我有多麼驚訝。我依然不願相信,但你能夠向我解釋,為何關稅如此不好嗎?

參議員凱撒:鮑伯,非常抱歉,這逾越了我的專業,我想讓我的顧問接手,我完全信賴他。亞歷山大,你能否回答他的問題?

亞歷山大:當然,這十分簡單,就兩個名字:斯姆特、霍利。你聽過斯姆特—霍利關稅 嗎?就是它造就了經濟大恐慌。我們還想再經歷一次嗎?當然不要。

鮑伯:我聽過好幾次這個爭論了,請告訴我經濟大恐慌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亞歷山大:1930年,美國在斯姆特—霍利關稅立法之下,急遽提高關稅,之後全球各地展開報復,通過各自的關稅法案,最終摧毀了我們的出口產業。如此一來,我們的衰退便成了經濟大恐慌。

鮑伯:真有那麼單純嗎?

亞歷山大:是的,就是這麼單純。事實上,你可以問一問我身旁這位朋友,他在哈佛執教,以國際經濟學研究獲得諾貝爾獎。他是拿破崙級教授,比任何人都還要了解這個領域。

拿破崙:的確,自由貿易是我的專業,而我全心全意地相信它。任何一位經濟學家都會告訴你,斯姆特—霍利關稅對我們國家及全世界幹下了什麼好事。

鮑伯:好吧,拿破崙教授,我一直在研讀歷史,發現從1929到1933年,我國GDP減幅多達470億美元,但我們的出口只從1929年的70億左右降至24億。即便我們的出口全部消失,當然這並沒有發生,GDP也不會單單因為關稅就減少了470億吧?

拿破崙:你是從哪裡獲得這些資訊的?這些數字對我來說非常陌生,我從沒看過這些資料。鮑伯:我可以插句話嗎?

參議員凱撒:當然,靜候指教。

鮑伯:從2007年開始,我一直有許多空閒時間。我有大學學歷,也持續在研讀美國經濟史。我發現一項驚人事實:整個十九世紀,我們都有極高的關稅,然後美國成為全世界的製造業龍頭。教科書告訴我,關稅會扼殺一個經濟體,所以當我發現美國產業是在關稅的保護傘下建立起來時,可想而知我有多麼驚訝。我依然不願相信,但你能夠向我解釋,為何關稅如此不好嗎?

參議員凱撒:鮑伯,非常抱歉,這逾越了我的專業,我想讓我的顧問接手,我完全信賴他。亞歷山大,你能否回答他的問題?

亞歷山大:當然,這十分簡單,就兩個名字:斯姆特、霍利。你聽過斯姆特—霍利關稅 嗎?就是它造就了經濟大恐慌。我們還想再經歷一次嗎?當然不要。

鮑伯:我聽過好幾次這個爭論了,請告訴我經濟大恐慌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亞歷山大:1930年,美國在斯姆特—霍利關稅立法之下,急遽提高關稅,之後全球各地展開報復,通過各自的關稅法案,最終摧毀了我們的出口產業。如此一來,我們的衰退便成了經濟大恐慌。

鮑伯:真有那麼單純嗎?

亞歷山大:是的,就是這麼單純。事實上,你可以問一問我身旁這位朋友,他在哈佛執教,以國際經濟學研究獲得諾貝爾獎。他是拿破崙級教授,比任何人都還要了解這個領域。

拿破崙:的確,自由貿易是我的專業,而我全心全意地相信它。任何一位經濟學家都會告訴你,斯姆特—霍利關稅對我們國家及全世界幹下了什麼好事。

鮑伯:好吧,拿破崙教授,我一直在研讀歷史,發現從1929到1933年,我國GDP減幅多達470億美元,但我們的出口只從1929年的70億左右降至24億。即便我們的出口全部消失,當然這並沒有發生,GDP也不會單單因為關稅就減少了470億吧?

拿破崙:你是從哪裡獲得這些資訊的?這些數字對我來說非常陌生,我從沒看過這些資料。

鮑伯:我是從1984年的《總統經濟報告》中發現的。事實上,我手邊就有這本小冊子。就是這裡,請看二二〇及二二一頁,分別是過去的國民生產毛額(GNP)以及當年度的GDP。

拿破崙:鮑伯,看來你是有備而來。你的確挖掘出了我從未聽聞過的內容,請讓我看看。好的,1929年的GNP是1034億美元,1933年則是585億,所以說,整整掉了476億。出口僅掉了46億。我很困惑,46億的降幅,怎麼會造成四百七十億的減少呢?啊,一定是乘數效果了。你看,凱因斯經濟學裡有個公式,是說支出的減少,會造成需求的加倍減少,從而導致GDP大幅降低。但,說句老實話,乘數規模一般都不會大於三才是。

鮑伯:乘數的確有關係,它也能說明進口的減少,你可以從二二一頁看到,進口減少了39億。所以,我們的出口及進口都掉下來了;也就是說,我們的淨出口減幅僅有7億,和GNP減幅相比,實在是小到不行。請別誤導我,我確實沒有經濟學家的資歷,但始終疑惑淨出口低於十億的減幅,如何能造成GNP470億的降幅。你怎麼解釋呢,拿破崙教授?

拿破崙:鮑伯,你的確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點,我會進一步去研究。

鮑伯:這不就是說,那些自由貿易者奮力疾呼的斯姆特—霍利關稅圈套,整個就是一場騙局嗎?假如GNP減少470億,淨出口卻僅減少7億,很明顯地,關稅便和經濟大恐慌無關啊。沒有人在乎到去查一查這些隨手可得的數據,真是教人詫異。

拿破崙:我接受你的論點,不過,關稅從很多方面對我們國家造成了傷害。
鮑伯:讓我再問你另一個問題:為何廉價進口品,一如參議員所說,對美國消費者是好事一樁呢?不就是它們害得像我一樣的人失業嗎?況且,要是我們沒有任何收入,價格多寡又有何干?我心目中的英雄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曾說道,最好是在自己國家生產,我們才有商品,才有錢。這種想法有什麼錯嗎?

拿破崙:進口確實會造成失業情況,但出口產業會有工作機會出現,所以它們是相互抵銷,而那些保有工作的消費者們,可以從廉價進口品中獲利。

鮑伯:也就是說,出口要和進口一樣強勢,否則出口企業不會吸納所有被進口競爭產業炒魷魚的員工。換句話說,我們至少該有貿易均衡,而不是貿易赤字。

拿破崙:你又提到很重要的一點,但有時即便是貿易赤字,也會讓國家受惠。

鮑伯:你方便舉個例子嗎?

拿破崙:比如說,當進口商品的價格低廉到在國內高工資的情況下生產它們,會變得非常划不來,消費者也會感受到物價之苦。

鮑伯:你想說的,其實是低價比工作換來的高薪還要好。

拿破崙:不,不是那樣,而是長期下來,低價格會創造高實質工資,以及高生活水準。

鮑伯:好吧,進口商品從1970年代初期開始激增,也就是說,從那時起,實質工資應該要一路上升。但我的提包裡還有另一本冊子,是2013年的《總統經濟報告》。請看380頁這一欄,1972年時一週實質所得約是324美元;到了2012年,卻只有295美元。依你的理論,這是出了什麼問題?

拿破崙:我曾注意到這些數據,但是,請看381頁,1997到2011年的數值。你看,實質勞動報酬指數從75升到了115。事實上,這個指數從1972年開始就一路成長,你從其他書中也可以發現。請給我另一份報告,1984年那份。你看,266頁這裡,實質勞動報酬指數1972年時是96,1983年時則是99。

鮑伯:現在我被搞混了,怎麼2013年報告的三八〇和三八一頁都是對的呢?三八〇頁顯示實質所得大幅滑落,三八一頁卻顯示微幅上升?

拿破崙:現在我感到受重視了,這就是為何你需要經濟學家來為你解惑。三八一頁顯示的數值來自全國勞工,三八⃝頁提供的數據則只有製造業勞工,而把管理者的所得排除在外;他們當然比那些勞工賺得多。

鮑伯:現在我懂了,我想這些管理者,包括CEO們,收入大概是製造業勞工的三百倍吧。CEO和他們的同夥都從與日俱增的進口商品中獲利匪淺,也難怪當你加總所有收入時,實質工資似乎不斷增加,但那只是個假象,因為管理階層的員工少之又少。

拿破崙:你說得對。實際上,製造業勞工占勞動力比例多達80%。

鮑伯:那麼,你舉這個例子,不就顯示了自由貿易有多麼失敗嗎?這樣的政策並沒有使全國上下雨露均霑;只為了一小部分的人,卻必須犧牲絕大多數家庭:80%的勞工承受自由貿易的苦果,僅20%的人受益。這不是理論,這是歷史造就的殘酷事實。

拿破崙:那是你的意見,雖然此刻我不得不同意你,這個例子的確沒有我想的那般堅不可摧。

鮑伯:你原本說,長期下來自由貿易會讓每個人受益。從1972到2012年,足足四十年光景,這算長期了吧,怎麼絕大多數民眾仍然對自由貿易忿忿不平呢?你不會說80%的勞動力不算是絕大多數吧?

拿破崙:嗯……事實看來確實是你有理,但自由貿易有關稅所沒有的無形效益。國與國之間變得更為融洽,跨國商務造就和平氛圍,而關稅會導致戰爭,所以,我仍然相信自由貿易。鮑伯:我是從1984年的《總統經濟報告》中發現的。事實上,我手邊就有這本小冊子。就是這裡,請看二二〇及二二一頁,分別是過去的國民生產毛額(GNP)以及當年度的GDP。

拿破崙:鮑伯,看來你是有備而來。你的確挖掘出了我從未聽聞過的內容,請讓我看看。好的,1929年的GNP是1034億美元,1933年則是585億,所以說,整整掉了476億。出口僅掉了46億。我很困惑,46億的降幅,怎麼會造成四百七十億的減少呢?啊,一定是乘數效果了。你看,凱因斯經濟學裡有個公式,是說支出的減少,會造成需求的加倍減少,從而導致GDP大幅降低。但,說句老實話,乘數規模一般都不會大於三才是。

鮑伯:乘數的確有關係,它也能說明進口的減少,你可以從二二一頁看到,進口減少了39億。所以,我們的出口及進口都掉下來了;也就是說,我們的淨出口減幅僅有7億,和GNP減幅相比,實在是小到不行。請別誤導我,我確實沒有經濟學家的資歷,但始終疑惑淨出口低於十億的減幅,如何能造成GNP470億的降幅。你怎麼解釋呢,拿破崙教授?

拿破崙:鮑伯,你的確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點,我會進一步去研究。

鮑伯:這不就是說,那些自由貿易者奮力疾呼的斯姆特—霍利關稅圈套,整個就是一場騙局嗎?假如GNP減少470億,淨出口卻僅減少7億,很明顯地,關稅便和經濟大恐慌無關啊。沒有人在乎到去查一查這些隨手可得的數據,真是教人詫異。

拿破崙:我接受你的論點,不過,關稅從很多方面對我們國家造成了傷害。

鮑伯:讓我再問你另一個問題:為何廉價進口品,一如參議員所說,對美國消費者是好事一樁呢?不就是它們害得像我一樣的人失業嗎?況且,要是我們沒有任何收入,價格多寡又有何干?我心目中的英雄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曾說道,最好是在自己國家生產,我們才有商品,才有錢。這種想法有什麼錯嗎?

拿破崙:進口確實會造成失業情況,但出口產業會有工作機會出現,所以它們是相互抵銷,而那些保有工作的消費者們,可以從廉價進口品中獲利。

鮑伯:也就是說,出口要和進口一樣強勢,否則出口企業不會吸納所有被進口競爭產業炒魷魚的員工。換句話說,我們至少該有貿易均衡,而不是貿易赤字。

拿破崙:你又提到很重要的一點,但有時即便是貿易赤字,也會讓國家受惠。鮑伯:你方便舉個例子嗎?

拿破崙:比如說,當進口商品的價格低廉到在國內高工資的情況下生產它們,會變得非常划不來,消費者也會感受到物價之苦。

鮑伯:你想說的,其實是低價比工作換來的高薪還要好。

拿破崙:不,不是那樣,而是長期下來,低價格會創造高實質工資,以及高生活水準。

鮑伯:好吧,進口商品從1970年代初期開始激增,也就是說,從那時起,實質工資應該要一路上升。但我的提包裡還有另一本冊子,是2013年的《總統經濟報告》。請看380頁這一欄,1972年時一週實質所得約是324美元;到了2012年,卻只有295美元。依你的理論,這是出了什麼問題?

拿破崙:我曾注意到這些數據,但是,請看381頁,1997到2011年的數值。你看,實質勞動報酬指數從75升到了115。事實上,這個指數從1972年開始就一路成長,你從其他書中也可以發現。請給我另一份報告,1984年那份。你看,266頁這裡,實質勞動報酬指數1972年時是96,1983年時則是99。

鮑伯:現在我被搞混了,怎麼2013年報告的三八〇和三八一頁都是對的呢?三八〇頁顯示實質所得大幅滑落,三八一頁卻顯示微幅上升?

拿破崙:現在我感到受重視了,這就是為何你需要經濟學家來為你解惑。三八一頁顯示的數值來自全國勞工,三八⃝頁提供的數據則只有製造業勞工,而把管理者的所得排除在外;他們當然比那些勞工賺得多。

鮑伯:現在我懂了,我想這些管理者,包括CEO們,收入大概是製造業勞工的三百倍吧。CEO和他們的同夥都從與日俱增的進口商品中獲利匪淺,也難怪當你加總所有收入時,實質工資似乎不斷增加,但那只是個假象,因為管理階層的員工少之又少。

拿破崙:你說得對。實際上,製造業勞工占勞動力比例多達80%。

鮑伯:那麼,你舉這個例子,不就顯示了自由貿易有多麼失敗嗎?這樣的政策並沒有使全國上下雨露均霑;只為了一小部分的人,卻必須犧牲絕大多數家庭:80%的勞工承受自由貿易的苦果,僅20%的人受益。這不是理論,這是歷史造就的殘酷事實。

拿破崙:那是你的意見,雖然此刻我不得不同意你,這個例子的確沒有我想的那般堅不可摧。

鮑伯:你原本說,長期下來自由貿易會讓每個人受益。從1972到2012年,足足四十年光景,這算長期了吧,怎麼絕大多數民眾仍然對自由貿易忿忿不平呢?你不會說80%的勞動力不算是絕大多數吧?

拿破崙:嗯……事實看來確實是你有理,但自由貿易有關稅所沒有的無形效益。國與國之間變得更為融洽,跨國商務造就和平氛圍,而關稅會導致戰爭,所以,我仍然相信自由貿易。鮑伯:你的說法過於籠統,根本無法證實。儘管德國與其鄰國有廣泛的商務往來,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還是發生了。儘管有著自由貿易,英國各殖民地依然起而反抗母國。是殖民主義造就了戰爭,不是關稅。

拿破崙:我們也無法讓時光倒流,以關稅手段去解決啊。

鮑伯:這我同意你,但我們至少可以採取適當措施,讓貿易均衡發生。事實是我駁斥了你支持自由貿易的舉例,但你依然對自由貿易能夠維持國際和平深信不疑,儘管它已經將我們的中產階級殘害殆盡。你所說的是80%的勞動人口為了進口商品,應該讓其家人流離失所,並忍受一次又一次的再培訓計畫,只為了那些沒有保障的工作。這麼一來,其他20%的人就能生活優渥,世界也不會受到戰爭威脅。這輩子我都是共和黨員,不過,若這代表我必須支持自由貿易,那我寧可什麼都不是;我受夠了再培訓!現代的經濟學家竟然不肯承認一個國家應該保持進出口均衡,只因為這和創設自由貿易的大衛.李嘉圖相衝突。很抱歉我愈說愈大聲,但我不得不這樣。三十年來我受盡了折磨,只為讓這個國家20%的人,得以踐踏其他80%人民的經濟權利。哥利亞先生,我說完了,請把講台讓給比爾,他也有好多疑問。

大衛.哥利亞:比爾,該你了。

比爾:謝謝你,大衛。鮑伯和我從1992年就認識了,那時我是艾弗利曳引機公司的技師,鮑伯進來當業務員。我也一樣,工作一個接著一個換,從一項再培訓計畫再到另一項。1975年我高中畢業,踏入職場當個汽車技師。第一次被解雇是在1985年,當時汽車進口暴增,迫使我的公司關廠,然後我參加曳引機製造培訓,隔年就進入艾弗利。1995年,我和鮑伯一同被解雇,接下來十年,從一個爛工作做到另一個;不過,那時至少還有份工作。2007年開始,我徹底失業了。現在我已經六十多歲,很愧疚老婆小孩還得和我身體不好的父母同住,他們靠社會安全金和微薄的存款利息過活。第一個問題,我想問眾議員斯巴達。

眾議員,我是個熱誠的民主黨員,從1978年以來就一直投票給你。我的問題是:像我和鮑伯這樣的人,為了社會安全退休基金,繳了超過三十年的重稅,為什麼到現在,它竟然空空如也?

眾議員斯巴達:謝謝你,比爾,這麼多年來一直投票給我。相信我,比爾,即便經濟衰退2009年就結束了,你依然無法找到工作,我感到非常難過。至於社會安全基金,只要民主黨仍是執政黨,它就不會有危險。我絕對不會支持退休福利刪減。

比爾:但是,眾議員,你沒有回答我的問題。為何退休基金被掏空了?那些錢去了哪裡?

眾議員斯巴達:它並不是身無分文,仍然有一些錢可以支付退休金,而且如果有需要,政府也可以借錢,兌現我們對退休人員的承諾。比爾:我們已經繳了很高的稅給這個基金了,為什麼你還要借錢去支付退休金呢?我沒有讀很多書,但最近我的朋友鮑伯給了我一本歷史書,而我記憶猶新。我記得1983年時自己非常憤怒,因為那年有人建議要提高我的薪資稅。我是個民主黨員,1980年時卻投票給雷根,當時他承諾要減輕我的稅負。1983年底,我得知接下來幾年社會安全稅會增加,不過政府會把這些稅收存入帳戶,以保障我的退休福利。現在你告訴我,政府可能得跟別人借錢來支付我父母的退休金。那個退休帳戶跑到哪裡去了,眾議員?我知道我父母靠社會安全金過得很辛苦,為什麼我們的退休基金,也讓我們像那樣過活呢?

眾議員斯巴達:我知道那個基金裡沒什麼錢了,不過你不能怪我啊,要怪就怪共和黨的總統和國會議員們,包括參議員凱撒,三十多年來他挖空那個基金,只為了給富人巨額的減稅法案。

比爾:共和、民主兩黨好像都盡力在責怪對方。民主黨人怎麼能夠全身而退呢?你們不是應該好好為我們的利益把關嗎?我是說,若沒有民主黨人逮住機會加以支持,法案就不能通過啊。所以,沒有你們的協助,共和黨怎麼有辦法偷渡基金呢?

眾議員斯巴達:不,我從來沒有幫忙偷渡基金。

比爾:但你的確投了減稅法案一票。

眾議員斯巴達:讓我想想……是的,我的確這麼做過,但我後悔莫及。我也發過誓,只要我當選參議員,他們絕不能再碰社會福利金一根汗毛。

比爾:你是否曾投票支持過宣稱可以解決預算赤字的一九八一年減稅法案?

眾議員斯巴達:是的,我曾經投票支持。那時我被供給面經濟學的花言巧語說服,以為刪減所得稅率能夠刺激經濟,平衡預算。

比爾:然後你以及共和黨員們,在1982、1983年時,又投票支持加稅?

眾議員斯巴達:是的。

比爾:減稅思維出了什麼問題嗎,眾議員?怎麼你會在1981年為刺激經濟而投票支持減稅,接著又在兩年後投票支持大幅加稅呢?不論減稅還是加稅,每項稅收都來自人民的收入。所以,你投票支持減低所得稅率,然後又轉了個彎,以其他項目稅率的提高作為補償。

眾議員斯巴達:此時此刻,我不知道自己為何投票支持增稅了。要是我知道福利金帳戶會被挪用,我就不會這麼做。

比爾:我可以問參議員凱撒一樣的問題嗎?

參議員凱撒:恐怕你也會讓我為難了。好吧,說一說你的問題。

比爾:我們已經證實,你在1981年時刪減所得稅率,然後提高諸多讓低收入戶負擔沉重的稅項。這不就是將稅負從富人身上移轉到窮人身上嗎?為什麼你那麼憎恨窮人?

參議員凱撒:比爾,我能體會多年來你一直沒有工作,也感到憤懣不平。但請相信我,我投票支持減稅,不是為了傷害貧窮或中產階級,只是想依照我的經濟顧問建議的那樣去整頓經濟。我真心以為我們是在修復受損的社會安全體系。

漢克.侯德:哥利亞先生,我可以加入討論嗎?我知道許多關於社會安全險的歷史,而參議員及眾議員所說的,恐怕都不是實話。

大衛.哥利亞:哇!討論真是愈演愈烈了。星球新聞網一向致力於讓選民了解實情,而今日由我們獨家播出的盛事,實現了我對公開公共資訊的承諾。是的,漢克,請務必加入論戰。為什麼你覺得參議員及眾議員都沒有對我們坦白呢?

漢克.侯德:讓我告訴各位實際發生了什麼事。故事很長,但我會長話短說。就在雷根宣誓就職總統之後,他隨即提出個人及公司所得稅巨減計畫,且說這麼一來會使預算平衡,甚至可以減低赤字,不過沒什麼國會議員被他的話語說服。但他才剛取得壓倒性勝利,民主黨不太想反對總統的第一件立法法案。經濟病入膏肓,大規模失業及二位數通膨如影隨形。社會亟需一項新措施,而富人對於高稅負反感已深,雷根於是在1981年中讓減稅法案通過。

新法案通過後幾個禮拜,一些自作聰明的經濟學家拿起他們的計算機,估算出1982年的預算赤字,結果在金融市場掀起狂風巨浪。赤字估計值不僅跨過1千億美元大關,還越過了2千億,可說歷史上絕無僅有,因為直到1980年,赤字都不曾超過750億。利率原本就因為巨幅通膨而呈兩位數,如今更往上衝。我還記得曾聽到房貸利率高至18%。所以,即使在雷根的法案生效之前,經濟就已嚴重衰退。政府支出驟增、稅收劇減,赤字估計值成了自我應驗的預言。鮑伯:你的說法過於籠統,根本無法證實。儘管德國與其鄰國有廣泛的商務往來,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還是發生了。儘管有著自由貿易,英國各殖民地依然起而反抗母國。是殖民主義造就了戰爭,不是關稅。

拿破崙:我們也無法讓時光倒流,以關稅手段去解決啊。

鮑伯:這我同意你,但我們至少可以採取適當措施,讓貿易均衡發生。事實是我駁斥了你支持自由貿易的舉例,但你依然對自由貿易能夠維持國際和平深信不疑,儘管它已經將我們的中產階級殘害殆盡。你所說的是80%的勞動人口為了進口商品,應該讓其家人流離失所,並忍受一次又一次的再培訓計畫,只為了那些沒有保障的工作。這麼一來,其他20%的人就能生活優渥,世界也不會受到戰爭威脅。這輩子我都是共和黨員,不過,若這代表我必須支持自由貿易,那我寧可什麼都不是;我受夠了再培訓!現代的經濟學家竟然不肯承認一個國家應該保持進出口均衡,只因為這和創設自由貿易的大衛.李嘉圖相衝突。很抱歉我愈說愈大聲,但我不得不這樣。三十年來我受盡了折磨,只為讓這個國家20%的人,得以踐踏其他80%人民的經濟權利。哥利亞先生,我說完了,請把講台讓給比爾,他也有好多疑問。

大衛.哥利亞:比爾,該你了。

比爾:謝謝你,大衛。鮑伯和我從1992年就認識了,那時我是艾弗利曳引機公司的技師,鮑伯進來當業務員。我也一樣,工作一個接著一個換,從一項再培訓計畫再到另一項。1975年我高中畢業,踏入職場當個汽車技師。第一次被解雇是在1985年,當時汽車進口暴增,迫使我的公司關廠,然後我參加曳引機製造培訓,隔年就進入艾弗利。1995年,我和鮑伯一同被解雇,接下來十年,從一個爛工作做到另一個;不過,那時至少還有份工作。2007年開始,我徹底失業了。現在我已經六十多歲,很愧疚老婆小孩還得和我身體不好的父母同住,他們靠社會安全金和微薄的存款利息過活。第一個問題,我想問眾議員斯巴達。

眾議員,我是個熱誠的民主黨員,從1978年以來就一直投票給你。我的問題是:像我和鮑伯這樣的人,為了社會安全退休基金,繳了超過三十年的重稅,為什麼到現在,它竟然空空如也?眾議員斯巴達:謝謝你,比爾,這麼多年來一直投票給我。相信我,比爾,即便經濟衰退2009年就結束了,你依然無法找到工作,我感到非常難過。至於社會安全基金,只要民主黨仍是執政黨,它就不會有危險。我絕對不會支持退休福利刪減。

比爾:但是,眾議員,你沒有回答我的問題。為何退休基金被掏空了?那些錢去了哪裡?

眾議員斯巴達:它並不是身無分文,仍然有一些錢可以支付退休金,而且如果有需要,政府也可以借錢,兌現我們對退休人員的承諾。

比爾:我們已經繳了很高的稅給這個基金了,為什麼你還要借錢去支付退休金呢?我沒有讀很多書,但最近我的朋友鮑伯給了我一本歷史書,而我記憶猶新。我記得1983年時自己非常憤怒,因為那年有人建議要提高我的薪資稅。我是個民主黨員,1980年時卻投票給雷根,當時他承諾要減輕我的稅負。1983年底,我得知接下來幾年社會安全稅會增加,不過政府會把這些稅收存入帳戶,以保障我的退休福利。現在你告訴我,政府可能得跟別人借錢來支付我父母的退休金。那個退休帳戶跑到哪裡去了,眾議員?我知道我父母靠社會安全金過得很辛苦,為什麼我們的退休基金,也讓我們像那樣過活呢?

眾議員斯巴達:我知道那個基金裡沒什麼錢了,不過你不能怪我啊,要怪就怪共和黨的總統和國會議員們,包括參議員凱撒,三十多年來他挖空那個基金,只為了給富人巨額的減稅法案。

比爾:共和、民主兩黨好像都盡力在責怪對方。民主黨人怎麼能夠全身而退呢?你們不是應該好好為我們的利益把關嗎?我是說,若沒有民主黨人逮住機會加以支持,法案就不能通過啊。所以,沒有你們的協助,共和黨怎麼有辦法偷渡基金呢?

眾議員斯巴達:不,我從來沒有幫忙偷渡基金。

比爾:但你的確投了減稅法案一票。

眾議員斯巴達:讓我想想……是的,我的確這麼做過,但我後悔莫及。我也發過誓,只要我當選參議員,他們絕不能再碰社會福利金一根汗毛。

比爾:你是否曾投票支持過宣稱可以解決預算赤字的一九八一年減稅法案?

眾議員斯巴達:是的,我曾經投票支持。那時我被供給面經濟學的花言巧語說服,以為刪減所得稅率能夠刺激經濟,平衡預算。

比爾:然後你以及共和黨員們,在1982、1983年時,又投票支持加稅?

眾議員斯巴達:是的。比爾:減稅思維出了什麼問題嗎,眾議員?怎麼你會在1981年為刺激經濟而投票支持減稅,接著又在兩年後投票支持大幅加稅呢?不論減稅還是加稅,每項稅收都來自人民的收入。所以,你投票支持減低所得稅率,然後又轉了個彎,以其他項目稅率的提高作為補償。

眾議員斯巴達:此時此刻,我不知道自己為何投票支持增稅了。要是我知道福利金帳戶會被挪用,我就不會這麼做。

比爾:我可以問參議員凱撒一樣的問題嗎?

參議員凱撒:恐怕你也會讓我為難了。好吧,說一說你的問題。

比爾:我們已經證實,你在1981年時刪減所得稅率,然後提高諸多讓低收入戶負擔沉重的稅項。這不就是將稅負從富人身上移轉到窮人身上嗎?為什麼你那麼憎恨窮人?

參議員凱撒:比爾,我能體會多年來你一直沒有工作,也感到憤懣不平。但請相信我,我投票支持減稅,不是為了傷害貧窮或中產階級,只是想依照我的經濟顧問建議的那樣去整頓經濟。我真心以為我們是在修復受損的社會安全體系。

漢克.侯德:哥利亞先生,我可以加入討論嗎?我知道許多關於社會安全險的歷史,而參議員及眾議員所說的,恐怕都不是實話。

大衛.哥利亞:哇!討論真是愈演愈烈了。星球新聞網一向致力於讓選民了解實情,而今日由我們獨家播出的盛事,實現了我對公開公共資訊的承諾。是的,漢克,請務必加入論戰。為什麼你覺得參議員及眾議員都沒有對我們坦白呢?

漢克.侯德:讓我告訴各位實際發生了什麼事。故事很長,但我會長話短說。就在雷根宣誓就職總統之後,他隨即提出個人及公司所得稅巨減計畫,且說這麼一來會使預算平衡,甚至可以減低赤字,不過沒什麼國會議員被他的話語說服。但他才剛取得壓倒性勝利,民主黨不太想反對總統的第一件立法法案。經濟病入膏肓,大規模失業及二位數通膨如影隨形。社會亟需一項新措施,而富人對於高稅負反感已深,雷根於是在1981年中讓減稅法案通過。

新法案通過後幾個禮拜,一些自作聰明的經濟學家拿起他們的計算機,估算出1982年的預算赤字,結果在金融市場掀起狂風巨浪。赤字估計值不僅跨過1千億美元大關,還越過了2千億,可說歷史上絕無僅有,因為直到1980年,赤字都不曾超過750億。利率原本就因為巨幅通膨而呈兩位數,如今更往上衝。我還記得曾聽到房貸利率高至18%。所以,即使在雷根的法案生效之前,經濟就已嚴重衰退。政府支出驟增、稅收劇減,赤字估計值成了自我應驗的預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272915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6
    • 商品規格
    • 21*15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