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關係(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最新觀念與法規為主軸,帶領讀者了解勞資行為及關係、勞工及雇主間的合作、矛盾之形式,並由勞工及雇主間的法律關係探討國家的社會、經濟政策,以及權力思想及勞務管理等。內容力求簡潔,並有一氣呵成的學習效果。
各章均編有「勞資案例」,啟發讀者對該章所闡述的課題進行實務層面的思考並得到更合理的觀念;章末提出「問題與討論」供讀者回顧該章的重要問題,並可在課堂中互相討論。本書附錄「自我演練」收錄歷屆考題,讓準備相關國家考試的讀者能快速複習。
作者在論述上力求對勞方或資方不偏不倚,在內容上則兼顧理論與實務,讓讀者在理論上得到實務的應用,在實務上亦能在理論中得到印證。
本書名為「勞資關係」,然而內容涵括了「勞工問題」、「勞資關係管理」,甚至在「人力資源管理」專章「團體協商」、「工會」、「員工關係」等,對許多相關課程均有參考價值。
近年來,空中運輸企業與工會的罷工爭議越發興盛,其中涉及搭便車條款的擬定,勞資雙方不讓步、不妥協,造成社會成本負擔。第二版特別新增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及美國RCA職業災害爭議案例,同時補充勞資關係發展歷程、美國集體勞動法沿革之相關知識,另外,同步更新勞資爭議處理法規相關資訊,使得全書內容更趨完整。
本書書末「自我演練」附解答;各章「問題與討論」供授課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互動,或自學讀者歸納整理該章所學,並加以思考、探討,不提供解答。讀者選購時請知悉,出版社與銷售單位均無法提供解答。
目錄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勞資關係
第二節 勞工與雇主
案例:勞動節
第二章 工會與勞資關係理論
第一節 工會理論
第二節 勞資關係理論
案例:無薪假之法理
第三章 歷史發展與勞動環境
第一節 英美兩國的工會歷史
第二節 勞動市場與勞動力
案例:美國全國總工會AFL-CIO
第四章 勞資關係機制
第一節 英國勞資關係機制
第二節 美國勞資關係機制
第三節 澳洲勞資關係機制
案例:美西港口封港事件
第二部分
第五章 工會組織
第一節 基層工會與聯合工會
第二節 全國性工會
第三節 主要國家的工會組織
案例:富士康要設「真正工會」
第六章 雇主組織
第一節 雇主與管理者
第二節 主要國家的雇主組織
第三節 雇主的管理策略
案例:日本的「春鬥」是什麼?
第七章 勞資關係管理
第一節 勞資關係管理理論
第二節 紀律管理與申訴
案例:紐克(NUCOR)鋼鐵公司:一個成功的勞資關係管理案例
第八章 團體協商
第一節 團體協商的本質
第二節 主要國家的團體協商制度
案例:NBA勞資爭議停賽事件
第三部分
第九章 我國勞資關係之機制
第一節 我國的勞動環境
第二節 我國勞工法體系及發展
案例:立法院三讀通過工會法,勞動三權邁入新紀元
第十章 我國工會法與工會組織
第一節 工會幹部權益保障
第二節 工會法
第三節 我國工會組織現況
案例: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行動
第十一章 我國團體協約法與團體協商機制
第一節 團體協約法
第二節 我國團體協商現況
案例1:日本的「勞資協議制」
案例2:團體協約的雇主─以公立學校是否為教師之雇主為例
案例3:團體協約「禁搭便車」條款爭議
第十二章 我國勞資爭議處理
第一節 勞資爭議與爭議行為
第二節 勞資爭議處理法及現況
案例1:RCA 職業災害爭議案
案例2:基X客運勞資爭議事件
附錄 自我演練
序/導讀
二版序
由於近年來,勞資問題受到各界注目,更成為企業及勞工的最大挑戰,無論是法規的修訂受到嚴厲的批評(一例一休),或影響大眾安全的問題(遊覽車翻覆),以及退休金問題(年金改革),或罷工(華航、長榮)、停業(復興航空),在在顯示勞資關係衝突與改造年代已經來臨,勞資問題面臨嚴苛的考驗,勞工不會留在家中坐以待斃,勞資關係必須有正確的看法與了解,才能應付錯綜複雜的現象。讀者研讀本書後,得以了解勞資行為及關係、勞工及雇主間的合作、矛盾之形式,並由勞工及雇主間的法律關係得知國家的社會、經濟政策、權力思想及勞務管理等。
本書以最新觀念與法規為主軸,內容力求簡潔,並期望能有一氣呵成之學習效果。除於每章結束後提出「問題與討論」,供學生回顧該章的重要問題外,另有「勞資案例」之編排,使該章所闡述的問題有實務性的思考,能讓讀者獲得更多的啟發與更合理的觀念。讀者使用本書,除在「勞資關係」領域能有所增進外,本書附錄編排的歷屆考題,對於準備各項國家考試者,亦能提供相當之幫助。
本書名為《勞資關係》,然課程內涵包括「勞工問題」、「勞資關係管理」,甚至在「人力資源管理」專章「團體協商」、「工會」、「員工關係」等,在眾多課程中均有參考價值。本書並力求不偏勞方或資方之公正論述,內容試圖在理論上得到實務的應用、在實務上亦能於理論中得到印證。近年來,空中運輸企業與工會的罷工爭議越發興盛,其中涉及搭便車條款的擬定,勞資雙方不讓步、不妥協,造成社會成本負擔。此次改版特別新增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及美國RCA職業災害爭議案例,同時補充勞資關係發展歷程、美國集體勞動法沿革之相關知識,另外,同步更新勞資爭議處理法規相關資訊,使得全書內容更趨完整,本書基於公益立場關懷至甚,爰著筆談論之淺見,盼各界指正。隨疫情全球性擴展,未來勞資關係必有更大的挑戰。
本書能夠順利付梓,要感謝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協助,現今教科書市場競爭力大,而仍然願意讓本書出版,令人感佩;當然也必須對所有提供意見之個人及團體的先進與朋友們,表示尊敬與謝意,沒有他們的協助,本書也不可能發行。本書編著者雖傾盡數十年的研究及教學經驗,仍感有所不足、亦唯恐有偏誤之處,尚祈學術界及實務界先進不吝指正與賜教。冀望本書的出版,能讓有關勞資問題課程之授課教師、選讀學生及實際從事勞資問題工作的讀者有所助益。
吳全成、馬翠華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