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鐵道浪漫印象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福爾摩沙鐵道浪漫印象》承蒙臺灣鐵道史專家蘇昭旭老師的審閱與校註,使得正確性與公信力大增。本書在撰寫繪製的過程中經蘇老師指導,多次修改重製,才有最終的成果,若非蘇昭旭老師的傾囊相助,本書今日斷不可能出版。
本書以插畫繪本的方式呈現臺灣在日本時代與後續延伸的鐵道美學體驗,這些插畫是經過藝術手段以創造浪漫的印象,並不完全寫實,但仍能看出當年鐵道建築與器物的精緻優雅,對照於今日的醜陋混亂,難怪會讓年輕人產生「隔代浪漫」的幻想,發思古之幽情,雖然他們並未親身經歷過那個年代。
本書不但有知識性,還具有藝術性與收藏價值。我是以「終身典藏」的心情在做這本書,期待您也以同樣的心情來收藏它。
目錄
序/導讀
自序
臺灣比中國大陸更早有正式營運的鐵道,這一點是歷史的事實。但劉銘傳建設從基隆到新竹的鐵路無論選線與工程品質都不良,營運管理不上軌道,存在的時間也甚短,對臺灣的鐵道文化影響不大。臺灣人的鐵道文化意識是奠基於日本統治之後的鐵道建設。眾所周知日本人對鐵道建設是有狂熱的,佔領臺灣不過13年就讓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甚至可以為了泡溫泉興建一條新北投支線。
明治維新主要的學習對象是英國,英國是鐵道運輸的創始者,又與日本島國地理環境類似,全盤引進英國的鐵道觀念可以理解。十九世紀還沒有汽車與航空,當時所有列強都把鐵道運力當成是國力的象徵,不僅是產業經濟,更是國防動員能力的指標,追求富國強兵的日本深受影響,不僅在本土,在新佔領的臺灣與滿洲更是大力投資建設鐵道,甚至以鐵道為軸心成立拓殖托辣斯進行大規模開發,這是臺灣在日治時代鐵道建設的主要背景。
日本治臺初期臺灣的都市化發展還不明顯,所以鐵道選線較以地形為考量而不必遷就原有的聚落,鐵道通過與否就創造了新市鎮的繁榮與舊城鎮的衰敗。此外在鐵路普及之前,歐美各國都是利用運河與馬拖駁船來運輸工廠的原料與成品,鐵道出現只是取代運河而已。但臺灣由於地形上的原因,山脈阻擋、河川切割、地形破碎、高低落差很大,很難建立運河系統,所以比歐洲更依賴鐵路。
1945年日本戰敗離開臺灣,接收的國民政府經過抗戰與內戰的消耗,對於臺灣的鐵道連維持現況都很吃力,遑論建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府官僚大多留美背景,嚮往美國大公路主義與崇拜汽車文化,對於鐵道建設缺少熱忱。由於鐵道的基礎建設投資比公路大,而且維護困難,若不是基於長遠考慮,很難獲得政府支持。1949年國府敗退來臺灣,天天想的是反攻大陸,既無心也無餘力做長遠的打算。60年代之後臺灣以代工業發展經濟,省錢與實用主義當道,人人追求短利,重公路輕鐵道的心理並不因為錢淹腳目而有所改變,反而因為有錢了讓許多美麗的火車站在改建過程中無端消失。
臺北市曾經在70年代宣稱自己是世界上公車數量最多的城市,這可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因為以臺北市擁有這麼多的人口竟然沒有一條地鐵,這反而顯示臺北是一個落後的城市。當時臺北市區的鐵路也還沒有地下化,許多橫貫市中心的平交道造成嚴重塞車,甚至曾經想將鐵路架在中華商場屋頂上通過代替地鐵,說到底還是以汽車為中心的思考。70年代之後為了汽車大量增長而開闢的公路不斷鯨吞臺灣有限的土地,人行步道沒了、綠地消失了、良田不見了、房子被削去一半,汽車呼嘯而過,除了噪音與廢氣什麼也沒有留下,連消費都沒有,為了汽車我們付出的代價何其大?
這個問題還可以從文化面來剖析,鐵道是一種大眾運輸工具,乘客需要配合固定的班次時間到達固定的地點登車,所以需要事先做周延的計劃。在車廂中人與人的距離很近,需要注意行為分寸、遵守禮節規範,這些都讓個人自由受到限制,對於日本的民族性這卻是非常適合的,因為日本人向來重視群己關係,視帶給他人不便為莫大恥辱。日人統治臺灣50年,臺灣人多少受到影響,但這畢竟不是民族的本質,尤其臺灣是移民社會,一向不喜歡受到秩序規範,美國式的汽車文化更受歡迎,因為高興何時出門、愛開到哪裡不必做計劃,想走就走,這完全符合臺灣人的個性。而且車內是獨立的個人小世界,在政治高壓年代,這種小確幸的自由是何等的吸引人?所以儘管買車與養車的成本很高,人人仍然把擁有汽車當成首要目標與成就指標。其實,現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狂熱購買慾不也是同樣心理?如果經濟負擔不起,退而求其次就是機車,所以臺灣的機車普及率極高,而且更加不守規範,都是基於同樣的心理。
火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許多人的鄉愁,在文青當道的今天,追尋老蒸汽火車頭與日治時代驛站的影像成為一門顯學。雖然本書大部分都是以日治時代為背景,但一些戰後的鐵道元素仍然與日治有傳承關係,所以也會帶入。一本過去慣例,全書以多達百幅以上的精美插畫方式呈現,讓歷史不再只是模糊泛黃的老照片,而是像電影一樣鮮活呈現在眼前。本書不但有知識性,還具有藝術性與收藏價值。我們是以「終身典藏」的心情在做這本書,期待您也以同樣的心情來收藏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