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實務:附最新國貿大會考試題彙編詳解與重點整理(附光碟)(第3版)
內容簡介
                        
精華理論+實務應用+試題解析=最實用國貿實務操作用書
▶切合實務:避開坊間多數國貿書籍相同的誤解。
▶簡潔易懂:考量實務工作上會碰到的問題加強說明。
▶收錄國貿條規Incoterms 2020說明、信用狀統一慣例、運輸保險與通關實務等,解說詳細、活用案例豐富。
▶隨書光碟針對「國際貿易大會考」整理考試重點、解析題目,考照應試有把握。
台灣為海島型經濟體,國際貿易在台灣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國際貿易的領域很廣泛,包含金流、物流、文件流、通關、運輸、財務等,舉凡公司的外銷人員、國外採購人員、進出口單位、倉管物流、船公司、航空公司、海空運承攬業、銀行外匯人員,甚至海關人員多少都會跟「國際貿易」沾上邊。
本書作者以在業界三十年工作經驗,結合教學心得,撰成國貿專業參考用書。深入淺出介紹貿易契約、國貿條規Incoterms 2020、進出口流程與通關、信用狀、運輸保險等內容,搭配實例說明,易懂易記;並針對「國際貿易大會考」歸納考試重點與題目詳解。希望讓國貿相關領域的讀者有實質上的收穫,對於有興趣應試的學生與社會人士也有所助益。
				▶切合實務:避開坊間多數國貿書籍相同的誤解。
▶簡潔易懂:考量實務工作上會碰到的問題加強說明。
▶收錄國貿條規Incoterms 2020說明、信用狀統一慣例、運輸保險與通關實務等,解說詳細、活用案例豐富。
▶隨書光碟針對「國際貿易大會考」整理考試重點、解析題目,考照應試有把握。
台灣為海島型經濟體,國際貿易在台灣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國際貿易的領域很廣泛,包含金流、物流、文件流、通關、運輸、財務等,舉凡公司的外銷人員、國外採購人員、進出口單位、倉管物流、船公司、航空公司、海空運承攬業、銀行外匯人員,甚至海關人員多少都會跟「國際貿易」沾上邊。
本書作者以在業界三十年工作經驗,結合教學心得,撰成國貿專業參考用書。深入淺出介紹貿易契約、國貿條規Incoterms 2020、進出口流程與通關、信用狀、運輸保險等內容,搭配實例說明,易懂易記;並針對「國際貿易大會考」歸納考試重點與題目詳解。希望讓國貿相關領域的讀者有實質上的收穫,對於有興趣應試的學生與社會人士也有所助益。
名人推薦
						欣見何怡興老師出書。何怡興老師長期服務於國貿領域,學經歷俱豐,是本會「貿易諮詢服務中心」顧問,也是「中華民國貿易教育基金會」國貿實務課程金牌講師,不管是國貿條規Incoterms 2020、信用狀統一慣例解析、運輸保險與通關實務都熟知詳解、解說清晰。多年來,何老師也曾輔導許多國貿從業人士及學生高分考取《國貿大會考》證照,教學熱誠、講課內容精彩豐富,深受好評。
何老師於2022年初退休後,就計畫著手編寫此書,希望以他三十年的工作經驗,結合教學心得,寫出一本精簡易懂的國貿專業書籍。適逢何老師新書付梓問世,特為之作序,並推薦這本好書給各界讀者,期盼本書可以帶給國貿相關從業人員不一樣的思維,與兼具實務應用的精彩內容,同時也可以提供給國貿教學領域、學生、或有興趣報考《國貿大會考》的社會人士一本實用的參考用書。
台灣以貿易立國,國際貿易在台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本會作為全台最大進出口商業團體,對於產業發展責無旁貸。不管是協助廠商出口拓銷、貿易服務、提供政府經貿政策建議;或是透過產學合作,培訓貿易人才等。如今進入到數位經濟時代,遠距工作、電子商務、供應鏈安全等成為重要課題,本會也因應時局,提供跨境電商服務等。
未來,貿易業還面臨重大挑戰,就是全球的「綠色經濟」發展趨勢。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正式將「逐步減少」煤碳列入會議結論,宣告低碳低汙染時代的來臨,勢必將牽動產業鏈徹底改變,一個以綠色、永續為基礎的經濟時代已經展開,這些將考驗國貿從業人員的應變與思維,唯有隨時保持良好的學習精神與態度,才可以跟上快速變遷的時代潮流。
期待此書付梓,為國貿領域帶來全新面貌。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秘書長 黃文榮
				何老師於2022年初退休後,就計畫著手編寫此書,希望以他三十年的工作經驗,結合教學心得,寫出一本精簡易懂的國貿專業書籍。適逢何老師新書付梓問世,特為之作序,並推薦這本好書給各界讀者,期盼本書可以帶給國貿相關從業人員不一樣的思維,與兼具實務應用的精彩內容,同時也可以提供給國貿教學領域、學生、或有興趣報考《國貿大會考》的社會人士一本實用的參考用書。
台灣以貿易立國,國際貿易在台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本會作為全台最大進出口商業團體,對於產業發展責無旁貸。不管是協助廠商出口拓銷、貿易服務、提供政府經貿政策建議;或是透過產學合作,培訓貿易人才等。如今進入到數位經濟時代,遠距工作、電子商務、供應鏈安全等成為重要課題,本會也因應時局,提供跨境電商服務等。
未來,貿易業還面臨重大挑戰,就是全球的「綠色經濟」發展趨勢。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正式將「逐步減少」煤碳列入會議結論,宣告低碳低汙染時代的來臨,勢必將牽動產業鏈徹底改變,一個以綠色、永續為基礎的經濟時代已經展開,這些將考驗國貿從業人員的應變與思維,唯有隨時保持良好的學習精神與態度,才可以跟上快速變遷的時代潮流。
期待此書付梓,為國貿領域帶來全新面貌。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秘書長 黃文榮
目錄
						第一章 我國外貿現況與發展
單元一 台灣出口概況
單元二 台灣進口概況
單元三 外貿付款方式的變化
單元四 世界各大經貿組織
單元五 我國經貿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單元六 總結
第二章 國際貿易基本概念
單元一 國際貿易型態
單元二 貿易相關機構
單元三 國際貿易商品標準分類
單元四 台灣進口前五大類產品的稅則號別
第三章 貿易契約的基本與一般交易條件
單元一 品質條件
單元二 數量條件
單元三 價格條件
單元四 付款條件
單元五 交貨條件
單元六 保險條件
單元七 包裝條件
單元八 一般交易條件
第四章 新版國貿條規Incoterms 2020
單元一 國貿條規能做哪些事
單元二 國貿條規不作或不規範哪些事
單元三 國貿條規2000、2010、2020的演進與主要差異
單元四 國貿條規Incoterms 2020
單元五 如何選用適當的國貿條規
單元六 其他貿易條件
單元七 國貿條規2020總結
第五章 國際貿易進出口流程
單元一 市場調查
單元二 招攬客戶
單元三 買方詢價、賣方報價
單元四 接受
單元五 買方下採購訂單
單元六 海運進出口流程(採記帳方式付款)
單元七 空運進出口流程(採記帳方式付款)
單元八 信用狀方式交易流程
單元九 三角貿易
單元十 總結
第六章 國際貿易相關單據
單元一 商業發票(commercial invoice)
單元二 裝箱單(packing list)
單元三 海運提單(ocean bill of lading)
單元四 複合式運送單據(multimodal or combined transport document)
單元五 不可轉讓海運貨單(non-negotiable sea waybill)
單元六 傭船提單(charter party bill of lading)
單元七 聯運提單(through B/L)
單元八 小提單(delivery order)
單元九 空運貨(提)單(air waybill)
單元十 保險單(insurance policy)
單元十一 輸出許可證(export permit)
單元十二 輸入許可證(import permit)
單元十三 產地證明書(certificate of origin)
單元十四 到貨通知書(arrival notice)
單元十五 檢驗報告(certificate of inspection)
單元十六 驗證登錄或型式認可(registration of product certificate or type approval product)
單元十七 輸入商品合格證書(Certificate of import inspection)
第七章 國際貨物運輸實務
單元一 貨櫃運輸
單元二 全球前十二大貨櫃輪船公司
單元三 海運運輸業者分類
單元四 定期貨櫃輪船公司
單元五 不定期散裝輪船公司
單元六 空運承攬運送業
單元七 海運運費計價
單元八 空運運費計價
單元九 船公司vs.海空承攬運送業
單元十 貨櫃種類
單元十一 全球貨櫃運輸主要航線
第八章 進出口通關實務
單元一 台灣海關簡介
單元二 通關自動化
單元三 出口報關
單元四 進口報關
單元五 船邊驗放
單元六 原產地標準如何判定
單元七 享有優惠關稅的特殊產地證明
單元八 出口報單
單元九 進口報單
第九章 國際貿易付款方式
單元一 按付款方式區分
單元二 按付款先後區分
單元三 應收帳款承購
第十章 信用狀
單元一 何謂信用狀
單元二 信用狀的當事人
單元三 如何開發信用狀
單元四 跟單信用狀的種類
單元五 雙方採信用狀交易,賣方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單元六 何謂押匯
單元七 賣方押匯,押匯銀行是否必須墊款
單元八 擔保提貨與副提單背書
單元九 SWIFT格式信用狀的代號說明
單元十 如何開出一張好的信用狀
單元十一 UCP600部分條款解說
單元十二 備付信用狀
單元十三 信用狀賣斷
第十一章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單元一 英國協會貨物險條款
單元二 ICC-2009保險內容介紹
單元三 投保時機
單元四 貿易條件與保險規劃
單元五 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保險費率
單元六 預約保險單合約內容
單元七 貨損實例分享
第十二章 中華民國進出口稅則稅率
單元一 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制度HS Code
單元二 中華民國進出口稅則分類表
單元三 解釋準則
第十三章 出口價格核算與報價
單元一 出口價格的構成因素
單元二 出口貿易商如何報價
第十四章 進出口海空運相關費用
單元一 出口海運費(整櫃)
單元二 出口海運費(併櫃)
單元三 進口海運費(整櫃)
單元四 進口海運費(併櫃)
單元五 出口空運費
單元六 進口空運費
第十五章 台灣運輸業者的生態與競存
單元一 船公司
單元二 海運承攬運送業
單元三 空運承攬運送業
單元四 總結
附錄 國貿實務專有名詞與常用英文簡稱
單元一 貿易單據
單元二 海空運輸
單元三 進出口報關
單元四 付款方式
單元五 協會、機構、組織及其他
參考書目與網站
				單元一 台灣出口概況
單元二 台灣進口概況
單元三 外貿付款方式的變化
單元四 世界各大經貿組織
單元五 我國經貿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單元六 總結
第二章 國際貿易基本概念
單元一 國際貿易型態
單元二 貿易相關機構
單元三 國際貿易商品標準分類
單元四 台灣進口前五大類產品的稅則號別
第三章 貿易契約的基本與一般交易條件
單元一 品質條件
單元二 數量條件
單元三 價格條件
單元四 付款條件
單元五 交貨條件
單元六 保險條件
單元七 包裝條件
單元八 一般交易條件
第四章 新版國貿條規Incoterms 2020
單元一 國貿條規能做哪些事
單元二 國貿條規不作或不規範哪些事
單元三 國貿條規2000、2010、2020的演進與主要差異
單元四 國貿條規Incoterms 2020
單元五 如何選用適當的國貿條規
單元六 其他貿易條件
單元七 國貿條規2020總結
第五章 國際貿易進出口流程
單元一 市場調查
單元二 招攬客戶
單元三 買方詢價、賣方報價
單元四 接受
單元五 買方下採購訂單
單元六 海運進出口流程(採記帳方式付款)
單元七 空運進出口流程(採記帳方式付款)
單元八 信用狀方式交易流程
單元九 三角貿易
單元十 總結
第六章 國際貿易相關單據
單元一 商業發票(commercial invoice)
單元二 裝箱單(packing list)
單元三 海運提單(ocean bill of lading)
單元四 複合式運送單據(multimodal or combined transport document)
單元五 不可轉讓海運貨單(non-negotiable sea waybill)
單元六 傭船提單(charter party bill of lading)
單元七 聯運提單(through B/L)
單元八 小提單(delivery order)
單元九 空運貨(提)單(air waybill)
單元十 保險單(insurance policy)
單元十一 輸出許可證(export permit)
單元十二 輸入許可證(import permit)
單元十三 產地證明書(certificate of origin)
單元十四 到貨通知書(arrival notice)
單元十五 檢驗報告(certificate of inspection)
單元十六 驗證登錄或型式認可(registration of product certificate or type approval product)
單元十七 輸入商品合格證書(Certificate of import inspection)
第七章 國際貨物運輸實務
單元一 貨櫃運輸
單元二 全球前十二大貨櫃輪船公司
單元三 海運運輸業者分類
單元四 定期貨櫃輪船公司
單元五 不定期散裝輪船公司
單元六 空運承攬運送業
單元七 海運運費計價
單元八 空運運費計價
單元九 船公司vs.海空承攬運送業
單元十 貨櫃種類
單元十一 全球貨櫃運輸主要航線
第八章 進出口通關實務
單元一 台灣海關簡介
單元二 通關自動化
單元三 出口報關
單元四 進口報關
單元五 船邊驗放
單元六 原產地標準如何判定
單元七 享有優惠關稅的特殊產地證明
單元八 出口報單
單元九 進口報單
第九章 國際貿易付款方式
單元一 按付款方式區分
單元二 按付款先後區分
單元三 應收帳款承購
第十章 信用狀
單元一 何謂信用狀
單元二 信用狀的當事人
單元三 如何開發信用狀
單元四 跟單信用狀的種類
單元五 雙方採信用狀交易,賣方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單元六 何謂押匯
單元七 賣方押匯,押匯銀行是否必須墊款
單元八 擔保提貨與副提單背書
單元九 SWIFT格式信用狀的代號說明
單元十 如何開出一張好的信用狀
單元十一 UCP600部分條款解說
單元十二 備付信用狀
單元十三 信用狀賣斷
第十一章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單元一 英國協會貨物險條款
單元二 ICC-2009保險內容介紹
單元三 投保時機
單元四 貿易條件與保險規劃
單元五 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保險費率
單元六 預約保險單合約內容
單元七 貨損實例分享
第十二章 中華民國進出口稅則稅率
單元一 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制度HS Code
單元二 中華民國進出口稅則分類表
單元三 解釋準則
第十三章 出口價格核算與報價
單元一 出口價格的構成因素
單元二 出口貿易商如何報價
第十四章 進出口海空運相關費用
單元一 出口海運費(整櫃)
單元二 出口海運費(併櫃)
單元三 進口海運費(整櫃)
單元四 進口海運費(併櫃)
單元五 出口空運費
單元六 進口空運費
第十五章 台灣運輸業者的生態與競存
單元一 船公司
單元二 海運承攬運送業
單元三 空運承攬運送業
單元四 總結
附錄 國貿實務專有名詞與常用英文簡稱
單元一 貿易單據
單元二 海空運輸
單元三 進出口報關
單元四 付款方式
單元五 協會、機構、組織及其他
參考書目與網站
序/導讀
						  國際貿易的領域很廣泛,包含金流、物流、文件流、通關、運輸、財務等,所以舉凡公司的外銷人員、採購人員、進出口單位、倉管物流、運輸業者、銀行外匯人員,甚至海關人員,多少都會跟「國際貿易」沾上邊,因此除了本身工作的範圍外,也應該多涉獵其他相關領域,才能夠融會貫通。
2006年筆者於工作期間因緣際會於某間大學進修部開啟了斜槓人生,開始過著上班、編講義、授課的充實生活,受聘學校也曾達到六家,那段期間,偶而會到一些公司行號授課,也會到各大機構當學員聽課,坊間新出版的國貿實務相關書籍也不會輕易放過,因為筆者喜歡閱讀,且期許自己可以與時俱進。年輕時感受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不料年長時,猛然發現書籍多到租庫房,為了消化堆積如山的書本,於是2022年初決定裸退,專心看書、寫書。
這本國貿實務參考書是筆者在職場工作三十多年經驗的累積,再加上平日授課、聽課與閱讀國貿專業書籍編輯而成。筆者之前在「台北市進出口公會」輔導國貿大會考多年,發現坊間並沒有相關的考試用書,因此趁此機會在本書的附錄整理出應試技巧與大部分題目的詳解,希望對有興趣參加國貿大會考的學生與社會人士有所幫助。
本書編輯期間,承蒙多位業界好友以及昔日銀行、報關行、海空運的配合業者給予筆者相當寶貴的意見。本書內容力求精簡易讀,同時也相當程度確認了實務操作的正確性,然筆者才疏學淺,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惠賜指教。本書得以在2023年順利出版上市,首先要感謝五南圖書出版(股)公司給我這個難得的機會,更要感謝侯家嵐主編的鼎力相助,最後僅以本書獻給我摯愛的雙親,沒有你們的撫育與教養,就沒有今日的我。
何怡興 謹識
				2006年筆者於工作期間因緣際會於某間大學進修部開啟了斜槓人生,開始過著上班、編講義、授課的充實生活,受聘學校也曾達到六家,那段期間,偶而會到一些公司行號授課,也會到各大機構當學員聽課,坊間新出版的國貿實務相關書籍也不會輕易放過,因為筆者喜歡閱讀,且期許自己可以與時俱進。年輕時感受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不料年長時,猛然發現書籍多到租庫房,為了消化堆積如山的書本,於是2022年初決定裸退,專心看書、寫書。
這本國貿實務參考書是筆者在職場工作三十多年經驗的累積,再加上平日授課、聽課與閱讀國貿專業書籍編輯而成。筆者之前在「台北市進出口公會」輔導國貿大會考多年,發現坊間並沒有相關的考試用書,因此趁此機會在本書的附錄整理出應試技巧與大部分題目的詳解,希望對有興趣參加國貿大會考的學生與社會人士有所幫助。
本書編輯期間,承蒙多位業界好友以及昔日銀行、報關行、海空運的配合業者給予筆者相當寶貴的意見。本書內容力求精簡易讀,同時也相當程度確認了實務操作的正確性,然筆者才疏學淺,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惠賜指教。本書得以在2023年順利出版上市,首先要感謝五南圖書出版(股)公司給我這個難得的機會,更要感謝侯家嵐主編的鼎力相助,最後僅以本書獻給我摯愛的雙親,沒有你們的撫育與教養,就沒有今日的我。
何怡興 謹識
試閱
						  第一章   我國外貿現況與發展
我國為貿易導向的國家,台灣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國內生產毛額超過60%。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新統計,台灣2024年出口貿易總額4,749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6;進口貿易總額3,943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8名;台灣2024年進出口貿易總值為8,692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8名,為近十幾年來最佳表現,但仍然落後香港、南韓、新加坡,居於亞洲四小龍之末。財政部統計處引述WTO最新統計指出,2021年全球景氣復甦帶動需求轉強,主要經濟體進出口值皆超越疫情前水準,2024年全球出口總值24.4兆美元,比起2023年,年增2.42%。其中,中國以出口3兆5,767億美元居冠、占全球出口14.64%,其次依序為美國8.45%、德國6.89%、荷蘭3.77%、日本2.89%。財政部並指出,2024年全球前五大貿易國由中國居冠,貿易總值達6兆1,640億美元,美國以5兆4,245億美元排名第2。而亞洲四小龍中的韓國、新加坡分居第9及第16,貿易總值各為1兆3,153億美元與9,643億美元;台灣貿易總值排名則進步1名至第18名,2023年排名第19。
不過,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新加坡、香港為轉口港,中國大陸的出口若經由香港,也算入香港貿易額,但這部分對實質經濟成長率貢獻不大,相反的,台灣、南韓是製造業生產大國,貿易總額排名比較有意義。
在中美貿易戰、科技戰間,中國出口逆勢成長,貿易總額逾6兆美元,財政部解析,中國主要受惠擁有全球供應鏈的超強優勢,加入區域經貿整合更有利其發展,反觀美國、德國近幾年則飽受疫情困擾,出口占比呈現下滑。
即使美國以貿易戰打壓中國,中國出口仍以3兆5,767億美元,居全球出口首位;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中國大陸出口的產品物美價廉,加上經濟結構的調整,令貿易戰無法動搖其在全球製造供應鏈上的優勢地位。對於台灣貿易表現,殷乃平表示,美國打擊中國大陸科技業,轉單效益加上晶片單價高,推升我國科技業出口,占整體出口值52%以上,但科技業擴廠、提高資本支出,卻讓土地成本、房租、工資成本大幅提升,恐削減其他產業的出口競爭力。殷乃平直白地說,只有半導體、科技業出口明顯成長,其他傳統產業不僅沒有相同好的表現,還經營得很辛苦,因為台灣集所有資源大力發展科技業,讓非科技業經營壓力變更大。
美國總統川普2025年二任上台後喊出讓美國人振奮人心的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同時也宣布要對世界各國課徵對等關稅,要求世界各國大企業到美國設廠就可以免關稅,但是我們知道美國的生產製造成本高,甚至多數傳統產業根本不適合在美國製造,各個國家為了關稅問題都在積極想辦法克服與解決,希望可以把衝擊降到最低,由此可見唯有國家有堅強的貿易實力以及企業的優勢競爭能力,才可以在關鍵時刻展現強大的韌性、增加談判的籌碼,來抗衡大國不合理的要求。
單元一 台灣出口概況
1.1 出口前五大國
113年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及香港,占整體出口比重31.7%,出口金額較112年減少1.1%;第二大出口市場為美國,比重23.4%,出口金額增加46.1%;第三大出口市場為東南亞國協(10國),比重18.5%,出口金額增加15.1%;第四大出口市場為新加坡,比重7.1%,出口金額增加13.5%;第五大出口市場為歐盟,比重7%,出口金額減少9.1%。
1.2 出口貨品前三大項、五大類
1. 主要出口貨品
113年我國主要出口產品中,最大出口項目為電子零組件,出口金額1,772.2億美元,較112年減少0.8%,占整體出口比重37.3%;其次為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金額1,325.1億美元,增加59%,比重為27.9%;第三大為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出口金額285.3億美元,減少0.7%,比重為6%。
2. 依照國際商品統一分類代碼(HS Code)列出台灣出口前五大類產品跟比重,參見下方圖表。
單元二 台灣進口概況
2.1 進口前五大國
113年我國第一大進口來源為中國大陸及香港,占整體進口比重20.4%,進口金額較112年增加12.4%;第二大進口來源為東南亞國協(10國),比重12.5%,進口金額增加20.1%;第三大進口來源為美國,比重11.8%,進口金額增加13.7%;第四大進口來源為日本,比重11.8%,進口金額增加4.8%;第五大進口來源為韓國,比重11.1%,進口金額增加53.8%。
2.2 進口貨品前三大項、五大類
1. 主要進口貨品
113年我國第一大進口產品為電子零組件,進口金額1,044.2億美元,較112年增加28.3%,占整體進口比重26.5%;其次為礦產品,進口金額584.8億美元,減少5%,比重14.8%;進口第三大為機械,進口金額357.2億美元,減少5.1%,比重9.1%。
2. 依照國際商品統一分類代碼(HS Code)列出台灣進口前五大類產品跟比重,參見下方圖表。
3. 從上面二個統計圖表得知,台灣出口產品前五大類跟進口產品前五大類,有四大類是相同的,也就是第六類、第十五類、第十六類、第十八類,原因是台灣從歐美國家進口許多關鍵零組件做成成品之後再外銷出口,例如:第十六類的第84章、第85章,台灣出口很多工具機、電力設備、變壓器、大馬達,裡面使用到的二極體、電子零件、軸承等關鍵零組件跟材料很多都是從國外進口,這些產品依照國際商品統一分類標準,其稅則號別會歸屬在同一類的章或節。
				我國為貿易導向的國家,台灣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國內生產毛額超過60%。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新統計,台灣2024年出口貿易總額4,749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6;進口貿易總額3,943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8名;台灣2024年進出口貿易總值為8,692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8名,為近十幾年來最佳表現,但仍然落後香港、南韓、新加坡,居於亞洲四小龍之末。財政部統計處引述WTO最新統計指出,2021年全球景氣復甦帶動需求轉強,主要經濟體進出口值皆超越疫情前水準,2024年全球出口總值24.4兆美元,比起2023年,年增2.42%。其中,中國以出口3兆5,767億美元居冠、占全球出口14.64%,其次依序為美國8.45%、德國6.89%、荷蘭3.77%、日本2.89%。財政部並指出,2024年全球前五大貿易國由中國居冠,貿易總值達6兆1,640億美元,美國以5兆4,245億美元排名第2。而亞洲四小龍中的韓國、新加坡分居第9及第16,貿易總值各為1兆3,153億美元與9,643億美元;台灣貿易總值排名則進步1名至第18名,2023年排名第19。
不過,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新加坡、香港為轉口港,中國大陸的出口若經由香港,也算入香港貿易額,但這部分對實質經濟成長率貢獻不大,相反的,台灣、南韓是製造業生產大國,貿易總額排名比較有意義。
在中美貿易戰、科技戰間,中國出口逆勢成長,貿易總額逾6兆美元,財政部解析,中國主要受惠擁有全球供應鏈的超強優勢,加入區域經貿整合更有利其發展,反觀美國、德國近幾年則飽受疫情困擾,出口占比呈現下滑。
即使美國以貿易戰打壓中國,中國出口仍以3兆5,767億美元,居全球出口首位;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中國大陸出口的產品物美價廉,加上經濟結構的調整,令貿易戰無法動搖其在全球製造供應鏈上的優勢地位。對於台灣貿易表現,殷乃平表示,美國打擊中國大陸科技業,轉單效益加上晶片單價高,推升我國科技業出口,占整體出口值52%以上,但科技業擴廠、提高資本支出,卻讓土地成本、房租、工資成本大幅提升,恐削減其他產業的出口競爭力。殷乃平直白地說,只有半導體、科技業出口明顯成長,其他傳統產業不僅沒有相同好的表現,還經營得很辛苦,因為台灣集所有資源大力發展科技業,讓非科技業經營壓力變更大。
美國總統川普2025年二任上台後喊出讓美國人振奮人心的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同時也宣布要對世界各國課徵對等關稅,要求世界各國大企業到美國設廠就可以免關稅,但是我們知道美國的生產製造成本高,甚至多數傳統產業根本不適合在美國製造,各個國家為了關稅問題都在積極想辦法克服與解決,希望可以把衝擊降到最低,由此可見唯有國家有堅強的貿易實力以及企業的優勢競爭能力,才可以在關鍵時刻展現強大的韌性、增加談判的籌碼,來抗衡大國不合理的要求。
單元一 台灣出口概況
1.1 出口前五大國
113年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及香港,占整體出口比重31.7%,出口金額較112年減少1.1%;第二大出口市場為美國,比重23.4%,出口金額增加46.1%;第三大出口市場為東南亞國協(10國),比重18.5%,出口金額增加15.1%;第四大出口市場為新加坡,比重7.1%,出口金額增加13.5%;第五大出口市場為歐盟,比重7%,出口金額減少9.1%。
1.2 出口貨品前三大項、五大類
1. 主要出口貨品
113年我國主要出口產品中,最大出口項目為電子零組件,出口金額1,772.2億美元,較112年減少0.8%,占整體出口比重37.3%;其次為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金額1,325.1億美元,增加59%,比重為27.9%;第三大為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出口金額285.3億美元,減少0.7%,比重為6%。
2. 依照國際商品統一分類代碼(HS Code)列出台灣出口前五大類產品跟比重,參見下方圖表。
單元二 台灣進口概況
2.1 進口前五大國
113年我國第一大進口來源為中國大陸及香港,占整體進口比重20.4%,進口金額較112年增加12.4%;第二大進口來源為東南亞國協(10國),比重12.5%,進口金額增加20.1%;第三大進口來源為美國,比重11.8%,進口金額增加13.7%;第四大進口來源為日本,比重11.8%,進口金額增加4.8%;第五大進口來源為韓國,比重11.1%,進口金額增加53.8%。
2.2 進口貨品前三大項、五大類
1. 主要進口貨品
113年我國第一大進口產品為電子零組件,進口金額1,044.2億美元,較112年增加28.3%,占整體進口比重26.5%;其次為礦產品,進口金額584.8億美元,減少5%,比重14.8%;進口第三大為機械,進口金額357.2億美元,減少5.1%,比重9.1%。
2. 依照國際商品統一分類代碼(HS Code)列出台灣進口前五大類產品跟比重,參見下方圖表。
3. 從上面二個統計圖表得知,台灣出口產品前五大類跟進口產品前五大類,有四大類是相同的,也就是第六類、第十五類、第十六類、第十八類,原因是台灣從歐美國家進口許多關鍵零組件做成成品之後再外銷出口,例如:第十六類的第84章、第85章,台灣出口很多工具機、電力設備、變壓器、大馬達,裡面使用到的二極體、電子零件、軸承等關鍵零組件跟材料很多都是從國外進口,這些產品依照國際商品統一分類標準,其稅則號別會歸屬在同一類的章或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