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文翠珊沒有讀的書:從三家分晉看英國脫歐
博弈論:魏晉南北朝的君臣攻防戰
華爾街之虎:漢朝的期權與國債
最佳基金經理:郭嘉的投資組合
不懂經濟學也能讀懂的中國歷史書;
不愛歷史書也會上癮的現代經濟學。
從周赧王到隋文帝,政治的爾虞我詐與經略權變,在經濟學家眼中,卻是當代經濟風雲的預演。
東西兩漢在貨幣理論上的大膽實踐;諸葛亮在國家經濟方面的運籌帷幄;北魏孝文帝的遷都計劃,暗藏了甚麼博弈論理論?
本書作者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讓‧梯若爾(Jean Tirole),從經濟學、金融學角度去談歷史,展現出同樣驚心動魄又別開生面的視角。
本身重點
1. 以現代經濟學角度,剖析中國歷史;
2. 歷史個案與經濟學專有名詞巧妙配搭,講解淺白易懂。
目錄
第一章 天子舉債:國家經濟的崩潰
最早的主權債務危機
現代周赧王:賴賬的希臘
從戰國博弈說歐元統一
秦始皇:功在千秋禍及當代
史書夾縫中的通貨緊縮
破釜沉舟與承諾機制
兩位博弈大師的交鋒
特別篇:從三家分晉看英國脫歐2
第二章 貨幣戰爭:鑄幣權私有化與中央銀行之爭
劉邦的無奈選擇
漢文帝開放鑄幣權
賈誼開小灶與一般均衡
第三章 期權與國債:金融產業的流動性
從好基友的雙簧戲到良幣驅逐劣幣
輕徭薄賦的真相
最早的期權和國債
第四章 計劃經濟:市場調節的迷思
玩兒命花錢的漢武帝與長期通貨緊縮的日本
銅錢化身的比特幣
政府如何斂財
「桑羊」變法:均輸與平準
如何解決欺上瞞下
消滅競爭搞壟斷
第五章 博弈論:經濟政策調控的方向
為「暴君昏君」正名
從劉侯爺的遭遇說乘數效應
常平倉在美國
功臣的宿命
第六章 經濟復古:領先世界二千年的信用貨幣制
全面周化的大新朝
上林苑往事:公地悲劇
以刀代錢,定量寬鬆
防偽技術的重要性
相隔兩千年的知音:王莽與金正日
第七章 現金流:官位買賣是王道
度田令和激勵機制
官員的不同軌跡:劉秀與劉邦之比較
皇帝、宦官皆有難念的經
賣官鬻爵與價格歧視
第八章 惡性通貨膨脹:董卓與穆加貝的千年之約
黃巾起義的餘波
津巴布韋董氏造
金融蒸餾池:中國股市與樓市
第九章 職業操盤:智豬博弈與長短債互換
優秀的基金經理郭嘉
赤壁之戰中的智豬博弈
諸葛亮與伯南克:長短債互換的神奇
諸葛亮與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的應用
混合策略均衡:祁山攻防戰
第十章 納什均衡:短命王朝的一錘子買賣
亂世屯田,盛世佔田
司馬昭用人:錦標理論的實踐
從西晉之短命看外部性
晉惠帝:納什均衡下的幸運兒
第十一章 君臣博弈:謠言與連鎖性崩潰
各懷鬼胎的君臣博弈
淝水之戰與銀行業危機
合作禪讓的取捨點
第十二章 效率工資:高薪養廉與反貪腐
《木蘭辭》中的玄機
孝文帝巧遷都
北魏公務員的待遇:高薪養廉的由來
第十三章 林達爾均衡:中國的第一個實踐者
高家的健忘症:動態不一致性
北齊的稅法改革:林達爾稅率
盜鑄為何屢禁不止
第十四章 高壓管治:賞善罰惡的激勵錯位
嚴刑峻法隋文帝
義倉不義:激勵錯位
剝洋蔥的無奈:宰相的分權與集權
後 記
本書經濟學術用語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