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這一生,至少要有一張保單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個人喜歡
  • 9 179
    199
  • 分類:
    中文書財經企管投資理財節稅/保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吳佳晉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平安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0/02/09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

《富媽媽窮媽媽》金網獨家抽獎活動!

參加下列任1項活動就有機會獲得陳重銘新書《富媽媽窮媽媽》

1️⃣ 為《富媽媽窮媽媽》按讚抽獎

即日起~9/30,在商品頁點「喜歡+1」按鈕 → 抽《富媽媽窮媽媽》 1 本
👉前往本書頁面

2️⃣同場購買加碼抽
2025/9/9~9/30,在金石堂網站單筆訂單購買《富媽媽窮媽媽》+ 金尉出版社任1本出版品
→ 抽 《富媽媽窮媽媽》 1本
👉去逛逛金尉出版 (可一次購買陳重銘老師前作)

📅抽獎公布布時間
10/3 公告於金石堂 FB & IG 粉絲團(後續寄發中獎通知到會員信箱)

⚠️ 注意事項
1. 活動參加者須為金石堂網路書店會員,且會員資料中有正確 Email
2.公告後請於指定期限回覆獎項寄送資訊,逾期視同放棄
3. 抽獎與寄送僅限台澎金馬地區。
4. 每一會員帳號於單一活動僅限獲獎一次。
5. 金石堂保留修改、變更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異動將公告於FB/IG。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靠自己買保險才是王道!
理賠、保障、儲蓄三合一,絕對安心的保險理財術!
讓你有買就有賺到,一個人老後也不怕!


8大財經、媒體名家一致誠摯推薦!
【保險安定基金董事長】江朝國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
【新光金控副董事長】吳家錄
【中國人壽保險董事長】王銘陽
【國泰金控總經理】陳祖培
【AIG在台發言人暨南山人壽發言人/南山人壽企業傳訊部副總經理】潘玲嬌
【時報周刊社長】夏珍
【名節目主持人】夏韻芬

這是一本專業財經記者為你的「老後人生」而寫的聰明保險書!
你為自己的將來做好準備了嗎?別以為現在談退休還早,越年輕開始做規劃,就越沒有壓力!

雖然退休理財工具百百種,但是只有「保險」才能讓錢只進不出,幫你穩穩守住!搞不懂年金險怎麼買?定期養老險是什麼?終身醫療險足以保障退休後的醫療照顧嗎?……別擔心,本書有最周全的實用資訊,幫助你對未來更放心!

這是一本女人寫給所有女性最貼心的保險書!
不管是單身或已婚,女性同胞們都要懂得用保險來愛自己,因為買對保險,不只是買到保障,更可以賺到幸福的人生!

但是,單身貴族的保險要怎麼買才好?已婚熟女該如何規劃?年紀、家庭狀況不同的女性,保險種類、保障額度應該怎麼調整?婚姻狀況改變了,受益人又要如何變更?……本書中細心提供了最精準的「分齡」建議,讓女性同胞們都可以輕鬆入手最適合自己的保險規劃!

這是一本為所有搞不清楚「自己在保什麼險」的人而寫的平民保險書!
你通常都這麼做嗎?保單買了就放著,有了健保就少保醫療險……事實上,這麼做可就錯了!

本書不但為你破除保險4大迷思,更從壽險、意外險、醫療險等商業保險與勞健保、國民年金等各類型保險著手,教你22招精打細算的保險法,還有投保前須多留意的7大理賠爭議、生老病死的16大理賠絕招。不論你已經有保險或正考慮擁有人生第一張保單,只要善用本書,有保就絕對有保障!

名人推薦

財經保險專家同聲推薦!
很多人問我,怎麼投資房地產?我說,只有三個條件:地段,地段,地段。你問我,怎麼做好人生規劃?我說,同樣也是三個條件:教育,健康,保障。吳佳晉小姐這本書,值得推薦!
───【新光金控副董事長】吳家錄

這是一本實用且深入淺出的保險好書!
───【中國人壽保險董事長】王銘陽

「好險!有南山」南山致力推出各項創新的保障商品,提供民眾周全的保障。作者以洗鍊的文筆深入淺出地解說保險的意義,就像南山的「好險」,本書是每位民眾及家庭建構人生防護傘的必備利器。
───【AIG在台發言人暨南山人壽發言人/南山人壽企業傳訊部副總經理】潘玲嬌

序/導讀

保險是愛人的好方法
一條命只值300萬?

朋友的老公得了猛爆性肝炎,命在旦夕,不換肝的話,小命恐怕不保,可是就算換肝,醫生也不保證他能活得了,朋友因此陷入了兩難的處境……

許多等不到換肝的病人只能到大陸找尋機會,但是大陸換肝的醫療費用,最起碼從台幣400萬元起跳!朋友的老公雖然美其名為「科技新貴」,卻只有為自己投保一張300萬元的壽險保單,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意外,朋友一臉怨嘆:「哼!我們母子三人只值300萬!」話裡有氣,更有道不出的心酸。

為了救老公,朋友哭著請求婆婆變賣房子救兒子一命。然而,醫生說過,就算換肝成功,將來也無法再回到工作崗位……可想而知,一家人的經濟重擔從此得由我朋友一人獨撐,而這一撐,就是一輩子。

你真的夠愛自己嗎?
出書在即,身邊陸續發生幾個遭受意外不幸的真實案例,讓我感觸很深。歸納原因,其實都出在「不夠愛自己」。

一個人如果真的愛自己,就會在經濟和生活上做好一切萬全準備,把自己的健康顧好、荷包賺飽、買足保單額度等。

如果你頭好壯壯、身體健康,就不會因生病而拖累家人;如果你荷包滿滿,不需背債,退休生活自然輕鬆自在;假使你真的不幸遇到意外,如果買足了保單額度,還有壽險公司理賠金可以度過難關,不致讓你愛的人或愛你的人吃苦受累。

總結一句話:「先愛自己,才能救你愛的人。」

我的保險四原則
隨著年紀漸長,我越來越懂得愛自己,除了注重身體健康、努力汲取智慧、積極儲蓄理財之外,風險規劃更是少不了。我的保險四原則,就是:「首重理賠」、「保障優先」、「服務第一」、「越簡單越好」。

●首重理賠
最近有家壽險公司做了一份大規模調查,詢問大家投保的心聲,結果發現,大多數民眾最在乎保險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理賠」。這點,和我當初寫書的想法不謀而合,我花了好多年時間整理保險理賠議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保障優先
至於「保障優先」,意思就是,唯有把壽險的保障額度規劃完整,才有資格談其他退休投資規劃,例如:明明房貸還負債600萬,保單壽險額度至少要保足600萬以上才算完整,否則,像我朋友的老公這樣突然病倒,可說對妻小造成了莫大的負擔。

●服務第一
我非常強調壽險顧問「服務第一」,我把我的壽險顧問手機號碼設定在手機的常用通訊錄上,因為孩子生病住院,可以找她;親朋好友需要保險規劃,可以找她;就連弟弟的生涯規劃諮詢也找她,她可說是我家專屬的「管家婆」!所以我建議大家,盡快開除人情保,那種一年見不到一次面的壽險顧問,要他(她)們有何用呢?

●越簡單越好
最後一個投保原則,就是「越簡單越好」。保險就是保險,投資就是投資,不應混為一談,任何商品都有優劣點,每個人的狀況不一,適合自己的就是好商品。

這一生,至少要有一張保單
這是一本為所有人的老後未來而寫的規劃保險書,要知道,退休規劃越早開始,就越沒有壓力!而在五花八門的退休理財工具中,只有「退休保單」不但能穩穩地幫你把錢守住,還能做好完善的醫療規劃。

這是一本寫給所有女性朋友的幸福保險書,包括幫家人管帳的婆婆媽媽、單身女郎……愛自己的女性一定要看。不夠愛自己的人,更可以從中學到用保險來愛護自己的確是有必要的!

另外,如果你還在弄不懂自己到底在保什麼險,也一定要看這本書。保險公司到底保不保險?買了保單之後,放著不管就好了嗎?……只要好好利用這本書,從現在開始做好準備,有保就能有賠!

一路走來,感謝保險專家們的協助,國泰、南山、富邦、新光、中壽、保誠、全球、宏利、紐約、三商美邦、宏泰、安聯、大都會、國華等保險公司,謝謝大家的無私貢獻,成就這本書。

最後感謝皇冠團隊給我最大的支持和愛護,謝謝大家。
【推薦序一】
用保險為自己加分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
不同於一般的保險理財書籍,作者吳佳晉小姐以資深媒體人的專業,從消費者的立場出發,訪問十幾家保險公司與專家,耗費5年寫成《這一生,至少要有一張保單》一書。平易近人的表達方式,再加上生活化案例的說明,讓原本艱澀難懂的保險專業知識變得簡單易懂,讀者輕鬆就能弄懂「保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多年來經營保險業,我的親身觀察是,許多保戶在購買保險前大多是一知半解,或是不求甚解,甚至有所誤解。為了讓消費者真正了解保險的意義,進而聰明投保,充分發揮保險的效益,除了保險公司必須提供完整資訊並致力保戶教育外,媒體若能發揮力量,對於民眾的保險理財教育將更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本書正可以做為消費者認識保險的入門與進階寶典。

當社會越進步,理財觀念發展越先進之際,保險將越受重視。若能善用保險,不但可以像作者所言「把錢包上的洞補起來」,更將為你的人生加上一道有效的「防護網」,讓你無後顧之憂,真正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推薦序二】
一本最受用的保險書
──【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祖培
保險是以「人」為本的事業,購買保險除了是為自己的生命財產做好風險控管之外,更重要的是,保險為家庭帶來的安定幸福感,是無論賺再多錢都不可取代的。隨著經濟環境變遷,金融商品越趨多樣化,保險也成為一項重要的理財工具,舉凡健康醫療、退休規劃、投資理財及稅務規劃等方面,都能運用保險發揮極大的功用。

以國泰人壽為例,深耕台灣48年來,根據環境變遷及客戶需求,不斷推出保障型、年金型、儲蓄型及投資型等各類保險商品,以滿足客戶全方位的保險理財規劃。同時,為了提供客戶更完善的服務,國泰人壽在台成立超過300個營業據點,近3萬名業務及內勤人員,皆全心全力投入客戶服務的工作,從前端提供保險規劃建議,到後端處理保全、理賠等事務,都是為了實現對客戶的終身承諾。

自2001年,國泰金控正式成立後,整合旗下各子公司的資源,提供全方位的理財服務,使客戶享受到一站購足的便利服務。目前國泰金控的客戶數超過1000萬人,並有700多個分支機構,構成最綿密的服務網,也將金融理財服務提升到更優質嶄新的層面。

我非常高興看到吳小姐的新書,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談保險,她花了5年的時間,勤跑國內各家保險公司,為消費者整理出許多寶貴的實用資訊,包括大家最關心的退休議題,並且也教消費者如何精打細算買保險,同時更將大多數人都不太了解的理賠爭議,用說故事的方式,提醒大家捍衛自己的權利。這是一本實用的保險理財實務工具書,我相信,這本書對有心想投保或是已經投保的讀者,都非常受用。


【推薦序三】
保險買夠了就好
──【名節目主持人】夏韻芬
保險就是用來保障人生的各種缺口。保險買夠了就好,買多了浪費,買少了,不安心。而什麼是「夠」?每個人都應該自己來估算一下。

所有人都希望回報,唯獨買了保險,不希望真的發生,例如我買了癌症險,我就很不希望它真的發生。保險就是保障意外的風險,不希望發生的事要以小錢來做,投資則是希望發生的事,要以大錢來做,這就是保險的最大盲點。

很多人都在追求好的保險產品,卻忽略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唯有適合自己才是好的產品。當然,大家也要先確立保險的種類。基本上,人身保險分四種:
1.人壽保險:責任險(死後領)。
2.意外險:傷害險(殘廢領)。
3.醫療險:生病給付(基本款只能住院時領)。
4.年金保險:退休、老年給付(活著的時候領)。

以我個人來說,好的保險就是先做好醫療險,特別是媽媽生了一場大病之後,我就發現醫療險很重要,當然也要把癌症險考慮進去,然後我會考慮家庭的保障,例如房貸、車貸,加上一年的生活開銷,就是我需要幫先生投保的金額。以下是我給各個族群保險的基本概念。

●社會新鮮人的保險配置
1.不怕老:年金險去除。
2.不怕死,只有孝養父母的問題,而父母又有年齡上的問題:所以人壽險買少額定期險。
3.怕生病:要保醫療險。
4.怕半死、殘廢:要保意外險。

●成家立業青壯年
因為有丈夫或老婆、子女教育費、房貸等問題,所以需要:
1.高額定期壽險。
2.意外險。
3.醫療險。

●銀髮族
銀髮族面臨退休問題,需要:
1.醫療險。
2.意外險。
3.年金險。

此外,本書作者花費了很多心力來討論保險理賠的方式,值得大家進一步了解。畢竟,對於保險認識得越深,越能帶給自己有保障的人生!

試閱

你做好退休準備了嗎?
想退休到老無憂?年金商品最優

一項退休調查報告發現,7成左右的民眾自認「準備不足」,或根本沒有準備退休金,且大多數已退休民眾很難光靠政府或子女奉養過日子。壽險公司建議,民眾應該學習美國和日本的做法,把至少2成資金放在長期投資工具上,例如年金等商品。

這份調查內容指出,亞洲人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估計超過一半的人口可能會活超過80歲。以台灣為例,20年內,60歲以上人口會從現在的13%增加到29%,但卻有7成左右的民眾表示,根本還沒開始準備退休金,不知退休後的生活要怎麼過。

一般人的退休生活,多半是倚賴家族資助或下一代奉養,雖有各種退休計畫,但目前政府退休金「所得替代率」只有3成多;若加上勞退個人退休金,所得替代比率雖超過4成,比起歐美市場高達6到7成的所得替代率,退休準備明顯不足。

普遍來說,民眾的退休資金有4成以上仍是倚賴銀行存款,跟其他先進國家相比,比重偏高。民眾對長期投資商品明顯畏懼,主要原因是擔心投資本金不保或資金被鎖住,但現在許多投資及保險商品,靠一定水準以上的投資績效抵抗通貨膨脹,同時讓客戶活著時可按期領回,既能保持資金流動,獲利也比只抱著銀行存款領微薄的利息要好。



越年輕開始規劃退休,越沒有壓力
主跑金融線這麼多年,我認識好多壽險顧問,每位顧問平均要接觸上千名客戶,從這些頂尖壽險顧問的經驗中,我發現一件事:原來,退休規劃一點也不難,「Just do it」,從現在開始做就對了!越年輕開始,越沒有壓力,如果到了40、50歲才來規劃退休,年紀大了,就是雙倍壓力。



年存10萬,退休有望
●做法不同,結果天差地別

物價飛漲,薪水卻不漲,這波全球金融海嘯,也讓許多人的資產大縮水。即使全球景氣看來稍有復甦跡象,但很多朋友還是大嘆日子難過,誰還敢奢望退休?

大多數人提到退休,總是用「時間還早」、「沒錢」、「沒想過」一語帶過,正因為這些藉口,以至於有不少人到了將要退休的年紀,還是手頭空空。

我也常聽朋友抱怨:「1個月存2萬元,好難喔!」但生一個孩子,怎樣辛苦都養得起,這之間的差別就在於做與不做而已。

我認識一位年繳上千萬稅金給國稅局的壽險顧問,以他的口袋之深來看,早就不需要工作,他之所以繼續待在保險業,只因對客戶的責任未了。

他曾經跟我分享了一個退休小秘訣:「年存10萬,退休有望。」

他提到,10年前想幫一位44歲的女客戶做退休規劃,女客戶回說沒錢,結果10年過去了,這名女客戶54歲,已到了退休年紀,手邊還是沒錢。

反觀另一個25歲的女生,工作5年,存款餘額不到1萬元,卻聽從他的建議,每個月乖乖存錢,強迫自己儲蓄,目前已經小有一筆積蓄了。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一件事,就是:能否順利退休,歸根究柢,還是「存錢」兩個字。

保險是強迫儲蓄的利器,具有保障和強迫儲蓄的雙重功能。



●安心退休,保險才是王道
有人問我:退休理財工具百百種,選哪一種最好?有人喜歡定存,有人喜歡股票,而我看過許多真正安心退休的例子,他們的理財方式,似乎只有「保險」才是王道。

根據銀行內部統計,一個人平均每個月跑銀行6次,不管是用金融卡提款或刷信用卡,都是把錢花掉,使得銀行戶頭裡的存款越來越少。買賣股票也是如此,根據證券公司統計,只要進出股市6次,本金約減少2成,大多數人買賣股票,不可能只進不出,不知不覺中,本金也就慢慢消耗掉了。

看看所有投資理財工具,沒有一種工具跟保險一樣,要提領不容易,要預借更難,保戶的錢「只進不出」,除非等到期滿,很難消失不見,就好像是一個「啞巴銀行」,穩穩地把客戶的錢守住,可說是最佳的退休理財工具。

一個完善的退休規劃往往需要靠時間複利累積,綁個10年、20年是常有的事,除非你超有定力,否則建議你還是透過強迫性的理財工具,像是年金險,來規劃退休金。

「年存10萬,退休有望」做起來其實也不難,只要每個月強迫自己省下8千元,1年就有將近10萬元,不妨拿這筆錢買張「退休保單」,像是還本終身壽險、投資型保單,也是幫自己「存一個未來」的好方法。



年金險,鼓勵你健康又長壽
●什麼是年金險?

簡單來說,就是由保險公司把所有保戶的保費集中在一起成為資金,扣掉保險成本費用之後,再拿去投資賺錢、或是存放在銀行生利息的保險,等到經過一段期間之後,根據保單上的條件,再把這些累積下來的本利和,依照年金型態,按期分配給保戶。

舉例來說,假設小安買了年金險,年繳保費10萬元,共繳20年。如此一來,20年之後,小安就可以每年領回10萬元,而且保證領滿20年。也就是,萬一小安在領到第15年就去世的話,那麼剩下的5年金額,就由小安的保險受益人繼續領。

如果小安活得比較久,領滿20年還健在的話,又怎麼辦呢?那麼小安還可以繼續領下去,直到他去世為止。而且就算小安在人生最後幾年身體不好,甚至成為植物人,也一樣能領這些年金。那領滿20 年的人呢?繼續領,領到嚥下最後一口氣為止。



●年金險的特色
一般來說,這種類型的保險有兩種特色:

第一個特色:保本。
保戶所繳的保費,原則上到最後都可以在不加計繳費期間利息的情況下,領回80%~100%(但實際情況要以保險契約條款為主)。

第二個特色:保戶互助。
這種保險保障保戶至少領滿20年年金,所以有些人可能只領滿20年,而有些人則會領到25年、30年或更久,真的是活越久,領越多。

而沒有辦法領那麼多年金的人,他們原本該得到的利息,就會分配給需要繼續領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孝順父母的子女會為父母購買這種保險,然後鼓勵他們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因為只有健康地活著,才能享受到這份年金。

這種年金險理財方式有點像定存,都是屬於低風險、低報酬率的商品。而和定存最大的不同是,年金險到最後的年金回饋有互助的意味,讓其他往生的人還沒領到的利息,贊助給還活著的人。

累積退休金+醫療照顧+照護險=退休無憂

想要無憂無慮地退休,至少要做到兩點:一是累積足夠的退休金,二是做好完善的醫療規劃,這兩點都可以靠保險工具來實現。



●如何累積退休金?
保險專業人士認為,只要慎選投資工具,20年後,年報酬率為5%的定存,不見得會比年報酬率為15%的基金要差。這是一種利變型年金商品,這類商品的宣告利率,免受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限的限制,而是以保險公司的投資報酬率來決定宣告利率,如此一來,利變型年金險的收益率會比原先預期來得高,購買這類商品等於強迫自己儲蓄。



●定期醫療險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
至於醫療照護方面,很多人以為買了終身醫療險就已足夠,其實有些醫療費用,終身醫療險是不理賠的,「生小病賺小錢,生大病花大錢」,所以,如果能以定期醫療險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的方式,作為退休醫療規劃,會更完善。定期醫療險相較終身醫療險,保費便宜,若再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可以補償直接醫療費用、健保不給付的藥費,以及一些醫療雜支等額外費用。



●現代人不能少的照護險
過去的保險觀念是:只要有月退休年金作為生活費,再加上醫療保險支付疾病開銷就足夠。不過,在單身人口持續上升、少子化的趨勢之下,以及「養兒防老」的觀念逐漸式微,現代人勢必還需要規劃到「照護險」。

照護險,原則上就是當一個人處於無法自理生活的狀態時,這種保險能支持被保險人請看護、照顧起居生活的各種開銷。我們將在第二章中詳細說明(請見P.119)。

目前許多商業保險都已經有照護險的1,而全民健保也預計將在2011年開辦照護險。
退休規劃不能臨時抱佛腳
●聚沙成塔,積少成多

退休是一場長期抗戰,可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越早計畫,成功機會越大,就跟考試一樣,不能臨時抱佛腳。

一個人的勞動力時間約莫是在25歲到65歲之間,千萬別以為這40年的時間很漫長,光陰可是稍縱即逝的!這數十年中由勞動所換來的金錢,不但要顧及日常生活開銷,還要用來養兒育女、照顧父母,每一筆錢都卡得死死的,看起來似乎沒有「閒錢」可以規劃退休。不過,有句話說「聚沙成塔」,只要有心為自己的將來著想,每個月從固定收入中提撥一點錢出來,還是可以為自己攢得老年退休的生活保障。

目前市面上針對不同族群,提供了不同的保險產品,琳瑯滿目。在這麼多養老險的產品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掌握住三個基本原則,那就是:追求本金安全、適度收益、抵禦通貨膨脹。而無論是善用定期定額投資,選擇保本的投資標的,還是購買養老險相關的保單,都應該知道,退休金的累積要靠時間的,時間一久,成效就會出來。

像定期養老險與投資型保單就是不錯的退休規劃工具。以投資型保單來說,一次可以選擇多檔投資標的,並能隨時彈性增加保額,有些保單還有多種貨幣帳戶的設計,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



●還本、保障兼儲蓄的定期養老險
目前有許多家保險公司都主打養老退休規劃的保單,主要特色就是保障、分紅加上回本等功能。

我們以20歲的小如為例,假設她的保單內容是這樣的:投保100萬元,繳費期間10年,年繳保費11萬6千元,繳費期間可獲得100萬元的保障,期滿之後領回100萬元+保單紅利。

在這種保單中,具有還本、保障兼儲蓄的功能,能夠幫助我們強迫儲蓄,而且利用保單本身的特色,抵抗通貨膨脹,並且參與分享了保險公司的投資獲利成果,可以說是很不錯的養老險產品。

另外,市面上還有一種定期養老險的產品,可以選擇不同年期的保險期間,例如透過購買6年期的保險,強迫自己每個月定額存下一筆錢,並且在這6年期間享有保障,在6年到期之後,還能夠領回本金加紅利。

定期養老險的產品通常有6年、10年、15年或20年的期限可以供選擇,甚至我們還可以根據退休計畫來保險:如果你希望在55歲退休,約定從60歲開始領還本金,就可以用這樣的條件去設定你的保險契約。這種契約的好處就是,當依照自己設定的目標退休之後,從此就不必再擔心收入問題,因為這份保險將會定期支付一定的金額,直到被保險人死亡為止。基本上,投保這樣的定期險,活得越久領得越多,一點都不需要再操心老後的經濟生活了,最重要的是,這種方式還能抵抗通貨膨脹的壓力。

用這種保險規劃來補足老後生活的所得替代率,是不錯的選擇。



●人算不如天算的慘痛教訓
有位壽險公司經理和我分享了他的親身經驗。過去他開駕訓班,1個月至少賺百萬元,累積了不少財富,因此他打算買房子當包租公,躺著養老。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一場大火燒掉了他名下的幾十間套房,一夜之間,積蓄全部泡湯!所幸家人平安無事,這次的破產也成了他奮發再起的動力,為了迅速還清負債,他從零開始,投身壽險業。2年後,他不但無債一身輕,還從業務員升到了處經理。

這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必須把風險管理放在獲利前面,才能使得我們無後顧之憂地經由投資獲利,不會被無形的風險傾蝕掉辛苦投資的心血。

從此,這位經理深切體認到,一旦投資有了失誤,就等於賠上了老後的經濟來源,即使有房子也不一定可靠。因此,倒不如用完整的保險產品作退休規劃,完整地保障好自己的健康和財產,才是真正「保福氣又安康」,也才能真正實踐「富過三代」的理想。

保險擁有「強迫儲蓄」以及「確定領到」兩大優點,的確是最讓人安心的養老投資工具。建議你不妨把每個月收入的20%當作退休準備金,購買分紅保單,越早開始規劃越好。



提早複利,沒有壓力
我認識一位壽險顧問,年年蟬聯任職的壽險公司「最佳主管」的殊榮。這位鐵娘子20幾歲時把手邊的錢拿去買台股,從大盤6000點開始買,賺到11000點,卻不懂得獲利了結,以至於最後虧了不少錢。自此之後,她領悟到「要先守住錢,才能想賺錢」,以及「風險永遠要先擺在前頭」的理財之道,開始積極理財。

另外,她也向我提到「提早複利,沒有壓力」這個觀點,很適合給不知如何做退休規劃的人參考。

以複利來計算,如果每個月投入1萬元在年報酬率3%的產品上,第1年的獲利是$120000X3%=$3600,第2年的獲利是($120000+$3600)X3%……以此類推,10年後,本息總金額就是$1397414.189元!也就是說,只要提早10年投資,10年之後就有百萬元的差距。



退休規劃,靠保險做得到
我有一位在電視台上班的朋友,前陣子一臉哀怨地說:「從現在起,我要認真工作賺錢,重新開始!」

這位朋友的老公是外科醫師,收入不錯,但是這幾年來她自行創業,賠了5、600萬,加上最近買股票又賠了400多萬,她這才發現,再不拚命賺錢是不行了。

確實,就算再怎麼會賺錢,如果留不住錢也沒用。這正如經營之神王永慶所說過的名言:「你賺的1塊錢不是你的錢,你存的1塊錢才是你的錢。」

我周遭有很多朋友,常抱怨辛辛苦苦存的錢,最後總是莫名其妙地不見了,不是被借走,就是賠掉。我也看過不少人到了要退休的年紀,卻不顧風險地貿然投資,結果把退休金給賠掉了。

退休規劃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積極地累積自己的資產,努力追求獲利,保障自己年老無憂;第二種是消極地安置退休後的基本收入,以及醫療意外等各種開銷。

過去大多數人的退休規劃,都著重在第一種類型:努力賺錢投資,增加財富,但卻忽略了保障老年收入和醫療意外的風險,使得自己的退休保障不夠,還可能因為投資失敗,而賠上了最基本的退休生活保障,甚至根本無法退休。

許多人以為,保險就是每年付出大筆金錢給保險公司,短期內卻看不出有什麼好處,所以寧可將大部分金錢放在高風險高獲利的投資上,這真的很危險。

其實,要有完整的退休生活保障,無論是在積極獲利還是消極保障上,都同樣地重要。千萬不要看著眼前的獲利,就迷失了方向,忘記了老後生活必須先求生存,再求享受。

退休規劃先要有「本」做基礎,強迫自己儲蓄,並善用保險做規劃,才能真正把錢留住。



獲利和保險要更清楚區分
●保險觀念的盲點

一般人看待保險往往有一個盲點,就是不夠了解保險真正的好處在哪裡。許多人在提到「買保險」這件事情的時候,第一個想知道的,就是「能不能回本?」,而第二個想知道的,就是把錢放在保險裡,利率有沒有比放在銀行裡還要好?

雖然前面已經強調,許多產品確實都兼具回本和分紅的功能,可是如果單以這種標準去選擇保險產品,就很容易買到不符合自己需求的保險產品,反而是一種浪費。當我們在選擇保險產品的時候,切入的角度絕對是要以「個人的生涯需求」為主,而不是以分紅獲利多少的角度來決定。



●保險和追求獲利是兩回事
不管是保險專家還是保險學的權威學者,過去幾年都已經提出非常多論述,表明保險和追求獲利根本是兩回事。

我們應該要把投資和保險清楚地分開來看。當提到保險規劃的時候,應該是要以「保障」為基本要求,以「分紅」為次等要求。畢竟,你所買到的產品如果無法針對需求保障,那麼即使分紅獲利再高,一旦發生意外,這些所謂的分紅獲利,還是要投入「補足損失」的大洞裡,根本發揮不了保障作用。

除此之外,對於醫療型保險和退休規劃型保險,也要非常地清楚。很多人一旦買保險就要買退休規劃型保險,也就是一定能回本的保險,生怕買了醫療意外保險之後,如果沒有發生理賠事件,就會虧很大。

雖然退休規劃型保險具有很好的保本抗通膨功能,可是若沒有補足醫療開銷的大洞,那麼等於是沒有保障,未來這些回本加上分紅的好處,還是都有機會投進「補足醫療費用不足」的大黑洞裡。



*佳晉保險話:不要隨便將保單解約
買年金險必須年年繳錢,很多人因為臨時手頭緊,就把保單解約或拿去質借。

我並不贊成把保單解約的做法,年金險是強迫自己儲蓄的最佳退休工具,如果因為一時意志不堅而解約,也就喪失了藉由保險達成退休規劃的功能。

一些壽險顧問告訴我,他們的客戶之中有很多都是生意人,常常因臨時需要周轉就把保單解約,這時候,有些不專業的壽險顧問或許會聽從客戶的指示解約,但專業的壽險顧問卻會婉拒客戶提出的要求。

結果呢?當客戶被拒絕時難免感到氣憤,頻頻抱怨,但過了幾年之後,反而會回頭感謝那些壽險顧問的堅持,因為這些客戶後來做生意失敗,手上的錢都賠光了,幸好當年有買了年金險,即使後來做生意失敗,至少還有年金的保障,來照顧他們退休後的老年生活!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803760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9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