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套利遊戲(第1版)

  • 95 551
    5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看清市場的風向,一場專屬贏家的遊戲!

套利交易,是聰明的投資人必備的低風險獲利手段,精準判斷風向,抓住最好時機,套利機會無所不在!

套利是一種交易行為,在現代的金融市場中,形式非常多樣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利用同一資產在不同市場之間的價格差異。交易者可以在價格較低的市場買入,然後在價格較高的市場賣出,從中獲利。

貨幣套利是其中一種常見的金融市場策略。在這種策略中,交易者利用不同貨幣之間的匯率差異來獲利,這種現代套利方法並不僅限於金融領域。在全球化的經濟中,各種產業都在尋找並利用市場間的價格差異。從商品交易到跨境電子商務,套利的原理都在發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套利策略變得越來越複雜,但其基本原理仍然簡單:識別並利用市場中的價格不一致。

本書拆解套利交易的核心邏輯、策略與實戰技巧,讓你在投資市場洞察先機,運籌帷幄!

作者

王睦舜 教授
開南大學商學院院長,曾任財務金融學系主任,大穎集團投資部門副總經理,李連基金會策略論文獎得主,發表SSCI與TSSCI及國際研討會學術論文數十篇,股神軍投資教學計畫推動者。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股票偷偷賣假說
一、新股上市套利
二、詢價圈購
三、詢價圈購與股價安定操作
四、進一步追查套利個案
五、詢價圈購執行的案例
六、初次上市股票首五個交易日無漲跌幅限制
七、新股上市隔日沖套利
八、Laddering,不是投機而是策略

第二章 風向
一、套利,學會看風向
二、黃牛票效果之套利行為
三、黃牛與廠商之寄生關係
四、剝頭皮交易策略(Forex Scalping)
五、標準手與迷你手
六、剝頭皮策略之幾個技術指標
七、隨機震盪指標(Stochastic Oscillator)
八、 拋物線停止和反轉(Parabolic Stop and Reverse,SAR)
九、相對強弱指標(Relative Strength Index, RSI)
十、 一分鐘剝頭皮策略(1-Minute Scalping Strategy)
十一、貝他值等於零的套利策略

第三章 登陸火星計畫
一、2023-2024 年最強大的理財工具:ETF
二、ETF 的實物與現金交換機制(In-Kind & Cash Creation/Redemption Process)
三、ETF 套利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四、范艾克宣告之套利
五、資產價格波動之傳染
六、傳染病效果
七、期貨契約的流動性衝擊
八、國別ETF 套利
九、iShares ETF 套利
十、ETF 和他們投資標的的當日套利
十一、標的成分股的跳躍擴散

第四章 要五毛給一塊
一、公司特有風險與套利不對稱
二、避險基金的交易策略
三、抵押擔保債務憑證
四、收益債券與附屬信用債券
五、信用評級分數與垃圾債券
六、權益配對(Equity Pair)
七、套利風險與套利不對稱
八、阿爾法值策略
九、橋水公司的阿爾法策略
十、報酬反轉效果

第五章 華麗轉身
一、樂陞公司弊案
二、博達電子弊案
三、可轉換公司債套利,以特斯拉為例
四、可轉債套利
五、北基可轉換公司債
六、可轉債避險基金與其套利策略
七、信用風險套利策略

第六章 鮑魚宴
一、平價與集中趨勢
二、TDR 的風光症候群
三、香港股市與TDR 套利
四、新加坡股市與TDR 套利
五、市場操縱行為並非套利交易
六、以昆盈仙股套利為例
七、路徑相依選股模式
八、定錨效應
九、台積電DR 套利
十、ADR 套利

第七章 華爾街極度欠缺的道德是耐心
一、美國金融資本故事
二、債券正向套利
三、債券淨基差套利
四、公債期貨套利
五、債券時間選擇權
六、交付成本
七、原油期貨套利:存倉理論
八、存倉理論
九、指數期貨套利
十、股價指數套利
十一、指數套利

第八章 虛擬貨幣套利
一、套利交易的歷史
二、加密貨幣概述
三、加密貨幣與國際外匯市場套利
四、比特幣與法幣套利
五、比特幣的熊市到牛市
六、幣安幣與穩定幣
七、以太坊與BSC
八、虛擬貨幣交易所

參考資料
索引

序/導讀

序言
原本計畫將我一生投資理財所學,寫成四本專書:《趁勢理財》、《讓錢賺錢》、《套利遊戲》與《股市投資寶典》。第一本專書《股市投資寶典》(書商改名為《股票投資原理與實作》),於2024 年6 月6 日出版,雖然我這邊銷售狀況良好,可是仍未有再刷。在出版排序上我優先選擇中古書價長期維持在1,000 元以上的《套利遊戲》。感謝五南圖書公司副總編輯張毓芬的督促與協助,由於長期以來對套利知識的涉獵,讓我很快地完成了八章的內容,遺憾的是我真正的專長為第九章〈購併套利〉,但看到前書銷售量後決定不寫了。至於《趁勢理財》與《讓錢賺錢》兩書(第一版都出版在1998 年),也因為我的另一個人生計畫而暫停了,若你覺得遺憾,就讓我們共同接受遺憾吧。

投資本來就是複雜而多變的,若投資的道路只有穩賺不賠一條路,那何必教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既然告訴你投資失當會破產,那造成破產的原因便是你選擇的投資方向與趨勢相違背了。如果華倫‧ 巴菲特(Warren Buffett) 的理論是對的,投資理財要像滾雪球那樣,要長期投資且產生複利效果,那你看看這幾則報導的頭條:〈「股神」又賣!巴菲特售近50% 蘋果股票 現金儲備寫新高〉(2024/8/3)、〈巴菲特7 月份三度減持美國銀行股票,總計賣出逾30 億美元〉(2024/7/30)、〈巴菲特連6 個季度賣股原因曝光 2 因素出現前不會買〉(2024/5/20),這相對於他所說的名言:「如果你不願意持有一支股票超過10 年,那就連擁有它10 分鐘都不要考慮。」請問,賣出的所有股票都持有10 年以上而該賣了嗎?

套利理論雖然是羅思(Ross S.) 所提出的概念,但實際上仍是與各種價格不平均所造成的落差有關,影響各種金融商品的因素多到不可勝數,自然會產生單一商品價格不同的情況,或是你對某些商品的合理價格可以預期,卻受到某些因素造成價格非合理性,那自然是有套利的空間。研究套利的好處是你可以多花時間觀察這個可變的世界,有些人說:「我想要埋首工作,不要花時間在研究金融市場與經濟情勢。」可是金融市場與經濟情勢無時無刻不影響你的工作,若要投入對金融市場與經濟情勢的研究,那何不先試試在多變的金融價格之中,如何找到套利的機會?

本書主要分成八個專章:〈股票偷偷賣假說〉、〈風向〉、〈登陸火星計畫〉、〈要五毛給一塊〉、〈華麗轉身〉、〈鮑魚宴〉、〈華爾街極度欠缺的道德是耐心〉與〈虛擬貨幣套利〉。這八章內容分別討論新股上市套利、外匯期貨交易、ETF 套利、債券套利、阿爾法策略交易、原油期貨套利、TDR 套利、台積電套利和最近很熱門的虛擬貨幣套利。

套利行為與股市交易邏輯不同之處是後者注重追漲重勢與殺跌重質,買賣交易的過程是要發現對手出手買賣的意圖與未來可能的波動空間,但套利理論基本上仍是一個商品在不同市場所發生的價格差異,而發現價格差異再進行快速消弭價格差的行為便是一種套利行為。在過去,因為價差所發生地有時間差距,看來僅只是理論而很難執行,但現在因為網路發達與交通改善,都是很容易去執行並達到賺取無風險利益的目標。對於懼怕殺進殺出的金融市場投資人,你應該更加深研如何套利,總歸說來,套利與股市交易的思考模式不同,自然也不應該從基本面或股利報酬率的分配角度去尋找存股,切勿搞混了。

當然,從現金為王的理論出發,套利也是可以讓你擁有美好人生的一個方案,這不是殺進殺出的氣度,那是荒野上的獵豹,而是隼鷹在天際線上的俯瞰。其實Fama 與French 的四因子理論中的WML,做多贏家組合與放空輸家組合已經教你第一招套利了。我從來都沒有否定過真正投資理財圈中的佼佼者,可惜大多數大學教投資學的老師根本不懂Fama 在說什麼,難怪我在舊版《套利遊戲》中提到Fama 在研討會中大罵行為財務學派是地獄之火,20 多年前的著作記憶猶新。這本書到今天在中古書市場還能以千元四倍以上的價格求售,可見得那些大量購書而在後來以高價牟利的書商才是慧眼獨具的生意人。這麼說來,套利便是時時刻刻都無所不在,因此也就不用被複雜的交易模式或數學公式所綁住。但讀者要學習套利精神,還是要建立一個從學術邏輯思考出發而發現價格差異的能力。

如果你對這本書開始產生興趣,不妨再多花點錢去買舊版中古書的《套利遊戲》來看,若看了這兩本書後你開始相信王教授的理財才真能在20 年後致富,那歡迎來跟我聯繫並參加我們的理財團隊。

試閱

第四章 要五毛給一塊(節錄)
一、公司特有風險與套利不對稱

公司特有風險(Idiosyncratic Risk) 的存在也代表股價過度(異常)波動會傷及合理報酬的衡量。可是,這種要五毛給一塊的行徑,為何不深入研究是否具有套利空間?

當然,在套利有限性(Limits Of Arbitrage) 下,是有套利風險存在的。套利有限性、有限套利或套利的極限,意指股價不符合真實狀況時,應該可以經由反向操作使能恢復應有的價格,例如某段期間受到某些總體經濟價格的變化而造成股價超漲或超跌,可是有些資產價格偏離合理估計值,並不是經由反向操作(請參考本人另一本書《股票投資原理與實作》),便可以讓股價回到應有價值。像是某些資產的現值是可估計的,可是未來價值有可能受到極高成長機會的影響,也有可能公司股權結構是其他公司所掌控的,因為存在利益輸送的通道,很難對公司價值合理估算,以至於股價大漲後,技術指標都顯示過熱。當有理性的投資人認為會跌回而採用反向操作時,卻仍被軋空,遭受損失。

套利是有風險的,此理論之主張者Thaler (2016) 所提出的證據是1998 年長期資本管理(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公司的倒閉事件,由於這家公司因套利而慘賠,引起了到底套利可不可行的爭論。LTCM 是由所羅門兄弟的前副董事長暨債券交易部主管約翰.梅韋瑟(John Meriwether) 於1994 年成立,約翰.梅韋瑟是因為一樁債券醜聞案離開所羅門兄弟公司,這個醜聞的起因是約翰.梅韋瑟的手下Paul Mozer 給他一份報告書,要求約翰.梅韋瑟試圖以超過公司能力所及的舉債方式,出價來壟斷主要國債拍賣市場。當他們執行了這個計畫後,卻被聯邦準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發現,於是威脅所羅門兄弟公司不准再到債券市場交易。

這件事造成投資人拋售所羅門公司的公司債,由於這家具有1,500 億美元資產的公司,其中負債達160 億美元,而資本僅只有40 億美元,當投資人拋售債券後,經營陷入困境,管理高層決議讓華倫.巴菲特來接管,也唯有如此禁制令才能被取消。當華倫.巴菲特接管成功後,約翰.梅韋瑟被SEC 罰5 萬美元,且離開了所羅門兄弟公司(Jorion, 2000)。約翰.梅韋瑟在1993 年重組了以避險基金(Hedge Funds) 為主的投資公司,其目標仍是進行債券價格套利,他的公司組成中包括了交易員和學者,學者以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頓(Robert Merton) 和麥倫.舒爾茲(Myron Scholes) 最為有名。

避險基金(Hedge Funds) 是私人投資者的有限合夥企業,其資金由專業基金經理人匯集和管理,從事在不同市場進行同步的多空交易策略(Jorion, 2000)。避險基金的交易策略是「趨同交易(Convergence Trade)」是指以低價買入有未來交割日的證券,並以較高的價格出售同樣具有未來交割日的類似證券,目的是使證券價格趨同,產生利潤。由於需使用一些策略,包括槓桿(借錢)和非傳統資產交易,來賺取高於平均的投資回報,因此資金需求較大且並非一般投資人可以參與。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核心策略可以描述為相對價值或趨同套利交易,試圖利用大量化交易(成本高昂),在相關性強的證券之兩種價格間的微小價格差異進行套利。

例如已發行(Off-the-Run) 的公債殖利率為6.1%,而最近發行的新發行國債(On-the-Run) 的殖利率為6.0%。由於美國國庫券等債券有定期發行的特色,而不同期限的國債有發行週期不同的疑慮,一般小額投資人是不會想要理解其中差異所在,因此會出現On-the-Run 國債交易量都很大,流動性高。而Off-the-Run 國債成交量小,較少人問津,且市場投資人會比較喜歡交易買賣On-the- Run 債券。因此殖利率價差代表了一年內流動性風險的一些補償,做多Off-the-Run 和做空On-the-Run 會得到每一美元為單位0.1%的報酬。

LTCM 常見的策略是在一個市場上的多種面向,如做多政府的公債的利差交換(Swap Government Spreads)、做多抵押債券及做空政府公債、做多高收益歐洲債券與放空低收益歐洲債券、日本可轉債套利、權益配對(Equity Pairs),在不同股票等級間做多和做空。以下我們分別介紹這些債券的特色與如何套利。

二、避險基金的交易策略
利差交換是指針對美國政府所發行的債券,如國庫券或公債,在它們的到期日相同的條件下,針對不同殖利率的利差進行交換。交換交易(Swap),中國大陸稱作「掉期交易」,香港則稱為「互換交易」,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期限,相互交換各自持有的資產或現金流量。較為多見的就是利差交換,多被用作避險和或投機交易。維基百科解說如下:

「交換交易(Swap) 是指金融工具之間的交換,根據國際結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 的定義,金融交換是交易雙方在一定期間內,交換不同標的物之現金流量的協議。從事交換交易的目的,在於涉足此一交易之雙方均能從中獲得其所希望之利益,不外是減少資金成本、降低財務風險、增加資金籌措來源及最適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等。」

債券利差交換是將固定利息支付換成浮動利率支付的衍生性契約。由於國庫券的利率經常被用作無風險利率的基準,因此給定契約的交換利差由參與交換的各方之主觀認知來決定風險。隨著主觀認知風險的增加,債券交換利差也會增加。因此,債券交換利差可以用來評估交易雙方的信用度。Bicksler & Chen (1986) 分析借貸能力好的人(高品質公司)較能借到(發行)固定利率的債券,借貸能力差的人(低品質公司)較會借到(發行)浮動利率的債券,他們若有意願交換,可以降低彼此的財務成本。

Titman (1992) 提出一個訊號理論說,有好風評的公司因為希望信用評等更好(升級),所以偏向發行短期固定利率債券,且為了規避無違約風險短期債券利率的驟然波動,於是乎會去與發行固定利率的長期債券的公司交換。同樣地,風評不好的人希望保住信用評級,所以偏向於發行固定利率的長期債券,因為不希望評級有所變動,然後與其他人交換。Lang, Litzenberger & Liu (1998) 認為交換的本質便是有利益的一方為了求穩,去找感覺風險(Perceived Risk) 高的一方來交換,以求取彼此之間的風險平衡。如此說來,交換雙方是以長期的視角看彼此的利益,大家隨時都有可能出現難題,因此轉讓剩餘給對方。

LTCM 的另一個避險交易策略是,做多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y, MBS) 及做空政府債券,依據理財網對不動產抵押貸款債券的定義:「係將金融機構的不動產擔保抵押貸款,包裝組合起來,移交給信託機構,由具公信力之擔保機構如GSEs (Government-Sponsored Enterprises) 等來擔保所發行證券以強化信用,提高證券銷售。GSEs 所擔保的證券被市場視為信用等同美國公債,甚至優於AAA 級券。經過信用增強後,劃分為標準的單位,於資本市場中發行證券,向投資人籌措資金。」

MBS 債券具有給予貸款者提前還款(Prepayment) 的權利,若假使MBS 不具有提前還款的權力,則MBS 與不可贖回債券(Non-Callable Bond) 沒有什麼差別。提前還款是指房貸借款人在預定的還款付息日之前,提前清償終止該債券的行為。基本上,房屋借款者對於還款付息的態度有四種,其一是完全按照契約上所預定的日期與金額繳付貸款;其二為將全部房貸提前償還,為典型的提前還款;其三是繳付金額高於預定之金額,又稱為部分提前還款(Curtailment);其四為未依約定去繳還房貸,未約定繳還房貸可能是違約(Default),也可能是非自願性提前還款(Involuntary Prepayment)。提前還款的原因多半是賣房子,或為了降低利息負擔而進行提前償還動作。

MBS 本身價值變動會跟住房產業主對是否施行提前還款的選擇權而變動,當一位業者預付抵押貸款時,MBS 等於是以面額收回抵押貸款。因此,利率環境的變化,貸款人對於提前還款的行為會被傷到,也會讓MBS 投資人得到好處,所以如果MBS 投資人夠專業,則提前還款風險代表是一個投資組合的價值,也是風險。因此在總的條件下,提前還款並不造成總體財富水準或總體稟賦的改變,而是當房屋業者願意多執行提前還款時,投資人便放空MBS。而房屋放款總量與提前還款兩者之間的共變數,乃受到共同的經濟因素所影響,以至於提前還款和總體財富或總體消費水準可來解釋提前還款風險的合理價位。

許多MBS 的投資人視提前還款風險增減而增減投資額度,Gabaix, Krishnamurthy & Vigneron (2007) 猜測是避險基金或共同基金才會這麼做。MBS 可以用來解說套利有限性(Limits of Arbitrage),尤其是發生在1993 年到1994 年的MBS 基金大崩盤,或1998 年到1999 年LTCM危機時。MBS 的價差一直是很穩健的,但房地產市場的借款償債能力會影響到房地產市場價格,當違約風險提高時,MBS 市場債券價格卻暴跌致逼迫投資人向機構要求贖回現金,這使得基金機構面對的是兩個市場的同步賣壓。

套利的有限性便來自於此,MBS 債券與房地產抵押借款市場符合「套利必須有完美的替代品存在」這個條件(周賓凰等人,2002)。房屋借款人向銀行體系借錢,然後按期繳納房貸,銀行持有抵押品,若不還錢至多將財產拿來拍賣,這麼美好的策略,哪有什麼風險?再多的風險,銀行發行了債券,要再轉讓給MBS投資人,而若大家都是小額投資,風險承受度也還好,完美的市場、完美的金融工具、完美的套利活動。但事實不是如此,當LTCM 大量買進持有進行做多MBS 並同步放空政府債券,因為利率上升時,MBS 會得益,但政府公債價格會下跌。只是他們沒想到的是遇上集體房地產市場崩盤,造成了MBS 投資的市場價格暴跌,此時政府都採取為了減少房貸戶負擔的降息,於是乎持有MBS 債券及放空公債的LTCM 等機構只好面臨大虧的命運。

剛才提到的1993 年到1994 年的MBS 基金大崩盤,是指阿斯金資本管理公司(Askin Capital Management) 旗下擁有三支MBS 並進行利率投機的避險基金。1994 年,利率上升導致基金純本金的價值急劇下降。共有四支基金申請破產,投資人幾乎損失了全部6億美元資產。大衛.阿斯金(David Askin),阿斯金資本管理公司的資深顧問,其實就是實際負責人,因其錯誤的投資選定和被認定虧損來自於非系統性風險,而被禁止進入證券行業2 年。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23328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