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股市豐神榜:一本變神通,從零開始學贏家投資法則

  • 79 473
    599
  • 分類:
    中文書財經企管投資理財股票/證券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許豐祿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好優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1/13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股市豐神榜」YouTube頻道主持人 許豐祿分析師
給股市新手的第一本投資指南
不當韭菜,不拆盲盒,跟著許豐祿練功學投資!

建立個人專屬的投資節奏,在不確定的市場中冷靜獲利
正確的投資心態+長期的看盤眼光+不被漲跌控制的操作紀律=財富自由的力量

 新手導航:開戶流程與第一次交易指南
 操作心法:基本面、技術面、消息面、政策面、籌碼面、心理面
 技術分析:K線、成交量、KD、MACD、均線、黃金分割、波浪理論、箱型突破
 未來明星產業:AI、綠能、高齡與生技、軍工與半導體、未來生活型態

現在就開始投資吧!開戶、選股、下單,累積資本、累積經驗。
本書內容從股票的本質談起,到股市的技術分析,以及籌碼面、心理面等操盤心法,再到未來十年的黃金產業趨勢介紹,用淺白易懂的文字,將複雜的概念拆解成新手都能理解的語言。
本書是作者多年投資經驗的總整理,也是寫給投資新手的一封信。雖然市面上有很多教人「如何快速致富」的書,但本書希望讀者能學會的是另一種更重要的力量——
•建立正確的投資態度:了解風險、面對自己的貪婪與恐懼;
•培養長期的投資眼光:看懂產業趨勢與企業體質,而不只是追逐短線;
•學會操作的紀律:不被市場的漲跌牽著鼻子走,懂得進退。

本書不只提供重要股市名詞、操盤技巧與工具分析,更期待讀者看完本書後,能對自己說:原來投資一點都不難!

名人推薦

理財投資最穩健的指引
好優文化副總編輯╱裴凡強
只要是對股市稍有認識的朋友,一定聽說過本書作者許豐祿的名號,他是紙媒《經濟日報》的台股擂臺賽五連霸紀錄保持人,也是電視頻道上,網路節目裡幾乎每天都見得到的投顧老師。筆者與豐祿老師,從上個世紀末在政大校園相識起,至今已近30年。若只能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他,筆者會選擇用「穩健」這兩個字,而這也是他投入股市分析這個產業以來所奉行不渝的。在這樣的哲學下,豐祿老師追求的並非暴利,而更專注於理解一間公司的價值、評估產業的長期潛力,以及培養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力,投資就是「細水長流,青山永在」。
大多數人,都可能對未來的生活感到迷茫,總擔心錢不夠用。尤其代代相傳的問題「薪水永遠追不上房價,物價漲幅總是高於薪資漲幅」,一直讓人心生焦慮,
於是市場上就出現了層出不窮的投資神話,要嘛收到飆股簡訊;一打開手機,又是「獲利翻倍」,又是「名人推薦」,誘人口號如雨後春筍,人生致富的捷徑彷彿就在眼前,成為第二個巴菲特,看來也不是難事,資訊爆炸的時代,股票資訊更加火爆。
不過,就算各種消息不脛而走,人人期待一夕致富,個個盼望發筆橫財,但是敲鑼打鼓雖然熱鬧,漫天報明牌,高談闊論之餘,風險到底多高,買進賣出的時機何在,機會不少,陷阱也很多。或許,風氣使然,我們習慣了短影音與速食,也把愈來愈快的節奏視為理所當然,消息來源的可信度都還來不及去查證,就貿然跟進了,顯得毫無風險控管概念。
社會人士求財若渴,理財焦慮不減反增,並且加入焦慮行列的年紀還逐漸下修,現在出入號子開戶,在APP下單看盤的學生愈來愈多。其原因也在於,過去我們總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學者都能因書而富。但時至今日,能靜下心好好讀書的人已愈來愈少;又加上再怎麼努力,仍然壓力山大,房子買不起,工作不好找,小孩不敢生,顯而易見,以至於這個原應好好致力於考場的族群,在看到自己的父母吃苦當吃補一輩子後,視股票為他們寄望迅速翻轉命運的機會。
可惜,合法合理的股市,水很深,而這些涉世尚淺的年輕人,往往把口袋裡不多的積蓄當本錢,未經深入研究,但多半就在經濟基礎未穩前,一切希望就提早崩塌了;還有急於獲利的投資者,或聽信股市名師推薦的代碼,或僅憑親朋好友介紹的標的,就貿然入場,甚至還有用借貸來籌錢買股票的情形。若能賺錢當然值得恭喜,輕則一朝被蛇咬,就此對投資理財膽戰心驚,重則自此債臺高築,以後難以翻身。
綜上所述,現在就格外需要豐祿老師的大作,而且筆者認為,不論男女老幼,凡有意購買股票投資理財者,皆能開卷有益。
過去筆者一直建議豐祿老師己欲立而立人,應該在股市瞬息萬變之餘,以他長期研究的觀察,帶讀者理解商業模式與股市漲跌的關係,不藏私地把懇切的投資心法,化為一本投資教學指南,因為這會是本對整個社會的投資人都有幫助,而且又沒有時效性的長青知識寶典。所以,當他終於接受了這份真摯建議,動筆成書時,真令人由衷地感到振奮,相信讀者在閱讀之後,一定能以最務實的原點,用最穩固的基石開始投資。
不過,當你看到本書的書名「人生中該買的第一檔股票」時,千萬不要誤以為字裡行間會明示暗示你一個四位數的股票代碼。恰恰相反之處是,這「第一檔股票」,指的是一種正確的想法、一種穩健的步履,以及對自己投資的期許。而書中的八萬字,正是寫給有意開始理財、卻又不知如何著手的每一個人,讓大家可以理解到,究竟如何才能正確地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檔「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豐祿老師的話語邏輯清晰,圖表簡單明暸,平易近人地將複雜的股市,拆分為一篇篇簡單易懂的章節,書中不談艱深理論,即使是小白等級的讀者在閱讀上也沒有障礙,唯有「穩健」,才是在股市站穩腳步的不二法門。
行筆至此,想起豐祿老師剛入行時我為他寫的一首打油詩:
「股市浮沈令人惱,多少富豪害了了。
看他漲停又跌停,穩健投資是正道。」
相信每一個讀者在讀完全書之後,將不會是股市的冒險者或投機者,而是穩健的智者,恭喜豐祿老師付梓,並榮幸為之作序。

作者

許豐祿
▌學歷
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畢業

▌經歷
建華證券 理財專員
永豐金證券 理財顧問
第一國際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師

▌現職
永誠國際證券投資顧問 副總經理
東森財經57台「股市情報員」特邀來賓
民視「週末財經趴」 特邀來賓
經濟日報《台股擂台賽》「五季連霸選股冠軍」紀錄保持人
致力公益,曾與百萬人氣YouTuber BUMP 合作反詐騙行動

▌個人信念:Do the right thing!
用對的方法,讓投資變簡單;並將專業為基礎,用紀律為信仰,挖掘出未來具高成長潛力的企業,且善用財報、掌握趨勢,擘畫出長期穩健的資產藍圖,同時把「以股票正確理財的訊息」,放在「書籍」這種傳統載具上,讓每一個讀者都能讀得到。

YouTube頻道:股市豐神榜
LINE官方帳號:Line@FSB688

目錄

自 序|寫給每一位渴望財務自由的朋友
推薦序|理財投資最穩健的指引╱裴凡強
Chapter 1選擇適合你的金融商品
——股票、期貨、選擇權、個股期貨、權證選擇、ETF、虛擬貨幣
1-1 認識自己與風險屬性
1-2 股票市場操作應用與實例
1-3 期貨市場操作獲利與風險實例
1-4 選擇權獲利策略與真實操作舉例
1-5 個股期貨進出應用策略
1-6 權證選擇與價差操作獲利實例
1-7 ETF選擇、長期投資與高股息案例
1-8 虛擬貨幣行情分析與布局心得
Chapter 2 股票的本質
2-1 股票是表彰權力的證券
2-2 股價的本質是供需與人性
2-3 決定股票價格的關鍵在於人
Chapter 3股票市場操作的六大面向
3-1 基本面——投資的根本之道
3-2 技術面——市場語言的解讀法
3-3 消息面——每天都會來敲門的催化劑
3-4 政策面——看懂政府方向,提早卡位趨勢股
3-5 籌碼面——看懂誰在進場、誰在出貨
3-6 心理面——市場最不可測的變數
Chapter 4 股票技術分析的進階語言
4-1 K線理論:市場情緒的第一語言
4-2成交量:價格的靈魂與趨勢的助燃劑
4-3 KD指標:掌握轉折的起點與終點
4-4 MACD 指標:掌握多空主趨勢的風向球
4-5 移動平均線:辨識多空的分水嶺
4-6 黃金分割率:用數學找買點與賣點的神祕比例
4-7 波浪理論:市場運行節奏的結構地圖
Chapter 5 箱型理論:掌握股價爆發前的黃金布局點
5-1 什麼是箱型理論?
5-2箱型突破案例:
1.營邦(3693)2.材料(4763)3.雙鴻(3324)4.牧德(3563)
5-3 突破後的真假考驗:洗盤、假突破與再創高
5-4 加碼、減碼與出場:箱型理論的實戰部位管理
5-5 選股心法:哪些股票容易走出箱型突破?
5-6 持股信念的建立:你撐得過洗盤嗎?
Chapter 6給年輕投資人的建議:用正確心態走長遠的路
6-1 投資不是賺快錢,而是養成紀律
6-2 理解風險,比預測報酬更重要
6-3 別人賺的不等於你也會賺:找出屬於自己的操作邏輯
6-4 時間與複利,是最好的盟友
6-5 你不是輸在操作,而是輸在心態
6-6 你不需要贏過所有人,只要贏過昨天的自己
6-7 用紀律與常識,打贏人生這場長線投資
Chapter 7新手開戶流程與第一筆交易指南
7-1 打開財富大門的第一步:為什麼你該馬上開戶?
7-2 開戶三大管道全解析:哪一種最適合你?
7-3交割戶與資金移動機制完全解密
7-4下單實戰演練:從選股到買進的流程全攻略
7-5 新手常見陷阱與交易錯誤
7-6 進階建議:為第一筆交易做好準備
Chapter 8新錢與老錢:快與慢、槓桿與保守、投機與價值
8-1 新錢與老錢的分水嶺:COVID-19
8-2資金潮點燃新時代
8-3 迷因股現象:GME的革命
8-4 新錢的戰場:從美股燒到台股
8-5 新錢的造神與殞落:少年股神與畢業文的兩極人生
8-6 老錢的困境與轉型:價值投資是否已死?
8-7 新舊並存的市場,才是真正的主戰場
Chapter 9 AI時代來臨:機器智慧如何重塑經濟版圖
9-1 從工具到智慧:AI的發展軌跡與突破關鍵
9-2 AI改變了什麼?經濟行為的全面重構
9-3 AI與全球經濟結構:強者恆強的新秩序?
9-4 臺灣在AI時代的定位與優勢
9-5 AI的機會與風險:臺灣企業的挑戰
9-6 我眼中的AI與未來:投資、產業與個人選擇
9-7 小結:與AI共存的黃金十年
Chapter 10地緣政治風險與金融投資
10-1 地緣政治時代來臨:金融市場不再只是數字遊戲
10-2 美中貿易戰:這場沒有硝煙的全球供應鏈重組
10-3 台積電:真正的「護國神山」
10-4 巴菲特買進又賣出台積電:看似矛盾其實合理
10-5 China+1策略下的台商再定位
10-6 科技冷戰與半導體保衛戰
10-7 從俄烏戰爭到以巴衝突:全球金融的新警訊
10-8 身為臺灣投資人,該怎麼應對這個風雲時代?
Chapter 11未來10年明星產業趨勢
11-1 站對產業,你就贏在起跑點
11-2 AI產業:智慧經濟的引擎
11-3 綠能產業:政策驅動下的長期成長引擎
11-4 高齡與生技產業:銀髮經濟的爆發點
11-5 軍工與半導體安全:地緣政治下的科技防線
11-6 未來生活型態產業:虛實融合的新消費時代
11-7 掌握趨勢,就能在未來站穩腳步
Chapter 12回顧臺灣證券市場重大事件
12-1初入金融市場:千禧年與第一次政黨輪替
12-2從退伍到職涯起點:初探證券市場
12-3第一次多空循環:從網路泡沫到SARS危機到全球金融海嘯前
12-4 政策引導的房地產與股市復甦
12-5 兩兆雙星政策下的產業輪動
12-6第二次多空循環:金融海嘯與證所稅陰影
12-7 全球資金潮:QE時代的台股新契機
12-8 疫情後的全球新秩序
12-9 AI革命推動台股新一波大多頭
12-10 三次多空循環,深刻的投資體悟

序/導讀

寫給每一位渴望財務自由的朋友
如果時間能夠倒轉回30年前,我最想對當時的自己說的一句話是:「盡早開始投資,越早越好!」
在我正式踏入股市的那一年,台股指數還在4000多點,遠遠沒有今天這麼高,網路交易也不像現在方便。那時候,我是初生之犢不畏虎,認為利用在學校讀的會計學、投資學以及財務管理等理論,馬上就能在股市裡呼風喚雨,叱吒風雲,更是帶點天真的自信,認為只要努力研究、勤奮盯盤,就能戰勝市場。
但現實是,我2002年進入市場,就遇到美國301條款調查、美國指控台灣是外匯操控國,以及SARS 這種世紀病毒,股市天災人禍不斷,我見過很多投資人從2000年的千禧年指數近萬點時,買進的股票股價腰斬再腰斬,我自己投資也多次出現大起大落,甚至在2004年總統大選期間兩顆子彈,遇過指數期貨跌停,股票幾乎全面跌停而元氣大傷。
那段期間我幾乎天天都在追逐熱點追高殺低,用了超乎自身能力的高槓桿,然後在市場波動時被清掃出場,如果有畢業文我想我當時可以寫的比誰都多!在那段期間之後,我開始真正理解:**投資不是比誰跑得快,而是比誰活得久。**我讀了無數財報、學習技術分析,也反覆檢討自己的心理狀態。真正能贏得股市巨大財富的其實是能長期持有好的投資組合,而非抓住每一波產業個股的波浪,從35元的台積電到1300元的台積電,那樣的財富累積才是真實且巨大的。
我從一個「想要賺快錢的年輕人」,變成「願意和市場長期相處的投資者」。我親身見證2008年金融海嘯的恐慌,也遇過2020年疫情引爆的劇烈行情;我看過無數股票從默默無聞到成為妖股,也看過明星產業在一夕之間跌落谷底。這些經驗告訴我,真正的投資智慧,從來不只是掌握一檔飆股,而是建立一套能陪伴你走過不同時代的操作邏輯。
2020年後清楚知道一件事:無股權無財富!
過去的財富主要在土地,有土斯有財,持有大量土地以及房屋的人往往可以累積巨大的財富。但是今昔不同往日,房價高漲,持有成本跟回報已經不成比例,而且年輕人要買房都是難如登天更何況出生率超低,薪資所得跟不上房價物價,年輕人要跨越財富階級,邁向財富自由只有金融市場,而*容錯率*最高且進入門檻最低就是股市。你要做的就是不斷買進並持有一個未來產業的技術領先者,在公司草創之時就要找機會去切入,多方面佈局,一旦公司技術成熟,商業模式可行,股價通常已經大漲一大段,這時有初期就投資的低價成本再來加碼布局就會心態正確事半功倍。
這本書是我多年投資經驗的總整理,也是我寫給投資新手的一封信。市面上有許多教人「如何快速致富」的書,但我希望這本書能給你的是另一種力量:
 建立正確的投資態度:了解風險、面對自己的貪婪與恐懼。
 培養長期的投資眼光:看懂產業趨勢與企業體質,而不只是追逐短線。
 學會操作的紀律:不被市場的漲跌牽著鼻子走,懂得進退。
現在就開始做投資,開戶、選股、下單,累積資本、累積經驗。
而這本書的內容,就從股票的本質,到技術分析、籌碼面、心理面,等等各方各面的操盤心法介紹,再到未來十年我所看到的產業趨勢,用最淺白的文字,把複雜的概念拆解成每個人都能理解的語言。我希望每位讀者讀完後,不只是學到幾個名詞或幾個技巧,而是能夠對自己說:原來投資一點都不難,
寫這本書的過程,就像再次回顧我的投資旅程。每一個章節都承載著我的心血,也記錄著我曾經的掙扎與領悟。歷史不會重複但是會有驚人的相似,透過這本書你可以少付很多學費也能節省很多時間,同時請永遠保持敬畏市場跟隨市場的心態,因為市場永遠是對的。
如果你是剛踏入股市的新鮮人,請記得——投資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你需要的不只是知識,更是耐心與紀律。如果你已經在市場打滾多年,或許你會在書中找到一種熟悉的共鳴:原來每一個投資者都曾經懷疑過自己,都曾在看似絕望的時刻重新找到信念。
我喜歡把投資比喻成一趟旅行。出發前,你可以規劃路線、準備行李,但沿途的風景與天氣,永遠都是不可控。市場也是如此,你可以研究財報、分析籌碼,但股價的漲跌從來不是完全可控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認清自己能承擔多少風險,學會在不確定中保持冷靜。
最後,我要感謝一路支持我的家人、銀行證券任職時的長官同事、投顧公司的前輩以及共事過的所有同仁、一直跟我互相砥礪前行的學長跟同學,更重要的是廣大的投資人。是你們給了我寫下這本書的勇氣,也讓我相信:只要有人因為我的分享而少走一點冤枉路,這一切努力就值得了。
願這本書成為你投資旅程的起點,也願你在市場的風雨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自由。

試閱

Chapter 1 選擇適合你的金融商品
——股票、期貨、選擇權、個股期貨、權證選擇、ETF、虛擬貨幣

金融商品百百種,有人愛股票、有人擅長期貨,有人迷戀選擇權,也有人堅信比特幣能改變世界。但最重要的不是工具,而是你用這個工具的「初衷」與「態度」。
選你適合的,不是選最會賺的。每一個商品都有機會賺錢,也都有機會賠錢。但真正讓你穩定前行的,不是技巧,而是紀律與風險控管。
1-1 進場的第一步,先認識你自己
很多人問我:「你覺得最好的投資工具是什麼?」我總是笑一笑,回他:「彼之蜜糖,汝之砒霜,要先了解自己,才知道什麼是最好。連自己是誰都還不太清楚,怎麼知道什麼工具適合你?」
這世界上沒有「最好的商品」,只有「最適合你風格的工具」。你是喜歡刺激、勇於冒險的?還是希望穩穩存、慢慢賺的?搞清楚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為什麼銀行、券商第一步,都要做風險屬性測驗?只要你曾去銀行買過理財商品,第一件事一定是填問卷,評估你的風險屬性。到證券公司開戶,也一定會問你幾個基本問題:「你之前投資過哪些?懂不懂期貨?有沒有炒過外匯?」這不是例行公事,是為了保護你。就像醫生開藥前,要問你有沒有過敏一樣,金融機構也要知道你能不能承受波動。畢竟,投資商品本身沒有對錯,錯的是不對的人,錯在不了解自己。
三種典型的投資人
1.「急功近利型」:這類人通常想賺快錢、聽朋友報明牌就衝。他們最愛問我:「這支明天會不會漲?」但他們完全沒做功課,也不懂資金控管。多半三個月後下課退場了。
2.「過度保守型」:這些人連臺灣50都嫌波動太大,錢只敢放定存。問題是通膨會吞掉退休金的購買力,他們不是輸在股市,而是輸在不投資。
3.「心態成熟型」:這類人最難得。他們不急、慢慢學,願意建立紀律、做筆記、檢討策略。他們往往在多年後,默默變成績效最穩的人。
所以我常說:「投資態度對了,工具自然會選對。」
1-2 股票市場:投資人的第一堂課
股票是最常見、也最容易接觸的投資工具。你只要開戶,就能參與上市櫃公司的成長獲利。它不像期貨需要高槓桿,也不像虛擬貨幣那麼劇烈波動,容錯率高,是大多數人投資最好的起點。
臺灣股票市場怎麼分?臺灣股市主要分三大板塊:
1. 集中市場(上市):股本大、獲利穩,像台積電、鴻海這類權值股;
2. 櫃檯市場(上櫃):多為中小型企業,例如高科技、新創公司;
3. 興櫃市場/創新版:還沒正式上市上櫃的公司,多數仍處於開發階段,風險相對高。
這些市場的差異,在於公司規模、營收穩定度與資訊透明度。你是保守穩健派,就從集中市場找大型股;你是積極成長派,就到上櫃市場尋寶。
案例1:穩健型投資人如何靠大型權值股累積財富
一位工程師高先生在2020年2月年後找到我,說他因為年終獎金分紅以及一筆定存到期,現金滿滿想要進股市投資。詢問了他的需求,他提到可能兩年後新屋交屋才會需要用到錢,目前手上500萬的現金,希望可以布局股票後不用盯盤,每年能有10-15%的報酬。我當時建議他以大型權值股當標的,股價穩定又有穩定配息,因此選定三檔股票台積電(2330)、鴻海(2316)、廣達(2382),準備擇機進場布局。
當時正逢年後全球開始傳出新冠疫情,全球股市相對弱勢,台北股市更在3月一度下跌到8523點,市場極度恐慌,台積電股價一度跌到235.5元,廣達也來到50.7元,鴻海來到65.7元。
直到3月下旬,美國FED推出無限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促使全球股市開始反彈,臺灣股市也開始反彈。我便請他將500萬資金分成三等份,分批投入台積電、鴻海以及廣達這三檔股票,其中台積電10張平均成本約300元;鴻海12張平均約75元;廣達15張平均約65元,直到2022年3月,高先生因為新屋交屋需要現金,再加上俄烏戰爭爆發後金融市場不穩定,於是把股票全數獲利出清。
雖然沒有出在最高點,但是也有不錯的報酬:台積電全數賣出在595元;鴻海出清在102元;廣達出清在90元。扣除必要交易成本以及相關費用,總獲利接近330萬,相對投入資金約500萬,報酬率兩年合計約為65%。當然這是因為巧遇新冠疫情的股市低點,以及美國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帶來的股市泡沫。
這個案例中,台積電屬於電子產業最上游的晶圓代工,當時疫情時全球突然發現,不論是汽車還是家用的電器,幾乎都需要用到晶片。而沒有晶片,即便造好產品也不能使用,一大堆車輛就缺行車電腦,製造後只能當作擺設,這也造成台積電漲幅一倍,而鴻海以及廣達等消費性電子產品,股價漲幅相對落後的主因。
適合穩健型投資人的股票策略:耐心+紀律+大型股。
案例2:積極型投資人靠景氣循環股賺波段財
2021年,因為COVID-19導致全球塞港,貨櫃航運供需失衡,一櫃難求。當時我敏銳察覺:「這是30年一遇的超級大循環」。我在電視節目、粉絲頁公開點名: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
長榮(2603)當時股價從10幾元,一路飆升到200元以上。我有位年輕投資人,只用了40萬資金布局長榮(2603)在22元、陽明(2609)在14.5元各10張,在一年內,資產翻倍,因此存到人生第一桶金。
但我也提醒他「這種行情絕非常態」,要學會見好就收。他後來在長榮(2603)高點180元,陽明(2609)165元附近獲利全數出場,扣除交易成本以及相關費用,總獲利約340萬。
這是非常經典的案例,當時因為全球疫情爆發,歐美國家工廠大多關閉停工,加上過往全球化貿易的結果,歐美國家的基礎民生工業都外移,僅剩的工廠產能也不足以因應當地需求,大多數民生用品都在中國,以及東南亞這些勞動力相對低廉的國家生產,一時之間歐美民生物資缺乏,商場貨架上幾乎空無一物。
亞洲國家因為防疫相對好,工廠很快恢復生產,並經由貨櫃航運出口到歐美。這時問題來了:大量的物資需要運輸,但不論出貨方或是進貨方的貨櫃碼頭工人也會染疫,出貨方的貨櫃難以即時裝運,歐美港口也沒有足夠的工人來卸貨,這就造成貨櫃堆積如山、船舶來不及往返運輸,貨櫃報價開始大漲,後來還因為長榮有艘貨櫃輪在巴拿馬運河發生碰撞導致塞港加劇,一個標準40呎貨櫃甚至出現4000美金的歷史天價,也就造成貨櫃三雄(通常指長榮、陽明、萬海)的獲利暴增股價暴漲。
案例3:高成長股的威力與風險並存——大立光(3008)、宏達電(2498)
大立光(3008)
2005年,大立光(3008)還只是200元上下的股價,沒人想到它會在手機鏡頭革命中成為霸主。但隨著智慧手機普及,手機鏡頭從無到有,從一個到兩個,甚至三個四個,直到2017年,全市場手機都在追求照相功能,加上配合短影音直播視頻興起,手機光學鏡頭的需求倍增,更有可以補光以及光學抗震,還有伸縮鏡頭等特殊功能,手機完全取代數位相機,甚至是加上獨立鏡頭後,可以化身單眼相機。
大立光身為蘋果以及華為等一線智慧手機鏡頭模組供應商,營收獲利成長飛速,股價一度創高漲到6075元,成為台北股市股王。這種股票,如果你能在產業趨勢初期布局,長期持有,就能創造幾十倍的獲利。
2005年智慧手機開始嶄露頭角,大立光股價128元,至2017年最高6075元。後因大客戶華為遭美國禁令影響,大立光營收成長動能減半,股價長期下跌。

宏達電(2498)
在2003年時主營業務替國際品牌智慧型手機代工,後轉成自有品牌,直到2011年宏達電股價創新高,衝到1300元成為台股股王,以及市值第一的企業。但後來因為經營策略失誤,市場競爭激烈,最後不得已賣出手機部門,退出手機市場,如今股價不到50元。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曾經的全球手機霸主諾基亞身上。這就是高成長股的宿命:上得快,下得更快。
我常說:「獲利不是靠運氣,是靠對產業趨勢的理解與風險控管。」

宏達電在2005年前,因為主營業務代工,股價基本上都是在200-300震盪,後來轉型手機品牌,才有股價兩度衝高千元的表現,但是手機市場變化快速,宏達電到2025年,股價甚至不到50元。

小提醒:新手常見錯誤
1. 亂選股、追熱門:看報紙或社團推薦就買,結果常是接刀接在高點。
2. 忽略財報與本益比:只看漲跌幅,不知道背後公司的獲利能力。
3. 太頻繁進出:手續費、稅金吃掉利潤,結果賺少賠多。

1-3期貨市場:高槓桿的雙面刃
──做對上天堂,做錯也可能傾家蕩產
有一次在演講時,我問台下聽眾:「你們知道台股期貨槓桿有多大嗎?」有人說5倍、有人說10倍,實際上,期貨市場的操作就像開跑車,快沒錯,但一不小心就撞山。臺灣期貨市場從1998年開放至今,商品種類越來越多,最熱門的當然是台指期貨(大台、小台),其餘還有電子期貨、金融期貨、甚至個股期貨。這些商品讓你可以用一筆保證金,操作一大筆部位,但代價是風險放大。
案例1:朋友A靠台指期做對方向,二週賺進約20萬
記得2020年疫情剛爆發時,台指期從12100點一路跌到8500點。我有個老朋友A,那時認為市場恐慌過度,在指數期貨自低點反彈站上9000點後做多,一口大台指在9048點,保證金18萬5000元(保證金會因為指數位置調整)。
一口大台指跳動1點等於200元,後來台指期從9000點反彈,上漲到10000點他設定的目標後賣出,他賺了952點,等於19萬零400元。他說:「原來期貨真的可以賺快錢!」但我立刻提醒他:「風險高利潤大,方向對、節奏對,賺錢如流水,如果哪一環錯了,結局會很不一樣。」
案例2:朋友B做錯方向,二週賠光本金還倒貼
同樣是那一波,另一位年輕人B在9000點做空(看壞市場),結果反彈太強,指數很快拉高到9700點。他原先存進的保證金20萬,已經損失來到維持保證金,券商催他補保證金,不然強制平倉。(當時保證金一口18萬2千元)
他一時猶豫,結果隔天又跳空大漲300點,隨即強制平倉,虧損超過20萬元,不只保證金賠光,還得自掏腰包補差額。這就是期貨市場的真實樣貌:零和遊戲,有人賺的同時,就一定有人賠。
槓桿與保證金的正確理解
以目前的大台指為例(指數越高波動度越大,保證金越高),一口保證金約32萬,每跳動1點獲利或虧損200元,如果你做對200點,就是4萬,但做錯也可能是負4萬。槓桿比率超過10倍,你承受的不是股票型投資的風險,是倍數放大的結果。我給想做期貨新手的建議:
1. 從小台開始練習(保證金約6~7萬);
2. 嚴守停損,設定跌100點就出場;
3. 一天不要超過1~2口單,控制風險優先。
我做期貨多年,深知這是專業市場的修羅場,不是想賺快錢就能進來的。「期貨賺錢靠紀律,不是靠膽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53666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