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_帶來幸福的種子句[貼紙版]

圖解.世界政治大局:以矩陣圖輕鬆看懂政治思想,快速掌握全球局勢的底層邏輯

  • 79 363
    46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政治/國際情勢國際關係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茂木誠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葉韋利
  • 出版社: 遠足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2/03

活動訊息

分享今年你最有感的書,送50元電子禮券,再抽5000點金幣!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身處在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更要理解大國如何思考與決策

美中關稅貿易戰、烏俄戰爭、以哈衝突……
每一場國際危機背後,都是政治思想角力的結果

日本超人氣歷史教師、YouTuber以矩陣圖表化繁為簡
帶你一次看懂左右派的分歧、全球化與保護主義等對立
幫助你建立理解世界局勢的思考架構

解讀國際政治的第一課!
理解全球時事不可或缺的基礎知識!

世界局勢愈發嚴峻,我們對國際時事的理解愈發重要。
然而新聞當中經常出現的名詞,卻往往使人感到混亂與茫然,
因此本書將帶你釐清國際新聞中最常見、也最容易混淆的問題:

 左派與右派怎麼區分?
 保守派與自由派的核心理念是什麼?為何會出現「立場大逆轉」?
 「人權不如賺錢重要」真的是全球主義者的想法嗎?
 為什麼川普「反全球化」、掀起關稅貿易戰?
 日本政黨在「親中」與「友美」之間搖擺的盤算是什麼?

所謂的「政治思想」,就是關於國家/政黨/政府決策者決定如何治理國家和分配資源的一套理念與價值觀。

隨著不同歷史條件,演變出民主、自由、保守、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全球化、保護主義等多樣思潮。

例如:川普上任後向他國加徵關稅,看似經濟政策,本質上卻反映其政治思想——根深蒂固的民族主義與保護主義。「美國優先」並非口號,而是思想驅動的行動結果。

看懂政治思想,才能理解世界的運轉方式

在霸權競爭升溫的年代,夾在大國之間的臺灣,與世界局勢的連動比以往更加緊密。本書提供一套分析世界大局與國際關係的框架,讓你:

 不再只是被動接收新聞。
 能夠獨立判斷國際事件的深層脈絡。
 看懂各國行為背後的政治思想。
 更清楚世界如何影響臺灣的未來。

唯有理解事件背後的關係與脈絡,才能避免盲目恐慌與資訊焦慮,在瞬息萬變的局勢中,冷靜看清自身處境,做出理智且有利的判斷。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張國誠|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教授/副主任

作者

茂木誠
高人氣作家、講師、歷史系YouTuber。
於駿台預備學校、N預備校教授世界史。著有:《用世界史來學習地政學》(祥傳社黃金文庫)、《世界史講師告訴你 教科書上沒教的 「保守」是什麼?》(祥傳社)、《增補版 「戰爭與和平」的世界史》(TAC出版)、《教科書上沒寫的全球主義者的近現代史》、《日本人不知道!世界史的原理》(皆為Business社,合著)、《「自由派」的真相》(WAC,合著)、《Geo-Historia》(笠間書院)、《日本思想史矩陣》(PHP研究所)等。
經營YouTube頻道「茂木的世界史」(https://www.youtube.com/@maomao96363)
聯絡請洽:mogiseka.com

譯者

葉韋利
現為專職主婦譯者,熱愛翻譯工作。
FB專頁「譯者葉韋利工作筆記」:www.facebook.com/licaworks
譯者葉韋利工作筆記部落格:licawork.blogspot.com/

目錄

推薦序──理解國際關係的入門指南/張國城
前言──全球局勢已非能以「右派」vs.「左派」來解讀

第一章 國族主義與全球主義的「拉鋸戰」
法國大革命後出現的「右派」vs.「左派」
全球首創的英國政治制度
為何相同出身的群體,會出現思想上的對立?
近代的形成──「禁慾」與「資本主義」之間令人意想不到的關係
「天主教國家」受財政赤字之苦必然的原因
拿破崙的失敗也促成自由主義的失敗
社會主義的萌芽──從《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開始
無產階級的憤怒催生了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亡靈在與時代脫節的俄羅斯復甦
革命的機會還有第二次
「敗選的列寧」如何建立起蘇聯?
盛讚自由主義的美國邁入「意興風發的黃金時代」
然後,全世界嚮往起「蘇維埃社會主義」
思想大逆轉「羅斯福總統的自由宣言」
「右派=國家」、「左派=個人」的矛盾產生混亂
獲利的手法從「製造」轉為「金融」
美國的保守為「自主獨立」與「孤立主義」
為何美國將路線轉向全球主義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真正的勝利者」是誰?
全球主義該如何達到極致?
是誰催生了川普政權?

第二章 「美中冷戰」的思想史與強權俄羅斯的復活
由於中國的背叛而開啟的「美中冷戰」因緣
始於「中蘇對立」的美中蜜月期
去計畫經濟化與中國式全球主義的開端
未對任何人透露的「鄧小平真正的想法」
共產主義「貧富差距」的重大矛盾
惹惱美國的中國
美中冷戰的背景是一場人事主導權之爭
「一帶一路」會是帝國主義捲土重來嗎?
「猶太人的仇恨」是否引發了東西冷戰?
在暗地裡操控民主黨的托洛斯基主義人士
挑起伊拉克戰爭的「新保守派」真面目
在政權核心背後活動的「新保守派」走向終點
要選「獲利至上」的民主黨?抑或「國家第一」的共和黨?
畫了大餅卻不了了之──「令人遺憾的歐巴馬改革」
徹底粉碎新保守路線的川普
黑人解放運動為什麼會愈來愈激進?
蘇聯解體後迎來的全球化猛烈浪潮
重振俄羅斯的「希望之星」普丁
即使與全世界為敵,也要拿下烏克蘭的理由
再次展現過去的榮景!「強權俄羅斯」的復活

第三章 「超國家組織」──歐盟瓦解的序曲
為了與超大強國美國對抗而產生新的國家
被「高姿態的歐盟」惹惱的英國
歐盟的本質源於「對德國的封堵政策」
統一之後出現的「東西經濟差距」
財政赤字國家是德國最理想的擋箭牌
德國以壓倒性的經濟實力占據歐盟!
梅克爾面對的前東德創傷
德國為何積極接納移民?
因為德國而崛起的川普式國族主義
與歐洲大陸保持距離的──英國獨樹一格的路線
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只是想撈好處!
以成為社福大國為目標的英國「悲慘的末路」
將轉換到全球化路線作為反彈
卡麥隆的「玩火」最後竟演變到脫離歐盟
強森首相的「英國優先」
威脅到馬克宏政府的黃背心運動
德國第四帝國vs.新生英國

第四章 全球化的伊斯蘭革命
「革命出口」與全球化主義
以「遠距操作」推動全球革命!
全球化主義者托洛斯基vs.國族主義者史達林
史達林拋棄共產國際「無可奈何的原因」
所有革命軍都有「荒腔走板的宿命」
懷抱理想的革命軍「悲慘的結局」
伊朗人究竟是什麼樣的民族
「重視傳統」的遜尼派與「重視血統」的什葉派
湧向伊斯蘭世界的全球主義浪潮
從對現代化反彈而引發的伊朗革命
伊斯蘭教就是全球主義宗教
遜尼派的「伊斯蘭國」vs. 什葉派的「聖城部隊」
基督教徒眾多的「黎巴嫩受難」
「伊拉克戰爭」之後的伊拉克,會往哪個方向走?
最終目標是「奪回聖地耶路撒冷」
為何蘇雷曼尼指揮官會遭到暗殺?
無法忽略伊朗的「大人背後的盤算」
無法對人言的「伊朗真心話」
在「零犧牲者報復」背後隱藏的訊息
全世界該如何與伊朗相處
沙烏地阿拉伯與以色列和美國漸行漸遠

最終章 戰敗後的日本政治思想史與未來
二戰後成為美國從屬國的日本
社會主義勢力vs.自民黨
「安保反對鬥爭」的真相
只要生活過得富裕,就不會出現社會主義運動嗎?
罕見的政治家.今太閣「田中角榮」登場
「財富分配」與「金權政治」的明暗
脫離依賴美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到「親中政策」
「洛克希德事件」是遭到美國陷害嗎?
「田中角榮的翻版」嘗盡中國市場的甜頭
「小澤一郎」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默認天安門事件的「日本之罪」
小澤一郎的脫黨展現了先見之明?
失去主軸的「經世會反撲」
為什麼必須要「徹底破壞自民黨」?
在郵政民營化之下若隱若現的「官僚權力鬥爭」
親美政權主導的「無死角結構改革」
小泉劇場──「徹底破壞抵抗勢力!」
打著全球主義名號的「迎合美國外交」
從「共產主義大夢」中開始覺醒的中國人
被設定「愛國奇幻」為目標的日本
在北韓外交背後棄置不顧的「綁架問題」
過去遭到堅決否認的綁架問題,金正日卻承認的原因
純正國族主義「第一次安倍政權」的失敗
以搖擺不定而告終的「第二次安倍政權」
再次回到從屬國地位的日本

結語──日本該往何處去?
文庫版後記

序/導讀

理解國際關係的入門指南

張國城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教授/副主任

本書是一本非常簡明易懂的國際關係史,非常有助於對於國際關係有興趣,但又無暇從專業論著開始的讀者閱讀。
最值得稱道之處,在於作者以簡潔清晰的圖表輔助論述,譬如成功將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歷史脈動以「由繁入簡」的方式呈現,展現深厚的分析功力。作者的核心主張是傳統左右派的思想框架已難以捕捉當代政治現象;在多元價值與利益交織的情境下,各國政黨在政治光譜上的界線愈發模糊。以美國為例,川普身為共和黨領袖,理應代表右派立場──卻對自由貿易持否定態度,並獲得「鐵鏽州」勞動階層支持,這些勞動者過去都是民主黨的支持者。顯示其政策與美國保守陣營傳統取向大相逕庭。此種左右混雜、跨階級動員的政治局勢,對臺灣讀者而言或許相對陌生,然而掌握此趨勢,是我們理解歐美與日本當代政局之基本條件。本書正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另外一大特色,在於其出自日本學者之手。相較於美國主流政治學,日本人文社會科學著作,特別是政治學領域,往往呈現出臺灣讀者較為陌生的左翼批判視角。此種傳統的左派研究風格,其核心在於對國家權力與制度性權威的深刻懷疑,因此傾向以政治人物非常規、甚至具有陰謀色彩的政治動機,而非制度理性或國際關係理論的普遍原則,作為解釋國際事件發生原因的切入點。
例如,作者對美國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解讀,即認為威爾遜政府的決策,主要出於對協約國戰爭債券可能變為廢紙的擔憂。但此一說法在主流國際關係研究中並非主流論述。普遍的學術解釋更強調權力平衡、價值與道德考量、德國聯合墨西哥抗美的陰謀敗露,以及英法的外交遊說等因素,而將金融層面的動機視為次要補充。此一差異揭示了許多日本作者在國際關係研究上的典型詮釋取向:相較於傳統現實主義或建構主義強調國際體系與國家內部的結構性因素,日本學者或評論家更傾向將領導人自身的政治利益與「導火線事件」(如前述的債券危機導致參戰)置於對「國家行為」的解釋中心。因此他們常以「單一或少數關鍵利益的糾葛」作為國家行動的起點。這點在書中討論日本政治戰後的演變時,表現得相當淋漓盡致。
在這種詮釋框架下,國家行為被強烈「擬人化」──即國家如同個體般,具備明確動機、偏好與心理活動,面對國際事務時展現出主觀選擇與極高能動性。此風格會帶來對國家行為動機(如英國為何不用歐元、伊朗「真心話」…)的大膽描述,能讓讀者津津有味,但也可能忽略國際體系、國家內部決策過程,以及各單位間磨合、衝突和博弈對國家行為的長期影響。
又譬如作者指出「二次大戰真正的勝利者是史達林」,的確以地緣政治成果衡量,蘇聯以犧牲巨量人口為代價,換得東歐勢力範圍與超級大國地位,二戰的「勝利者」之一是史達林無疑,但美國也是戰勝國,在二戰後得到了二戰前所沒有的,領導世界的超級大國地位,在世界上的實質影響力上絕對超過蘇聯,更別說軍事上美國的犧牲遠低於蘇聯。因此認為「二次大戰真正的勝利者也包括美國」或許更貼近事實。
作者在篇後語中指出「如果川普能依照眾所預期順利連任,俄羅斯在進攻烏克蘭時就會⋯⋯考慮再三,哈瑪斯也會克制著不攻打以色列吧。至於日本政府,或許對美國的從屬不至於深入到如此徹頭徹尾。」這和現在的狀況幾乎全然相反。川普再次上台後,截至二○二五年十一月,對於俄羅斯的戰爭完全束手無策,顯然他沒有讓俄羅斯採取和平手段的籌碼和策略,因此我們難以做出「當時川普若連任,俄羅斯就不會攻擊或考慮烏克蘭」的結論。至於日美關係,在川普任內,日本被迫接受高關稅,加碼對美的投資承諾,所謂「從屬」反而較拜登時期更加明顯。
因此對於台灣讀者而言,這裡告訴我們若只討論單一領導人影響,通常不能完全解釋當下國際局勢的複雜變動。這就凸顯書中那些豐富的國際關係歷史介紹,對於臺灣讀者而言,相信必有極大的幫助。

試閱

第一章 國族主義與全球主義的「拉鋸戰」 
法國大革命後出現的「右派」vs.「左派」
「右派」、「右翼」vs.「左派」、「左翼」──這些稱呼一開始是出現於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以推翻波旁王朝專制政權的公民革命所成立的國民議會中,為了接下來的政治走向大致分成兩派對立的意見。
一派人馬支持波旁王朝的王政,是尊重傳統的保守派。「路易十六確實有他的問題,但也沒必要廢除已持續數百年的王政,只要另立他人為王就行了。」這股勢力在這樣的理念下希望盡可能維持既有體制。
另一派則較激進,要求推翻王政,打破舊體制,毫無忌憚宣示,「此刻正該藉著這場革命推翻腐敗的王政,建立屬於人民的共和國!」
隨後,王妃瑪麗・安東妮(Marie-Antoinette)勾結娘家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試圖引進外國軍隊來鎮壓市民一事曝光。為此輿論高漲,武裝市民襲擊王宮並逮捕了國王與王妃(八月十日事件)。當時,許多貴族遇害身亡,財產也遭沒收。
保住一命的貴族逃亡到外國,只剩下共和派召開議會(國民公會),決定終止王權。至此,法國正式成為共和國。
未料,接著竟是共和派分裂。一派是要求處決路易十六並沒收富人財產的雅各賓派(山嶽派),另一派是主張保護個人財產,並希望結束革命的吉倫特派,兩派形成對立。
由於從議長席看去,雅各賓派坐在左側,吉倫特派坐在右側,因此前者就被稱為「左派」,後者則為「右派」。
這時的「右派」,是一種重視群體(社會與家庭)傳統與秩序,不追求劇烈變化的想法,也可說是遵循「保守主義」。秉持的立場是以守護社會與家庭為最高價值,將個人視為群體中的一分子而努力。
相對地,「左派」的想法則是「比起群體,更重視個人。凡是限制個人權利與自由的傳統,都該從根本徹底改變」。這些人喜愛改革、進步,就最原始的意義來說,就是稱為「自由主義者」的一群人。
以圖解來看,可以畫出極為單純的簡圖來呈現「群體或個人」。右與左的對立,就像這樣,非常簡單。

「右派=國家」、「左派=個人」的矛盾產生混亂
以主張建立大政府的民主黨式、羅斯福式的自由主義,恰恰與極度尊重個人自由的古典自由主義呈現完全相反。因此,原先主張古典派自由主義的美國人開始厭惡起「liberal」這個字,改用其他新的字眼。
那就是「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ism)。支持這套思想的人就稱為「自由至上主義者」。
自由至上主義者是一群反對所有國家管制與規範的人。他們認為不應管制槍械,反對重稅,也不需要社會福利,國家只要維持治安即可。總之,這群極致的自由主義者追求的是不干涉個人生活的「小政府」。

美國在經歷全球大恐慌之後,左派自由主義(民主黨)轉為主張由大政府主導財富平均分配。
這時,站在對立的保守右派(共和黨)秉持的立場,就是反對羅斯福新政。「這樣的政策和蘇聯的官僚統制經濟沒有兩樣,國家權力的擴大將會壓迫到個人,我們不能接受。」
這些人進一步主張,「我們要求尊重個人自由,將社會福利降到最低程度並減稅。我們需要的是小政府。」這類自由至上主義者的思想就此誕生。這其實是十九世紀以來拓荒農民的思想,在美國等於是「保守主義」、「右派思想」。
於是,自由主義與保守的意義互換,一路延續到現在,就連在日本也直接沿用,照單全收。
如今,自由主義人士只要一開口就提人權,並主張廢除國家控管,一方面追求的方向卻是大政府、龐大官僚機構以及統制經濟,對於中國的獨裁與打壓人權體制閉口不談,就是這個緣故。這樣的矛盾,原因就出在自由主義與保守派的概念產生扭曲。

「左派代表自由主義,右派則是權威主義」──這套十九世紀式的思想軸線,已經無法用來解釋當今的全球局勢。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08400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