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疆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
金石堂好好聽
曲目
聽全部- 
                                                1 書店員導讀
 
作者/書店員導讀/名人導讀
《地理的復仇》是地緣政治專家卡普蘭於2012年出版的作品,他以地理、歷史和海權、陸權來解析歐亞與美洲歷史,並從中推測出當代與未來可能的國際局勢。
古典地緣政治學的三大理論:麥金德的「心臟地帶理論」、馬漢的「海權論」、史派克曼的「邊緣地帶理論」,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地理決定論,但卡普蘭認為,地理條件不是絕對的先天限制,人的後天努力還是能夠突破極限;然而,若人類過度輕視天然屏障,肆無忌憚地拓展疆界,地理必然又將反噬展開復仇。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金石堂總裁推薦 !
當人類輕視天塹地障,便是地理復仇之時
	國際地緣政治觀察家卡普蘭
	出入東西穿梭古今剖析國際地緣宏觀力作
	 
	專文導讀
	張登及/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
	
	專業推薦
	任天豪/政大人文中心兼任副研究員
	杜念中/獨立研究者
	袁易/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
	黃介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
	閻紀宇/《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
	 
	「我們愈是關注時事,個人及其選擇就更重要;
	我們愈是觀察數百年的歷史演進,就愈發發現地理的重要。」
	
	國際觀察家卡普蘭為我們展開一張版塊分據、勢力縱橫的國際關係輿圖。他不懈地遊走於世界四方,落實行萬里路的實地踏查精神,結合其淵博精深的地緣理論基礎,提出對全球政治、社會、勢力角逐的精闢分析。本書旨在重申「地理因素」於國際局勢中的核心位置——天然環境極為重要,卻常遭忽視。作者由近現代各大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思想家的發現、理論及視野為起點,一路追探地理思維的轉捩衍變,更以生動筆法及第一手經歷,帶領讀者前進世界各處角力地帶的熱區,逐一檢視各大文明國家的氣候、地緣、鄰界、實體生活風景。他直接面對紛爭,妙析全球區域危機及轉機,以過往為師,盱衡當下乃至未來處境,更行遍歐洲、俄國、中國、印度、土耳其、中東阿拉伯世界、巴爾幹半島、美洲大陸等地,預見下一輪國際勢力衝突迴圈或共生和解的可能景象。他亦強調了台灣的關鍵戰略地位,以及做為「不沉航母」的樞紐力量。
	
	本書最終揭櫫一項永遠無法撼動的事實:要掌握全球的未來,必得從地理、自然條件、國界劃定等實際面來衡量審視,再次向地球村主義者證明,地理界線乃是不可逾越的環境決定因子,塑造人類政治、軍事、經濟、貿易、文化的命定處境。
	
	各界佳評
	
	卡普蘭總是能言人所不能言,著作等身,早已奠定其當代最偉大地緣政治作家地位,本書只是再次確認這項事實。
	─《國家書卷評論》
	
	作者提出了一個全球式的新視角,如百科全書般豐富。
	─《紐約客》
	
	作者筆下的地理和歷史觀,可以讓我們更輕易地了解,什麼叫做「好的」地緣政治論述。
	─任天豪/政大人文中心兼任副研究員
	
	卡普蘭像是位苦行僧,帶著當代和古代的地圖,以及早已退流行的歷史書籍,在世界各地勘查。全書引經據典,但他不賣弄,觀念與現實交錯穿插對比,每每發人之未發,令人驚豔,引人入勝。
	─杜念中/獨立研究者
	
	新的「大航海」史觀,是不是棄絕了歐亞大陸,卻未贏來夢境中自由的海洋?恢復「地理意識」是台灣當務之急,本書必讀。
	─張登及/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二〇二一
	地
	理,襲來
書店員推薦
為什麼台灣人應該要瞭解「地緣政治」?
《地理的復仇》是地緣政治專家卡普蘭於2012年出版的作品,他以地理、歷史和海權、陸權來解析歐亞與美洲歷史,並從中推測出當代與未來可能的國際局勢。
古典地緣政治學的三大理論:麥金德的「心臟地帶理論」、馬漢的「海權論」、史派克曼的「邊緣地帶理論」,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地理決定論,但卡普蘭認為,地理條件不是絕對的先天限制,人的自由意志主導著政治,後天努力還是能夠突破極限;然而,若人類過度輕視天然屏障,肆無忌憚地拓展疆界,地理必然又將反噬展開復仇。
關注美中關係、台海東亞局勢的讀者,特別推薦閱讀《地理的復仇》第11章─強權中國的地理,成書當時(2013年),卡普蘭認為透過經濟與文化密切交流,北京越來越不需要動用武力,就能預見台灣分離運動的死亡;但美國不能輕易讓中國奪下台海主權,否則無法對日本、南韓、印度、新加坡等盟友交代,只能訴求「以時間換取更自由的中國社會」。時隔近10年,現在,我們再檢視這段論述,是否又有不同的心得呢?中國的主軸更趨向民主、還是極權這一端?台灣人民對主權與未來的看法又是如何呢?麥克阿瑟將軍認為「台灣是不沉的航空母艦」,身處在至關重要的位置,「地緣政治」是與我們切身相關、不應該迴避的重要課題。
目錄
	推薦語  任天豪、杜念中
	導讀  地理:命運的鎖鏈,自由的航標  張登及
	序言  邊界
第一部份:先驅視野
	1.     從波士尼亞到巴格達
	2.     地理的復仇
	3.     希羅多德和他的後繼者
	4.     歐亞大陸地圖
	5.     納粹的扭曲
	6.     邊緣地帶理論
	7.     海權的誘惑
	8.     「空間危機」
	第二部分:二十一世紀初的地圖
	9.     歐洲分立的地理
	10.   俄羅斯與獨立心臟地帶
	11.   強權中國的地理
	12.   印度的地理困境
	13.   伊朗樞紐
	14.   過往的鄂圖曼帝國
	 
	第三部分:美國的命運
	15. 布勞岱爾、墨西哥與大戰略
	後記  邊界取代國界
	致謝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