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問題在政治
優惠活動
內容簡介
這本書收錄我過去一、兩年內的政治評論文章,再加上我四年前一篇有關民進黨第一個八年執政的長篇論文。全書共分六個主題:國家領導與總統聲望、兩岸關係、政黨政治、政治過程、國家認同與國際參與、以及台灣民主發展。六者環環相扣,關懷的都是與台灣命運共同體有關的人、事、物。就文章撰寫的時間架構而言,正好是民進黨重返執政,蔡英文入主總統府以來到今天為止的相關現象的討論。我秉持知識份子的精神,用嚴謹的態度,發揮「知識政治」(Knowledge-based Politics)的智慧,去議論民進黨二次執政所發生的這種那種現象。我就事論事,極力避免做人身攻擊,我希望經由這樣真誠的檢討、反省和努力,能在提升台灣民主發展水平,指引台灣政經與社會發展大方向上,能有些許的貢獻。
台灣目前仍處在一個不確定的歷史情境,儘管台灣民主已經建立、鞏固,但面對來自臺灣海峽對岸的威脅有增無減。今日之中國已成世界級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大國,當習近平權力日漸鞏固,當中國夢排除了民主、自由、人權的要素,當中國夢演變成一個藉發抒或誇大民族百年苦難去追求富國強兵的新極權主義時,兩岸政治與軍事攤牌已是早晚會發生的事。如何避免那一發不可收拾的災難?或當災難來時,如何讓台灣化險為夷?如何讓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及其後代子孫都能過著有尊嚴的自由自在自主的生活?這些是我們不得不關切的切身問題。
台灣目前仍處在一個不確定的歷史情境,儘管台灣民主已經建立、鞏固,但面對來自臺灣海峽對岸的威脅有增無減。今日之中國已成世界級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大國,當習近平權力日漸鞏固,當中國夢排除了民主、自由、人權的要素,當中國夢演變成一個藉發抒或誇大民族百年苦難去追求富國強兵的新極權主義時,兩岸政治與軍事攤牌已是早晚會發生的事。如何避免那一發不可收拾的災難?或當災難來時,如何讓台灣化險為夷?如何讓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及其後代子孫都能過著有尊嚴的自由自在自主的生活?這些是我們不得不關切的切身問題。
目錄
序
壹、國家領導與總統聲望
1 也談蔡英文總統百日執政
2 當前蔡政府決策系統的四個問題
3 一個對民意盲目的政府,是人民最大的風險
4 政治領導藝術與能力的沉思─台灣 2016 的啟示
5 笨蛋,問題在政治!
6 蔡總統回國該做的第一件事
7 熊還沒捉到,先賣皮?
8 是什麼,就說是什麼
9 笨蛋,問題在總統決策風格!
10有什麼能改變蔡英文總統的權力意志?
11評蔡英文總統傳奇的第一年
12總統的不幸與社會的災難
13當機運遇到笨蛋的時候
14憶胡適,談總統領導風格
15賴清德真能翻轉台灣政局嗎?
16賴清德正在翻轉台灣政局
貳、兩岸關係
17歷史新高的台灣認同與兩岸關係
18新女媧補天記─談蔡總統若干兩岸新作為
19台灣人民眼中的中國共產黨
20新四不主義:蔡英文的答卷
21習近平應重新評估對台核心思維
22洪秀柱的奇幻旅程
23洪習會後的兩岸關係
24大江東流擋不住—談法理台獨
25台灣人為什麼不喜歡中國?
26中巴建交後的台海風雲
27台灣解嚴三十年,中國何時民主化?
參、政黨政治
28為何台灣只剩 16%的人喜歡國民黨?
29民進黨最頭痛的對手—時代力量
30去激進化的民主進步黨
31為什麼台灣「中性選民」越來越多?
32執政將滿週年,民進黨必須面對的三個根本問題
33三次政黨輪替後,台灣依然是苦悶的台灣
34當民進黨 VS. 民進黨籍總統
35淺談民進黨執政困境的四個現象
36轉變中的民進黨政府決策風格
肆、政治過程
37歷史將如何記錄今天的九三軍公教大遊行?
38特赦阿扁 開創台灣歷史新局
39川普總統一萬個柯 P 的總和
40關於當前同性婚姻的社會共識
41論「超驚悚切割」的新社會分歧
42台灣人對人民公僕的感覺
43柯吉拉與 2017 台北世大運
44世大運、愛國主義與民族驕傲感
伍、國家認同與國際參與
45生為台灣人的悲哀,有終結的一天嗎?
46蔡政府應不應積極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
47蓮舫吹縐台灣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48從歐巴馬到波頓,誰真正瞭解台灣民意?
陸、台灣民主發展
49苦澀的果實:論民進黨八年執政的民主憲政表現
壹、國家領導與總統聲望
1 也談蔡英文總統百日執政
2 當前蔡政府決策系統的四個問題
3 一個對民意盲目的政府,是人民最大的風險
4 政治領導藝術與能力的沉思─台灣 2016 的啟示
5 笨蛋,問題在政治!
6 蔡總統回國該做的第一件事
7 熊還沒捉到,先賣皮?
8 是什麼,就說是什麼
9 笨蛋,問題在總統決策風格!
10有什麼能改變蔡英文總統的權力意志?
11評蔡英文總統傳奇的第一年
12總統的不幸與社會的災難
13當機運遇到笨蛋的時候
14憶胡適,談總統領導風格
15賴清德真能翻轉台灣政局嗎?
16賴清德正在翻轉台灣政局
貳、兩岸關係
17歷史新高的台灣認同與兩岸關係
18新女媧補天記─談蔡總統若干兩岸新作為
19台灣人民眼中的中國共產黨
20新四不主義:蔡英文的答卷
21習近平應重新評估對台核心思維
22洪秀柱的奇幻旅程
23洪習會後的兩岸關係
24大江東流擋不住—談法理台獨
25台灣人為什麼不喜歡中國?
26中巴建交後的台海風雲
27台灣解嚴三十年,中國何時民主化?
參、政黨政治
28為何台灣只剩 16%的人喜歡國民黨?
29民進黨最頭痛的對手—時代力量
30去激進化的民主進步黨
31為什麼台灣「中性選民」越來越多?
32執政將滿週年,民進黨必須面對的三個根本問題
33三次政黨輪替後,台灣依然是苦悶的台灣
34當民進黨 VS. 民進黨籍總統
35淺談民進黨執政困境的四個現象
36轉變中的民進黨政府決策風格
肆、政治過程
37歷史將如何記錄今天的九三軍公教大遊行?
38特赦阿扁 開創台灣歷史新局
39川普總統一萬個柯 P 的總和
40關於當前同性婚姻的社會共識
41論「超驚悚切割」的新社會分歧
42台灣人對人民公僕的感覺
43柯吉拉與 2017 台北世大運
44世大運、愛國主義與民族驕傲感
伍、國家認同與國際參與
45生為台灣人的悲哀,有終結的一天嗎?
46蔡政府應不應積極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
47蓮舫吹縐台灣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48從歐巴馬到波頓,誰真正瞭解台灣民意?
陸、台灣民主發展
49苦澀的果實:論民進黨八年執政的民主憲政表現
序/導讀
「笨蛋,問題在政治」,乍聽這句話,有些人直覺的反應會是「問題不是在經濟嗎?怎會是在政治?」其實,這種反應,某個程度,是受1992年美國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柯林頓的競選號召「笨蛋,問題在經濟」所影響。的確,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當年這句響亮的選戰口號,不但精準地設定他的整體選戰策略,最後讓他贏得總統寶座;另一方面,卻也沒想到讓這句膾炙人口的選戰號召在世界各地流行,台灣只是其中之一。然而,經濟景氣衰退固然是美國1990年代初期的現象,但並不表示「經濟問題」永遠是任何國家在任何時代都是最重要的問題。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問題,例如宗教、階級、種族、族群、奴隸制度、專制獨裁、自由化、民主化、人權、憲政體制、戰爭與和平等等,而政治更是貫穿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與問題。關於這一點,已故的專研威權統治和民主崩潰的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璜林茲(Juan Linz)就曾斬釘截鐵的指出,除了社會、經濟與文化的長期結構性變數會制約一國的發展外,影響人類禍福最重要的短期變數就是「政治的變數」。
當我們講「笨蛋,問題在政治」時,政治到底指涉什麼?為什麼問題在政治?這就回到政治學ABC的問題了。記得那些年,當我在東吳大學教授「大一政治學」時,學期一開始,通常會用四到六小時去探討「政治是什麼?」可見這問題並非三言兩語就可以講的清楚的,尤其對初學者或非政治系科班出身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一般人想到政治,可能會直覺地有以下反應:政治是無止盡的權力鬥爭;政治是一種高明的騙術;政治是齷齪的、骯髒的、黑暗的、可怕的、腐化的;政治是狡詐、欺騙、支配的代名詞;政治是一群令人厭煩的人在搞的把戲;政治只是少數人的遊戲,和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無關。」以上這些對政治負面的描述或觀感,或許是來自個人生活的經驗,或許是人們代代相傳的信念。這一類對政治的認知與評價,沒有對或錯,只不過並非我這本書中所說的「政治」。
一般人對「政治」的厭惡或反感有其社會根源。不過,在西方兩千五百年政治思想史中,對「政治」(Politics)一詞,不乏有正面的意涵。亞里斯多德(Aristotle),這位西方政治科學之父,就說:「人依其本性乃政治的動物。只有在政治社群中,人類才得以過著良善的生活。所以,從事政治活動是一種美德。」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法國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說:「唯有透過所有公民直接且不斷的參與政治生活,國家方能追求普遍的良善,或形成全民的意志。」彌勒(John S. Mill),英國近代最傑出的自由主義哲學家之一,說:「參與公共的事務,具有啟蒙、教化的功能,它促進個人在人格、道德和知識上的發展。」亞當斯(John Adams),美國開國先賢之一,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必須研究政治與戰爭,如此,我的子女才可能有自由去研究數學與哲學⋯為了他們的孩子有權利去研究繪畫、詩歌、音樂、建築等等。」漢娜鄂蘭,二十世紀非常知名的女性哲學家,則說:「政治是人類活動最重要的形式,因為它涉及自由與平等公民之間的互動。政治使生命發揮了意義,也驗證每個人皆具獨特性。」由此可見,西方的政治思想家與偉大政治家對「政治」多有積極正面的想像與論述,不像傳統東方人對「政治」總是持著保留的、懷疑的或負面的思維。
當無數政治哲學家賦予「政治」正面的意涵時,政治科學家則對「政治」提出更有具體指涉的、具操作性的概念。我在本書中所探討的政治現象,比較是從政治科學的角度出發的。像大衛伊斯頓(David Easton),二十世紀美國最知名的政治學者之一,說:「政治是為社會做價值權威性的分配」;漢斯游勞(Heinz Eulau)說:「政治涉及一種集體行動,目標是把事情做好。」此外,我信服的二十世紀另一位美國最傑出的政治學者,卡爾篤意奇(Karl E. Deustsch),所說的:「政治涉及命運共同體的自我導向、價值的分配、追求正當的政策、可能的藝術,有時涉及價值優先順序的重整;有時涉及對社會學習的協調,社會目標的達成,社會目標的改變,甚至整個國家人民及其文化的自我轉變。但所有這些不過是一個共同過程的不同面向: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包括男人與女人,對他們命運所做的共同決定。」沒錯,我在本書中所談的政治,正好就是涉及台灣命運共同體各個不同面向的問題。我關心民進黨政府有沒有發揮「為社會做價值權威性分配」的功能?蔡英文政府有沒有能力將人民所關切的應興應革工作做好?以及,台灣做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在激烈無情的國際與兩岸關係現實中,正在為自己形塑一個什麼樣的命運?什麼樣的未來?
這本書收錄我過去一、兩年內的政治評論文章,再加上我四年前一篇有關民進黨第一個八年執政的長篇論文。全書共分六個主題:國家領導與總統聲望、兩岸關係、政黨政治、政治過程、國家認同與國際參與、以及台灣民主發展。六者環環相扣,關懷的都是與台灣命運共同體有關的人、事、物。就文章撰寫的時間架構而言,正好是民進黨重返執政,蔡英文入主總統府以來到今天為止的相關現象的討論。我秉持知識份子的精神,用嚴謹的態度,發揮「知識政治」(Knowledge-based Politics)的智慧,去議論民進黨二次執政所發生的這種那種現象。我就事論事,極力避免做人身攻擊,我希望經由這樣真誠的檢討、反省和努力,能在提升台灣民主發展水平,指引台灣政經與社會發展大方向上,能有些許的貢獻。
台灣目前仍處在一個不確定的歷史情境,儘管台灣民主已經建立、鞏固,但面對來自臺灣海峽對岸的威脅有增無減。今日之中國已成世界級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大國,當習近平權力日漸鞏固,當中國夢排除了民主、自由、人權的要素,當中國夢演變成一個藉發抒或誇大民族百年苦難去追求富國強兵的新極權主義時,兩岸政治與軍事攤牌已是早晚會發生的事。如何避免那一發不可收拾的災難?或當災難來時,如何讓台灣化險為夷?如何讓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及其後代子孫都能過著有尊嚴的自由自在自主的生活?這些是我們不得不關切的切身問題。也因此,我或許不經意的以高標準或以春秋責備賢者的心情要求掌權者去做他/她該做的事。正如詩經黍離所云:「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請讓我再說一次:笨蛋,問題在政治;笨蛋,問題在政府的精神;笨蛋,問題在政府的領導;笨蛋,問題不僅僅在公共政策。笨蛋,其實只是一個語助詞,只是一個加強語氣,沒有針對性,或特指任何人,所以請不要對號入座。的確,政治要上軌道,經濟、社會、教育、交通、國防、外交、司法才能上軌道,台灣老人才可以安養天年,台灣年輕人不再為就業與低薪苦惱,台灣勞苦大眾不再為生活所迫,台灣可以成為一個更自由、更包容、更繁榮、更有人權、更有人情味、更可能讓夢想實現的地方。別忘了,台灣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還有很多發展目標未達成,我們還有很多任務未完成,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三十幾年前,我的老師,台大政治系胡佛教授,曾講出一句很有智慧的話:「太空梭是政治家發射成功的。」偉哉斯言,足見政治的重要性。
在本書出書的前夕,我要特別感謝風傳媒總編輯吳典蓉女士,因為她的力邀,我才開始嘗試每星期寫一篇專欄,並固定在星期六發表;沒想到自2016年七月底開始寫到現在,竟然已經寫了近50篇,累積文字約十萬之譜,更沒想到會因此而有機會集結成冊出書。在此,我也要感謝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女士,因為聽典蓉說,我的文章都是夏珍編輯的。或許因為這樣,所以我每一篇都不馬虎,畢竟,夏珍乃風傳媒第一大筆,行家親自督陣,我豈可敷衍了事,辜負人家的美意。此外,我要對允晨文化出版公司發行人廖志峯先生表達內心最大的謝意,因為他的肯定、支持和慧眼獨具,這本書才能順利問世。
最後,我要將這本書獻給我的妻子施嘉玲女士,因為她總是我文章寫完後的第一個讀者,她的立即反應和評論,常讓我更有信心地將文章寄出去。因為有她,我可以更專注的、更心無旁騖地做我想做及該做的事,這或許就是最大的幸福。
當我們講「笨蛋,問題在政治」時,政治到底指涉什麼?為什麼問題在政治?這就回到政治學ABC的問題了。記得那些年,當我在東吳大學教授「大一政治學」時,學期一開始,通常會用四到六小時去探討「政治是什麼?」可見這問題並非三言兩語就可以講的清楚的,尤其對初學者或非政治系科班出身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一般人想到政治,可能會直覺地有以下反應:政治是無止盡的權力鬥爭;政治是一種高明的騙術;政治是齷齪的、骯髒的、黑暗的、可怕的、腐化的;政治是狡詐、欺騙、支配的代名詞;政治是一群令人厭煩的人在搞的把戲;政治只是少數人的遊戲,和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無關。」以上這些對政治負面的描述或觀感,或許是來自個人生活的經驗,或許是人們代代相傳的信念。這一類對政治的認知與評價,沒有對或錯,只不過並非我這本書中所說的「政治」。
一般人對「政治」的厭惡或反感有其社會根源。不過,在西方兩千五百年政治思想史中,對「政治」(Politics)一詞,不乏有正面的意涵。亞里斯多德(Aristotle),這位西方政治科學之父,就說:「人依其本性乃政治的動物。只有在政治社群中,人類才得以過著良善的生活。所以,從事政治活動是一種美德。」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法國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說:「唯有透過所有公民直接且不斷的參與政治生活,國家方能追求普遍的良善,或形成全民的意志。」彌勒(John S. Mill),英國近代最傑出的自由主義哲學家之一,說:「參與公共的事務,具有啟蒙、教化的功能,它促進個人在人格、道德和知識上的發展。」亞當斯(John Adams),美國開國先賢之一,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必須研究政治與戰爭,如此,我的子女才可能有自由去研究數學與哲學⋯為了他們的孩子有權利去研究繪畫、詩歌、音樂、建築等等。」漢娜鄂蘭,二十世紀非常知名的女性哲學家,則說:「政治是人類活動最重要的形式,因為它涉及自由與平等公民之間的互動。政治使生命發揮了意義,也驗證每個人皆具獨特性。」由此可見,西方的政治思想家與偉大政治家對「政治」多有積極正面的想像與論述,不像傳統東方人對「政治」總是持著保留的、懷疑的或負面的思維。
當無數政治哲學家賦予「政治」正面的意涵時,政治科學家則對「政治」提出更有具體指涉的、具操作性的概念。我在本書中所探討的政治現象,比較是從政治科學的角度出發的。像大衛伊斯頓(David Easton),二十世紀美國最知名的政治學者之一,說:「政治是為社會做價值權威性的分配」;漢斯游勞(Heinz Eulau)說:「政治涉及一種集體行動,目標是把事情做好。」此外,我信服的二十世紀另一位美國最傑出的政治學者,卡爾篤意奇(Karl E. Deustsch),所說的:「政治涉及命運共同體的自我導向、價值的分配、追求正當的政策、可能的藝術,有時涉及價值優先順序的重整;有時涉及對社會學習的協調,社會目標的達成,社會目標的改變,甚至整個國家人民及其文化的自我轉變。但所有這些不過是一個共同過程的不同面向: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包括男人與女人,對他們命運所做的共同決定。」沒錯,我在本書中所談的政治,正好就是涉及台灣命運共同體各個不同面向的問題。我關心民進黨政府有沒有發揮「為社會做價值權威性分配」的功能?蔡英文政府有沒有能力將人民所關切的應興應革工作做好?以及,台灣做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在激烈無情的國際與兩岸關係現實中,正在為自己形塑一個什麼樣的命運?什麼樣的未來?
這本書收錄我過去一、兩年內的政治評論文章,再加上我四年前一篇有關民進黨第一個八年執政的長篇論文。全書共分六個主題:國家領導與總統聲望、兩岸關係、政黨政治、政治過程、國家認同與國際參與、以及台灣民主發展。六者環環相扣,關懷的都是與台灣命運共同體有關的人、事、物。就文章撰寫的時間架構而言,正好是民進黨重返執政,蔡英文入主總統府以來到今天為止的相關現象的討論。我秉持知識份子的精神,用嚴謹的態度,發揮「知識政治」(Knowledge-based Politics)的智慧,去議論民進黨二次執政所發生的這種那種現象。我就事論事,極力避免做人身攻擊,我希望經由這樣真誠的檢討、反省和努力,能在提升台灣民主發展水平,指引台灣政經與社會發展大方向上,能有些許的貢獻。
台灣目前仍處在一個不確定的歷史情境,儘管台灣民主已經建立、鞏固,但面對來自臺灣海峽對岸的威脅有增無減。今日之中國已成世界級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大國,當習近平權力日漸鞏固,當中國夢排除了民主、自由、人權的要素,當中國夢演變成一個藉發抒或誇大民族百年苦難去追求富國強兵的新極權主義時,兩岸政治與軍事攤牌已是早晚會發生的事。如何避免那一發不可收拾的災難?或當災難來時,如何讓台灣化險為夷?如何讓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及其後代子孫都能過著有尊嚴的自由自在自主的生活?這些是我們不得不關切的切身問題。也因此,我或許不經意的以高標準或以春秋責備賢者的心情要求掌權者去做他/她該做的事。正如詩經黍離所云:「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請讓我再說一次:笨蛋,問題在政治;笨蛋,問題在政府的精神;笨蛋,問題在政府的領導;笨蛋,問題不僅僅在公共政策。笨蛋,其實只是一個語助詞,只是一個加強語氣,沒有針對性,或特指任何人,所以請不要對號入座。的確,政治要上軌道,經濟、社會、教育、交通、國防、外交、司法才能上軌道,台灣老人才可以安養天年,台灣年輕人不再為就業與低薪苦惱,台灣勞苦大眾不再為生活所迫,台灣可以成為一個更自由、更包容、更繁榮、更有人權、更有人情味、更可能讓夢想實現的地方。別忘了,台灣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還有很多發展目標未達成,我們還有很多任務未完成,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三十幾年前,我的老師,台大政治系胡佛教授,曾講出一句很有智慧的話:「太空梭是政治家發射成功的。」偉哉斯言,足見政治的重要性。
在本書出書的前夕,我要特別感謝風傳媒總編輯吳典蓉女士,因為她的力邀,我才開始嘗試每星期寫一篇專欄,並固定在星期六發表;沒想到自2016年七月底開始寫到現在,竟然已經寫了近50篇,累積文字約十萬之譜,更沒想到會因此而有機會集結成冊出書。在此,我也要感謝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女士,因為聽典蓉說,我的文章都是夏珍編輯的。或許因為這樣,所以我每一篇都不馬虎,畢竟,夏珍乃風傳媒第一大筆,行家親自督陣,我豈可敷衍了事,辜負人家的美意。此外,我要對允晨文化出版公司發行人廖志峯先生表達內心最大的謝意,因為他的肯定、支持和慧眼獨具,這本書才能順利問世。
最後,我要將這本書獻給我的妻子施嘉玲女士,因為她總是我文章寫完後的第一個讀者,她的立即反應和評論,常讓我更有信心地將文章寄出去。因為有她,我可以更專注的、更心無旁騖地做我想做及該做的事,這或許就是最大的幸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