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阿共打來怎麼辦:你以為知道但實際一無所知的台海軍事常識

認識以事實為根基的軍事常識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40個人喜歡

出版情報

直面台灣人集體潛意識的力作

2022/09/05 2021年一月,我收到朱宥勳的訊息,同時傳了一篇小說來。他說講了很久的台海戰爭小說,終於找到了寫法,先寫了一篇,如果覺得這樣的寫法可行,就可以用這個架構進行下去。我迫不及待,趕緊點開檔案讀起小說。 那個時間點,是才出版「作家新手村」系列的兩本書《作家生存攻略》、《文壇生態導覽》後幾個月,也談好接下來預定出版的書是《他們沒在寫作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突然來了另一本書的稿子,我心中不免忐忑,難道要寫戒嚴時期小說家故事的書要先擱一邊了?但合作幾年下來我也瞭解,創作不可能是只觸及眼前這個作品的。創作者心中有種種計畫,被哪段故事「召喚」的時候就會先落筆,是各種作品交雜書寫之後,作品才會慢慢成形。 讀完宥勳傳來的稿子,就是《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書中第一篇〈台灣人民解放陣線備忘錄〉的初稿,我甚感激動,這個從奇特的角度(一群「心向祖國」的在台灣內部的第五縱隊)拋擲出來的視界,讓我想起了納博科夫《蘿莉塔》那個不可靠的敘事者,他的證言似真似假,看似對祖國真誠的信仰,也可能是如同故事裡不可信賴的軍事情報般是被蒙蔽的產物。在快兩年之後整本書所有故事都讀過之後回望,當初這第一篇作品裡就領域展開,把一個近未來的台海戰爭局勢勾勒出來,而且很清楚地告訴讀者:這些寫下來的不能全部相信。 如果這些不能相信,那讀者還能相信什麼?但人的記憶就是這麼一回事,我們現在面臨的資訊狀況,也是這麼一回事。就像前陣子我跟朋友聚會時對時事看法的辯論,發現雙方接收的資訊完全不一樣,即使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時空裡。某些你無法相信的事情,卻有一批人是這麼相信的。他們的世界是這樣構成,無法輕易地說他們記得的不算數。 當然,在將近兩年前閱讀第一篇初稿的當下,我還沒有想這麼多,心中只是充滿激動,這是一篇多麼有趣、多麼生動、多麼具有創作企圖的作品,直接挑戰了台灣人懸在心頭但又不敢多加討論的懸念,小說家以作品來回應這個在台灣上空盤旋已久的集體潛意識。 在第一篇小說誕生的當下,我們還不知道的許多事,後來發生了。稱自己算軍武宅的宥勳,除了創作自己的小說外,我們也討論了在王立第二戰研所粉絲頁上看到的文章,他推薦我去找版主出書,最後出版了《阿共打來怎麼辦》。這兩本書的稿件有一段時間是同時存在我電腦的「處理中」檔案匣裡。然後烏俄戰爭開打,我同時也陸續一篇一篇收到宥勳的稿件,不只是有戰爭在遠方,也有戰爭在我們想像的未來裡。這種想像很重要,如果都沒想像,就等於是沒有準備,沒有想像過的事情一旦發生,是最讓人措手不及的。 在《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最後校稿階段,我們和宥勳去了一趟鹿窟,拍一支介紹新書的影片。書裡以五篇小說五組見證者的觀點講述了他們各自經歷的2047年台海戰爭,而故事裡幾個事件發生的地點:石碇鹿窟、馬祖、台東泰源、泰國清萊、埔里烏牛欄,是過去曾發生過戰事的地方,過了許多年之後,像輪迴一般,新的事端又在此發生。過往的問題沒有好好清理,又產生了新的紛爭,新愁舊怨重層累積。這也暗示了小說家的史觀,過去沒有處理好的,在未來一定會有事件讓人不得不去面對。《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不只是一本設定在近未來的小說,同時也是重新檢視過往的作品,畢竟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都是我們這塊土地上的人得好好面對的現實。

超值合購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破解多年來流傳的各種軍事謠言,建立基於事實根據的軍事常識。
◎處在緊張的美中對峙,美日歐澳印圍中勢態,台灣處在第一線,必須更清楚理解我們所在的實際處境。
◎培養基礎常識,判斷局勢變化,不被各種假訊息、資訊戰謠言牽著走,
免得順了對手的意。

你所知道的軍事情報大都是謠言
重新建立對台海軍事現況的認知

破除常見的攻台軍事謠言
1|彈道飛彈無敵論
2|千台無人機癱瘓防禦論
3|空降部隊奇襲斬首論
4|直升機快速打擊部隊斬首論
5|民航機奪取機場論
6|萬船齊發攻台論
7|航空母艦夾擊論(台灣東部淪陷論)
8|貨櫃改裝飛彈船突襲論(美軍航母擊沉論)
9|近年正夯的巡弋飛彈與長程火箭彈襲台論
10|萬年不變的經典謠言——封鎖台灣

軍事謠言是造成台灣失敗主義的溫床

台灣大選之前,必會出現軍事謠言大量散布。
以往都是少部分的中國網民,配合台灣統派譏諷貶低台灣國軍,散播吹捧解放軍實力的農場文。但在二〇二〇年總統大選,此趨勢已擴張到一般民眾,透過LINE、Facebook等封閉群組的特性,中國加強資訊戰的力道,力求讓台灣民眾普遍相信,中國解放軍的實力不僅可以三兩下打敗台灣,更可以超英趕美,不出數年就可成為新霸權。也就是要台灣人早點認清現實,快快投降。

但仔細想一想,這類謠言的目的是什麼?
謠言是動搖對手民心的武器,是在沒有把握、無法有效直接進擊時,靠謠言來動搖對手的信心,創造打擊的有利條件,甚至想以恐嚇的方式讓台灣乖乖就範。因此,謠言所代表的是造謠的一方沒有必勝的把握,試圖透過謠言創造對其有利的情勢。

建立基礎軍事常識,培養全民認知戰力

然而,這些謠言之所以能歷久不衰,代表的是台灣人對軍事常識的認知不足。更頭痛的是,政治上藍綠對抗的結果,讓雙方支持者對於理應客觀面對的軍事議題,採取政治立場優先的態度。錯誤的認知,在心戰的層面來說對台灣當然是不利的,更糟糕的是,會影響到我們對國防建軍需求的判斷,產生不切實際的看法。不管是認為解放軍無敵,台灣怎麼做都沒差,不如放棄軍備,還是反過來覺得台灣必勝,所以武器亂買也沒差,這兩種想法都會危害到國家安全。

要建立對台海狀況合理的判斷,就需要先釐清謠言。本書先針對近三十年來常見的軍事謠言加以解析、破除,讓讀者了解各種謠傳的攻台傳聞,若不是成功機率極低,就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多方配合,絕非所向披靡的神兵利器。透過破除謠言來建立較完整的軍事觀念,認識解放軍為了提高勝算會使用的戰術,合理的範圍會到哪裡,以及台灣所擁有的防禦力量。接著再解釋中國想要侵略台灣會使用的方案,以及過程會面對什麼樣的挑戰。書中也討論在非軍事作戰外,中國一直在對台灣採取哪些沒有煙硝的侵略手段。

從台海情勢到地緣戰略,大方向解析局勢

除了以戰略觀點分析局勢,更從民眾的角度來看日常面對的中國攻勢,書中也包含了台灣人最關心的議題:如果戰爭爆發,生活會變成怎樣。最後,用較寬廣的視野看國際戰略,介紹台灣及周邊國家,以各國的利益與立場會怎樣規畫長期戰略。從這樣的觀點來看,會發現許多謠言完全與各國的戰略衝突。本書同時也以解放軍的角度來分析,建軍的目的究竟劍指何方。台灣人處在相對弱小的位置,常看貶自己、被謠言蠱惑,忘了中國也會害怕被侵略。立場對調,站在北京的角度,將會有完全不同的想法。

不過分奢望台灣是軍事強權,畢竟我們不侵略他國,但建立足以自衛與嚇阻入侵者的防衛力量,首先要國民擁有基本且實際的軍事認知。要能夠客觀理性評估我方與敵方的優缺點,才可以在鋪天蓋地的謠言恫嚇認知作戰下,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全民具備該有的正確認知戰力,台灣也才得以在面對複雜的世界局勢時走穩自己的路途。

「中國的未來目標是積極的擴張,以成為世紀霸權,制定世界新秩序。台灣一旦被拿下,變成中國的軍事基地,下一步就是指向東亞全體與西太平洋,到時台灣真正的戰禍才要開始。
「那麼,不顧一切發動戰爭攻下台灣,真的是中國統戰台灣的唯一目標嗎?其實,透過買辦跟被收買的內應來買下台灣,永遠比打下台灣划算。」
——〈結語〉

「要先知道合理的手段,才會曉得該怎樣因應,不然老是用台灣必敗的角度,去預設中國所有的武器與戰術都必定成功,這叫作失敗主義。讓台灣人落入失敗主義,覺得做什麼都沒用,這樣中國就可以用最節省的方式攻下台灣,這才是這些謠言想要達到的目的。」
——〈謠言就是要讓人變成失敗主義者〉

「偏保守與右派的,最容易被陰謀論以及刻板印象吸引,使其走向極端化,滲透進去非常花時間,但若成功則會有堅定的支持者。自由與左派,則最容易被看似理想的言論所吸引,輕易相信證據力薄弱的個人說法,要滲透非常的簡單,只是成功後的堅定支持者少且分散。俄羅斯以此方法拿去對付烏克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效果相當卓著,就目前所知,用反戰、和平當作口號,透過接近共產主義的進步派,最容易裂解民主國家,只要讓進步分子做永續抗爭就可以。」
——〈資訊戰〉

「各國的戰略構想,最重要的是『既有架構』,若在既有秩序下是得利者,就沒有破壞秩序的誘因。要改變原有的架構,挑戰者就得要提出更佳的條件,至少在整個西太平洋到印度洋間,中國都是挑戰者,而非秩序的維護者。中國當然有權力挑戰這個架構,但沒道理別人就一定要買單,尤其是受惠於原有體制的國家。」
——〈各國戰略總結〉

作者

王立

部落格與臉書粉專「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理科人出身的教書匠,以天橋下說書人自居。研究古典戰略為主的相關學說,戰史、武器、系統沿革,與社會制度變化影響。從二〇〇七年開個人部落格後,以每周最少一篇三千字的自我要求,定期更新部落格至今多年,八百多篇文章從書刊介紹到各種理論簡介,希望能把社會人文科學轉化成科普等級,中學生都可讀的文章,持續進行一個人的作戰。
二〇一六年開辦臉書粉專,除了定期文章外,也在方格子開辦系列專欄,協助普及性的觀念推行。近年主要進行軍事常識普及化的任務,旨在破除中國資訊戰滲透,對台灣民眾觀念誤導的更正。

王立第二戰研所:
https://www.facebook.com/eoiss.blog
https://vocus.cc/eoiss/
https://medium.com/@eoiss

沈伯洋 (協助撰寫第三部)

台大法律系畢業,美國賓州大學碩士與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博士。學術領域關注刑法、法律社會學、刑事政策及白領犯罪的課題,近年主力研究資訊戰與假新聞。目前是台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目錄

推薦序——瓦解認知戰攻勢於無形(余宗基)
推薦序——面對解放軍的挑戰:恐懼來自於無知(林穎佑 )

導論

第一部 破除常見的攻台軍事謠言
一、彈道飛彈無敵論
二、千台無人機癱瘓防禦論
三、空降部隊奇襲斬首論
四、直升機快速打擊部隊斬首論
五、民航機奪取機場論
六、萬船齊發攻台論
七、航空母艦夾擊論(台灣東部淪陷論)
八、貨櫃改裝飛彈船突襲論(美軍航母擊沉論)
九、近年正夯的巡弋飛彈與長程火箭彈襲台論
十、萬年不變的經典謠言——封鎖台灣
第一部總結:謠言就是要讓人變成失敗主義者

第二部 中國侵略台灣的戰術
十一、攻台劇本假定
十二、戰前準備
十三、開戰初期
十四、制空與制海權爭奪階段
十五、登陸強攻階段
十六、最終階段,建立灘頭堡後向政軍重地進發

第三部 持續進行中的戰爭
十七、資訊戰
十八、戰爭不是立刻斷垣殘壁
十九、除了正規登陸作戰,中國可能採取哪種戰爭手段
二十、不使用武力攻台,而採用封鎖或是經濟作戰

第四部 台灣以及周邊各國的真實戰略構想
二十一、美國的戰略構想
二十二、日本的戰略構想
二十三、南海周邊國家的戰略構想
二十四、印度的戰略構想
二十五、澳洲的戰略構想
二十六、中國的戰略構想
二十七、台灣的戰略構想
各國戰略總結

結語
後記

序/導讀

【推薦序】

瓦解認知戰攻勢於無形
余宗基 備役少將
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
美國北德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
台灣大學共教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助理教授
美國全球風險管理基金會顧問


若事先不懂得邪惡的本性,要想將蛇的智慧和鴿的天真連在一起是不可能的;因為對邪惡無知,則美德沒有保障必將受害。 ——法朗西斯.培根

國者人之積也,人者心之器也;研機於心意初動之時,窮理於事物始生之處。 ——孫文

王立、沈伯洋教授合著的最新書籍《阿共打來怎麼辦:你以為知道但實際一無所知的台海軍事常識》,可說是當今欲了解中共「認知戰」,如何利用軍事謠言,製造恐懼、悲觀的氛圍,滋生失敗主義的心理,形塑中國「東升西降、武力無敵」假象,對台灣全民國防的心理防線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此刻,中共對台文攻武嚇的「認知戰」正對我們國家、社會的民主自由和價值觀,構成了生存上的嚴重威脅。此一新書的出版有如及時雨,為嚴肅看待此一威脅的台灣民眾,提供了最完整的解說。尤其,能以鞭辟入裡的生活化理解方式,對中共的軍事謊言予以一一破解。新書內容包括:中共對台最常使用的十種軍事謠言、可能侵台的四階段想定論證、兩岸沒有煙硝的戰爭和台灣與周邊國家真實的戰略構想等,共計四部二十七章,內容精彩絕倫,值得一讀再讀。

作者指出每次總統大選前,台灣社會內部必會充斥各種軍事謠言、譏諷貶低國軍士氣、吹捧解放軍戰力的農場文。二○一九年以後,這種趨勢隨著超連結社會各種影音資訊匯流平台的出現,已擴大到一般民眾,透過LINE、臉書等社群媒體平台、親中團體、在地協力者、封閉性群組等同溫層效應,更增強了各種假訊息傳散的力道,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台灣民眾對國防失去信心,進而對「中共軍事霸權崛起、台灣統一命運已定」的宣傳內容,產生幻覺、信以為真。這是中共「從敵人內部毀滅敵人」的一貫伎倆,亦即利用台灣言論自由的環境,製造台灣社會內部的對立,打擊政府威信,動搖民眾信心,除了影響台灣的選舉外,也替中國創造出有利統一的內外環境,以實現其兵不血刃,不戰奪台的最終目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內容的一大特色,除了蒐整近三十年來中國武統台灣的各種軍事欺敵謊言外,還針對謠言可能造成的破壞力、傳播率、實際威脅程度進行不同程度的評估,最後還針對評估結果,對政府相關政策部門提出不同的最低成本解決方案,這些寶貴的建議,內容兼顧強化軟硬實力,將有助於我國未來在面對中共「認知戰」,軍事欺敵手段不斷推陳出新的威脅情況下,能始終洞察機先、立於不敗之地。此誠如古云所言:「夫攻者不止攻其城,擊其陣而已,必有攻其心之術焉;守者不只完其壁,堅其陣而已,必也守吾氣,以有待焉⋯⋯夫攻其心者所謂知彼者也,守吾氣者,所謂知己者也。」「先料敵之心與己之心孰審,然後彼可得而知焉;察敵之氣與己之氣孰治,然後我可得而知焉。」

個人服務軍旅生涯至今,有幸能經常閱讀王立第二戰研所粉絲專頁,與本書主題相關之文章,也數度受邀聆聽沈教授民主實驗室、資訊戰專題講座。每次聆聽、閱讀,均深獲啟迪、受益匪淺!對於他們兩位專家長期鑽研中共「認知戰」所做出的努力與貢獻,十分佩服與激賞。他們的研究分析和建議對台灣的國防安全至關重要,且意義非凡;說他們是台灣真正的「認知戰」專家,想必也當之無愧,因為他們長期研究台灣國防安全議題,廣泛蒐整資料驗證,擁有超豐富實戰經驗。此書的大功告成,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他們在中共對台「軍事欺敵、謊言攻心」上的第一手觀察,以及在國家戰略傳播、反情報、情報和資訊戰等方面的懋績碩學,久著聲望。

隨著當前兩岸緊張情勢不斷升高之際,無煙硝的戰爭、資訊戰早已開打,如何「攻心、守氣」,亦即瓦解敵人的戰鬥意志,鞏固自己的軍心士氣,已成為政府部門的當務之急。個人願藉此大力推薦,就從閱讀本書做起!政府官員應人手一冊,仔細閱讀此書,不但能達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效果,揭穿中共「軍事謊言」的本質,也能建立對台灣國防實力的正確認知,同時擴大全民國防鞏固心防的具體成效,讓中共的「認知戰」攻勢瓦解於無形;另外建議國防部將此書列為部隊文康書籍,使官兵人人閱讀後,均能洞悉中共「攻心為上」的伎倆,堅定抗敵意志與決心;最後,教育部亦可將此書列為推廣全民國防教育必讀教材,讓各級學校學生在閱讀完此書之後,針對「阿共打來怎麼辦?」問題,均能找到共同的答案,那就是「免驚啦!」。

綜言之,此書對中共「認知戰」軍事謊言的歷史和性質進行了非常有價值的研究,但同時也提醒台灣政府,武備重要性的不可偏廢!其書中也為國軍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如何有效嚇阻、對抗、擊敗中共「認知戰」的反制方案,這些對我國全民國防心理防線能否形成連貫性,克敵制勝,影響深遠。台灣正經歷認知戰場上的嚴酷試煉,唯有「以事實代替宣傳、以實力保障和平」,持續、永恆投入大量工作和國家資源,才能確保最後成功;兩位作者卓越的戰略、戰役和戰術上的建言,恰能有助於最後成功目標之達成!欣聞本書正式印行,謹綴數語,以代序介,藉申賀忱。

 

推薦序
面對解放軍的挑戰:恐懼來自於無知
林穎佑 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亞太事務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


解放軍是否會攻打台灣?如何攻擊?台灣能撐多少天?美軍會不會出動?這都是近期國內外高度關注的問題。許多專家學者都有不同的觀點,除此之外,從學術研討會、政論節目甚至網路論壇無不對此議題提出許多不同的見解。但百家爭鳴之時,卻又經常因為中國有系統的釋出不實訊息,都容易讓人感到誤解。而部分媒體也會因點閱率或是立場的不同,而將中國宣傳資訊作為新聞標題。雖然達到宣傳目的,但也意外造成民眾認知上的誤會,特別是在國防安全的議題上。過去國防研究一直是屬於管制的小眾興趣,雖有不少民眾曾有服役經驗,但多半都對軍事議題懷有部分偏見,這都讓我國民眾在論及國防事務時,經常都對國軍抱持負面的態度。這些迷思都來自於資訊的不足以及部分人士有系統的誤導。

事實上,隨著二○一六年的軍改,解放軍現代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其轉型的層面也隨著時間步入新的階段。基本上軍隊現代化可分為四個階段:理論、技術、組織、人才,這也符合解放軍的發展。二○○三年的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奠定了當代戰爭的基礎,也讓解放軍高層知道未來部隊的發展方向,但當時解放軍並無相關概念,只能先透過大量翻譯建立基礎,這也是胡錦濤時期主推科學發展觀的原因,畢竟現代戰爭沒有資訊(中國稱為信息)化的裝備是沒有辦法打贏現代作戰。而在二○一○年後,解放軍的許多研究資料也開始討論,當時的組織架構,不符合聯合作戰的體系,特別是在各單位的級別與權責不同的情形之下,很難發揮資訊化的效用,這都是二○一六年習近平推動大規模軍事改革的目標。習近平的軍改確定「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架構指揮原則,並將過去職能分散在各單位的資電、航天系統與後勤體系重新整頓,將其整合為獨立的戰略支援部隊與聯勤保障部隊,讓解放軍的指管體制能更符合一體化聯合作戰。

但解放軍也深知,無論擁有多先進的軍事武器,最後還是要由人來操作,因此如何培養能進行一體化聯合作戰的士官兵,就是解放軍當前所面對的挑戰。此外,軍改後解放軍不斷要求演訓實戰化,但軍改後的後勤體系在二○二○年的「戰疫」行動中,出現了許多的不足。而解放軍內部的貪腐問題,並未隨著徐才厚、郭伯雄、房峰輝、張陽的落馬出事而停止,這都代表強調「能打仗、打勝仗」的解放軍,最大的對手可能不是外國軍隊,而是長期的積習以及在制度面上的問題(如退撫)都可能會是影響戰力的因素。雖說如此,但當前不少民眾都因資訊不足或是在誤導之下,無法對解放軍有完整的了解而有錯誤的認知,這也影響到對於國際安全局勢的判斷。

固然我國在兵學文化有相通類似背景的情況之下,應為國際從事解放軍研究的重鎮,但解放軍研究一直是學術研究圈內極為罕見的領域,除先天軍事研究限制之外,資料收集的錯誤與對中共組織的認識不足,都讓許多有志參與此研究的同好不得其法。特別是解放軍的組織與制度與他國軍隊有相當大的差異,若以歐美軍隊的體制來解讀解放軍,極易產生誤判。除黨軍關係的根本差異之外,許多制度也大不同。如美中國防部長的通話,雖代表雙方仍維持聯繫管道,但有「三無單位」(無具體編制、無具體機構、無辦公地點)之稱的中國國防部權責是否能與美國五角大廈比擬?軍改後,解放軍無論在體制、作戰、指管體系上都有相當大幅度的改變,我國須善用過去對解放軍研究累積的長期資本(除了語言之外,也包含軍事文化與兵學素養),進而精進研析以情報力作為研判的資本,才能破除迷思與恐懼。近年我國不斷強調全民國防的重要,但在達到全民國防之前,是否先讓民眾具有認識國防的概念?特別是在面對解放軍的威脅,我國民眾對其的認識是否正確?抑或是成為大外宣下的犧牲品?這都是須面對的課題。

本書作者王立與沈伯洋為目前國內對相關議題著墨頗深的新銳學者,對於國防安全與資訊戰領域有許多深入論述。本書的觀點或許有部分依然有討論空間,甚至也有不少不同意見,但在探討的議題上,絕對提供了許多論述方向以及針對當前民眾容易被誤導的議題做出分析。雖說讀者在閱讀後可能也會對作者的觀點有不贊同之處,但若本書能夠激起更多民眾對於國防軍事議題的重視與思考,甚至能針對所論述的議題深入探究,這或許更是本書的一大貢獻。

帶領美國打贏二次世界大戰的小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曾經說:「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這也是當前我國的狀況,若持續將似是而非的訊息流竄,或是對於解放軍的認識仍是一知半解,無法看清全貌,自然會流於恐懼。法國戰略學者薄富爾(André Beaufre)也說:「歷史的風若吹起時將壓倒人類的意志,但預知風暴的來臨並克服它們,且使其為人類服務則又還是在人力範圍之內,要控制就要先知,最壞的就是觀望,那經常是無為的藉口,決定命運的是人的決心與智慧。不幸的是這兩者常感缺乏,於是帝國的崩潰不是由於敵人打擊而是由於其內在的矛盾。戰略的要義是預防而非治療。過去一切的失敗經驗可以歸納為兩字,太遲。」如今,隨著解放軍現代化的成長,台海安全與我國國防是我國全體軍民必須面對的狀況,我相信讀者在閱讀本書後,會跟我一樣思緒起伏,感受強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077781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5 則好評)
  • mp*****************.tw 說:
    2023-11-03
    身為台灣人,從小到大應該都聽過不少「上千顆飛彈正瞄準台灣」、「一但被封鎖,台灣撐不了幾天」的可怕傳言,學生時期空襲警報更沒少參加過,要全員安靜躲在地下室。

    長大後,身邊男生朋友開始去當兵,每次聚會總會拿部隊裡各種不合理的要求當作閒聊話題,舉凡早起掃垃圾或是呼各種意義不詳的口號,聽起來好像都跟戰鬥扯不上邊。

    因此我們對台灣軍事的想像,就停留在「只能挨打」跟「國軍很混」上。

    身處被點名的戰爭高風險區域,大多數台灣民眾卻不太有機會學習軍事相關知識。科學教育有理化課、醫療急救大家多少也知道燙傷要沖脫泡蓋送、每半年要洗牙、要定期做健康檢查,怎麼就軍事方面,好像缺乏一些學習管道?學生時代雖然有軍訓課和軍護課,但印象裡也沒有針對兩岸戰況做過深入討論。也許是為了國家安全,許多訊息都列為機密。

    《阿共打來怎麼辦》,正是一本以軍事科普為宗旨的書,期望能夠導正視聽,讓台灣人民對於自身狀況有更多的了解,以後看到新聞時能夠有足夠的判斷能力。
  • 98********971 說:
    2023-11-03
    一本嚴肅的書,卻取了一個略帶喜感的名字。
    最近這一兩年,可能是因為侵烏戰爭的緣故,大家對於「阿共會不會打來?」這個問題的關心程度大增,但當然也有許多謠言。
    我還記得小時候有個老師說,中國只要在台灣的桃園跟台南打一顆原子彈,台灣就會裂成三塊。這大概是我最早聽過的關於中國入侵的謠言。
    現在想想,當然是很荒唐的。
    這本書分三個部份,第一個部份先破解謠言,第二部份告訴你「阿共打來怎麼辦」,第三部份闡述各國的戰略。
    看完後,我覺得台灣應該要加強敵我意識,要提昇民防(最近看到公視新聞提到民防人力下降,平均年齡超過50歲)。
    另外,這本書還應該配合《我們如何守住台灣》一起閱讀,為什麼?因為後者在第一個部份明白的告訴你,投降將會面對怎樣的一個體制:你想住在不能相信任何人、國家的一個命令就可將你的工作化為烏有、被騙被欺負只能摸摸鼻子自認活該(還不是自認倒楣)的地方嗎?如果不想,就好好看這本書吧。
  • lu******101 說:
    2022-11-11
    認知作戰真是太恐怖,不管是那些人還是幫著他們對付自己人,我都覺得為何他們要那樣做?不會累嗎?

    要穩住心別隨之起舞!
  • ar*hhh 說:
    2022-04-08
    本書以科學理論為基礎,破解各種中共侵台謠言,並指出謠言誇大不實之處,對憂心兩岸緊張局勢的讀者,提供一劑定心丸.
  • ar*hhh 說:
    2022-04-07
    非常實用的知識,瓦解對岸的認知作戰,面對強國該有的應對,書中皆有提及,好書.
  • 看更多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請支援搜尋!你也可以用公開資訊破解共軍行動!》延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