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蘭講堂(二冊套書):責任與判斷(新版)+ 政治的承諾(新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I.《責任與判斷》
	
	本書集結鄂蘭生前最後十年未出版的文章與演講稿,這時,鄂蘭正在發展她的判斷理論,這些文章表達了她的問題意識,以及思辨的心路歷程。她一心搶救道德現象,在理論方面細究蘇格拉底、柏拉圖、耶穌、保羅、奧古斯丁、馬基維利、康德、尼采諸大家,又針對公共教育、梵蒂岡教廷、奧許維茲審判、水門案這些特定事件下判斷,斯人風采,如在眼前。
	
	沒有人比鄂蘭更了解二十世紀的政治危機,這些危機可以視作道德崩潰,勢如瓦解,顯而易見。鄂蘭看到那困難的核心,不是由於人的無知或邪惡,未能辨識道德「真理」,而是道德「真理」竟不足以作為標準,去判斷人的行為。西方思想引以為神聖之事,全盤改變了。道德思想的傳統斷裂,再也無法復原。
	
	鄂蘭在她出生的地方,看到眾人曾經視為理所當然的東西,一種似乎牢靠而穩固的道德結構,在納粹的統治下崩解了;二戰之後,她又看到另一次翻轉,原來的道德結構重新被召喚回來。但它可以有多麼穩固呢?尼采認為規範人類行為的原則,是可替換的價值,最後不證明他是對的?
	
	雖然別人可能料想鄂蘭定會同意,她還是沒有同意。她提出有些人確實會去分辨是非,根據這項區辨而行動。雖然他們既非聖賢亦非英雄,雖然他們沒有聽到上帝的聲音,或藉由普世的自然之光而照見真理,但他們知道、也堅守著善惡的區別。這個事實對鄂蘭來說太具有預示性,太強大了,她無法把這東西只當作性格之高貴。
	
	要跟上她,是讀者的艱鉅任務。主要並不是挑戰讀者的智力或知識,而是思考能力。她提出的並非理論性解答,而是豐富的刺激,刺激你自己去思考。她相信在真正的轉捩點,「過往無法給未來帶來啟示,人心徘徊在晦暗之中。」在這種時刻,心靈的晦暗就是最清明的指示,指示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人類責任的意義,人類判斷的力量。
	
	II.《政治的承諾》
	
	極權主義和原子彈所帶來的經驗,點燃當前時代政治意義的問題。今天我們對政治所持的偏見底下,是希望和恐懼:害怕人性會透過政治、透過手中掌握的武力毀滅自身。而和這個恐懼相連結的是希望,希望人性會恢復理智,不是將人類從世間消除,而是把政治從世間消除。
	
	漢娜.鄂蘭對整個西方政治思想傳統展開批判性檢視,她發現,該傳統未能充分解釋人類的行動。這個傳統起於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自蘇格拉底被判死刑,思想家全都輕政治洞見而重哲學真理,視政治為達成更高目標的手段。馬基維利的著作是窮究哲學實用性的第一個徵兆,而霍布斯首次提出一種對哲學沒有用的哲學,卻聲稱出自常識。馬克思試圖把這個傳統顛倒過來。因為馬克思的翻轉,這個傳統真正走到盡頭了。
	
	政治哲學,如同所有哲學分支,不能否認它源自於「對事物實然的驚奇」。雖然哲學家還是必然與人類事務的日常生活有疏離,但如果要成就真正的政治哲學,就必須將造成整個人類事務領域之人的複數性,包括它的偉大和悲慘,變成驚奇投射的對象。以聖經的話來說,哲學家必須接受奇蹟,神創造的不是大寫單數的人,而是「祂創造了男男女女」。
目錄
	《責任與判斷》
	導讀一  蔡英文
	導讀二  傑若米.柯恩
	文本疏注
	序言
	
	第一部  責任
	第一章  獨裁統治下的個人責任
	第二章  若干道德哲學問題
	第三章  集體責任
	第四章  思考與道德思量
	
	第二部  判斷
	第五章  小岩城事件的反思
	第六章  《代理人》:沉默之罪
	第七章  審判奧許維茲
	第八章  自食其果
	
	漢娜‧鄂蘭其他作品
	譯名對照
	
	《政治的承諾》
	導讀  葉浩
	導言 傑若米.柯恩
	
	第一章  蘇格拉底
	第二章  政治思想的傳統
	第三章  孟德斯鳩對傳統的改寫
	第四章  從黑格爾到馬克思
	第五章  傳統的終結
	第六章  導「入」政治
	
	跋
	
	鄂蘭其他作品
	譯名對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