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喜歡,就什麼都可以:兩位律師給孩子的32堂生活法律課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成為大人前就該懂法律,從小培養法律素養很重要。
賴芳玉、施雅馨,兩位律師教你保護自己,不傷害他人的法律常識!
罵別人「不要臉」會犯法?
同學被霸凌,是好玩的事嗎?
只要給身分證和帳戶就有錢賺?
網友人很好,單獨見面也沒關係?
開個玩笑跟同學要錢,不算威脅吧?
掀女生裙子讓她嚇一跳,只是好玩?
即使是大人,也可能在無意間觸法,中小學生在愛玩愛鬧的年紀,更容易因為好笑、好奇心而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或是缺乏保護自己的防備心,因此,培養孩子的生活法律常識,建立正確觀念是立即可以開始的事。
聽到法律兩個字,孩子可能會覺得「很有距離感」,因此本書以讓孩子容易閱讀為目的,將內容分為8大主題,將生活中容易遇到的法律問題,以32篇故事案例搭配漫畫插圖的方式,讓孩子一看就懂,直接與周遭事件及生活經歷做連結,明白哪些事原來是犯罪行為,以及該如何預防和避免。
舉例來說,同學間的口舌紛爭、網路交友誘拐、惡作劇、性騷擾、霸凌、詐騙等,幾乎每天都在發生,但孩子可能對於這些事的嚴重性,以及為何有罪,要承擔哪些責任等一知半解,透過本書的圖文及律師解說後,能讓孩子明白自由的界線,並從小培養法律素養,將來言行也會更加謹慎,成為懂得保護自己,尊重他人的守法好公民。
【閱讀重點】
☑故事案例:孩子在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事件。
☑情境插圖:漫畫插圖讓故事情境更生動。
☑案件主旨:故事案例產生與法律相關的問題。
☑案件分析:以對話方式,說明應導正的行為觀念。
☑六法知識:列出與故事案例相關的法律條文。
☑律師解說:針對32篇故事案例,淺白解說。
☑案件總結:教導孩子預防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以32篇生活事件為案例,讓孩子易產生連結與共鳴。
★每篇內容皆搭配相關漫畫插圖,閱讀時有趣不枯燥。
★以輕鬆對談方式分析案件,增加共感及理解能力。
★專業律師案件解說,簡單理解各種行為可能觸犯的法律。
★律師針對每個案例,給予正確觀念,讓孩子知法不犯法。
★明白在各種情況下,應該如何判斷是非及保護自己。
★學習如何冷靜思考,避免因一時衝動傷害他人。
★面對不法利益誘惑時,如何避免因貪念而做出違法事情。
★家人情感出現裂痕時,該用何種心態來對面及處理。
★遭到霸凌、性騷擾等讓身心受創的事,要立即勇敢求助。
★明白自由的界線,別讓小玩笑和惡作劇成為大遺憾。
誠心推薦
呂秋遠∣宇達經貿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
法律白話文運動
周慕姿∣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
唐珮玲∣《我是你的觀護人》作者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彭冠綸∣「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粉專版主
雷皓明∣喆律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身為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最大的財富,就是從小鍛鍊遵守法律與規範的習慣。──唐珮玲/《我是你的觀護人》作者
法律是關於正義與非正義的科學,它規範了我們與他人應有的界線,也是讓社會得以運作、維持的規則。本書以貼近生活的情境帶領青少年認識日常會遇到的法律議題,非常適合作為社會新鮮人的法普入門書!──雷皓明/喆律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適讀年齡:10歲以上
目錄
序/導讀
作者序
賴芳玉 律師
記得多年前有位處理離婚案的女性朋友帶著正值國小的孩子來律所討論案件,當時這孩子獨自在旁翻閱六法全書。約莫一個小時後,孩子終於忍不住詢問律師,六法全書裡到底哪個條文提到父母有懲戒權。
這孩子正為母親對他的管教感到不滿,大概媽媽和他提過懲戒權,所以乾脆一起來律所翻閱六法全書,並趁機諮詢律師。
從這事件可知孩子比大人想像的還成熟,每個孩子發展不同,也應該和大人有相同法律近用權,這是兒童平等權、資訊權及發展權的體現,因此當出版社詢問是否願意為小孩編纂出一本貼近他們年齡和發展程度可以閱讀的白話文小六法時,自是滿心答應。
但幾番折騰,顧及小孩還是需透過情境相似的案例才比較容易理解法律,因此整理出小孩常遇的三十二則情境故事作為法律的解說。例如以他人名義惡作劇訂餐,惡搞店家或隨便棄單,誰要負擔法律責任呢?和同學一起網購商品,但貨物不齊全而退單,匯款還給其他同學時弄錯帳號,收到錢的同學不認帳怎麼辦呢?沒有經過他人同意就拍照並把照片發到同學群組,有侵害肖像權嗎?把截圖傳給別人可以嗎?這都是小孩常見的日常生活。
因應案例所援用的法規遍及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少年事件處理法及其他行政法規,例如性別平等教育法、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等。
法律文字透過這些日常的故事展開更簡單、立體的解說,這也是白話文的另類方式。
真心期許這本書可以促進孩子對於法治社會的培力,也適用於家長共讀或學校公民與社會課的課外讀物。
作者序
施雅馨 律師
你是否曾想過,生活中法律無處不在,例如:買早餐會與老闆成立買賣契約;而到圖書館借書,是借貸契約;未經他人同意拿別人的東西,將觸犯刑法第320條竊盜罪;若不小心害他人受傷,可能觸犯刑法第284條過失傷害罪。原來不經意的開玩笑或惡作劇,可能構成性騷擾或霸凌,甚至觸犯刑法第309條公然侮辱罪或第310條誹謗罪。
看來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但真的處處是危機嗎?當然不是。究竟哪些行為合法,哪些不合法?法律做了什麼規定?我們的責任為何?這本書共分享三十二則生活中容易遇到的法律主題,無論你是對法律感興趣,或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識,這本書都值得你閱讀。
本書以案例解說帶你輕鬆讀懂法律:
(一)案件故事:了解事實背景。
(二)案件主旨:了解法律問題。
(三)六法小知識:認識法條用語。
(四)法律解說:結合故事使用法條。
(五)案件總結: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習法律有助於個人的成長與發展,若能理解法律所代表的意涵,就越能判斷不同行為可能伴隨的法律效果。懂法律,不是用來爭辯自己的觀點客觀且正確,而是讓我們在嘗試探索理解新事物的同時,有能力去識別與分析問題。在做出生活中各種決定時,既能保障自己的權益,也能充分尊重他人立場。
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法律之旅,探索法律的精彩之處,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希望本書能幫助你在生活上做出明智且負責的決策。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