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童的小六法全書:40堂法律必修課
未來公民必修生活法律課,熱烈招生中!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一鍵選好開學文具懶人包,適合快速返校採買、50元電子禮券現領現折!↓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楊貴智 律師開講
「兒童終將成為大人,不可不懂法律!」
未來公民必修生活法律課,熱烈招生中!
口說無憑,白底黑字才會是證據?
為什麼不能幫做壞事的朋友把風?
爸媽吵架拳打腳踢,該如何是好?
因為性別受到不公平對待怎麼辦?
法律並沒有想像中的遙遠,其實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在便利商店買東西、租屋、工作,到與人發生爭吵要調解、遇到壞人為保護自己而正當防衛等,透過這本法律科普書,讓孩子認識法律、了解法律,以更全面的方式建立法治觀念。
本書分五大篇,從最貼近生活的民法出發,一路介紹勞基法、智財三法等常見法律,再透過民、刑事訴訟法了解法院怎麼運作。而走跳在江湖上,怎麼能不懂刑法呢!最後,基本權利也萬萬不可被忽視。四十則必知法律從小學,法治觀念早早扎根,不只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也學會明辨是非,用法律思考問題,培養公民素養!
【本書資料】
無注音
10歲以上
本書特色
1.法律知識搭配幽默童趣插圖
在文字中間穿插幽默童趣的插圖,讓活靈活現的小動物及Q版律師陪你輕鬆讀懂法律。
2.用故事及真實案例,將法律連結生活
每則法律都有故事或真實案例,讓孩子理解法律與生活的連結,讓法律不再遙遠。
3.在解釋法律之外還有延伸學習
在以白話文解釋法律後,還會探討法律界線,並提出兩個相關問題,讓孩子能更深入思考,作議題探究與延伸讀物。
各界強力推薦
【法律界強力推薦】
鄧衍森/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諮詢顧問、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教授
劉冠廷/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
【閱讀推廣者】
Sylvie/晨熹社繪本書店主理人
吳政鴻/臺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監事長
邱慕泥/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
葉思/思辨寫作、閱讀、表達教育老師
館長小編/小鎮圖書館館長、「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粉專版主
【教育界推手】
呂昱達/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邢小萍/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周威同/國立臺東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洪夢華/夢N國小社會總召
孫明峯/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校長
陳慧玟/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廖淑霞/臺北市私立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顧翠琴/社團法人基隆市教師會理事長
Sylvie/晨熹社繪本書店主理人
從圖文書開啟成為公民之前的法治教育,在簡單易懂的故事案例中了解日常與法理緊密相繫,在遵從法律之前先懂得法律因何而生,如何以法治維護公民權益,難得可見這樣一部能讓大人小孩ㄧ同閱讀思辨的六法入門,讓親子得以此出發,培植健康正直的公民素養。
呂昱達/「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朋友相約打工,放心交出存摺及證件後,竟淪為詐騙同夥遭判刑」、「未察覺被抽換租約內頁,慘遭惡房東坑殺」、「在IG小帳發文抱怨朋友,竟被提告公然侮辱」。屢見不鮮的新聞案例,總令人不勝唏噓;感嘆若法治教育能從小紮根,是否能避免兒少走許多顯而易見的冤枉路。
「法律白話文」是現職公民科教師,最頻繁補充法學新知的平臺。楊貴智律師以通俗、接地氣的方式,推廣並涵養國人法學素養的創辦精神令人感佩。俗話說「法律是保護懂法律的人」,若能知法、用法,方能避免誤觸法律紅線,也能在權利受損時,保護自己與家人。誠摯推薦這本,以淺白、生活化案例擘劃兒童法學視野的好書。
周威同/國立臺東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班
法治教育和人權教育,是讓台灣成為一個文明國家的社會心靈工程。除了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以「議題融入」發展課程之外,最重要的軟體就是有適當的教材,讓教師有所倚重、讓學生有所依循、讓家長有所倚靠,而《給兒童的小六法全書:40堂法律必修課》的確面面俱到。
本書改編的案例多數藉由提問以引起讀者好奇,例如:「自由心證有多自由?」、「家暴只是家務事嗎?」每個單元佐以饒富童趣的插圖,讓生硬的法律條文頓時倍感親切。此外還有「法律想想」,類似中學「公民與社會」的議題探究,十分適合做為教科書的延伸讀物。親子若能共讀這本法律啟蒙書,想必自己的權利就不會睡著。
邱慕泥/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
國小的學童需要知道法律知識嗎?曾經是中學公民老師的我想過這個問題。也認為法律素養和閱讀習慣一樣,必須趁早培養。很高興看到一本以國小孩子為對象的法律書籍誕生,為臺灣法治社會紮根努力。
陳慧玟/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法治觀念對於兒童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但如果希望孩子遵守法律,他們卻連該遵守的約定都不了解,如何能做到呢?或是害怕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過於複雜,無法知道法律是如何保障人民;也可能不認識法院及訴訟制度,無法在關鍵時刻為自己伸張權益;最讓父母擔憂的是孩子如果不了解法律明訂禁止的行為,一不小心可能觸法,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給兒童的小六法全書:40堂法律必修課》是最適合兒童的法律知識書,它將艱澀複雜的法律條文用兒童能理解的白話方式撰寫,讓人了解比較常用的法規為什麼會這樣規定,同時設計生活情境及案例說明,讓孩子瞭解明白公民所應擁有的法律知識及制度典章,不僅能保護自己避免觸法,保障基本權利,也能建立法治觀念。
葉思/思辨讀寫教師
教室裡面的兩個小朋友扭打在一塊兒,你覺得誰是錯的呢?如果先動手的小朋友是因為受到了同學嘲諷、言語霸凌,這樣他還是錯的嗎?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往往會用心裡的公平正義來當作標準,雖然某些狀況下這是對的,但卻沒辦法適用於所有狀況。因此,法律提供了標準,讓我們有了理性的判斷。楊貴智律師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帶讀者思辨法律,讓我們瞭解生活處處都是法律,只要學習用理性的方式看待,我們就更不容易委屈自己,而能過得安心自在!
廖淑霞/臺北市私立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別以為「法律」這一堂課不在小學學習的課表上,所以不重要;別認為自己未達法定年齡無需負責,所以不須知曉,其實日常中的消費行為、人際互動、智慧成果都離不開「法律」。這本《兒童的小六法全書:40堂法律必修課》,藉由〈從生活學法律〉的故事,讓我們理解法律與生活的連結;在每篇的〈法律報你知〉中,讓我們知道法律條文出處,在〈5分鐘法庭〉篇幅中,更讓我們了解法律訂定的原意,讓小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讓40則必知法律課帶著小讀者學習明辨是非,理解自己的權利,從小培育法治觀念,成為一個現代的小公民。
劉冠廷/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
大家都會說懂法律很重要,但是對於認識法律,或是嘗試理解法律,大多人卻視為畏途。這現象與法律文字時常艱深難懂,法律規範內容又多龐雜細瑣有關。本書作者貴智律師長期耕耘法普推廣,透過輕鬆、淺顯易懂的方式,將法律知識帶入一般人民的生活中。寫給小朋友看的法律知識,難度更高、挑戰更大,本書作者精選40個重要、與一般人切身相關的法律議題,用有趣的案例故事引導,讓讀者更容易了解法律概念背後的原理,並
目錄
序/導讀
作者序
給未來公民的法治教育課
楊貴智
二○一九年年初,因工作關係結識小魯文化社長陳衛平及執行長沙永玲,因緣際會之下,或許因本人有創立法律網站「法律白話文運動」和Podcast節目「法客電台」的經驗,有幸獲得沙姐青睞,為小魯文化撰寫法治教育童書,非常感恩。
翻開本書的家長以及老師可能會有些困惑:書中的內容,好像沒有那麼貼近小朋友的生活?因為在規畫這本書的時候,我嘗試拋開對「童書」的傳統想像,讓內容不以「兒童」畫地自限,而是大膽想像當「兒童」長大成為一名「公民」之前,所應具備的各項法律知識及制度。
這本書特別的地方在於:我認為與其了解法律如何規定,不如了解法律為什麼會這樣規定!因此,書中沒有教條式的法治宣導,也不會出現教義式的觀念宣傳,而是從最貼近人民生活的《民法》出發,一路介紹《勞動基準法》、「智財三法」以及《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這些法律看似與兒童無關,但個個反映了我們當代文明社會重要的價值觀!而兒童終將要成為大人,應無不學的道理。
將比較常用的法規彙整成的小本法典,法律界通常會稱之為「小六法全書」,本書由此得名《給兒童的小六法全書》。我建議家長及老師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閱讀本書,您會發現每個章節、每個主題確實都是生活及工作經驗中經常會出現,甚至使用到的法律。您可以透過與小朋友共學伴讀的時光,將自己的個人經驗分享給小朋友,藉此為抽象的法律知識擴展更多具體的故事。
臺灣社會期待法治、稱頌人權、渴求正義,但空有口號,沒有理念,更加無法將這些詞彙連結本土的文化,使得各種論述不論如何嚴謹,都讓人感覺脫離生活的脈絡。知識的落差固然帶來溝通的困難,但真正的阻礙在於雙方對法律的認知與期待有如雲泥之別。認知的落差來自想法的疏離,而想法的疏離則肇因於當這些觀念引進臺灣時,沒有讓這些觀念本土化,只是強加在臺灣人身上,因此水土不服,許多人反而不能接受。
本書能做的事情有限,但是希望能跨出第一步,嘗試用不同的童書撰寫手法,形塑屬於臺灣的正義觀、法治觀以及人權觀。回顧白色恐怖的歷史教訓,多少罪惡借法律及正義之名而行,人權思想若要萌芽,法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施肥工作。
這本書能夠順利出版,除了要感謝協助我提供靈感發想及編輯的法白夥伴子鈺、建智外,也要特別感謝繪者秋香,她的插圖讓本書更加活潑,以及小魯姐姐們,沒有她們的督促,這本書永遠不會誕生。
希望您會喜歡這本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