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傾聽死亡現場:頂尖法醫病理學家的非自然死因調查事件簿

Unnatural Causes
英國傳奇法醫的40年職涯,是最真實的犯罪檔案。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432
    480

出版情報

一本學習思考生死學的好書:《每週去看屍體》

2020/11/16 「雖然我不清楚大家會不會被書名嚇到,但我是本著一顆溫暖的心,希望讀者能了解死亡才寫下這本書。」 首爾大學醫學院法醫系教授,也是韓國人氣電視節目的諮詢專家柳成昊,藉由這樣一本小書有感而發。書中承載他期盼大眾翻轉對生死觀念的看法,也期望人們能從「人終有一死的角度」,重新看待生命的旅程。因為身為法醫,他與韓國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簽協議,在包括首爾大學等幾間大學的法醫學教室,替每個地區的意外往生者進行屍檢。因此每周一是他固定到首爾大學醫學院工作與驗屍的日子,也是書名由來。 本書開頭從他的法醫工作出發,談他工作上的見聞,以及思考死亡的社會成因與社會脈絡。除了談死亡的種類與各種真相,他也談生命的走向,比如生命的尊嚴與品質,期盼韓國大眾不要因無謂的過度醫療療或延命醫療受苦,只因為無法接受死亡為人生的終站,畢竟這樣的觀念對自己與周邊親屬都是折磨。 他描述了韓國推動善終法的過程與觀念推廣之不易,認為人應當要能接受死亡為生命裡自然之事,也應當把握人生最後一程,比如日本銀髮族對「終活」的規劃,提早為生命臨終階段做「整理」,包括心靈與物質層面等。此外亦提醒年輕世代與大眾應該向死亡學習,才能勇敢把握人生,珍惜生命的可貴。他更相信,「學生們藉由學習死亡,能深刻領悟生命的可貴,懂得反思周遭事物,成長為有品格的文明之人。」 作者提到這本誕生的原由。他因受邀在首爾大學開設「死亡的科學理解」課程得到大學生的熱情回響,他提到可能許多學生是受CSI犯罪電視劇影響與好奇心驅使而來,但無論如何,這樣的主題受到學生歡迎,進而也使他萌生根據上課講義,寫下這本書的念頭。他用自身法醫經驗與角度出發,談一般較鮮為人知的法醫職業真相與見聞,也談所謂生命的事,還須包括最後的一程:死亡。因為「沒有人能免於死亡」,而且它是生命中最值得的學習。他認為不只要接納「死亡為生命的自然法則」,「死亡並非失敗,乃生命秩序」,更應要學習用不同角度去審視人生,看待生命中重要的事時,就會有不同的思辨與優先次序。一如書中提到,假若不思索死亡議題,「只是一味迴避,那麼我們也將不知道何處才是人生的終點。而當死亡真的到來之時,就只能受悲慘和悲傷的心情所羈絆,喪失替人生做美麗收尾的機會……」 在死亡真相中窺見社會真實樣貌,也是他的工作日常。除了略說各種死亡種類,從這位經常接觸屍體的韓國專業法醫眼中,也看到韓國社會許多問題與造成死亡的各種社會成因。他列舉一些例子,有的是為了領取保險費設計的死亡,有的是真相需被層層揭開才能被真正看見。比如一位外因死的孩子,即使從其傷勢推測並非滑倒造成,真相應為被施暴,但家屬卻找了醫生開假證明,以病死作結,逃避刑責。後來才重啟司法調查等,真相才能浮出水面。 此外,作者也提到,韓國的自殺率之高,已位居世界一二(僅次於立陶宛,為世界第二),也高於聽聞自殺率很高的日本。他提到因有些家屬掩蓋家人自殺的事實,不願被他人得知,而以死因不詳作結,而以他接觸與所見龐大數量的案例,他認為韓國社會的高自殺率恐怕更勝於眼前數字,而書中對韓國自殺成因與高危險族群的分析,亦有詳盡著墨。 作者在二十年來負責了超過一千五百起屍檢案件,他提到,作為社會性他殺的自殺是其中尤令他感到沉重的。因此,探問究竟為何死亡,雖是他身為法醫的工作重點,但不捨自殺事件頻仍,應也是他寫這本書思考與分享更多生命意義的起點吧。他在書中以真誠的肺俯之言,期待讀者能用寬闊的心胸及輕鬆的態度正視「死亡」,在思考「死」的過程中咀嚼「生」的意義,更引用「勿忘人終有一死」,「把握當下!」等金句,告訴讀者,回頭珍惜生命是既重要也必要的事。讀者不妨也藉這本書作為努力擁抱人生的開始吧。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死者從不隱瞞事實,絕不撒謊
──他們透過我發聲──
911恐怖攻擊事件、黛安娜王妃車禍重啟調查、亨格福德大屠殺、泰晤士河伯爵夫人號撞擊事件……
相驗超過23000具屍體,深入震撼國際的刑案現場
英國傳奇法醫的40年生涯,也是最真實的犯罪檔案


「我們不能放任自己被恐懼淹沒,連心煩意亂的權利都沒有。
病理學家這一行沒有驚慌的容身之處。
我們必須抽離情緒,探求真相。
為了替這個社會效命,我們有時候得要凍結某些部分的人性。」
──理查.薛賀德

英國最頂尖的鑑識病理學家理查.薛賀德醫師,一生癡迷於揭露死者的祕密。每當遭遇死因難解的屍體,他都能運用病理學專業技術和知識,解開眾人最迫切的疑問:這個人究竟是怎麼死的?

薛賀德醫師每一次的驗屍,背後都是一段故事。他傾聽死者吐露的事實,向遺族傳達真相。從犯罪現場到站上法庭,他的調查都對追求正義至關重要,讓無辜者免於遭受不實指控。

相驗超過兩萬三千具屍體,參與數千次的死因調查,他的生活早已跟死亡密不可分。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家庭,終將為此付出代價。但薛賀德醫師仍將畢生時光投入熱愛的鑑識病理學領域,對屍體的各種證據都不輕易放過,甚至下了班仍對案件念念不忘,透過各種模擬努力接近真相。像是為了徹底了解各種刀傷創口,他在家拿長尺戳枕頭、用各式刀具捅肉塊,甚至買了豬肚、牛腎等自行練習,加上累積豐富的現場經驗,成了鑑識刀傷的專家。

《傾聽死亡現場》是精采的紀實作品。透過薛賀德醫師的筆觸,得以見到一名鑑識病理學家的獨到專業,猶如置身現場,也看盡他數十年生涯的起伏波瀾,更為那些源於「非自然因素」而永遠休止的諸多生命留下無可磨滅的痕跡。

【國際好評】
★ 《傾聽死亡現場》讓人感受到處理如此大量屍體所要付出的代價。這本書深具人性,從亨格福德大屠殺到史蒂芬.勞倫斯命案,帶領我們看到薛賀德醫師參與的這些案件。
──《泰晤士報》(2018年度選書)

★ 具深刻見解,率直且富有同情心。
──《觀察家周報》

★ 迷人,毛骨悚然而引人入勝。
──《每日快報》瑞秋與茱蒂讀書會(Richard and Judy)

★ 誠實到令人揪心。
——《All That Remains》作者 蘇.布雷克醫師(Sue Black)

編輯推薦


用一生時間,聆聽死者之聲
(文/馬可孛羅編輯部)



英國最頂尖的鑑識病理學家理查.薛賀德醫師,一生癡迷於揭露死者的祕密,他參與過數千次的死因調查,生活早已跟死亡密不可分。他熱愛這份聆聽死者之聲的工作,隨時準備趕赴現場。最重要的是,他對因「非自然因素」而殞命的受害者家屬傳達真相,充滿敬意與人性關懷。

薛賀德醫師直接參與了許多著名案件,包括黛安娜王妃車禍重啟調查、亨格福德大屠殺、泰晤士河侯爵夫人號撞擊事件等,這些精采的鑑識解剖現場,都在薛賀德醫師的筆下化作細膩的紀實故事,讓讀者得以見到一名鑑識病理學家的獨到專業,猶如置身現場。

在本書中,我們也得以窺見這位知名法醫的內心世界。接觸超過兩萬三千具屍體,從事與死亡如此親近的工作,為了探求真相,他得維持身為科學家的疏離。薛賀德醫師坦承自己為這份工作付出了沈重的代價。婚姻觸礁,在法庭律師詰問之下承受莫大壓力;而多年來走過的那些血腥死亡現場,嬰兒死亡案、警方對犯人的不當拘束致死、老婦人因「躲藏等死症候群」孤獨失溫而死、911恐怖攻擊事件支離破碎的無數屍體,這些苦難景象也一點點侵蝕著他的內心,最終累積成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傾聽死亡現場》可以說是凝聚理查.薛賀德醫師數十年職涯的最真誠告白。在書中,我們可以跟隨薛賀德醫師的腳步,感受他數十年生涯的起伏波瀾,深入了解那些非自然死亡背後的祕辛。

作者

理查.薛賀德Richard Shepherd


理查.薛賀德在瓦特弗德長大。讀中學時,同學偷偷帶了本醫學教科書到課堂上傳閱,為他打開了犯罪與謀殺的世界門扉,讓他踏上了解各種型態的死亡的人生旅程。他在聖喬治醫院位於海德公園角的醫學院學醫,1977年取得執照,1987年完成鑑識病理學的訓練。他馬上就加入蓋伊醫院當年的頂尖法醫部。
他參與過國內外數千次死因調查,探究非自然死因——從登上頭版的地方謀殺案到國際性的大型災難——還有許多突如其來、無法解釋的死亡案件,最後以自然死亡或是意外作結。他的技術與專業知識仍舊受到世界各地專家學者的景仰。

譯者簡介

楊佳蓉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背負文字橫越語言的洪流,在翻譯之海中載浮載沉。近年譯有《只要活著:長崎原爆倖存者的生命故事》、《最後的戰役: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刻》、《閣樓裡的小花5》、《黎亞: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人皮盜獵者》、《迷蹤》等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50908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00
    • 商品規格
    • 21*14.8*2.6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