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手法系列4-法醫人類學:聽!骨頭在說話,美國傳奇法醫人類學家梅普斯自傳暨案例集,直擊魔鬼潛伏的淵藪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那些骨頭對我講述他們所受暴力折磨的故事,
它們從不說謊,謀殺終會敗露──
罪行愈陰險,答案就愈耀眼。
我們的疾病史,傷處和弱點,勞動和鍛鍊習慣,最隱密的罪和讓人羞愧的虐行……
你我經歷過的所有,
都被銘記保存在我們的骨架上,
只有當最後皮肉落盡,它們才會裸露出來,揭示一切。
而解讀所有這些事情——就是法醫人類學的藝術。
◎美國傳奇法醫人類學家及該領域先驅威廉.梅普斯博士曾主持國際知名的「C.A.龐德人類鑑定實驗室」,專為法醫和驗屍官提供鑑識服務,經手超過一千兩百件鑑識案,亦曾參與歷史上最具爭議的凶案鑑識:包括對西班牙遠征祕魯的服者法蘭西斯科.皮薩羅(Francisco Pizarro)、美國第十二任總統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身體嚴重畸形的「象人」約瑟夫.梅里克(Joseph Merrick)、俄國末代沙皇羅曼諾夫家族謀殺案等知名人物的遺骸鑑識……
書中就其法醫生涯中最奇異、最引人興趣的十六個主題展開,講述法醫科學路上的探索歷程,並介紹在美國有重大影響的十幾起刑事案件以及歷史謎案。如果你對於鑑識真實運作的血淋淋詳情,以及對於做為一名真正的法醫人類學者的樣貌有興趣,那麼你就來對地方了!內容集科學性、趣味性於一體,情節生動、詞藻優美,不但是Goodreads佳評最多的法醫普及書之一,也是美國等多所高校法醫學、人類學的經典推薦讀物。
****
梅普斯博士對切割凶器等聊若指掌,檢查過各種各樣的骸骨:包括古代的、現代的,著名的、平凡的,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各地,以及美國本土的每一個角落。除了獵槍、來福槍、手槍、刀子、短斧和斧子這些常見的凶器之外,還有切肉刀、開山刀、冰錐、刺刀、鐵錘、扳手、螺絲起子、鐵橇、撬桿、二乘四木料、樹枝、千斤頂手柄、建築模塊、拐杖、義肢、黃銅床腿、鐵管、磚塊、皮帶、領帶、褲襪、繩索、鞋帶、毛巾和鏈條,甚至是一條冰凍的火腿!
溫馨提示→本書很適合那些真正有興趣輕鬆閱讀一些該領域相關研究以及破案故事的人,尤其是對本系列前一本「蟲蟲」耐受力強的讀者,但是不太適合很容易嘔吐的人。如果你喜歡一邊吃東西一邊閱讀,最好還是等到食物消化完全再看吧。
****
調查者必須具備勇氣、知識、經驗和毅力,
把雙手深深埋入那些可怕罪行殘留的腐爛遺跡中去仔細摸索搜查,
從遺骸中抓住那微微閃耀的真相之光。
冬陽 推理評論人/宋世祥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國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李承龍博士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副教授、卡達警官學院犯罪現場重建中心特聘鑑識專家/杜鵑窩人 資深推理迷/哲儀 小說家、編劇/邊鈺皓 法醫人類學家──讚譽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哲儀,小說家、編劇:
作者本身令人驚嘆的豐富學經歷,以及近三十年的職業生涯裡,總數經手處理超過一千兩百件鑑識案中,每每成果卓著深受讚譽,其中針對諸多細節的邏輯判斷充分展現出其觀察鉅細靡遺的專業。在故事內容的文字陳述過程,將個別事件的疑點結論,透過科學解剖、分析論證的方式,案件結果的輪廓逐一清楚地描繪出來。
也許缺少煽情灑血的情緒起伏和吊人胃口的驚恐氣氛,但是,在作者的專業論述及描寫下,引領著讀者抽絲剝繭從各種疑霧迷團中找出真相,都是讓人血脈賁張的過程。本書閱讀,專業知識的介紹充足、人文關懷的提醒引導、迷團案件的引人入勝,在在都是讓人捧讀難放的理由。
*《書單》(Booklist):
梅普斯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職業是在他還是大學新鮮人時,當時他想要上的一門課額滿,於是他的指導教授建議他選修另一門關於人類學的調查課程。梅普斯很幸運,任何不怕噁心而拿起他的書的讀者也將是幸運的。他在書中述說自己是如何學習觀察殘缺的屍體,並解釋他如何發掘出諸如鑑定骨骼樣本這類極富成效的技術。縱使法醫人類學往往讓人感到死氣沉沉,但並不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梅普斯清晰生動地描述了他所經手的案件,他形容擺在他面前的遺骸(或遭焚毀無法辨識的屍體),形容他所尋找的是什麼,並且引領讀者爬梳他的思考脈絡,搜尋更多的線索與訊息。
*卡爾.海森(Carl Hiaasen),《母語》(Native Tongue)作者:
當梅普斯醫生沒有在打破有關蛆的迷思時,就是在欣喜地解決真正的謀殺難題,或舊或新。他不只是一名聰明的法醫學偵探-也是一名詩人、哲學家,以及在面對破裂的人體情形時,以事前或事後驗屍給出狡黠評論的人。
*普立茲評論獎得主喬納森.亞德利(Jonathan Yardley),《華盛頓郵報書世界》(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不論梅普斯的故事角色是名人或是無名屍,令這本書如此迷人且──以其特有方式──討人喜歡的是他說故事的方式。
*羅威爾.列汶博士(Dr. Lowell Levine),紐約大學法醫齒科學家,紐約州法醫部門主管:
梅普斯博士是真正少數能夠理解司法系統需求的法醫人類學家之一。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威廉.R.梅普斯博士與麥可.布朗寧本可寫出一本枯燥的法醫人類學臨床分析;反之,他們說故事的方式要比死者本身能為自己述說的故事更佳。
目錄
1 每天都是萬聖節 Every Day Is Halloween
2 健談的頭骨 Talkative Skulls
3 「骨頭的捆綁」“Bolts of Bones”
4 「環抱的大地」“The Enfolding Earth”
5 破碎的殘骸 Flotsam and Jetsam
6 「當你病入靈魂」“When the Sickness Is Your Soul”
7 與魔鬼賽跑的人 Outpacing the Fiend
8 非自然死亡 Unnatural Nature
9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A Sunless Place ”
10 烈焰與甕 Flames and Urns
11 碎屍萬段 Death in 10,000 Fragments
12 消失的軍團 Lost Legions
13 被錯放的征服者 The Misplaced Conquistador
14 砷與「精悍的大老粗」 Arsenic and “Old Rough and Ready”
15 所有俄國人的沙皇 The Tsar of All the Russias
16 「潦草的紀錄和我們的死屍」“These Rough Notes and Our Dead Bodies ”
致謝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犯罪手法系列SP-解剖犯罪實驗室:揭露鑑識科學的缺陷與危機
犯罪手法系列SP-A代表砒霜: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致命配藥室
犯罪手法系列6-刑案偵訊室:FBI「破案神探」本尊破解連續殺人犯與獵食者的內心祕密
犯罪手法系列5-認識司法精神醫學:一個犯罪者「究竟是真的瘋了,還是只是壞人」?寫給律師與大眾讀者的精神醫學實務指南
犯罪手法系列4-法醫人類學:聽!骨頭在說話,美國傳奇法醫人類學家梅普斯自傳暨案例集,直擊魔鬼潛伏的淵藪
犯罪手法系列2-毒物研究室:250種具有致命效果的經典毒物、植物、藥物和毒品
犯罪手法系列--法醫科學研究室:鑑識搜查最前線, 解剖八百萬種死法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