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太陽旗密令,決定甲午結局的情報戰:暗影之中,假面之下,日本間諜如何瓦解清廷最初的防線?

  • 9 338
    375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中國近代史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戚其章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複刻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7/09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文質彬彬的留學生,竟身懷滲透任務?
看似普通的信件背後,又隱藏了什麼暗號?
戰爭,在第一聲槍響前早已開始……
⚑ 揭開歷史黑幕的深度考察
本書以嚴謹學術視角和豐富史料為基礎,深入剖析清朝時期日本對中國展開的情報滲透與軍事謀略。全書從19世紀中葉日本「征韓論」的興起談起,逐步展開日本如何系統性地對中國展開長期、縝密的諜報活動,為後來的侵華戰爭打下基礎。

⚑ 侵略思想的起點
作者指出,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即積極推動對外擴張,將朝鮮與中國視為帝國版圖的第一步。從「征韓論」出發,日本軍政高層便有意透過諜報手段掌握鄰國內情。書中詳述早期派遣間諜池上四郎赴滿洲刺探的過程,揭示情報收集在對外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 情報機構的建立
全書的核心亮點之一,是作者對日本軍事情報體系建立過程的清晰梳理。從參謀局、參謀本部到海軍軍令部的組織演變,書中展示日本如何從臨時性情報任務過渡到常設、專業化的情報網。此外,軍方還透過派遣留學生、設置駐華武官、收買地方人士等方式,培養大量對華情報人員,滲透各階層。

⚑ 情報滲透與戰略部署的結合
作者強調,這些情報工作並非孤立行動,而是與日本整體戰略密切相關。例如,日軍在出兵侵臺、規劃甲午戰爭甚至二十世紀初的擴張計畫時,均倚賴早期取得的情報與地圖資料。書中舉出如福島九成、樺山資紀、水野遵等諜報軍官的行動細節,讓讀者能夠具體了解情報如何實際轉化為軍事行動。

⚑ 情報滲透的多元化
除了軍方情報活動,本書還詳述民間浪人、右翼團體如玄洋社如何參與情報網建構。他們透過辦報、開設商舖、經營學館等方式,在中國各地設點活動。例如漢口樂善堂、上海東洋學館等機構,實為情報據點,培養具中文能力的諜報人才,並推動所謂「東亞改造論」。

⚑ 重新認識清代中日關係的關鍵著作
本書不只是歷史事件的簡單記錄,更是一部洞察帝國主義陰影下東亞命運的力作。本書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理解日本侵華的歷史根源與運作機制,也提醒我們對於歷史警覺與防範外力滲透的重要性。這是一本值得深入閱讀、深思的歷史著作。

本書特色:本書深度考察日本從明治維新以來對中國的系統性情報滲透與軍事部署。全書從「征韓論」起源談起,結合大量史料與案例,揭露日本如何以派遣留學生、設立參謀體系、創辦情報機構乃至利用浪人組織,逐步構築對中國的情報網。書中對歷史脈絡梳理有條不紊,是一部兼具學術性質與警世意涵的重量級作品。

作者

戚其章,著名中國近代史研究專家。主編《中日戰爭》、《齊魯百年風雲錄》、《晚清教案紀事》等,著有《中日甲午威海之戰》、《中日甲午戰爭史論叢》、《甲午戰爭與近代社會》、《甲午戰爭史》、《甲午戰爭國際關系史》、《中國近代社會思潮史》、《國際法視角下的甲午戰爭》、《大清最後的希望──北洋艦隊》、《晚清史治要》、《習史思辨錄》等,輯校《李秉衡集》,並擔任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歷史顧問。

目錄

出版說明
第一章 日本早期對華諜報活動
  第一節 「征韓論」與日本遣華第一諜
  第二節 「征臺」先遣隊
  第三節 神祕的使者—日本駐華武官
第二章 中法戰爭與日本侵華諜報活動
  第一節 趁火打劫正其時
  第二節 廬山軒照相館
  第三節 創辦上海東洋學館
第三章 漢口樂善堂大揭祕
  第一節 荒尾精的「興亞」思想
  第二節 漢口樂善堂的籌辦經過
  第三節 樂善堂漢口分店掛牌開張
  第四節 「四百餘州探險」(之一)
  第五節 「四百餘州探險」(之二)
  第六節 「四百餘州探險」(之三)
  第七節 撩開日清貿易研究所的面紗
第四章 日本間諜與對華的「作戰構想」
  第一節 日本參謀本部陸軍部提出《清國征討方略》
  第二節 日本海軍六種「征清」方策的發現
  第三節 為落實對華的「作戰構想」所做的準備
  第四節 邀請北洋艦隊訪日的背後
  第五節 甲午開戰前的最後準備
第五章 日本諜報的重中之重
  第一節 宗方小太郎兩探威海
  第二節 日諜天津密會與宗方小太郎重返煙臺
  第三節 力爭海上主動權
  第四節 從〈中國大勢之傾向〉到〈對華邇言〉
第六章 甲午日諜的第一案
  第一節 一起意外的涉外事件
  第二節 石川伍一其人及其落網經過
  第三節 京官奏參與石川案的審結
  第四節 石川案之餘波與〈石川伍一供詞〉的真偽問題
  第五節 石川案與日本豐島襲擊有關嗎
  第六節 從石川案看京城日諜嫌疑案的處理
第七章 江浙日諜案中之案
  第一節 關東諜蹤
  第二節 上海租界裡的日本「商人」
  第三節 盂蘭盆會假僧遇真僧
  第四節 江浙日諜案中案的審結
第八章 旅順後路案
  第一節 六日諜登陸花園口
  第二節 「三崎」命喪金州
  第三節 豬田正吉、大熊鵬失蹤之謎
  第四節 向野堅一普蘭店脫網逃生

試閱

第一節 「征韓論」與日本遣華第一諜
  西元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即以實行對外擴張為基本國策。其侵略矛頭首先是指向中國。它在整飭軍備的同時,開始向中國派遣間諜,並在中國設立間諜機構,從事蒐集情報工作,為發動對華侵略戰爭做準備。因此,在其後日本發動的甲午侵華戰爭中,諜報活動至關重要。時人指出:「(日本)孜孜偵探,其遣間諜至中國者,或察政務之設施,或考江山之形勝,無不瞭如指掌。」「況敵散布奸諜於中國不知凡幾,偶或漏洩,則盡知我軍情,先發以制我,致倭人著著爭先,而我則處處落後。」大量間諜的滲透活動,成為日本獲得甲午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由於此,日本情報人士才洋洋得意地誇稱:正是藉助於諜報工作,日本才能「在二十七八年之役(甲午戰爭),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日本明治政府之所以急欲向中國大陸派遣間諜,也是由於當時國內興起的「征韓論」所引發的。所謂「征韓論」,並不是以朝鮮為日本的唯一侵略目標,而是將對外擴張的大陸政策進一步具體化,或者說以此作為向周邊地區乃至中國大陸擴張的手段或突破口。久留米藩士的佐田白茅在上日本政府的《建白書》中即直言不諱地指出了這一點:「伐朝鮮者,富國強兵之策不唯一舉屠朝鮮,大練我兵制,又大輝皇威於海外。」又稱:「全皇國為一大城,則若蝦夷(北海道)、呂宋、臺灣、滿清、朝鮮,皆皇國之屏藩也。蝦夷業已從事開拓,滿清可交,朝鮮可伐,呂宋、臺灣可唾手而得矣。」這就很清楚:「征韓」不過是侵略中國大陸的一個中間步驟。所以,「所謂『征韓論』,實際上就是侵略大陸論」。
  就日本海外擴張的思想淵源而言,最早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早在16世紀末葉,豐臣秀吉即揚言要「率軍進入朝鮮,席捲明朝四百餘州,以為皇國之版圖」。其後,他果然先後兩次大規模發兵攻略朝鮮。進入19世紀以後,宣揚「征韓」的思想家更加多見。如佐藤信淵著《宇內混同祕策》一書,最令世人關注。他狂妄地宣稱,日本是天地間最初成立之國,為世界各國之根本,因此日本號令世界各國實乃「天理」。但是,「日本之開闢異邦,必先肇始自吞併中國。中國既入版圖,其他西域、暹羅、印度諸國,侏鴃舌,衣冠詭異之徒,漸慕德畏威,必稽顙匍匐,隸為臣僕」。他還在一篇題為〈經略中國論〉的文字中詳述攻占中國之方策:北路是,先占領黑龍江,繼攻吉林、盛京,然後以兵船出渤海,擾襲山東登州、萊州諸府,並集大軍於遼陽,進擊山海關,對北京形成高壓態勢;南路是,攻取臺灣,登陸浙江,經略臺州、寧波諸府,並請天皇御駕親征,直指江南要衝,「取南京應天府,定為假皇宮」。如此,「不出數十年,清國將次第平定」。其後,吉田松陰也極力鼓吹:「養蓄國力,割據易取之朝鮮、滿洲和中國。」「征韓論」者正是繼承了先前海外擴張論者的衣缽。所不同的是,「征韓論」者不像先前的海外擴張論者那樣,只是提出個人的對外侵略構想和主張,而是著重於具體的對外擴張的實施步驟。當時的外務大丞柳原前光說得十分明白:「朝鮮國為北連滿洲,西連韃清之地,使之綏服,實為保全皇國之基礎,將來經略進取萬國之本。」這正是畫龍點睛之筆。
  當時,在日本政府內部,曾發生一場「征韓論」之爭,一連鬧了好幾年。其實,爭論的雙方在海外擴張或「征韓」的大原則上並無分歧可言,爭論的焦點主要是在策略。有人將此歸結為外征派與內治派之爭,或武斷派與文治派之爭。如後來成為知名侵華分子、黑龍會頭目內田良平認為:「武斷派有知彼之明,而知己之明或不及文治派;文治派有知己之明,而知彼之明或不及武斷派。唯其如此,故對外方針有一定的見地。」內田良平是傾向於以西鄉隆盛等為代表的武斷派的,故有此論。其實,這種劃分的方法只是著眼於表面的現象,而未能觸及問題的本質。以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等為代表的文治派,並不是反對「征韓」本身。以木戶孝允為例,他老早就是「征韓論」的積極鼓吹者。木戶孝允提出:「海陸兩軍於朝廷已稍具端倪,希望專以朝廷之力,主要以兵力開闢韓地釜山。大致規定年年入侵,得一地後,要好自確立今後策略,竭盡全力,不倦經營,不出兩三年,天地必將為之一變;如行之有效,萬世不拔之皇基愈益鞏固矣。」可見,兩派的主要分歧,並不在征韓與不征韓的問題,而在於征韓的時機。木戶孝允聲稱「欲制其罪何必爭遲速」,大久保利通強調要重視「處理朝鮮之步驟」,都表明他們認為發動對外戰爭的時機尚未成熟,故「不可不詳審緩急步驟」。由此表明,所謂「征韓論」之爭,不過是「征韓論」者內部的急征派與緩征派之爭而已。
  早在「征韓論」興起不久的西元1870年,時任參議的大久保利通已經意識到,情報蒐集工作應該先行一步,作為日後海外擴張的準備。當時,這在日本政府內部已經成為共識。1871年7月,日本兵部省始設陸軍參謀局。這就是日本參謀本部的前身。陸軍參謀局的任務,在參與軍事機要密謀之外,還要掌管諜報工作。因此,陸軍參謀局之設立,實是日本有陸軍中央情報機構的開端。1872年,日本政府撤兵部省,分設陸軍省和海軍省。翌年,陸軍參謀局改稱陸軍省第六局,設間諜都指揮使,總管間諜隊,負責平時間諜派遣、地理測量、地圖製作等。1874年,陸軍省又撤第六局,另設外局參謀局,一面制定《參謀局條例》,一面將下屬部門分工細化,使日本的情報蒐集工作逐漸走上正軌。1878年,成立參謀本部,下設管東局和管西局。管東局負責北海道、庫頁島、滿洲、堪察加半島、西伯利亞等地的諜報;管西局負責朝鮮及中國沿海一帶的諜報。到1882年,參謀本部在管東局、管西局之外又增設海防局。中法戰爭後,日本為加強對外國的偵察活動,對中央情報機構也有相應的調整。先是在1884年,日本參謀本部考慮到,未來的對華作戰需要詳細而準確的大陸地圖,因此決定將原設的測量課升格為測量局,下設三角測量、地形測量、地圖三課。繼之,又撤管東局、管西局,另設第一局、第二局以代之,以便過渡到陸海軍統一軍令管理機關的設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28168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3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