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後的希望─北洋艦隊:從籌建、訓練到甲午戰爭的歷史剖析,十九世紀末海軍力量的興衰軌跡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艦隊編制、指揮體系、戰術運用……
結合政治結構與軍事制度,檢視海軍覆敗的根本原因
以史料考證解析北洋艦隊自建制、訓練至作戰覆亡的過程
【再現北洋艦隊興衰歷程】
本書透過縝密的史料梳理與深入的分析,完整呈現清末北洋艦隊自籌建、成軍、發展到最終覆沒的歷史過程。全書依時間與主題編排,涵蓋艦隊的建軍背景、編制體系、教育訓練、軍事據點、裝備水準及三場關鍵戰役:豐島海戰、黃海海戰與威海衛之戰,層層遞進,條理清晰,是目前最為詳實的北洋艦隊研究專著之一。
【結合豐富史料與客觀視角】
本書廣泛引用第一手歷史資料,如奏摺、檔案、公文、日誌與外國史料,同時吸納近現代學術成果,結構縝密、考據嚴謹。作者以客觀辯證的歷史視角,評析北洋艦隊所處的時代環境、技術條件與制度限制,既不盲目推崇也不全盤否定,對人物與事件皆能「實事求是」,尤以對丁汝昌、劉步蟾、鄧世昌等愛國將領的評價兼顧忠誠與作戰表現,避免過度英雄化或簡化歷史。
【晚清海軍體制困局與國防失策】
本書深入揭示了北洋艦隊失敗背後的體制性根源。雖艦隊在西元1880年代曾位居東亞海軍之首,但由於戰略目標不明確、指揮結構分散、軍紀鬆弛、財政支持中斷(如海軍經費被挪用修建頤和園)、戰略態度消極(避戰保船)等問題,最終導致覆滅。作者並未將失敗歸咎於單一人物,而是將北洋艦隊的覆亡視為晚清政治結構與對外戰略錯誤的總體反映。
【融合戰術分析與人物描寫】
本書在戰史敘述上展現高度專業性,針對北洋艦隊的艦種結構、火力配置、戰術部署與作戰實況進行詳盡分析,特別是在豐島與黃海兩役中,對雙方軍力對比、戰術運用、陣型轉換等均有深入探討。對於艦隊核心將領如丁汝昌、劉步蟾、鄧世昌等,作者著重其在戰爭決策與執行中的角色與表現,並從制度背景與軍事專業角度加以定位與評析。
本書特色:本書以嚴謹的歷史考據詳實記述北洋艦隊從籌建、發展至覆沒的全過程,揭示晚清海軍近代化的嘗試與限度。全書以制度編制、軍事訓練、裝備建設、戰役經過與人事任命為核心,融合人物評述與戰略分析,突出丁汝昌、劉步蟾等人的忠勇形象,闡述海軍興衰背後的體制性困局,是研究晚清軍事與甲午戰爭不可或缺的權威之作。
結合政治結構與軍事制度,檢視海軍覆敗的根本原因
以史料考證解析北洋艦隊自建制、訓練至作戰覆亡的過程
【再現北洋艦隊興衰歷程】
本書透過縝密的史料梳理與深入的分析,完整呈現清末北洋艦隊自籌建、成軍、發展到最終覆沒的歷史過程。全書依時間與主題編排,涵蓋艦隊的建軍背景、編制體系、教育訓練、軍事據點、裝備水準及三場關鍵戰役:豐島海戰、黃海海戰與威海衛之戰,層層遞進,條理清晰,是目前最為詳實的北洋艦隊研究專著之一。
【結合豐富史料與客觀視角】
本書廣泛引用第一手歷史資料,如奏摺、檔案、公文、日誌與外國史料,同時吸納近現代學術成果,結構縝密、考據嚴謹。作者以客觀辯證的歷史視角,評析北洋艦隊所處的時代環境、技術條件與制度限制,既不盲目推崇也不全盤否定,對人物與事件皆能「實事求是」,尤以對丁汝昌、劉步蟾、鄧世昌等愛國將領的評價兼顧忠誠與作戰表現,避免過度英雄化或簡化歷史。
【晚清海軍體制困局與國防失策】
本書深入揭示了北洋艦隊失敗背後的體制性根源。雖艦隊在西元1880年代曾位居東亞海軍之首,但由於戰略目標不明確、指揮結構分散、軍紀鬆弛、財政支持中斷(如海軍經費被挪用修建頤和園)、戰略態度消極(避戰保船)等問題,最終導致覆滅。作者並未將失敗歸咎於單一人物,而是將北洋艦隊的覆亡視為晚清政治結構與對外戰略錯誤的總體反映。
【融合戰術分析與人物描寫】
本書在戰史敘述上展現高度專業性,針對北洋艦隊的艦種結構、火力配置、戰術部署與作戰實況進行詳盡分析,特別是在豐島與黃海兩役中,對雙方軍力對比、戰術運用、陣型轉換等均有深入探討。對於艦隊核心將領如丁汝昌、劉步蟾、鄧世昌等,作者著重其在戰爭決策與執行中的角色與表現,並從制度背景與軍事專業角度加以定位與評析。
本書特色:本書以嚴謹的歷史考據詳實記述北洋艦隊從籌建、發展至覆沒的全過程,揭示晚清海軍近代化的嘗試與限度。全書以制度編制、軍事訓練、裝備建設、戰役經過與人事任命為核心,融合人物評述與戰略分析,突出丁汝昌、劉步蟾等人的忠勇形象,闡述海軍興衰背後的體制性困局,是研究晚清軍事與甲午戰爭不可或缺的權威之作。
目錄
出版說明
第一章 北洋艦隊的起源與籌建歷程
第二章 北洋艦隊的體制組織與訓練
第三章 北洋艦隊的據點與戰力規模
第四章 豐島海戰
第五章 黃海海戰
第六章 北洋艦隊的覆沒與最後抗戰
結束語
附錄
第一章 北洋艦隊的起源與籌建歷程
第二章 北洋艦隊的體制組織與訓練
第三章 北洋艦隊的據點與戰力規模
第四章 豐島海戰
第五章 黃海海戰
第六章 北洋艦隊的覆沒與最後抗戰
結束語
附錄
試閱
第一章 北洋艦隊的起源與籌建歷程
第一節 清政府試辦海軍
一 李泰國買艦騙局
清朝原先只有舊式水師,沒有近代化的新式海軍。清朝水師有內河與外海之分。外海水師僅用於「防守海口,緝捕海盜」。海軍的興建,是由中國社會矛盾的發展而引起的。
清朝辦海軍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買船,一是造船。在清朝海軍發展的不同階段,有時以買船為主,有時以造船為主。但在整個活動中,這兩種辦法始終是交叉使用的。
早在西元1830年代末期,清政府便開始了最早的買艦活動。當時買艦的目的,是抵抗西方的侵略。西元1839年,林則徐以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時,為了加強水師的戰鬥力,以防範英國侵略者的武裝挑釁,曾從美國商人手裡買進一艘1,080噸的英製商船,改為兵船。這是中國購買西方船隻的開端。
與此同時,林則徐還開始仿製西式船隻。他曾參照歐洲船式,「捐資仿造西船」。當時有人親眼看見這種仿製的船下水,寫道:「一八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兩三隻雙桅船在廣州河面下水。這些船都是按歐洲船式建造的,可能加入帝國海軍了。」 這又開啟了中國建造西式船艦的先例。
西元1842年,清政府「購呂宋國船一艘」,「隸水師旗營操演」 。據稱,這艘船「駕駛靈便,足以禦敵」。這是中國從國外購進的第二艘船隻。
到1950年代,中國內部階級矛盾激化,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
西元1853年,太平天國建都南京,並把南京改為天京。清政府為了挽救分崩離析的局面,一方面調動馬步各軍對太平軍實行圍剿,一方面購買西方船隻配合軍事進攻。西元1856年,由上海江海關稅務司英國人李泰國經手,購買鐵皮輪船一艘。 西元1863年,由海關總稅務司李泰國 經手,又購買了天平炮船一艘。
從西元1839年到1863年的24年間,清政府共購進和仿造輪船6艘。這些船隻,或用於防範西方侵略,或用於鎮壓國內人民,都是做兵船使用的。雖然如此,由於這些船隻係零星置備,分散而不集中,且未形成一個組織和指揮的體系,因此還不能稱為海軍。清政府要興辦海軍,是從李泰國到英國買船組織艦隊的活動開始的。
清政府之所以要辦海軍,主要是為了鎮壓太平軍。從西元1856年以來,清政府曾多次僱傭西方輪船,對太平軍進行「水面攻剿」 。但是,這些僱傭的外國輪船,只聽命於其本國政府,甚至有時「大為掣肘」 。於是,清政府開始覺得有買艦自辦海軍的必要了。恭親王奕訢說,「借兵剿賊,流弊孔多,若只購買外洋船炮,尚屬事權在我」,而購買西方船隻建立船隊,「有中國官為之總統,尚無太阿倒持之弊」。 奕等的意思,是想擁有一支由清政府獨立指揮的艦隊,「不使受制於人」 。
第一節 清政府試辦海軍
一 李泰國買艦騙局
清朝原先只有舊式水師,沒有近代化的新式海軍。清朝水師有內河與外海之分。外海水師僅用於「防守海口,緝捕海盜」。海軍的興建,是由中國社會矛盾的發展而引起的。
清朝辦海軍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買船,一是造船。在清朝海軍發展的不同階段,有時以買船為主,有時以造船為主。但在整個活動中,這兩種辦法始終是交叉使用的。
早在西元1830年代末期,清政府便開始了最早的買艦活動。當時買艦的目的,是抵抗西方的侵略。西元1839年,林則徐以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時,為了加強水師的戰鬥力,以防範英國侵略者的武裝挑釁,曾從美國商人手裡買進一艘1,080噸的英製商船,改為兵船。這是中國購買西方船隻的開端。
與此同時,林則徐還開始仿製西式船隻。他曾參照歐洲船式,「捐資仿造西船」。當時有人親眼看見這種仿製的船下水,寫道:「一八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兩三隻雙桅船在廣州河面下水。這些船都是按歐洲船式建造的,可能加入帝國海軍了。」 這又開啟了中國建造西式船艦的先例。
西元1842年,清政府「購呂宋國船一艘」,「隸水師旗營操演」 。據稱,這艘船「駕駛靈便,足以禦敵」。這是中國從國外購進的第二艘船隻。
到1950年代,中國內部階級矛盾激化,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
西元1853年,太平天國建都南京,並把南京改為天京。清政府為了挽救分崩離析的局面,一方面調動馬步各軍對太平軍實行圍剿,一方面購買西方船隻配合軍事進攻。西元1856年,由上海江海關稅務司英國人李泰國經手,購買鐵皮輪船一艘。 西元1863年,由海關總稅務司李泰國 經手,又購買了天平炮船一艘。
從西元1839年到1863年的24年間,清政府共購進和仿造輪船6艘。這些船隻,或用於防範西方侵略,或用於鎮壓國內人民,都是做兵船使用的。雖然如此,由於這些船隻係零星置備,分散而不集中,且未形成一個組織和指揮的體系,因此還不能稱為海軍。清政府要興辦海軍,是從李泰國到英國買船組織艦隊的活動開始的。
清政府之所以要辦海軍,主要是為了鎮壓太平軍。從西元1856年以來,清政府曾多次僱傭西方輪船,對太平軍進行「水面攻剿」 。但是,這些僱傭的外國輪船,只聽命於其本國政府,甚至有時「大為掣肘」 。於是,清政府開始覺得有買艦自辦海軍的必要了。恭親王奕訢說,「借兵剿賊,流弊孔多,若只購買外洋船炮,尚屬事權在我」,而購買西方船隻建立船隊,「有中國官為之總統,尚無太阿倒持之弊」。 奕等的意思,是想擁有一支由清政府獨立指揮的艦隊,「不使受制於人」 。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