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正在監控你:史諾登揭密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我曾見識過政府最黑暗的角落,他們害怕的就是光線。―—史諾登
史上最駭人全球稜鏡計畫
隨時監控、天羅地網、無一倖免
這是一場捍衛自由與隱私之戰、權利對抗權力之戰
史諾登挺身而出,挖掘真相,追求正義,網路世代新力量崛起!
你也無法置身事外
2014普立茲公共服務新聞獎
《衛報》、《華盛頓郵報》報導史諾登揭露國安監聽計畫獲獎
作者格林華德,深入追蹤、揭發真相、功不可沒
專文/司馬文武 《蘋果日報》主筆
夏珍 風傳媒總主筆
鄭國威 PanSci泛科學網總編輯
推薦/何榮幸 《天下雜誌》總主筆
林中斌 前國防部副部長
黃哲斌 新聞工作者
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台大e論壇
簡介:
2013年5月,作者格林華德在香港與消息來源見面,消息來源宣稱手中握有大量美國國安局濫權監聽的驚人證據,堅持只透過加密通訊來聯絡,而這位消息來 源就是當時二十九歲的網路專家愛德華‧史諾登,史諾登為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外聘僱員,目睹國家資訊系統的權力過度擴張,而在當前歷史,這些問題引發了國家安 全與資訊保密之間的激烈爭論。史諾登揭開內幕機密,已帶來全面影響。
本書首次公開作者格林華德與史諾登攜手合作、揭露真相的始末,從一開始的匿名接觸到緊張刺激的香港會見之旅,史諾登提供給《衛報》大量的政府監聽細節與文件等等,宛如諜報片真實上演,也顯示了國安局假借「反恐」之名實質侵害人民隱私的濫權行為。
除了國安局的濫權監控,格林華德也著重媒體的角色,譴責迎合政府、有違人民利益的媒體,提出自由與公義的討論,在國家機器、發聲媒體與公民之間的利益相衝突時,身處其中的新聞工作者,該如何思考所謂真相的價值。
當前,網路世代與獨立媒體世代,百花齊放,史諾登與格林華德身為新興世代的先鋒,以個人獨立行動,實際捍衛自由的價值。他們的故事,就是新一代的你的故事。
*5/13全球同步上市
名人推薦
推薦語節錄
林中斌/前國防部副部長
讀來扣人心弦,勝於暢銷間諜小說,因為都是事實。
何榮幸/天下雜誌總主筆
這是一本勇氣之書!
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化。民主社會永遠需要像史諾登一樣的吹哨者,勇敢揭開政府濫權最黑暗的角落;民主社會也永遠需要像作者一樣的新聞工作者,勇敢站在政府的對立面努力發聲。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這是一本勇敢之書,《衛報》社方及記者捍衛新聞自由的專業與勇氣,值得敬佩效法;這也是一本挑戰之書,揭露現代政府透過科技,監控人民隱私的巨大危機。
夏珍/風傳媒總主筆
這本書值得每個人讀,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找回可能被我們遺忘很久的那一點點勇氣。改變,往往就靠勇氣一丁點、一丁點的累積。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網路也讓弱者更有權力,挑戰與揭露埋藏在陰暗角落的不能戳秘密。網路是權力的戰場……本書的作者冒著生命的危險,告訴我們此場戰役的真實故事。
鄭國威/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或許,媒體是政府墮落頭號幫兇,但也是扭轉頹勢的強力角色。……獨立報導者跟獨立媒體就像是一根針,向外戳破虛構的現實泡泡,讓我們看見天空真實的顏色。
目錄
推薦序
作者自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結語
謝詞
試閱
星期四,我到香港的第六天。我前往史諾登旅館房間,他立刻說,他收到「滿警張」 的新聞。他和女友在夏威夷同居的住處安裝了透過互聯網啟動的安全裝置,現在偵測到國安局派了兩個人――一個人力資源處職員和一個國安局調查員――到他們家搜索。
史諾登幾乎斷定,這代表國安局已查出他可能是洩密者,但我懷疑,我說:「如果他們認為是你幹的好事,他們會派出一群聯邦調查局探員,甚至還調特勤警力支援,拿著搜索令上門,不會只派一個國安局調查員、由人力資源處職員陪同到訪。」我猜這只是自動、例行的調查,只要國安局職員行蹤不明超過某一時限就會啟動。但是史諾登覺得他們或許是刻意低調,避免吸引媒體,或驚動他湮滅證據。
不論這代表什麼意義,都表示我們必須加快腳步,準備好公開史諾登身為揭密來源的文章和錄影。我們決心要讓全世界先從史諾登本人口裡聽到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作為和他的動機;而不是他躲起來、被抓了、無法替自己說話的情況下,聽任美國政府抹黑他。
我們的計畫是再推出兩則報導,一則在次日(星期五)見報,另一則在星期六刊出。然後在星期天推出長篇的史諾登人物專訪,配合錄影訪談,登出由艾文整理的問答集。
蘿拉已經花了四十八小時把我第一次訪問史諾登的側錄剪輯好,但是她覺得太瑣碎、太冗長。她要立刻重新拍攝一段比較精簡、集中主題的訪談紀錄片,並且寫下二十多個問題,要我來問史諾登。蘿拉架設攝影機、指導我們怎麼就坐時,我又添了幾個問題。
現在已經家喻戶曉的這個紀錄片,一開頭就是:「嗯,我是愛德華.史諾登,今年二十九歲,受雇於博世.艾倫及漢彌爾頓公司、在夏威夷替國安局擔任分析師。」
史諾登接下來對下列問題逐一給予簡潔、合理的回答:他為什麼決定揭露這些文件? 為什麼這件事重要到他願意犧牲他的自由?最重要的爆料是那一項?這些文件中似乎有犯罪或不法的部分?他預料自己會有什麼下場?
他舉出不法和侵入性監聽的例子時,變得活潑和熱情。唯有我問到他是否預期會有反彈時,他才顯露出痛苦神情,擔心政府會拿他家人和女朋友當做報復對象。他說,他要避免和他們接觸,降低風險,但是他曉得他無法完全保護他們。「不知道他們會怎麼樣,這是唯一讓我輾轉反側失眠的一件事。」他說著說著,眼眶已充滿淚水。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他如此激動。
蘿拉剪輯錄影帶時,艾文和我把接下來的兩篇報導潤飾定稿。當天見報的第三篇報導揭露歐巴馬總統二○一二年十一月簽署一道絕密命令,命令五角大廈和相關單位準備在全世界發動一系列攻擊性的網路作業。新聞第一段導言就說:「《衛報》取得一份絕密總統令,透露高級國家安全及情報官員奉命擬定一份海外目標的可能名單,以備美國發動網路攻擊之需。」
第四篇報導按計畫於星期六見報,討論的是國安局追蹤資料的「無限制的線民」計畫,敘述國安局正在蒐集、分析和儲存數十億筆經過美國電信設備收發的電話及電郵紀錄。報導也提出質疑,當國安局官員拒絕回答參議員詢問截聽多少通訊時,聲稱他們沒有保存這種紀錄,不能匯集這種資料。而這是否已構成對國會說謊。
「無限制的線民」新聞見報後,蘿拉和我預備到史諾登的旅館會合。我在走出我房間前,坐在床上,突然靈光一閃,想起六個月前化名辛辛納圖斯發給我電郵、頻頻要求我安裝PGP、才好提供給我重要訊息的那位仁兄。現在,我已經鬥志高昂,心想他或許也有重要訊息可以提供給我吧?我已經記不得他的電郵地址,透過關鍵字搜尋才找出他一封舊電郵。
我寫給他說:「嗨:好消息。我知道已經過了一段時候,但是我終於使用PGP電郵了。因此如果你還有興趣的話,我可以一談了。」我敲下發信鍵。
我一到他房間,史諾登有點挖苦地說:「喔,對了,你剛才發電郵去的那位辛辛納圖斯老兄,正是在下。」
我隔了幾分鐘才回過神來。好幾個月前一再試圖要我使用加密電郵的那位老兄竟然就是史諾登。我第一次和他接觸並不是上個月的五月份,而是更早好幾個月前。早於接觸蘿拉、早於接觸任何人,史諾登早就試圖找我一談。
我們三個人一起經歷了這麼多天,開始出現親密感情。初次見面時的生澀、緊張已經變成合作、互信的關係。我們曉得,我們已經聯手啟動這輩子已最重大的一件事。
「無限制的線民」新聞已經見報,我們透過彼此信賴所建立起來的稍微輕鬆的氣氛, 此刻又轉變為明顯的焦慮:離揭露史諾登的身份已經不到二十四小時,我們曉得,一旦踏出這一步,所有的一切都會改變,尤其是他的生活。我們三個人已經一起度過一段短暫但格外緊張又令人喜悅的經歷。史諾登很快就會退出三人小組,很可能長久坐牢,而打從一開始,這件事的後果就一直籠罩在心頭,至少我只要一想到就會很沮喪。唯有史諾登似乎不以為意,現在還能說笑。
史諾登在思索我們未來景況時還能開玩笑:「到關塔那摩時,我要睡下舖。」我們討論未來的文章時,他說:「這可以列入起訴書。只是不曉得擺進你的、還是擺進我的。」大部分時間,他鎮靜得令人不敢相信。即使現在,自由時光已經迅速流失,我在香港這段時間,史諾登依然每天夜裡十點半上床睡覺,蘿拉和我只能勉強睡個兩、三個小時,他卻生活作息正常。每天夜裡他會輕輕鬆鬆地宣布:「我要上床囉!」然後酣睡七個半小時, 次日醒來,精神抖擻。
我們問他,在這種狀況下,怎麼還能一夜好眠呢?史諾登說,他對自己所作所為覺得心安理得,因此睡得安穩。他還開玩笑說:「我想,會有舒服的枕頭的日子不多了,還是及時享受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