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_2026手帳年曆

走進大內:透析紫禁城

  • 9 288
    32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中國史地總論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張曉生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風格司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4/07/18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紫禁城是明清兩代五百年歷史的見證。紫禁城自明永樂十八年建成,至清宣統三年溥儀遜位,經歷了明清兩代四百九十一年的滄桑歲月,共有二十四位帝王在這裡御極,並實施對全國的統治權。在這座明清兩代的中心舞臺上,不知演出過多少幕歷史的悲喜劇——鄭和下西洋、土木之變、南宮復辟、于謙蒙難、明武宗荒淫、魏忠賢亂政、張居正改革、李自成進京、崇禎帝自縊、清統治者入主中原、康乾盛世、鴉片戰爭以來的種種屈辱,慈禧垂簾聽政,戊戌變法,清帝遜位……五百年間王朝的消長,中華民族的榮辱,世界潮流的衝擊,在這裡一一展示。紫禁城是一處濃縮這一切的地方。

作者

張曉生

漢族 ,一九四七年生於河南林縣 ,祖籍山東肥城 。早年學習音樂 ,後學醫從醫 ,三十五歲才拿起筆 。

主要著作 :《中國古代戰爭通覽》、《中國近代戰策輯要》、《中華古文明大圖集》、《中華佛文化圖典》、《兵家必爭之地》、《歷代兵詩窺要》、《野人小草集》、《我們沉睡在清晨》、《從奧林匹亞到萬里長城》、《衝動商旅》、《蜀道》、《統萬城》、《成才經》、《魯迅大辭典》(撰稿人之一)、《文藝鑒賞大觀》(主編)等 。

目錄

序:帝宮鳥瞰——見皇房壯知天子尊
第一章:九五之尊——朕即國家天威叵測
第二章:乾綱獨斷——天下事重躬自斷制
第三章:大位傳承——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第四章:祭天祀祖——奉天承運祖宗家法
第五章:君王起居——窮奢極侈恣性縱欲
第六章:皇子教育——因其材力各俾造就
第七章:六宮粉黛——富貴已極終無意趣
第八章:太監制度——賤似蟲蟻皇家心腹
第九章:共和風雲——中華帝制壽終正寢
明朝皇帝大事掠影
清朝皇帝大事掠影

序/導讀

寫在卷首

人生確如白駒過隙,轉瞬已到了晚年。就在二十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風塵中幸遇知己,將我引進故宮西華門內武英殿行走,開始接觸到文物,而且多是出國列展的頂級文物。我這人野路子出身,幾乎沒受過任何完整的系統教育,尤其是文史教育。大概從三十年前拿起筆來舞文弄墨的那天起,就是在踉踉蹌蹌全無法度,難諧盡耳唯擅孤吹,被莫言謔稱「雙目炯炯,匪氣十足」,好像什麼也不在乎。哪裡敢什麼也不在乎,只在乎想在乎的東西而巳。譬如,對於見到的文物,就會情不自禁地心存敬意。

何謂文物?顧名思義:文化信物。無論來自祖宗遺傳,還是地下出土,都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現在還能見到的東西。這對於想搞歷史研究的人,該是何等重要,怎麼去講,也不為過分。歷史又是甚麼?歷史是秦皇銳思漢帝窮神,也得是驪山之塵茂陵之草。記得在跟某些朋友聊天時,說過這樣的話:當您走進遍佈於神州各地的歷史博物館,切莫小覷那一件件火為精靈土為胎的陶瓷,那一尊尊古鏽斑斕的青銅器,那一片片燦若雲霞的絲綢,那一柄柄百煉鋒成的利刃,它們所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您直接感觸到的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嗎?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裡凝凍、積澱下來,傳留和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歎,流連不已,要比看多少文獻都可靠。而在故宮幫助工作的五、六年間,每日有事沒事,徜徉在充滿歷史迴響的偌大的紫禁城內,抬頭不見低頭見,所見全是有意味的存在,就很容易心由境造。曾有感寫下一副對子——太息乾坤星移物換,歌吟歲月雨縱風橫,作為告別那裡時的贈言。

說到在故宮最大的收穫,還是對早已被高度抽象化了的中國皇權帝制這個概念,究竟本該是些什麼形態,似乎有所領悟。所以,我才認為,要想瞭解點什麼,現場感挺重要。有兩句老話:書到用時方恨少,覺知此事須躬親。其實,人要是比較聰明,臨時看書也來得及,但對什麼若無親身感受,滿腦子都是耳食之言,即別人對這是怎麼說的,那永遠都會是別人是怎麼說的,形不成屬於自己的學問。

我確曾很羡慕在故宮上班的人,認為他們那差事不錯,琢磨過能否調進去。當然,想也白想,戎裝在身,不可能的事。再好的工作,也要看怎麼幹,如果不利用職務便利,上班就去那兒搬來搬去,登記造冊,雖說是工作需要,也可能只是為別人做點準備,自己啥也不知道。我於是將對這裡環境器物的印象筆記下來,翻拍一氣,免得日後忘卻。這麼說來,早就該寫這本書了,何以等到現在?沒別的原因,當年禁不住誘惑,幹別的去了。如今回過頭來,再想怎麼樣,筆頭都有些發澀。然而,我相信下過的工夫不會白費,且不說常感到這些東西餘溫尚存,正所謂死灰不可復燃乎,總把前程問火爐。最近翻揀有關筆記,發現只要認真梳理一下,也許還能搞出本有用的讀物。至於它有沒有用,我說了不算,讀者說了算。

最後,解釋一下書名中的「大內」二字。「大內」,在這裡語義雙關:既是紫禁城昔日的別稱,又是指它所負載的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張曉生記於二○一三年九月八日

試閱

走在大內

帝宮鳥瞰(代序)――見皇房壯知天子尊

  紫禁城——這座廣袤恢宏、嵯峨壯觀的古建築群,中國明清兩代二十四位帝王君臨天下的統治中心,巍然屹立在北京城中央,迄今已有五百九十個年頭。

  夕陽幾度,國祚數移。昔日的皇家禁臠,如今的北京故宮博物院,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人文旅遊資源,每年都會有大量中外遊客,潮水般地湧入參觀。據老朋友譚斌院長講,平均下來,年年兩三千萬人次不止,門票收入固然可觀,可也實在不堪重負。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筆者曾在西華門內武英殿行走了五、六年,每天上下班都要穿行於東西華門,或者從神武門外乘車。記得那時候,無論春溫秋肅,夏雨冬雪,走在路上,經常與遊客擦肩而過,總會見到一雙雙似在探詢的目光,一副副若有所思的模樣。於是,就不免在想:諸位心裡琢磨些什麼?

  不見皇房壯,安知天子尊。紫禁城這地方,只要置身其中,本來就足以讓你目眩神迷,歎為觀止了。中國歷史在最近的幾百年間,經歷了如此劇烈的變幻,帝制時代的皇宮,更容易被蒙在費解和誤讀的疑霧中。

  我們現在站的地方,是毛澤東紀念堂。你可曾想到, 就在距今一百年前,這裡還是進入大清皇城的南門——大清門之所在。那時的王公大臣早朝,每日凌晨從皇城南面進入紫禁城,必須走這個門。

  有人要問:無論清代,還是明代,紫禁城的正門都是午門,為何從午門到大清門之間的距離,會長達一千三百公尺,中途還建有天安門和端門,這樣重重設門,用意何在?

  應該不難想到,這肯定是故意做出的安排,肯定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簡言之,正是為了顯示紫禁城乃是帝王的皇家大內,所以刻意要在你還沒進入紫禁城之前,先就營造出一派肅穆深邃的氣氛,以便為紫禁城的正式亮相,布置個意境化的序幕。你看,當年從大清門步入紫禁城前區,先要走過一段漫長的御街,御街兩旁是連簷通脊的千步廊,人們在被如此設定好的線路中行進,走著走著,有誰還敢輕忽怠慢,有誰還會胡思亂想,只能是屏息斂容,亦步亦趨,兩眼直往天安門遙望了。而當臨近天安門外金水橋時,頓時呈現出一個寬闊的廣場,又給人以豁然開朗之感。再看紅色城臺的背景前,五座石橋上的漢白玉欄板氣勢如虹,與金水河兩岸欄杆縱橫交織,遠遠望去,那裡彷彿繚繞著一片白雲,承托著宏偉壯麗、氣魄非凡的天安門城樓,宛若神聖莊嚴的仙境。這就是當年步入大清門後,你必然會感受到的第一個高潮。

  再往裡行,進入了一個收斂氣勢的方形空間——端門的前庭。與天安門形制略似的端門,緊隨天安門之後,高大莊重,組成封閉沉靜的庭院,並通過端門和午門之間三百五十公尺長的御街,兩旁工整一致的朝房,營造出壓抑而平淡的氣氛,更烘托出即將亮相的巍然矗立的午門。說到午門,有人會聯想到「推出午門斬首」之類的傳言,看戲或聽書時形成的印象。這裡順便澄清一下,午門可不是幹這種事情的地方。但午門的建築風格,確可使人眼前一亮,無論體量輪廓,還是方位轉圜,完美地體現出古文獻中闕與觀的規制。紫禁城的營造者,出於對中國皇權文化的深刻理解,特別在這裡運用了一組五鳳樓的建築組群,錯落有致地顯現空間對比的強烈變化,造成了愈發讓你肅然悚然的第二個高潮。

  進入午門後,驟然出現一個廣闊豁亮的宏大庭院,院中橫貫內金水河,五座石橋鋪展在金水河之上,寬達庭院的三分之一,潔白如玉,豪放醒目。隔河仰望太和門,白色須彌座承托的七間殿宇式朝門,莊嚴壯麗。於是乎,天威盡顯,大哉如斯,從而為紫禁城宮殿的中心——太和殿的展現,做好了最後的鋪墊。

  這一優秀設計,體現了藝術上猶如音樂般抑揚頓挫的韻律,有收斂,有開放,有漫長,有高昂,經此三大高潮,漸入至高的境界。

  確實,說到建築之美,不僅在於其形象、輪廓、色彩和裝飾意味,更重要的是如何安排好比例關係。在紫禁城所有宮殿中,太和殿無疑是最著名的,因為太和殿是皇帝治國理政的正衙,是皇權和法統的象徵,理所當然地成為紫禁城規畫、設計和營造的重中之重。這一核心地位,決定了太和殿庭院不同於其他宮殿庭院疏朗開闊的廣場氣氛,而是呈現出一種至高無上的大朝氣象。何謂大朝氣象?不知道什麼不是大朝氣象,怎麼會知道什麼叫大朝氣象,放眼古今中外,就是這種堪稱孤例的特殊氣象。而這種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氣象,竟然不用別的東西來支撐,只須靠太和殿庭院兩廂文樓和武樓建築樣式的陪襯,即可獲得。其設計上的奧妙,也許就在於數學因素滲透在建築之中,形成了優美的權衡比例。

  而且,在設計太和殿時,不僅重視三層臺基和周圍環境的烘托,還考慮到與遠在三里之外的大清門的距離,及與紫禁城背後景山的尺度關係。眾所周知,任何一件藝術作品,都有著奇妙的數字祕密,那就是盡量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整個作品的0.618部位上,這樣做效果可能最好,稱之為「黃金分割率」。如此去想,就不難理解,紫禁城的設計者為何把大清門(明代叫大明門)放在離紫禁城如此遙遠的地方,為此甚至不惜拆遷當年京城南面的城牆。過去,我們只知道這是為了延長紫禁城的序幕,所謂佳境必須漸入才好,但其具體尺度應該多少,這個問題要靠數學比例來解決。你看,從大清門到景山的總長度是五里,而從大清門到太和殿的庭院中心是三•○九里,兩者的比值為3.09:5=0.618,正與黃金分割率的比值相同。這就足以說明,我們的先人在建築設計中運用數學規律,已然是何等的嫻熟和睿智。

  這裡,回答一下紫禁城的名稱,由何而來。

  中國古代星象學家,把天上的星宿分為五大星區,叫作五宮,即東宮、西宮、南宮、北宮、中宮,中宮又稱紫微宮,那裡被認為是天帝的居所。皇帝既然自稱天子,老天爺的兒子,他們在人間的居所,就想和天帝的居所相對應。於是,天上紫微宮,地上紫禁城,皇帝就這樣通過天人感應和天人合一,把自己的宮殿作為皇權的象徵物化出來,達到崇宮室而威四海的目的。

  豈止如此,紫禁城被建在當時北京城的中心(即使到今天,它還在正中心),也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在建築佈局和宮殿命名上,更採取了一整套象徵手法,就像要寫篇好文章那樣,使得紫禁城裡處處無閒筆,哪裡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如乾清宮和坤寧宮,象徵天地清寧;乾清宮東面的日精門和西面的月華門,象徵日月精華;東西六宮,象徵十二干支;東西六宮後的數組建築,象徵眾星。正如太和殿是在象徵皇權如昊天高不可測一樣,這些象徵日月星辰的對稱的建築群,拱衛著也在象徵乾天坤地的乾清、坤寧二宮,又一次顯示受命於天的皇帝的尊嚴。

  再來看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學說,如何被運用到紫禁城的設計營造中來。紫禁城的總體佈局,為外朝、內廷兩大部分,外朝為陽,內廷為陰,二者既互相對應,又相互依存。外朝建築佈局疏朗,氣勢雄偉,體現陽剛之美;內廷建築佈局嚴謹,內簷裝修纖巧精緻,富有生活氣息。由於兩大部分的占地面積相似,為了突出外朝陽剛氣魄,在紫禁城前的中軸線上,布置了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及御街兩側的門廡,在太和門左右,配置兩條外朝的輔助軸線——文華殿和武英殿,作為太和殿的左輔右弼。從數目的陰陽來說,奇數為陽。因此外朝的建築格局,無論縱向或橫向,均用奇數三,縱向為太和、中和、保和三殿,橫向為武英、太和、文華三殿。內廷位於紫禁城後半部,為陰,故其佈局多用偶數。最典型的,就是東西六宮,以及乾東、乾西五所的設置了。

  陰陽學說對事物的總體分析,是基於陰陽兩面,但若再細加分析,還有陽中之陽、陽中之陰、陰中之陽和陰中之陰四種情況。就紫禁城宮殿建築而言,午門、太和殿為陽中之陽,乾清宮和坤寧宮的前殿為陰中之陽,它們既與陽中之陽有共通之處,二者又不盡相同。乾清宮的屋頂用重簷廡殿式,殿前、御路、丹墀上陳設日晷嘉量等,與太和殿基本相同,這是陽中之陽與陰中之陽的共同點。可是,乾清宮前半部臺基為須彌座和白色勾欄,北面卻是青磚臺基,臺基上不用勾欄,而用琉璃燈籠磚,這又是為什麼?一座大殿的前後,用兩種不同的裝飾,正是陰中之陽在乾清、坤寧兩宮中的藝術處理。之所以這樣做,可能由於乾清、坤寧兩宮畢竟是作為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寢宮,既要同樣嚴謹端莊,又不能過分森嚴,以免影響到寢宮應有的生活氣氛。

  中國古人在觀察自然時,還得出一個樸素的唯物觀念,即認為木、火、土、金、水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後來又發展了這種認識,從這五種物質的不同特性出發,抽象歸納出世間所有事物的分類方法,推演出事物間的相互聯繫及其變化,形成了與陰陽說相輔的五行說。五行說中的五大類內容,涵蓋很廣。如方位中,東西南北中為五方;色彩中,青黃赤白黑為五色;氣候中,風寒暑濕燥為五氣;感情中,喜怒思愛恐為五志;味道中,酸甜苦辣鹹為五味;以及還有五音、五穀、五臟等。上述五行觀念,在紫禁城宮殿營建中,也有所反映。

  按照五行的觀念,既然方位中的東方屬木,為青色,其生化過程為「生」,可以用來比喻青年人的成長,所以,紫禁城就把太子讀書的地方設在東華門內,即紫禁城東邊的文華殿,並將屋頂做成綠色琉璃瓦,明顯不同於其他宮殿上鋪設的黃色琉璃瓦,以符合五行中木的方位為東、生化過程為生、色彩為青的屬性,很適應東宮太子在這裡讀書成長的需要。

  與紫禁城同時建成的社稷壇,體現五行中的五色最為顯著,不僅在壇頂做出表現方位的五色土,而且壇的四周護牆,也按五行中的顏色,做出各種釉色的琉璃瓦,東方為青藍色,南方為赤色,西方為白色,北方為黑色,中央為黃色,反映了古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33057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69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1/11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