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奪權不必流血!大宋開國全靠制度:從皇帝到文官,都是制度說了算!開明又壓制,獨裁卻守則,大宋王朝打造最穩定的政治秩序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332
    42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宋元史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劉路(劉史君)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樂律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8/27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不憑殺伐立威,僅靠設局穩權】
◎為何以杯酒釋兵權,而非屠戮功臣?
◎士大夫為什麼能站上宋代政治的中心?
◎宋朝放任土地兼併,真的是因為重商開明?
◎節度使權力歸零,背後隱藏哪場制度大洗牌?

從節度使走向三衙制衡,由杯酒釋兵權至士人參政
不是停止奪權,而是改變方式──控權穩國,這就是大宋!

▎從亂世到盛世:大宋如何開局?
誰說歷史只能板著臉講大道理?本書以通俗、趣味的筆法,從五代十國的兵亂中鋪陳大宋的誕生,帶領讀者看見趙匡胤如何從禁軍將領到黃袍加身,再以「杯酒釋兵權」巧妙釋放軍權,打下中央集權的制度基礎。書中詳細闡述節度使制度從邊防職銜淪為割據勢力的演變,再到被宋初逐步收編與架空,讓讀者理解一個統一王朝是如何從制度上穩住開局、開創盛世。

▎皇帝不靠打仗靠制度?宋朝才是內政玩家!
如果你以為趙匡胤只是個拿劍打天下的武夫,那你就錯了!這本書告訴我們,真正讓宋朝立足三百年的,不是刀劍,而是制度。從削藩鎮、廢節度使,到建立「三衙」與「樞密院」互相牽制的體制,再到重文輕武、士大夫共治的治理風格,作者用簡潔清晰的敘述方式,將那些看起來拗口的制度背後的邏輯與操作,講得像在說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略模擬遊戲,讓讀者不但看懂,還會覺得有趣!

▎土地、商業與改革:文人皇帝也能改變世界
本書不僅講皇帝怎麼管軍隊,還告訴你大宋怎麼處理土地、財政與社會矛盾。從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到開放夜市、鼓勵海外貿易的商業改革;從李煜的土地重分配失敗到宋太祖順應市場的政策設計,一連串經濟制度的變化,不只是數字上的調整,更是政治穩定的基礎。透過一項項政策,你會發現原來歷史上的改革也和今天的政策辯論一樣有趣。

▎不只有帝王謀略,還有人性與選擇
除了制度與謀略,本書的一大亮點就是對人物性格的細膩刻劃。你會看到英明果決的周世宗如何為大宋打下穩固基礎,也會理解趙匡胤如何在情義與權力之間做出選擇,還有那些歷史上的配角──宰相趙普、節度使們、南唐主李煜──他們的選擇與性格,如何影響了一整個時代。這不僅僅是「誰統一了中國」的故事,更是對古代政治文明發展脈絡的深入探索。


本書特色:本書以通俗筆法梳理大宋王朝自五代亂世邁向盛世文明的歷程,兼顧史實與人物性格刻劃,深描周世宗與宋太祖等人的政治抉擇與制度設計,如杯酒釋兵權、削弱節度使、不抑兼併、振興商業等政策,呈現由武力奪權到文治穩政的轉型過程,揭示大宋中央集權與士大夫政治的根基,融合歷史敘事與制度思辨,是理解宋代政制的重要著作。

作者

劉路,筆名劉史君,資深編輯與歷史研究者,專攻三國史與宋史。長年從事歷史類出版與內容策劃,並於多個主流平臺擔任歷史節目講者與專欄作家。著有《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趙匡胤》、《這樣好讀的歷史.宋代的繁華》、《諸葛亮和他的時代》、《史家胡同循跡》,編有《三國志蜀書集釋》。亦主講多門音頻課程,內容涵蓋宋史、三國人物與歷史策略思維,並參與多項大型出版計畫的策劃與撰稿工作。

目錄

第一編 周世宗與李後主
第二編 大宋開國
第三編 士大夫的黃金時代
第四編 文治王朝的「武功」
第五編 讀書心得

試閱

第二編 大宋開國
從陳橋兵變到杯酒釋兵權
──武夫皇帝如何終結亂世,開創影響千年的文治王朝
  提起皇帝,人們喜歡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並稱。但與前三位相比,宋太祖趙匡胤的功業似乎並不顯赫。除了陳橋兵變和杯酒釋兵權,你可能甚至想不起來趙匡胤做過什麼;由趙匡胤開創的宋朝,也總是給人軟弱無力的印象。那麼,趙匡胤究竟有怎樣的歷史貢獻,使得他能夠與前三位皇帝並駕齊驅?宋朝武功不振的鍋又是否應由這位開國皇帝來背?

趙匡胤如何從無名小卒變為兵權要角?
  趙匡胤祖籍河北涿州,於西元927年出生在河南洛陽。他出身於五代一個禁軍低階軍官的家庭。禁軍,就是朝廷的中央軍。說起來,趙匡胤算是個軍二代。
  五代,是指中原地區前後相繼的五個短命王朝,包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代時期,兵變戰亂接連不斷,改朝換代稀鬆平常,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代之一。
  從西元927年出生,到西元960年發起陳橋兵變成為皇帝,趙匡胤人生的前33年裡,統治中原的王朝換了五個,皇帝換了11個,平均每人在位3年,還沒有今天絕大多數國家元首的一任任期長。這些皇帝有一半是靠兵變上位的,有一半直接或間接死於兵禍。
  五代時期的開國皇帝,都是憑藉兵權崛起。這些野心勃勃的武人為了讓軍隊替自己賣命,往往許諾事成之後,放縱士兵在首都搶劫,倒楣的自然是老百姓。
  比如西元934年,趙匡胤8歲時,靠收買禁軍、發起兵變上位的新皇帝,在進駐首都洛陽後發現,國庫裡根本沒有足夠的錢財犒賞士兵。最後,只能放縱士兵洗劫洛陽來兌現承諾,甚至連皇太后都要把首飾捐出來犒軍。皇室尚且如此,普通百姓是何等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從小跟著父親住在首都的趙匡胤,經歷了多次這樣的兵禍。由於父親是禁軍軍官,因而歷次兵禍對趙家的影響並不大。但趙匡胤卻大受刺激。面對如此混亂的政局,他不禁困惑:自己的前途究竟在哪裡?
  不過,五代時期也並非一無是處。魏晉以來的將近700年裡,士族門閥左右政治,這個封閉局面也是在五代時期終結的。隨之而來的,是政權的開放程度大大提高,社會中下層成員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西元947年,21歲的趙匡胤離家出走,開始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當時中原正處於後漢統治,趙匡胤的足跡遍及今日河南、湖北、陝西、山西等地,結果四處碰壁,甚至淪落到去田地偷菜吃的境地。
  直到三年後,趙匡胤來到河北,投奔了在這裡駐兵的朝廷重臣郭威,才成為一名普通士兵。不久,郭威發起兵變,推翻後漢,建立後周,以開封作為首都。趙匡胤參與兵變有功,晉升基層軍官,相當於班長,後來又受到郭威的養子郭榮賞識,被直接納入郭榮的麾下。
  西元954年,郭威去世,郭榮繼位,是為周世宗。趙匡胤也隨之成為皇帝親衛兵的副將。周世宗在位雖然只有短短6年,可是就在這6年裡,趙匡胤不斷抓住機遇,從一個無名小卒,迅速成長為兵權重臣。
  第一個機遇源自一場會戰。周世宗繼位不久,位於當今山西中部的北漢,就聯合遼兵,進犯後周。周世宗親征應敵,趙匡胤隨親衛軍的主將張永德護衛皇帝。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69961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