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這些常用語,原來不是這個意思!

語言真的有生命!「門庭若市」不是跳樓大拍賣,原來是壞話連篇!
  • 9 269
    299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英日韓語言學習/檢定 66折起!↓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你以為你知道的老學問
其實冤枉大了!

「裘衣」其實是用腋毛做的
「吃豆腐」其實是古代的來店禮
區區一碗「羊」羹,其實可以滅了一個國家
「門檻」其實就不讓你好過
「到此一遊」的塗鴉,其實是蓋高尚的行為
「太歲」其實是一團會動的肉
還有還有……你知道嗎?「午門」變刑場其實是天殺的誤會啊!

100個食衣住行趣味問題、200張珍稀圖片
300句酸人不用檸檬的歇後語
帶你見識怎麼把博大精深的中文玩得很「藝術」!


語言真的有生命!
「門庭若市」不是跳樓大拍賣,原來是壞話連篇!
「紅蓋頭」遮的不是新娘羞怯,原來是兄妹亂倫!
「戒指」不是愛情的象徵,原來是大姨媽來的暗示……
「混帳」不是失禮,原來是調情走錯了帳篷!
「衣冠禽獸」不是下流,原來是我愛「上流」!

一樣的話,昨日也許是說好事,今日卻成了壞事,明日又會是什麼事?
本書以100個生活慣常用語,深入介紹中華文化上衣食住行的趣聞逸事
並且提供更深入的延伸閱讀「知道吧」
無論你是因為喜愛中華文化、想要學習成語,還是為準備課業、為文寫作
翻閱本書,猶如觀賞一趟「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悠遊其中,不但得了趣味更長了見識!

原書主編李山說:「人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其實也可以說,知識就是趣味。得了知識,把自己變得強壯固然好,可是人活著若無趣味,恐怕要更糟糕一點。」

沒錯!這本文化史常識,就是增加閱讀趣味的玩意兒!

你以為「吃豆腐」是占女生便宜,其實那是豆腐店招攬生意的「來店禮」;
你以為「冷宮」破爛不堪、蕭瑟寂寞,其實那是古代豪宅,一點不冷清;
你以為「衣冠禽獸」是在罵人,其實那是當官才能穿的朝服,聽到應該說聲謝謝才是……你說,好玩不好玩!

本書以生活中慣常用語,深入介紹有關衣食住行的相關趣聞逸事,以及延伸閱讀的「知道吧」。無論你是喜愛中華文化、學習成語,還是為準備課業、為文寫作,或作為深度旅遊的手邊書,都能在本書中找到寶貴的資訊。書中,並提供多幅珍稀圖片,以及與主題呼應的歇後語,閱讀非常多元化!引領更多大小讀者,感受知識帶來的樂趣。

本書特色

■食衣住行每篇各25個子題,全書共100則與衣食住行相關的趣味典故,跳脫一般成語典上枯燥的制式出處說明,大量採擷活潑有趣的鄉野傳奇、稗官野史。好故事看不完。

■每篇都附上珍貴史料圖片,是連到故宮都看不到的。例如難得一見的西漢四神「瓦當」、傳說中的紅樓夢大觀園「恭王府」,大大滿足讀者超越文字的想像與好奇。

■除大陸版的原始內容,編輯群特別為讀者針對不同議題,整理了酸人不用檸檬的「歇後語」,形成古今對話的妙趣對照,還可讓讀者把中文玩得很「藝術」。

名人推薦

建中資深國文名師兼導師 陳美儒
景美女中語文資優班老師 陳嘉英
師大中文系教授 潘麗珠

目錄

飲食篇
「吃豆腐」其實是古代的來店禮
「閉門羹」應該吃完了就走
「吃醋」是有生命危險的
一碗「粥」成就了釋迦牟尼
區區一碗「羊」羹怎麼滅了一個國家?
粽子跟屈原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
古代阿基師讓料理「五味俱全」
醜女孟光怎麼「舉案齊眉」?
五穀是哪五穀?
「觥籌交錯」的「觥」、「籌」是什麼?
「畫餅充飢」畫的是什麼餅?
好「茶」救了一整個國家
「筷」與「快」 「醍醐」灌頂恐怕不舒服
梅與酒
「以茶代酒」的斷背情?
阿刺伯來的「阿剌吉」──燒酒
為什麼要吃「滿漢全席」?
什麼時候要吃「燒尾宴」?
糕點與點心
難道月餅就非要在中秋吃?
吃飯不守禮,小心被殺頭
「餑餑」是什麼?
「染指」究竟被什麼染?

服飾篇
誰不想當「衣冠禽獸」?
「戒指」原來是古代女人的貞操帶
「紅蓋頭」遮的竟是兄妹亂倫之羞
司馬懿差點被「巾幗」氣死
「裘衣」是用腋毛做的
古代的「維多利亞的秘密」
清朝的混搭──旗袍
讓人想翻白眼的「紈(糸夸)」子弟
令人不安的「綾羅綢緞」
想他就把他穿在「足下」
什麼時候該拜倒「石榴」裙下?
「鳳冠霞帔」是過足了娘娘癮
連LADY GAGA都想穿的鎧甲
「烏紗帽」在古代流行一時!
「紳士」才不是外來語!
穿裙不是女性的專利
「衣錦還鄉」只是暴發戶心態作祟
古代皇帝服裝的流行色
「唐裝」原來是外國人命名的
影響全國穿著的時尚大帝!
擅走門路為什麼叫「長袖善舞」?
引發歷史蝴蝶效應的「偏袒」之舉
腳也得要穿衣服
「怒髮衝」的是什麼「冠」?
古代女子怎麼盛「妝」出席?

建築篇
「洞房」是房裡有洞,還是洞裡有房?
「門檻」本來就不想讓你好過
「長城」其實不是哭倒的!
「午門」變刑場真是天殺的誤會!
「太歲」到底是什麼凶神惡煞?
「門庭若市」原來都在說壞話!
罵人該用「混賬」還是「混帳」?
「走後門」竟是來自一齣鬧劇?
「女牆」就要凹凸有致?
明朝有十六個皇帝,為什麼只蓋「十三陵」?
「蕭牆」好比現代的穿衣鏡
「紫禁城」之名原來是沾星星的光
「冷宮」其實一點也不寒酸!
誰說寺廟就該有「三寶殿」?
「門神」原來是龍王的剋星
屋宇上的「五脊六獸」
中規中矩的「四合院」
「獅子」不是中國本土的動物
「消防」其實不是中國話
古代暖氣是從地底透出來的!
「鉤心鬥角」其實與心機無關
「良心」本來寫做「量心」
「秦磚漢瓦」是傑出建築的代名詞
想當皇帝得先過「九門」的哪道門
「天下第一塔」倒不了的祕密

交通篇
「魂斷藍橋」在中國!
「到此一遊」的塗鴉是怎麼開始?
「閉門造車」原來是句好話!
「馬到成功」全拜石頭所賜!
「亭」其實是圓山大飯店的前身
「鳴鑼」聲響請讓路!
吹「牛皮」爭的就是那口氣!
「絲路」並不是為了經濟交流而開
「下榻」單純是為了聊天
「飛機」其實是中國的發明
「軒轅」跟車子有什麼關係?
「汗血寶馬」真的流血又流汗?
古人「行萬里路」有什麼講究
「駟馬」是車還是馬?
「木牛流馬」真是諸葛亮發明的?
「蜀道」到底有多難走?
「棧道」和「陳倉」是什麼地方?
古代「神舟」可比現代鐵達尼
世上最長人工運河竟為找樂子!
「轅門」是用戰車圍出的門
想回家全憑「老馬」識途!
「盤纏」真的是把錢又綑又纏
「國道」原來是用身分設定寬度
多少人「抬轎」才是慎重?
「柳條」是送行者的祝福禮

序/導讀

推薦語

  種種原來,都在打開這本書頁之後……
  原來,讓歷史掌故充滿發現的趣味;
  原來,讓典籍人事成為發明的源頭;
  原來,讓時間空間將尋常生活釀成酒一般甘醇。

景美女中語文資優班老師 陳嘉英

試閱

為什麼要吃「滿漢全席」?

■皇帝吃飯的眉角
■中國有哪八大菜系?


  「滿漢全席」源自清入關之後,那時候,清朝先後進行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大屠殺。數萬漢族百姓被滿洲八旗兵瘋狂屠殺,揚州和嘉定,更成了人間煉獄。   康熙即位後,了解到漢族百姓力量的強大,一味屠戮是不行的。於是他提出了滿漢民族和解的主張。   要進行民族和解,首先就要得人心。自己雖然愛民,光靠施政是不夠的,更要從細節上著手。那個時候,康熙帝就已經明白了,細節決定成敗。據說康熙的舉措之一,就是讓滿漢的菜餚融為一家。或許康熙深深懂得中華自古就信奉「民以食為天」,便在飲食上表現出他的施政方針。   康熙命令御廚,收集漢族天下名菜,從滿、漢名菜中各取了五十四道,便成了天下聞名的「滿漢全席」。當然,這只是民間流傳的一個說法。 皇帝吃飯的眉角
  在中國古代飲食中,雖然有「佳餚美味出民間」的說法,但是宮廷菜歷來還是美味佳餚的象徵。   宮廷御用菜的歷史,遠沒有民間菜悠久,但它集中了民間菜的各種優勢。從北齊開始,皇宮內的光祿寺,便專門負責皇帝的飲食。御膳有著很嚴格的制度,並不是皇帝想怎麼吃都行,春天要養肝,夏天要護心,秋天要潤肺,冬天要保腎。皇帝想吃餑餑,但是御廚不會給你做,因為這都是按規定來的。皇帝即使權利再大,御廚為了天子的健康,也會剝奪他吃餑餑?的權利,改吃大餅。   帝王餐是很講究的。《周禮》就曾記載,皇帝吃飯要聽音樂,於是鐘鼓樂隊邊演奏,皇帝邊進餐,這是有利於消化的好辦法。而且一般情況下,皇帝都是獨自用餐,周圍的宮娥、太監們,只能看著,這就是封建禮儀的嚴格約束。偶爾,皇帝也會請客,恩賜皇后、妃嬪甚至寵幸的大臣,一起與自己用餐,以顯示天子的恩寵。   當然,皇帝吃飯,也是有規定時間的。在清代,皇帝一般是兩餐:早餐是在早朝之前,大約是六點到八點,晚餐一般是下午三點左右,這只是皇帝一般的吃飯規律。皇帝處理政事,勞累到深夜,也會經常吃宵夜。如果皇帝心情好了,便會大宴群臣,甚至在每一個節日,他也不願錯過吃東西的機會,所以即使是每日兩餐,也沒有見過哪個皇帝骨瘦如柴、面黃肌瘦的。   那皇帝吃的菜有什麼講究呢?其實宮廷菜都來自民間,只是在原料和名字上再加工。比如說,有一道著名的皇帝菜叫「蟠龍菜」,出現於明朝嘉靖年間。據記載,「蟠龍菜」是把豬的精肉和板油?、碎魚肉、綠豆粉、蛋白攪和在一起,外面包上雞蛋做成的皮,蒸熟後切成片,紅黃相間,跟龍的形狀相似,可謂是色、香、味、形俱全。難怪很多人說要過皇帝癮,光是這皇帝的御膳,便足以讓人想當皇帝了……

(43清代康熙皇帝??像) 清代〈康熙皇帝讀書像〉 康熙為使滿、漢兩民族和解,命御廚集滿、漢名菜各五十四道,創造出鼎鼎大名的滿漢全席。

(43乾清??座台皇帝餐桌) 清代〈乾清宮寶座台皇帝餐桌〉 宮廷御膳有著很嚴格的制度,即使是皇帝,也必須按著御膳的規矩走。

(BOX)知道吧!

● 中國有哪八大菜系? 千百年烹飪技術的發展,使中國逐漸形成了八大菜系。它們分別是魯、川、蘇、粵、閩、浙、湘、徽八大菜系。山東菜以清香鮮嫩見長;四川菜以麻辣著稱;江蘇菜以甜鹹濃淡適中出名;廣東菜吃海味為主;福建菜重甜酸鹹香;浙江菜以清爽香酥為佳;湖南菜吃酸辣香鮮;安徽菜重油色火功。 魯菜被稱為八大菜系之首。清代乾隆帝八次駕臨孔府,使孔府菜?大量進入宮廷,成為御膳的珍品。魯菜歷史悠久、流傳很廣,宋代的「北食店」?經久不衰,北京菜更是深受其影響。北京烤鴨便是從魯菜而來,它色澤紅艷,味道醇厚,肥而不膩,配甜麵醬、蔥條、蒜泥同吃。 川菜以四川成都為正宗,「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博採眾長,雅俗共賞,在國際上頗有知名度。火鍋老少咸宜,重慶更是火鍋之都。關於吃火鍋,還有段故事。《山家清供》中說,林洪有一日天去拜訪武夷山仙裳峰的隱士止止師。在上山時,「遇雪天,得一兔」,他就順便帶到止止師處,打算煮熟來吃。可是山上沒有廚師,止止師告訴林洪一個新的吃法:先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醬、椒、桂做成調味汁;再在小火爐上煮一鍋清水,用筷子夾住一片兔肉,在沸水中「擺熟」,取出後,沾著調味汁吃。「擺熟」即在沸湯中涮熟。紅色的兔肉片在沸湯中反復擺涮,逐漸變成白色,如同空中變幻的雲霞,這些雅士就給涮兔肉取了一個「撥霞供」的美名。 粵菜選料廣博雜奇,西漢《淮南子》就有「越人得蚺蛇?以為上餚」的記載,南宋人也說粵人「不問鳥獸蛇,無不食之」。 閩菜中的名菜佛跳牆,原名福壽全,因「缸?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一詩而改。佛跳牆製作手續工藝複雜,先把十八種原料用煎、炒、烹、炸等多種方法製成各種菜式,再層層地碼疊放在酒罈裡,注入適量上湯和紹興酒,使湯、酒、菜充分融合,再用荷葉把罈口密封起來,先武火後文火,煨燉而成。 蘇菜和浙菜相近,統稱江浙菜系,南宋時是「南食」的兩大台柱。淮揚菜是蘇菜中的一支,曾為宮廷菜,目前國宴中的大多數菜餚仍屬淮揚菜。春秋時齊國易牙曾在徐州創制「魚腹藏羊肉」,千古流傳。蘇菜的名菜也很多,有康熙帝指名的西湖醋魚,蘇軾所創的東坡肉等。 湘菜擅長特長在於香、酸、辣,具有濃郁的山鄉風味。俗話說:「湖南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湖南辣椒有酸辣、麻辣、鹹辣、油辣、鮮辣等口味。 徽菜曾追隨著徽商的腳步在全國漫遊,重油、重色、重火功,還有許多健身強體的食譜藥膳,名菜有紅燒果子狸、雲霧肉?等。

?餑餑:泛指包子、饅頭、餃子等,麵食總稱。
?板油:豬體腔內壁上成片狀的脂肪
?孔府菜:孔府菜是由於孔府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所處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來,融合了地方及貴族菜餚的特色,也是乾隆時代的宮廷菜。
?北食店:宋代後,魯菜成為北方菜的代表,宋代山東便出現了專供應北方菜的北食店。
?蚺(ㄖㄢˊ)蛇:蟒蛇別名。
?雲霧肉:徽菜,因其製法燻煙繚繞似雲霧,故名。

猜猜看
1. 懶廚子辦席 答:不想炒(吵)
2. 席宴上吵架 答:不歡而散
3. 耗子腿上擺宴席 答:小題(蹄)大作

誰不想當「衣冠禽獸」?

■文官飛禽,武官猛獸
■「兩袖清風」是怎麼來的?  
「衣冠」作為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在官服上繡以飛「禽」走「獸」,來顯示文武官員的等級。這種等級制度,從明朝就已經開始了。據明、清兩史的《輿服志》記載,文官繡禽;武官繡獸,而且等級森嚴,不得逾越。「衣冠」上的「禽獸」與文武官員的品級一一對應。
文官從一品至九品的圖案分別是:鶴、錦雞、孔雀、雁、白鷳?、鷺鷥、鸂鶒?、鵪鶉、練雀?。   武官從一品至九品的圖案分別是:麒麟、獅、豹、虎、熊、彪、犀牛、海馬。   因此,最初的「衣冠禽獸」就是指朝廷的文武官員,做「衣冠禽獸」當然就是大家嚮往的,此時的「衣冠禽獸」是褒義詞。但是明朝中晚期,官場腐敗,文官愛錢,武將怕死,欺壓百姓,無惡不作。於是,「衣冠禽獸」就演變成為非作歹、如同牲畜的貶義詞。 文官飛禽,武官猛獸
  清軍入關建立清王朝,官服依然承襲了明代樣式,只是對圖案等配飾做了修改。清代的朝服稱為「補服」、「補子」,補服也叫「補褂」,無領、對襟,其長度比袍短、比褂長,前後各綴有一塊補子,清朝補子比明朝略小。補服是清代主要的一種官服,穿著的場所和時間也較多。所有的補服都是石青色,它是區分文武官官職、品級的主要標誌。清官共分九品十八級——文官繡飛禽,武官繡猛獸。   親王級別的是:身前身後五爪正龍各一團,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   郡王級別的是:身前身後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   貝勒級別的是: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團;   貝子級別的是:身前身後四爪行蟒各一團;   鎮國公、輔國公級別的是: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級別的是:身前身後繡九蟒;   子爵級別的是:身前身後繡麒麟;   男爵級別的是:身前身後繡獅。

(24清代?服方??物(二十四件)a ) 清代文官補子,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別是一品(鶴)、二品(錦雞)、三品(雁)、七品(鸂鶒)。

(24清代?服方??物(二十四件)b ) 清代武官補子,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別是:一品(麒麟)、二品(獅)、五品(熊)、九品(海馬)。

(BOX)知道吧!
●「清風」是怎麼來的?
明朝正統年間,宦官王振結黨營私,每次朝會時,各地的官員們都要送禮巴結他,金銀珠寶、奇巧玩物應有盡有。巡撫於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來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說:「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也應該帶一些著名的土特產,如線香、蘑菇、手帕什麼的,送點人情啊!」於謙笑著舉起兩只袖子說:「我袖子裡面裝了清風啊!」於是,「兩袖清風」就沿用至今。

?白鷳(ㄅㄞˊ ㄒㄧㄢˊ),產於中國南部的美麗家禽,不善飛行,而善走路。除頭部為藍褐色外,背、翅、尾皆為純白羽毛,羽毛兩邊有斜入黑色紋路。
?鸂鶒(ㄒㄧ ㄔㄨˋ),動物名。鳥綱雁形目。形似鴛鴦而稍大,羽毛多紫色,尾如船舵。多棲息於溪澗、湖沼間,以小魚、小蟲為食,又稱溪鴨。
?練雀:紅喙綠翅,脊部呈褐色,尾長一尺有餘的的鳥類。

猜猜看
1. 府官進衙門 答:大搖大擺
2. 宦官不叫宦官 答:太監(賤)
3. 判官討飯 答:窮鬼



「洞房」是房裡有洞,還是洞裡有房?

■皇帝的洞房其實是用指定的
■「石窟」是最早的宗教藝術

相傳遠古時,陶唐氏有個明君,叫做堯。他稱王之後,很關心族人的疾苦,經常到手下的牧民那裡噓寒問暖。   這一天,他走到牧場,忽然前面傳來陣陣幽香,堯王抬眼一看,來的是名女子,她的手上拿著火種,像仙女一樣飄了過去。堯王立刻問旁邊的牧人,這位美女是誰,牧人說此人是鹿仙女。從此之後,堯王犯上了相思病。
一天,他決定要下山尋找仙女,他帶著手下四個大臣走向了「仙洞溝」,但是很久都沒有收穫……突然,前方出現一隻梅花鹿,是從不遠處的姑射仙洞跑出來的,堯王認定這就是鹿仙女;還沒等堯王上前,一旁的草叢竄出了一條大蟒,嚇得堯王手足無措,恰好鹿仙女出現,用手一點,大蟒便渾身顫抖奪路而逃。   堯王長得相貌堂堂,又對鹿仙女情有獨鍾,很快兩人便成了情侶。於是兩人便在姑射仙洞裡完婚,入洞當天,滿天祥雲圍繞,百鳥為他們歌唱,一團神火更是降在了洞頂,光華奪目。從此之後,新人居住的屋子,便叫做「洞房」;而新婚之夜,也就被美稱為「洞房花燭夜」了。   遠古的房子和「洞」是有聯繫的。流傳下來史料說明,古人最初的居所就是洞穴,「穴居」是最原始的居住方式。   像我們比較熟悉的山頂洞人,就是生活在洞穴之中的。據現在的考古發現,山頂洞分為上下室、下窨(ㄧㄣˋ,地下室),以及洞口四部分,這種洞穴雖然是半天然的,但也寄寓著遠古人的智慧在裡面。像下室就是深約八米的葬地,而上室則被當成居住室、烤肉間。   那古代的穴居建築,又是怎樣發展成現在的居所呢?   北方的黃土地帶,是穴居建築的發源地。穴居建築,很大一部分是半天然的,它應該算是較早的土木混合結構。黃土質地較為堅硬,不容易坍塌,用木頭做橫梁,便能加固洞穴。那時候的穴居房子可以按照條件,隨地建洞。 人們有了穴居的經驗後,便試著改變它的外觀,慢慢由最初的「橫穴」變成了袋狀的「?(ㄕㄨˋ)穴」。但是「?穴」開口是向上的,一旦下雨,那麼整間屋子就成了「水簾洞」。於是,人們便在它的上面蓋上茅草。茅草後來又用「頂蓋」來代替,實際上就是比較堅硬的屋頂。「?穴」後來又演變成現在的草屋,隨著經驗的積纍和建築技術的提高,人們開始在屋內加上了立柱,用來支撐整個房子。這樣房子才從黃土中解放出來。   當然了,「橫穴」並沒有消失,相反地它成了西北人們喜愛的居所,這就是「窯洞」。如今,西北的人們如果在窯洞裡舉行新婚儀式,可以算作真正的「入洞房」了。

(58帝堯) 帝堯像 相傳堯與鹿仙女在姑射仙洞裡完婚,因入洞當天洞頂祥雲圍繞,視為吉兆。自此之後,新人居住的屋子就成了「洞房」。
(替換fotoe-10541248,達志)北方的黃土地帶,是穴居建築的發源地。黃土質地較為堅硬,不易坍塌,用木頭做橫梁,便能加固洞穴。

(BOX)知道吧! 皇帝的洞房在哪裡? 皇帝結婚是很講排場的,作為洞房的居所自然也馬虎不得。但是明清之前,皇帝的洞房並不固定,一般婚禮過後,皇帝會指定某個房間,來跟妃子入「洞房」。直到明清的時候,皇帝婚慶才定在了坤寧宮。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清朝時,將坤寧宮東面兩間房子,固定作為洞房,而西面房間則設為了神堂。 「石窟」是最早的宗教藝術
石窟,實際上就是在山岩的基礎上鑿成的石室,也可以說是一種山洞建築。它最早是佛教的建築形式,是僧人們修行的場所。中國的石窟建築,大多是仿製印度的,中間是方廳,周圍是立柱,三面鑿有小禪房,石窟的外側是柱廊。後來,石窟作為一種記載宗教的藝術形式,被流傳了下來。我國著名的石窟主要有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以及麥積山石窟。
猜猜看
老鼠鬧洞房 答:嘰嘰喳喳
洞房裡說悄悄話 答:甜言蜜語
女駙馬進洞房 答:喜的喜,憂的憂
「魂斷藍橋」在中國!

■「藍橋」和「藍田」原來是鄰居
■灞橋的柳枝為什麼老是長不長   
紅極一時的影片《魂斷藍橋》的英文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譯為「滑鐵盧橋」。那在中國上映時為什麼取名《魂斷藍橋》?   原來當時在國內上映時,發行商對片名的翻譯非常重視,如果直譯《滑鐵盧橋》顯然不太雅致,而且會讓人誤以為與拿破崙有關。發行商斟酌再三,最終定為「魂斷藍橋」。   「藍橋」一詞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的產生來自於「尾生抱柱」的故事。《莊子.盜蹠》:「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這是一個淒美哀怨的愛情故事。一個叫尾生的男子與一個美麗的女子幽會,他們相約在橋下,但女子不知何故沒有按時赴約,尾生在橋下久久不肯離去。後來不幸的事發生了,大水漲了上來,但癡心的尾生為了信守諾言,最後竟然抱橋柱而死。   據《西安府志》中記載,這座橋就位於陝西省藍田縣的蘭峪水上,被人稱為「藍橋」;自此,也就有了「魂斷藍橋」一說。而「魂斷藍橋」就是指相愛的男女一方失約,而另一方殉情。   藍橋位於藍田、商洛之間,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它同灞橋一樣,是陝西乃至全國最古老的橋梁之一。千年滄桑,藍橋雖然早已蕩然無存,但圍繞它的美麗傳說卻至今流傳。
古人智慧盡在萬千橋梁間   現在的人推測,藍橋應該是一座樁柱式雙跨以上的梁橋。因為這樣結構的橋,才可能存在尾生抱柱而死的可能。那麼,古代的橋梁又分哪些類型呢?   中國有句古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可見橋自古以來,就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中國古代的橋梁千姿百態、瑰麗多彩,它不僅開啟連接道路,方便交通的作用,而且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與歷史價值。但是概括起來有四種類型。   中國最早的橋梁是浮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據說周文王姬昌為了娶親,在渭水上建造了第一座浮橋。黃河,長江後來都曾架設過多座大浮橋。浮橋一般速建速拆,可做臨時性或軍事性橋梁。但因長期浸泡在水中,耐久性較差。著名的洛陽天津橋,就是一座浮橋,它是在隋煬帝大業元年(西元六○五年)建造的,用鐵鎖連接大船而成。   梁橋又稱為「跨空梁橋」,是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橋,它的種類很多,造型各異。最古老的獨木橋,也就是最早的梁橋;它是由木梁或石梁跨越河水,以連接兩岸,並依照水面寬度來設置梁柱,支撐橋面而成。古代著名的梁橋有渭橋、灞橋以及泉州的洛陽橋。   後來橋梁進一步發展,古人又發明了拱橋。拱橋是常見的橋梁形式,也是古橋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種橋型。它是在橋墩上加上斜木,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形成五邊形的橋洞而逐漸演變而來的。拱橋有石拱、磚拱和木拱之分,最常見的就是石拱橋。河北省趙縣的安濟橋(又叫趙州橋),始建於隋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它的設計和工藝水準,堪稱為石拱橋的卓越典範。   索橋也稱為吊橋、懸橋,是用竹索或藤索、鐵索等為骨幹,相拼懸吊起的大橋。在中國西南地區較多,那裡河流急,峽谷深,又無法行舟,只能架設這種吊橋。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渡河上的瀘定鐵索橋。過索橋時非常驚險,使人感覺「人懸半空,度彼決壑,頃刻不戒,隕無底谷。」   古代形形色色的橋梁,無不反映出古人高超的智慧和技藝水準。

(79安濟橋)河北省趙縣的安濟橋(又叫趙州橋),始建於隋代,目前是世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它的設計和工藝水準,堪稱為石拱橋的典範。
(79中國古代木結構橋梁)中國古代木結構橋梁 形式多樣,它不僅開啟連接道路、方便交通的作用,也反映古人的智慧和技藝水準。

(BOX)知道吧! 灞橋的柳枝為什麼老是長不長? 灞橋在今天陝西西安東郊的灞河上,是中國古代名橋之一。灞橋有名,灞柳名氣也不小。早在秦漢時,人們就在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像冬日裡雪花飛揚。「灞柳飛雪」因此成為「長安八景」之一。 灞橋是一個古代關中非常有名的地點。因為西安作為當時帝王之都,南來北往的人非常多,人們東往中原,南往江南、嶺南,北往燕趙,都要東行灞橋渡河。為親朋好友送行的人,送到灞橋也就不再東送;因此,灞橋成了道別的地方。既然是送別,肯定是要有所表示的,憑藉得天獨厚的條件,人們常常折下柳枝相送。
「折柳相送」的習俗自古就有,《詩經》中就提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依依」表達的正是折下柳枝,與親朋好友依依惜別之情。「柳者,留也。」這種風俗,在唐代非常盛行。而「灞橋折柳」相送,再話依依惜別之情,也就成為一道獨特風景了。

猜猜看
刺木架橋 答:沒人敢過
九曲橋上散步 答:拐彎抹角
石板橋上跑馬 答:不留痕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13767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