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國文化通史.魏晉南北朝卷 下冊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450
    5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通史》研究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揭示其發展規律,彰顯中國文化的民族精神。本書力圖突出「通」字,縱向上,全書各卷之間脈絡貫通,於沿革流變中體現中國文化自身的發展規律和一以貫之的民族精神;橫向上,注重時代精神對文化現象的整合,注重諸文化的內在聯繫及其發展的不平衡。本書將中國文化置於世界文化發展的總體格局中去考察,既注意中外文化的交流、衝突與融合,也注意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本書不僅寫漢民族的文化,同時也重視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創造及其特色,尤其注意突出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各民族間的文化互相滲透、交流與融合。

目錄

總序
緒言
第一章 紛亂的社會與活躍的文化
第一節‧社會變化對文化的震撼 058
一、天災人禍疊加的社會環境與士族地主勢力的畸形發展 058
二、社會變化對文化的震撼 064
第二節‧漢、胡統治者對文化的選擇與調整 068
一、漢族統治者對主導文化的選擇與整齊風俗 068
二、少數民族王朝自身的文化調整 072
第三節‧文化變遷對社會的浸潤 073
一、君權不振與士庶對立 074
二、「竭財以赴僧,破產以趨佛」 075
三、農耕分界線的南移和民族共同體的重新熔鑄 077
第二章 一個文化更新的時代
第一節‧個體意識的張揚 082
第二節‧從儒學式微到三教並立 090
第三節‧地域間、族屬間文化的趨同與趨異 093
第三章 問難屈勝,百舸爭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論爭
第一節‧玄學的分派與論辯 100
一、正始之音與玄學的產生 100
二、竹林七賢與竹林玄學 104
三、西晉名士與元嘉玄學 108
四、玄風盛熾江左 113
第二節‧夷夏之辯與佛道之爭 117
一、佛道相爭之先聲 117
二、《夷夏論》與南朝的佛道之爭 119
三、《三破論》與南朝佛道之爭的激化 123
四、北朝的佛道之爭 127
第三節‧無神論與有神論的鬥爭 131
一、魏晉時期的無神論與有神論之爭 132
二、形神論與報應論的爭辯 135
三、范縝與神不滅論之爭 136
四、自然命定論與因果報應論之爭 140
五、北朝無神論與有神論的爭辯 142
第四章 文化的交流與雜糅
第一節‧胡風內漸與胡漢雜糅 148
一、胡漢相交與胡文化的漢化 148
二、胡風內漸與漢文化的胡化 152
三、漢化——胡化——漢化的曲折發展 156
第二節‧玄學佛理,相映成趣 158
一、玄、佛相交的歷史背景 158
二、名士名僧,相會交遊 161
三、名士精研佛經與玄學佛理化 164
四、佛教的玄學化 167
第三節‧佛、道交融與道教向西流布 170
一、道教廣納佛理 170
二、佛教吸納道教思想 174
三、佛、道調和漸成主流 175
四、道教的向西流布 177
第四節‧域內各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 179
一、江東文化的發展與南北文化交流 179
二、河西文化的昌盛與東西文化交流 182
三、中原文化的復興與相容並蓄 185
四、區域文化發展的原因 187
第五節‧與西域及域外地區的文化交流 189
一、與南亞各國的文化交流 190
二、與中亞、西亞各國的文化交流 192
三、與東亞各國的文化交流 195
四、與南海諸國的文化交流 198
五、與西域地區的文化交流 200
第五章 清源正本,求幽探遠——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哲學
第一節‧貴無.崇有.獨化 204
一、以無為本,開物成務 204
二、自生體有,有遺生虧 208
三、玄冥之境,自得獨化 210
第二節‧佛、道二教的宗教哲學 214
一、《阿含經》的傳譯與小乘佛教思想 214
二、般若學說與僧肇的唯心主義體系 217
三、涅槃佛性說與頓悟說 219
四、慧遠的法性論與因果報應說 222
五、葛洪及其神仙道教理論 224
六、南北朝道教哲學的發展與豐富 228
第三節‧空前活躍的唯物論思想 232
一、楊泉的《物理論》 232
二、嵇康與阮籍的唯物自然觀 234
三、皇甫謐的樸素唯物論思想 235
四、歐陽建的《言盡意論》與鮑敬言的《無君論》 237
五、魯褒的《錢神論》與賈思勰的人定勝天思想 240
第六章 佛‧道‧巫
第一節‧佛教的漢化及其異端的產生 244
一、三國時期佛教在漢地的紮根 244
二、兩晉時期佛教的發展 246
三、南朝佛教理論的發展及其國教化 249
四、北朝佛教的發展 253
五、北朝二武滅佛 256
六、彌勒教派成為異端和淨土信仰的嬗變 259
第二節‧道教的改革與發展 263
一、魏晉之際道教的傳播 264
二、葛洪與官方道教理論的初步建立 267
三、東晉道教的復興與發展 269
四、道教內部改造與反改造的鬥爭 272
五、陸修靜、陶弘景與南朝道教改革 273
六、北朝道教改革與發展 276
第三節‧各種民間信仰與巫術 279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讖緯符命 280
二、魏晉時期的民間信仰 283
三、魏晉時期的方士與方術 285
四、北朝鮮卑的原始民間信仰 286
第七章 倫理的乖張與悖反
第一節‧森嚴壁壘的等級秩序 292
一、「王、謝門高非偶」 293
二、郡姓與虜姓 299
三、次門、役門及其他 302
第二節‧「士庶之際,實自天隔」 304
一、「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305
二、「不入非類室,不與小人遊」 309
三、高門士族特權種種 312
第三節‧婚姻規範的相對失衡 316
一、高門大族與帝室聯姻 317
二、門閥等級內婚制 320
三、不與非類為婚 324
第四節‧輕國重家的道德觀 327
一、無忠君之節,有孝治之名 328
二、「自致身榮,不存國計」 330
三、「只成門戶私計」334
第八章 育人與選士
第一節‧魏晉南朝的學校教育 338
一、魏晉時期的學校教育 338
二、南朝時期的學校教育 343
第二節‧少數民族政權與文化教育 348
一、十六國時期北方學校教育 348
二、北朝時期的學校教育 354
第三節‧選士制度 358
一、九品中正制下的選士 358
二、察舉、征辟和朝廷策試下的選士 361
第四節‧家庭教育 363
一、世代相授的家學 364
二、家庭教育中的婦女 366
三、書誡教子與《顏氏家訓》 368
第九章 燦爛的史學之花
第一節‧史學充分發展的時代 374
一、史學獨立地位的確立 374
二、修史成風,撰著繁富 376
三、亂世與史學 390
第二節‧史學名家與名著 394
一、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的《三國志注》 394
二、范曄與《後漢書》399
三、沈約的《宋書》和蕭子顯的《南齊書》403
四、魏收與《魏書》405
五、《華陽國志》、《水經注》和《洛陽伽藍記》 407
第三節‧體制的創新和突破 413
一、紀傳體史書體制的重大突破 413
二、實錄、類書的始創和起居注的定型 416
三、史注新法的開創和史評、史抄的興起 418
四、地理方志的拓寬與豐富 420
第四節‧史家的是是非非 421
一、陳壽生前身後是非多 422
二、范曄之死 425
三、崔浩國史冤獄 427
四、魏收「穢史」說 431
第十章 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
第一節‧三曹鉅子與建安文學 436
一、曹操和曹丕 436
二、曹植 441
三、建安七子與蔡琰 443
第二節‧魏晉之際的詩風 445
一、正始文士 445
二、太康文士 450
第三節‧從寄性田園山水到纏綿亡國之音 454
一、陶淵明 456
二、謝靈運和鮑照 460
三、謝朓與「永明體」新體詩 462
四、南朝後期的詩風 463
五、北朝詩文舉要 464
第四節‧訓詁學、聲韻學的成就 466
一、辭書的發展 466
二、韻書的產生 468
第五節‧吳歌北曲調不同 470
一、南朝民歌470
二、北朝民歌473
三、《木蘭詩》 476
第六節‧駢文風靡與神怪入書 478
一、南北朝的駢文 478
二、南北朝的駢賦 480
三、志怪與軼事類的小說 481
第七節‧文選與文論 485
一、《典論.論文》和《文賦》 485
二、《文心雕龍》 487
三、《詩品》 489
四、《文選》 490
第十一章 博大宏深的藝術園囿
第一節‧「俳優歌舞雜奏」 494
一、音樂機構和樂官 494
二、音樂文化的大融合 495
三、新音樂的發展 496
四、北方的鼓角橫吹曲與胡戎樂 498
五、佛教音樂的發展與豐富 501
六、新樂器的出現和律學新成就 502
七、五彩繽紛的舞蹈藝術 504
八、百戲競爭新 505
九、戲劇的雛形 509
第二節‧傳神寫照,極參神妙 511
一、超邁前代的繪畫成就 511
二、三國佛教畫的興起與山水畫的開端 513
三、虎頭「三絕」與兩晉繪畫 515
四、人才濟濟的南朝畫壇 519
五、曹仲達與北朝繪畫 524
六、畫論與畫評 525
第三節‧諸體皆備,書家迭起 529
一、諸體皆備的時代 529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96158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76
    • 商品規格
    • 16開19*26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1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