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裡的故事(二)藏在漢字裡的古代風俗史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從漢字裡的故事,了解古人有趣的風俗
	
	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有哪些獨特的風俗?
	對於古人而言,祭祀為什麼如此重要?
	他們是如何祭祀的?
	要獻祭那些動物?要用到那些物品?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舉動?
	他們如何舞蹈?如何唱歌?
	如何到別人家中作客?
	古人的審美觀如何?
	這些問題,古人都在造字時,把答案藏在漢字中
	
	每個漢字的字形演變,都述說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本書精選96個能展現古人風俗的漢字,詳細介紹每一個漢字的演變,從字形入手,講解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深入了解古人文化。
	
	「福」是恭敬地捧著酒器供獻於祭臺上;「卜」是龜甲灼燒後的裂紋
	「慶」則是用心捧著鹿皮去別人家裡慶賀,而「眉」是一隻大眼睛上有好看的眉毛
	
	每個漢字不僅有故事,也有不同的遭遇!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被誤用、錯用了一兩千年?
	哪些字命運多舛,讓人完全忘了它原本的意思?
	
	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作者許暉常常被漢字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
	藉由一個個漢字的深入研究,本書以最淺顯有趣的一則則小篇章,呈現三千多年前古人多樣的風俗,讓你了解古人如何祭祀?如何跳舞?如何到別人家中作客?
	
	打開漢字裡的文化奧祕,再現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漢字裡的故事」系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生活史》已經出版,《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博物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家國志》將陸續出版,敬請期待!
目錄
	祭祀篇
	祭  以手持肉祭祀神靈
	奠  酒罈放在地上準備祭祀
	登  雙手捧著「豆」登上宗廟的臺階
	社  用土堆成祭壇,壇上立木
	器  派狗守著祭祀所用的器具
	享  祖先享用祭品的宗廟
	商  在祭臺上焚燒木柴祭天
	血  器皿中供祭祀用的牲血
	祥  放在祭臺上用來祭祀的羊
	且  盛放祭肉的几案
	俎  兩塊牲肉放在几案上或祭器裡
	進  將捕獲的鳥兒當作祭牲,進獻給祖先
	獻  把狗放在鬲中煮熟用來獻祭
	薦  把吃草的野牛作為祭牲
	造  把祭品裝進「舟」這種承盤去祭祀
	福  恭敬地捧著酒器供獻於祭臺上
	彝  雙手捧著鳥或雞進獻給神靈和祖先
	遣  兩隻手抓著盛在祭器中的牲肉
	沈  把牛沉入河流以祭水神
	艱  擊鼓並用被捆縛的活人獻祭
	突  把狗埋在坑穴裡祭祀灶神
	多  把祭祀所用的肉分成兩塊
	豚  專門用於祭祀的小豬
	膏  在宗廟裡用動物的油脂祭祀祖先
	牢  把牛關進欄圈裡等待祭祀
	巫  女巫手持道具舞蹈
	占  察看卜骨的裂紋以獲取神意
	卜  龜甲灼燒後的裂紋
	厭  人吃祭祀所用的狗肉而飽
	若  女巫祈神後跪著等待神靈的降示
	示  用石塊或木柱搭起的簡易祭臺
	尾  連同尾巴一起剝取的獸皮
	異  雙臂張開、大頭駭人的鬼
	貞  用鼎來占卜
	禪  祭祀土地神祈求多產穀子
	服  按壓跪著的人牲,用他的血祭祀
	宗  屋子裡供奉神主的祭臺
	帝  焚燒捆紮的木柴來祭天
	匕  半跪拜的柔順婦女
	 
	民俗篇
	書  一隻手拿著筆書寫
	冊  中有橫木、夯打入地的柵欄
	畫  用手持筆畫出田界
	舞  舞者兩手執鳥羽而舞
	鼓  手拿著鼓槌,使勁地敲鼓
	虞  人戴著虎頭面具起舞,邊舞邊唱
	望  一個人站在土堆上遠望
	復  一隻腳走進城門
	害  在家裡口角會互相傷害
	拜  長髮之人舉手躬身而拜
	慶  用心捧著鹿皮去別人家裡慶賀
	賓  客人走到家裡來了
	哭  孝子散髮捶胸跳躍號哭
	憂  低頭伸手憂愁地搔頭髮
	盡  手持小刷子清洗器皿
	相  一隻大眼睛盯著一棵樹看
	保  把孩子背在背上
	遺  用雙手捧著貝去送給別人
	專  用手旋轉紡磚來織布
	堯  人的頭上頂著兩個陶罐
	吹  跪坐著的人張開嘴巴用力吐氣
	省  一隻大眼睛仔細觀察初生的小草
	晉  兩支箭投入盛有小豆的壺中
	旋  士兵的腳步隨著旗幟的指向而轉移
	糞  雙手持著簸箕清除汙穢
	欠  一個人側身打呵欠
	丞  伸手去救陷阱裡的人
	系  手抓住絲繩繫東西
	敢  雙手持「干」去刺野豬
	遲  一個人騎在另一個人的背上前行
	逆  人往相反的方向行走
	宿  人跪坐在草席上準備睡覺
	盥  手伸進盆子裡用水洗
	夙  人在月光下用雙手辛苦勞作
	 
	男女篇
	男  拿著「耒」的農具在田裡翻土
	女  跪坐著做家務的女人
	夫  正面站著的男人插上髮簪
	妻  手抓著女人的頭髮把她搶走
	婚  來賓持「爵」祝福後傾聽眾人的應和
	發  助跑後將手持的棒子投擲出去
	歸  持帚做家務的女人要來了
	婦  跪坐著用掃帚打掃
	處  戴著虎皮冠的人在祭祀後靠著几案休息
	丫  樹木或物體的分叉
	尤  受到阻礙的植物屈曲生長
	眉  一隻大眼睛上有好看的眉毛
	麗  鹿頭上長著兩隻美麗的角
	嬰  女子用手取來串玉做為裝飾
	媚  長著大眼睛和漂亮眉毛的女子
	身  懷孕後身體重得彎下了腰
	舌  像蛇一樣分叉的舌頭
	齒  嘴巴張大露出白森森的牙齒
	自  鼻翼、鼻梁、鼻孔都畫出來了
	牙  上下交錯的兩顆大牙
	耳  一隻區分內、外的喇叭形耳朵
	足  膝蓋以下伸出大趾的腳
	齲  一條蟲子使勁兒往牙齒裡鑽
序/導讀
	序
	
	「風俗」一詞,東漢學者班固在《漢書.地理志》中解釋說:「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其中,「五常」指的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倫常道德。
	
	根據班固的定義,「風」是由地理、氣候等因素所導致的人們性格和語音的差別,「俗」則是由人的感情、欲望所導致的好惡、取捨的獨特習俗。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是也。
	
	不解風俗,則讀不懂古書。比如《禮記.曲禮上》篇有「暑毋褰裳」的禮儀要求,上衣稱「衣」,下裙稱「裳」,「褰(ㄑㄧㄢ)」是撩起衣服之意;「暑毋褰裳」的意思是說,天氣再熱也不能撩起下裙。《禮記.內則》篇又有「不涉不撅」,意思是說,不涉水的時候不能掀起衣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周代的時候,膝蓋以上沒有今人所穿的內衣,如果撩起下裙,下體就會走光。
	
	今天讀不懂古書沒關係,但是在古代,如果不解風俗,嚴重的話是要掉腦袋的,因此《禮記.曲禮上》篇中規定:「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意思是說:進入別國的邊境時,要先問該國政治與教化方面的忌諱;進入別國的城門時,要先問城市之中所常行的風俗和厭惡的事情;進入別人家門的時候,要先問主人祖先的名字,以便談話時加以避諱。後人用「入鄉隨俗」一言以蔽之。
	
	岳飛的孫子岳珂在《桯(ㄊㄧㄥ)史》中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南宋年間,有兩位狂生,一位姓張,一位姓吳,聽說西夏有意入侵南宋,遂叛國而往,在酒家裡痛飲,揮筆在牆壁上大書:「張元、吳昊,來飲此樓。」原來,西夏國君的名字叫李元昊,張、吳這兩位狂生故意將元昊之名嵌入自己的名字裡面,目的是要引起注意。果然,被捕後,李元昊以「入國問諱之義」詰問,差點砍了他們的頭。
	
	本書把九十六個漢字分為祭祀、民俗、男女三個單元,詳細講解古人日常生活中那些有趣又鮮為人知的風俗,為古代與現代之間的傳承,搭起一座讓人可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方便橋梁。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