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色絲路.千年風華
一個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交換學生計畫,一名醫學院的學生離開了台灣,然後,一腳踩進了絲路...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10月連假規劃了嗎?展開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展75折起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漫遊在絲綢之路上,看著午後時光慢慢流轉在葡萄架下;轉過沙漠,走進千年前的莫高窟,佛與飛天的棲息處,歷史留下最安祥的微笑;如月牙泉,永不枯竭,守護著綿綿沙山……
這次的旅行,起於一個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交換學生計畫,於是,一名醫學院的學生離開了台灣,去到中國,然後,一腳踩進了絲路。
先繞北疆一圈,再繞南疆一圈,最後經河西走廊回到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
一路上,那些綿延的雪山、絲綢般的草原,以及足以吞食一切、極熱與極冷日夜反覆煎烤駱駝骸骨的巨大沙漠,不停的以一種深具歷史沉香的魅力,帶人走進時光隧道,流連忘返……
這次的旅行,起於一個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交換學生計畫,於是,一名醫學院的學生離開了台灣,去到中國,然後,一腳踩進了絲路。
先繞北疆一圈,再繞南疆一圈,最後經河西走廊回到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
一路上,那些綿延的雪山、絲綢般的草原,以及足以吞食一切、極熱與極冷日夜反覆煎烤駱駝骸骨的巨大沙漠,不停的以一種深具歷史沉香的魅力,帶人走進時光隧道,流連忘返……
目錄
前言—寂寞的星球
香港篇—飛機、香港
北疆篇—我那馬背上的愛人唷、從白哈巴到伊寧、你們哪時候回歸祖國啊
南疆篇—沙漠公路、玉龍河畔、楊師傅的大肚腩、喀什老城的天堂與地獄
絲綢之路篇—吐魯番、鳴沙山、莫高窟
甘南川北篇—格桑喇嘛的笑、先生,你的菸掉囉、汶川
古都西安篇—千年西安、華山派
回程
旅程手記—味蕾的旅行、可樂啟示錄、火車、臥鋪巴士、隨處可見的武林高手、旅館、走路、迷路地圖、暑假
後記—地圖
香港篇—飛機、香港
北疆篇—我那馬背上的愛人唷、從白哈巴到伊寧、你們哪時候回歸祖國啊
南疆篇—沙漠公路、玉龍河畔、楊師傅的大肚腩、喀什老城的天堂與地獄
絲綢之路篇—吐魯番、鳴沙山、莫高窟
甘南川北篇—格桑喇嘛的笑、先生,你的菸掉囉、汶川
古都西安篇—千年西安、華山派
回程
旅程手記—味蕾的旅行、可樂啟示錄、火車、臥鋪巴士、隨處可見的武林高手、旅館、走路、迷路地圖、暑假
後記—地圖
序/導讀
前言
寂寞的星球
世界上隨時都有許多人在進行著自己的旅程。有些人專挑大城市頂級享受,有些人特愛混一些窮鄉僻壤;也有人像是詩人夏宇所說的:「一輩子在旅行,在這個地球上不停的走著、飄著,不知道為什麼,到最後就不見了,再沒有人看見過他。」
這次的旅行起於一個香港大學的交換學生計畫,然後通關到深圳,搭飛機前往烏魯木齊。接著先繞北疆一圈,再繞南疆一圈,然後經河西走廊回到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
原本的計畫應該是這樣子的,當然旅程總是充滿了意外。
以旅行來說,我不是一個偉大的旅行者;膽小、體力不夠、沒有冒險犯難精神,甚至會怕高。在喀什的青年旅館遇到一個怪力大叔,帶著他的啤酒肚單車騎上了三四千公尺的稻城亞丁,走過雨季裡藏滿螞蝗的沼澤,去山裡找那些尚未被文明污染的稀少部族。甚至我有個體重不到四十公斤的牙醫同學,一個人背著登山背包,在阿根廷國家公園的深山裡健行了四天,隨後又搭著船去南極拍企鵝跟極光了。我對這種人真是敬佩得五體投地,尤其是我騎腳踏車只要天氣太乾冷,就會開始氣喘。
但是像我這樣的人,最終也是要去旅行的,去看看課本上電視上網路上所看到的那些風景與城市。我特愛亞洲那些歷史悠久的國度,土耳其、泰國、尼泊爾,這些地方不太需要體力,也比較沒什麼危險(比起「單車從新疆進藏」之類行程的話),只需要坐飛機去到那裡,然後呼吸當地的空氣就可以了。
我記得在尼泊爾的時候,曾在天未亮時走到市中心廣場的印度教神廟,點了一杯熱呼呼的尼泊爾奶茶,就坐在最高的階梯上,看著周遭古老建築從黑夜中漸漸顯露身形,奶茶與早餐的白色香煙在晨光中上升,整個城市慢慢甦醒活絡起來。深深覺得這個瞬間就是旅行的核心。
我也特愛一個人的旅行,雖然從許多實用的角度來講兩個人也不賴(互相照料背包、幫忙拍照,以及分攤住宿費)。一個人旅行卻可以享受百分之百純然的孤單、痛苦、恐懼,世界不斷的透過這種方式與自己對話。
每次在雨中背著全部裝備步行數公里,還是不知道今晚住哪裡的時候,都會咬牙切齒的發誓,下次絕對要乖乖聽老爸老媽的話,待在家裡吹冷氣打電動就好,出來旅行簡直是花錢又活受罪;可是當回到台灣幾個禮拜之後,又不爭氣的懷念起那些渾身痠痛的旅行。
然而屬於自己的旅行,從來不應該是誇耀性質的。十天遊七國夜夜住五星級酒店是一種旅行方式,只花三萬過三個月的苦行僧旅程也是另一種;彼此之間沒有高下的分別。我們的社會太過熱鬧,動不動這邊就是「壯遊」、那邊就是「流浪」,各種攻略與指南熙來攘往,像是置身指標撩亂的國際機場。
我心目中的旅行,不在於護照上五花八門的印章或是旅行距離多長;有時候異地的影像與氣氛,會莫名其妙讓我聯想到一些童年時代記憶底層的事件。那通常都是一些迷你的冒險:繞進陌生的住宅區大廈之間找同學、在鄉下自己一個人去柑仔店買養樂多。即使視野與距離都不可同日而語,然而我卻願意相信那些細微的腳印,就是最初的壯遊。
人似乎都有一種漂蕩的天性。或許我們本質上都是寂寞的,深怕自己飄著走著不知不覺就消失了,因此奮不顧身的想要在地球上留下一些足跡。就像是那本自助旅行聖經一樣,lonely planet,寂寞的星球。
寂寞的星球
世界上隨時都有許多人在進行著自己的旅程。有些人專挑大城市頂級享受,有些人特愛混一些窮鄉僻壤;也有人像是詩人夏宇所說的:「一輩子在旅行,在這個地球上不停的走著、飄著,不知道為什麼,到最後就不見了,再沒有人看見過他。」
這次的旅行起於一個香港大學的交換學生計畫,然後通關到深圳,搭飛機前往烏魯木齊。接著先繞北疆一圈,再繞南疆一圈,然後經河西走廊回到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
原本的計畫應該是這樣子的,當然旅程總是充滿了意外。
以旅行來說,我不是一個偉大的旅行者;膽小、體力不夠、沒有冒險犯難精神,甚至會怕高。在喀什的青年旅館遇到一個怪力大叔,帶著他的啤酒肚單車騎上了三四千公尺的稻城亞丁,走過雨季裡藏滿螞蝗的沼澤,去山裡找那些尚未被文明污染的稀少部族。甚至我有個體重不到四十公斤的牙醫同學,一個人背著登山背包,在阿根廷國家公園的深山裡健行了四天,隨後又搭著船去南極拍企鵝跟極光了。我對這種人真是敬佩得五體投地,尤其是我騎腳踏車只要天氣太乾冷,就會開始氣喘。
但是像我這樣的人,最終也是要去旅行的,去看看課本上電視上網路上所看到的那些風景與城市。我特愛亞洲那些歷史悠久的國度,土耳其、泰國、尼泊爾,這些地方不太需要體力,也比較沒什麼危險(比起「單車從新疆進藏」之類行程的話),只需要坐飛機去到那裡,然後呼吸當地的空氣就可以了。
我記得在尼泊爾的時候,曾在天未亮時走到市中心廣場的印度教神廟,點了一杯熱呼呼的尼泊爾奶茶,就坐在最高的階梯上,看著周遭古老建築從黑夜中漸漸顯露身形,奶茶與早餐的白色香煙在晨光中上升,整個城市慢慢甦醒活絡起來。深深覺得這個瞬間就是旅行的核心。
我也特愛一個人的旅行,雖然從許多實用的角度來講兩個人也不賴(互相照料背包、幫忙拍照,以及分攤住宿費)。一個人旅行卻可以享受百分之百純然的孤單、痛苦、恐懼,世界不斷的透過這種方式與自己對話。
每次在雨中背著全部裝備步行數公里,還是不知道今晚住哪裡的時候,都會咬牙切齒的發誓,下次絕對要乖乖聽老爸老媽的話,待在家裡吹冷氣打電動就好,出來旅行簡直是花錢又活受罪;可是當回到台灣幾個禮拜之後,又不爭氣的懷念起那些渾身痠痛的旅行。
然而屬於自己的旅行,從來不應該是誇耀性質的。十天遊七國夜夜住五星級酒店是一種旅行方式,只花三萬過三個月的苦行僧旅程也是另一種;彼此之間沒有高下的分別。我們的社會太過熱鬧,動不動這邊就是「壯遊」、那邊就是「流浪」,各種攻略與指南熙來攘往,像是置身指標撩亂的國際機場。
我心目中的旅行,不在於護照上五花八門的印章或是旅行距離多長;有時候異地的影像與氣氛,會莫名其妙讓我聯想到一些童年時代記憶底層的事件。那通常都是一些迷你的冒險:繞進陌生的住宅區大廈之間找同學、在鄉下自己一個人去柑仔店買養樂多。即使視野與距離都不可同日而語,然而我卻願意相信那些細微的腳印,就是最初的壯遊。
人似乎都有一種漂蕩的天性。或許我們本質上都是寂寞的,深怕自己飄著走著不知不覺就消失了,因此奮不顧身的想要在地球上留下一些足跡。就像是那本自助旅行聖經一樣,lonely planet,寂寞的星球。
試閱
北疆
馬背上的北疆,
吃不完的饢,
牧民的小木屋,
雪山的城牆;
天山腳下伊犁河的綠洲,
商旅走過霍爾果斯,
北疆的初夏,
一面巨大的玻璃被打磨拋光,
滿天的星空,
此時是最徹底的無神論。
從伊寧到白哈巴
從白哈巴的村民家裡離開時,買了許多哈薩克人乳酪口味的炸饢之後動身啟程。乘坐從白哈巴到哈巴河縣城的巴士沿途開回布爾津,接下來的行程將再由布爾津轉車到奎屯,奎屯再轉往伊寧。
原本白哈巴到喀那斯、喀那斯到賈登峪、賈登峪到布爾津這三段的車程都要分別收費;由於修路的關係,我們這輛原本不會經過布爾津的巴士繞了一圈,能直接坐到布爾津去,只要五十塊。
開過喀納斯著名的臥龍灣、月亮灣,路邊一輛又一輛白色的觀光巴士停下來,遊客們拿著單眼的傻瓜的相機,在同一個角度拍著一樣的照片(有些人因為搶位置擺Pose小有爭執);而我們的車始終一路不停。
離開山區,經過了短暫的沙漠地帶。筆直的公路,旁邊是滿臉皺紋的老太太,在沒有空調的巴士上昏昏欲睡,路旁是典型的沙漠景觀;突然司機一個激烈的右轉,車子打橫,整台車隨之觸電般上下地震之後發出輪胎空轉的尖銳聲音,車廂內聞到燒焦的氣味。
司機放棄嘗試開門下車,絕望的確定整台車掉進路旁的沙漠裡面動彈不得了。車上所有人都不知道究竟發生什麼事,但是好像習以為常的魚貫走出車門準備下來推車。
在香港跟我會合,結伴而行的我的大學同學,翁董,問了坐在他旁邊的老頭子,老頭子輕描淡寫的撇了撇下巴,指向路邊寫著「出售駱駝奶」孤伶伶的招牌說,司機想要去買駱駝奶,但是車子停在國道上會被罰錢的,所以他就一個急轉彎從公路上開下沙漠來了。
這一來可就慘了,不管在輪子底下用木板啊、樹枝啊墊著,沙子還是頑固的將輪胎淹沒。每一次都是猛然極速衝刺,輪胎發出尖銳的叫聲吱呀呀呀呀,一邊冒煙一邊向後噴出一大堆沙,整台車子努力顫抖著往斜向移,眼看就要翻覆了。司機放棄,吆喝著跳下車子來,繼續鏟沙、往車輪底下丟沙漠灌木的樹枝。我坐在滾燙的沙地上,太陽在天空緩慢移動,心裡想:天啊!新疆實在太酷了。
兩個小時之後,遭殃了不知道多少路旁好不容易從沙漠裡長出來的灌木,車子終於在一陣激烈衝刺之後成功回到路面上。接下來的路上司機臉都很臭,也不放音樂了。
車子開到接近布爾津的縣城,司機在一個十字路口停下來,打開了車門,轉頭對我們說:「布爾津到了,在這裡下車就可以了。」路口的招牌上寫著:往布爾津,七公里。「隨便攔一台車就到啦!」司機丟下這句話之後,就往布爾津的反方向揚長而去。於是我們手提著行李,目瞪口呆站在塵土飛揚的大路邊,就這麼被遺棄了。幸好,果真如司機所言,後面緊接而來一台巴士把我們撿上車。
進入縣城後,發現布爾津往奎屯的車只剩下晚上八點的班次,到達時間是清晨四點。這中間無法打發的時間,先去網咖收收信看一下之後旅程的資料,然後找家餐館填飽在北疆一直處於挨餓狀態的肚子。
八點搭上車後,夜車一路搖搖晃晃,睡醒時車子剛駛進奎屯車站。沙漠中即使有城市,晚上大多也很少路燈與霓虹招牌,我意識到我現在大概正陷在飛機上看下去的無垠的黑色絨布地毯之中。
整個車站一片烏漆抹黑,即使現在是新疆的夏天,四點天邊還是一絲光線也沒有,四周唯一的光源是車站鐵柵欄外一個警務辦公室的小窗子。黑暗中偶有騎自行車的人經過,以及在門外有一搭沒一搭聊天的出租車司機;剛下車的人們把行李堆在身邊,就這樣窩在各式巨大的包裹之間睡了。
在滿城的鳥聲中醒來,晨光中趕在人群湧上之前買票。原本以為到伊寧不過是四五個小時左右的事,坐著破舊的巴士搖搖晃晃,竟然接近下午四點多才到。沿途車上一直在放非常不好笑的大陸綜藝節目的錄影帶,大概比二十年前台灣的綜藝節目還死板吧;即使是新年晚會,有些粗製濫造的短劇搞不好台灣的大學裡面XX之夜活動都還比較精彩,難怪港台藝人赴大陸發展都能有不錯的成果。
路上正在修建往伊寧霍城的高速公路,因此巴士幾乎都走在顛簸的泥土路上。過了像是藍色水彩顏料的賽里木湖與遠方的雪山,過了翠綠的果子溝,路旁開始出現豔濃紫色的薰衣草田時,車子就駛進了伊寧市區。
被伊犁縱谷孕育著的伊寧,與烏魯木齊遙遙相望,都是新疆重要的大城;往返兩地的車班密集,伊寧車站也大得嚇人,車站前出租車司機亂糟糟的攬客,走出車站就有一整排小吃檔上噴香的拌麵抓飯等著客人品嚐。
伊寧是個歷史悠久但是氣氛年輕的城市,路旁有百貨公司與青少年閒逛的廣場,路上有著西方深邃五官的行人,穿著都比新疆其他地方來得時尚。但是對我們來說這些都不是當前最關心的,最重要的一點是,車站周邊竟然找不到可以收留我們的涉外旅館。
在一個熱心的旅館總機小姐的幫助下,終於打聽到市區一家交通賓館可以涉外,價格也不貴,一個人四十塊人民幣的標準間。旅館出乎意料的高級,有模有樣的接待大廳、略顯老舊但依然氣派十足的裝潢、甚至還有電梯。房間更是令人驚豔,來到新疆的土地上,第一次看到標準現代旅館以及全套衛浴設備。而對於從早上一直肚子痛的翁董來說,坐式馬桶簡直是天堂。
就像跋涉過後的駱駝商隊看到綠洲一樣,幾乎一個禮拜沒有洗頭洗澡、背包被雨水浸濕又蒙上沙土的我,馬上進浴室用大量的肥皂痛快的沖了澡,把之前輪番上陣的衣服好好洗了,晾在耀眼卻不熱的陽光下。
伊寧的天氣很舒服,沒有北疆的涼意,也沒有沙漠的乾熱;梳洗乾淨,換上剛洗好的乾爽衣服,踢著涼鞋走到街角的夜市去吃晚餐。喝著冰可樂,點了一大堆烤肉串與抓飯,遠方夕陽正在落下,天邊染成一片橘紅;在跋涉過沙漠與雪山之後,終於發現了新疆的綠洲。
你們哪時候回歸祖國啊?
雖然政治這種事情出門在外能少碰就少碰,但是當人家問起你是從哪裡來時,還是會在說謊與面對一連串尷尬問題之間猶豫不決;而非常不巧的是,旅途中打開話匣子的第一個問句通常就是:「打哪兒來啊,兄弟?」
中國官方很理所當然的把台灣當成一個省,無聊時轉著電視看,不由得佩服中國對於台灣的新聞報導,完全就是在報導國內新聞般非常關心的態度。在書店賣的地圖也一定會貼心的附上「台灣省」,順便讓我們這些出門在外的台灣同胞剛好懷念一下自己的故鄉;但是他們連最簡單的鐵路都會畫錯而多出很多支線,更不用提那條如鬼魅般出現、以環狀縱貫台灣全島的高速公路了。(哪時候蓋好的啊?)
至少以我有限的經驗來說,台胞證在大陸算是滿吃香的。政治家們在雲端隔著海峽互相示好又宣戰,砲火隆隆;底下的兩岸人民依然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超然物外。
因此,在旅途上只要不得已亮出台胞證時,旁邊的人總是會露出極大的興趣:
「哇,台灣!那個有周杰倫、蔡依林還有其他很多藝人的地方。」
「哦,那個『台灣當局領導人』阿扁A錢被抓起來關的地方。」
「那個有阿里山、日月潭,還有很高的101大樓的地方。」
大概是每個人多少都對報紙電視上三天兩頭看到的,這個孤懸海外冥頑不靈的「省」、雖說是「同一國」但是卻無法接近的禁地,抱持著濃厚好奇吧,通常都會忍不住的自動找我們攀談了起來。
當然,如同預料之中,常常會遇到很多尷尬的情況。說到從台灣來,大概有一半的人會白目的追著問:「你們哪時候回歸祖國啊?」一臉殷殷切切。這時候只好裝傻的打哈哈:「啊那是上面的人的事啊,我們都不知道啊~一切順其自然吧。」
在喀納斯同桌吃飯的廣東大哥認真的勸導我們:「香港回歸之後,中國政府給他們超級好的福利,但是那些港仔居然還不知足,上街遊行,成什麼話嘛!現在中國正在快速發展中,也釋出了極大的善意,此時不回歸更待何時?不要等到最後撕破臉了啊,大家都是中國人嘛!」面對這一番威逼利誘,我們只好唯唯諾諾,低頭撈著自己的拌麵。不過也並非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如此激情的愛國份子。
伊寧這個盛產蘋果的極西大城其實對我沒什麼吸引力,碧綠的賽里木湖也在長途車程中經過了,引起我興趣的反而是伊寧附近與哈薩克的口岸:霍爾果斯,蒙古語中最美的草場。
新疆與別國交鄰的國界綿長,在新疆的旅遊書中,與哈薩克接壤的霍爾果斯,與通往巴基斯坦的紅其拉甫兩個口岸是最常被人提到的。霍爾果斯,早在隋唐時期就是天山北路重要的驛站;草原上的商隊在此稍事休息,補充必需品,然後往中亞大草原繼續前進。而今西部最大的公路口岸霍爾果斯與鐵路所經的阿拉山口,已經成為中國與中亞甚至俄羅斯之間貨物來往的主要通道。
離開北疆馬背上的困頓顛簸,在伊寧洗去一個禮拜沒洗澡的髒污,又狠狠的睡了一覺之後,隔天吃完車站旁便宜又大碗的抓飯再前往霍爾果斯。無視一路纏上來攬客的出租車司機,搭上開往霍爾果斯的小巴士。
巴士的司機跟負責收錢的車掌是壯壯的兩個兄弟檔。這裡的巴士經營模式很奇特,似乎是車站只負責幫忙售票,但是在那裡排班的巴士是個體戶,每趟車開出去多少人,司機就收入多少錢;因此我們的車掌一路上都把頭伸出車窗外大喊:「霍爾果斯!霍爾果斯!」配上司機狂按喇叭造勢,呼嘯而過。
沿途也的確有人隨時攔車或下車,司機甚至也幫忙做包裹運送的服務,一趟車所能做到的事情大概都全包了。不過收錢可不含糊喔,有個老鄉上車之後才說他只有五毛錢,馬上在高速公路上被當場轟下車,車掌不屑的回頭丟下一句:「有沒有坐過車啊?五毛錢?連坐公交車都不夠哪!」
沿途乘客上上下下,到了霍爾果斯口岸的大商場放下車上僅剩的幾個人,車掌再三的叮嚀我們,五點會在商場大門前的廣場等著;開走之前,又不忘從車窗伸出頭來喊:「這裡的東西很貴,別買!要買至少要從一折開始殺。」
與想像中繁華的霍爾果斯不同;荒涼的邊境景觀,一塊搭著鷹架正在施工的工地,旁邊畫著建成之後中哈經貿園區的藍圖。但是除了新建好的海關大樓以外,其他地方遠遠望過去仍是沙漠一片,長滿了一叢叢刺刺像是珊瑚一樣的短草。海關的鐵柵前面排滿了準備出關的貨車,路旁有一些出租車和換錢的小販,除此之外就是沙漠,土灰色風沙飛揚的沙漠。
到了邊境,就是要看界碑。雖然要買門票,不過還有個導覽員跟著我們解說,還不賴。我們的導覽員是個大學剛畢業的浙江女知青,大概是響應政府「建設大西北」的政策而來的,志願到這個風沙烈烈的邊境,守著幾塊界碑日復一日講解一樣的歷史故事,一樣的笑話。
這裡有不同時期的三塊界碑,失去作用的兩塊都從其他地方被移到這裡來作展示性質,那些風化嚴重的巨石彷彿悼念著歷史曾經擁有過的國土,又好像陳舊的歷史本身,等著人來翻閱。
最新的一塊界碑在界橋旁邊,有位解放軍在旁邊站崗,橋過去就是哈薩克。從連雲港到阿姆斯特丹的歐亞大陸橋也從這裡經過,在中國境內的312國道在這裡終止近五千公里的旅程,繼續邁向哈薩克境內。導覽員打趣的說:「橋中間有一條線,我們比較有錢鋪的是柏油路,線過去哈薩克那邊就是水泥路了。」
導覽員對台灣很有興趣,不斷問我們台灣的事情:氣候啊、流行樂壇啊、大學生活或是之後就業情況等等。大概因為年齡相近,聊得很開心;才正想說終於沒有一開口就問尷尬問題的時候,剛帶完另一團的一個男的導覽員跟她打了招呼,知道我們是台灣來的之後,說:「對了,你們台灣人對於回歸祖國……」哇咧。
從中國國界走回來,還有許多時間,繞到剛蓋好的國際商貿中心;外頭氣派輝煌的弧形大廈,裡面隔成許多店鋪賣琳瑯滿目的俄羅斯「舶來品」:貂皮大衣、俄羅斯娃娃,或是用工筆雕花華麗玫瑰圖案的小鏡子等,價格參差不齊。
同樣一個俄羅斯娃娃,有人喊價八塊,轉個彎也有人喊價八十塊的;雖然那個喊八十塊的娃娃在我繼續往前走時瞬間跌價,價格隨著我每走一步掉一半。姑且不論這些東西其實在內地也看的到,可在擺設成俄羅斯風情的小店鋪走走晃晃,跟老闆有意無意的聊天,也是一種打發時間的趣味。
在一個小店舖裡欣賞櫥窗裡大大小小的銀色伏特加小酒壺時,老闆娘忽然問我:「你是不是從台灣來的?」我大吃一驚,竟有些心虛,身分隱藏得這麼好怎麼會被發現?趕忙問老闆娘為什麼會這麼認為。老闆娘笑說:「你們台灣男生都細聲細氣的,像個姑娘一樣;有時候跟台灣人講話,嗓門稍大一點,都會覺得自己很沒禮貌。」原來台灣人還有這樣的特色。
回程的車上,座位隔壁坐著一個老先生。他先向我們兜售花紋華麗的哈薩克硬幣,被我們婉拒之後,因為聽說我們是台灣來的,跟我們要新台幣來見識見識。我翻遍背包,終於在最底層找到一個不知何時掉進去的五塊錢硬幣。
老先生瞪大眼睛,小心的把那枚鎳幣捏在手裡把玩,然後指著五塊錢背後蔣公的光頭笑著說:「這蔣介石是吧?怎麼大家都喜歡把自己的頭印在鈔票上?我們這裡也都是毛大頭。」說著,掏出了一張印著毛澤東頭像的一塊錢人民幣擺在旁邊。
說到敏感的台灣問題,還以為他也會發表一些回歸祖國之類的言論,不過他只是輕描淡寫的說:「我覺得台灣應該是回歸無望了,反正這些都是上頭人的事,我們只要過生活就好。」
在他手上,那張人民幣的毛澤東,跟五塊錢上的蔣介石,兩個人相對無言,笑嘻嘻的望著對方。
南疆
一座雪山能封藏多少歷史?
一灣沙漠能埋葬多少古城?
從庫爾勒轉進茫茫沙海中的沙漠公路,
在夜裡穿越塔克拉瑪干,
黃色的死亡之海,沙漠的宿命論;
崑崙山腳下的玉石,
從和田河床中被淘洗出來;
喀什老城黃昏揚起的塵埃,
帕米爾高原五千公尺的日出;
雪山腳下說維語寫漢字的異邦,
巴扎毛驢車、大漠烤全羊,
炎熱的萬花筒、
鮮豔的南疆。
沙漠公路
記得在沙漠公路沿線,一片荒涼。老舊的巴士駛於浮沙之上,窗外的噪音、熱度、與風沙吹在臉上那種沙沙黏黏的感覺,混合成一種特殊的觸感。柏油路往外是一排排防沙用的籬笆,再遠處是一區插成格子狀固定沙塵的蘆葦梗,再遠處是無垠土黃的大漠。這是從正中間切過整座塔克拉瑪干,死亡之海,耀武揚威展示人定勝天的一條公路的防沙設計。
那是第一條穿越大區域流動沙漠的公路。
傳說,那條公路用的全是人力,在路旁一寸一寸插滿了蘆葦梗,種植了防沙的植物或胡楊林,阻擋沙漠中可以瞬間掩蓋城市的風暴,用幾里一個營房、幾年一次整建的嚴密守護,讓公路硬生生的劃開無法穿越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很幸運,在車上機警的拍到了沙漠公路的起點牌坊,上面寫著「千古夢想沙海變油海,今朝奇蹟大漠變通途」,牌坊之後是筆直通往天際的坦途。的確,的確令人感到敬畏。在羅布泊乾枯了,樓蘭國、精絕國被埋沒在歷史的沙塵裡的時候,現代人竟然異想天開,為了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央的油田,硬生生開闢了一條從正中間穿越沙漠心臟的公路,挖掘出沙漠的血脈、豐沛滿脹的石油,然後骨嘟骨嘟沿著血脈般的油管送往中國各地。
這讓我想到聖經上的摩西劈紅海。領著眾人的摩西,眼前是波滔無際的紅海,背後是埃及的追兵。他深吸一口氣,心中向上帝祈禱著,舉起權杖,劈下。然後紅海竟朝兩旁分出一條平坦的通道出來。走過這條公路的人,不由得對中國的意志力感到恐怖;像是領導人手上堅毅的掌紋,手一舉、一翻,一條力量灼燒的紅絲線就真的烙印在地圖上。
可怕的塔克拉瑪干,進得去出不來的死亡之海,死神海市蜃樓的宮殿。傳說沙漠裡大盜如旋風般的從沙丘後出現,幾分鐘之內掠殺了整批商隊之後絕塵而去;傳說沙漠中的狂風會捲起數十噸的黃沙,沙海降下,一瞬間把所有水分蒸乾,都城變為廢墟;傳說中被海市蜃樓迷惑的旅人,死前陷入一種魔幻之境,全身肌膚乾裂出血,殷紅的血絲馬上就被高熱的焚風燒盡……
但我所見到的塔克拉瑪干,只剩下胡楊林與防沙堤,和逐漸變暗天色下的一些線條。由於沙漠公路整段筆直,十一點進入沙漠公路,六七百里的路程,隔天四點就出了沙漠。什麼都沒看到。
中途在塔中油田附近下車上廁所,四周燈火通明,是加油站與群聚的小商店。我站在草堆前面撒尿(沙漠正中央的草堆!?),抓起旁邊一把冰涼柔順的黃沙,裝進早就準備好的塑膠袋裡。
然後,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各種傳說,那些眼神焦渴的商旅、符咒般高掛的豔陽、沿途大型動物被烤乾的屍骨、綠洲裡的甘泉、瓜果、清真寺的尖塔與妖嬈的西域女郎,那些故事在這一瞬間隨著手中冰涼的沙子從指縫間滑落,落在袋子裡,也有部分溢出視線、隨著沙漠半夜微冷的大風落在地上;不再有一絲正午時的高溫,轉眼與其他的沙堆混在一起;風吹過去,終於一點痕跡也沒有留下了。
馬背上的北疆,
吃不完的饢,
牧民的小木屋,
雪山的城牆;
天山腳下伊犁河的綠洲,
商旅走過霍爾果斯,
北疆的初夏,
一面巨大的玻璃被打磨拋光,
滿天的星空,
此時是最徹底的無神論。
從伊寧到白哈巴
從白哈巴的村民家裡離開時,買了許多哈薩克人乳酪口味的炸饢之後動身啟程。乘坐從白哈巴到哈巴河縣城的巴士沿途開回布爾津,接下來的行程將再由布爾津轉車到奎屯,奎屯再轉往伊寧。
原本白哈巴到喀那斯、喀那斯到賈登峪、賈登峪到布爾津這三段的車程都要分別收費;由於修路的關係,我們這輛原本不會經過布爾津的巴士繞了一圈,能直接坐到布爾津去,只要五十塊。
開過喀納斯著名的臥龍灣、月亮灣,路邊一輛又一輛白色的觀光巴士停下來,遊客們拿著單眼的傻瓜的相機,在同一個角度拍著一樣的照片(有些人因為搶位置擺Pose小有爭執);而我們的車始終一路不停。
離開山區,經過了短暫的沙漠地帶。筆直的公路,旁邊是滿臉皺紋的老太太,在沒有空調的巴士上昏昏欲睡,路旁是典型的沙漠景觀;突然司機一個激烈的右轉,車子打橫,整台車隨之觸電般上下地震之後發出輪胎空轉的尖銳聲音,車廂內聞到燒焦的氣味。
司機放棄嘗試開門下車,絕望的確定整台車掉進路旁的沙漠裡面動彈不得了。車上所有人都不知道究竟發生什麼事,但是好像習以為常的魚貫走出車門準備下來推車。
在香港跟我會合,結伴而行的我的大學同學,翁董,問了坐在他旁邊的老頭子,老頭子輕描淡寫的撇了撇下巴,指向路邊寫著「出售駱駝奶」孤伶伶的招牌說,司機想要去買駱駝奶,但是車子停在國道上會被罰錢的,所以他就一個急轉彎從公路上開下沙漠來了。
這一來可就慘了,不管在輪子底下用木板啊、樹枝啊墊著,沙子還是頑固的將輪胎淹沒。每一次都是猛然極速衝刺,輪胎發出尖銳的叫聲吱呀呀呀呀,一邊冒煙一邊向後噴出一大堆沙,整台車子努力顫抖著往斜向移,眼看就要翻覆了。司機放棄,吆喝著跳下車子來,繼續鏟沙、往車輪底下丟沙漠灌木的樹枝。我坐在滾燙的沙地上,太陽在天空緩慢移動,心裡想:天啊!新疆實在太酷了。
兩個小時之後,遭殃了不知道多少路旁好不容易從沙漠裡長出來的灌木,車子終於在一陣激烈衝刺之後成功回到路面上。接下來的路上司機臉都很臭,也不放音樂了。
車子開到接近布爾津的縣城,司機在一個十字路口停下來,打開了車門,轉頭對我們說:「布爾津到了,在這裡下車就可以了。」路口的招牌上寫著:往布爾津,七公里。「隨便攔一台車就到啦!」司機丟下這句話之後,就往布爾津的反方向揚長而去。於是我們手提著行李,目瞪口呆站在塵土飛揚的大路邊,就這麼被遺棄了。幸好,果真如司機所言,後面緊接而來一台巴士把我們撿上車。
進入縣城後,發現布爾津往奎屯的車只剩下晚上八點的班次,到達時間是清晨四點。這中間無法打發的時間,先去網咖收收信看一下之後旅程的資料,然後找家餐館填飽在北疆一直處於挨餓狀態的肚子。
八點搭上車後,夜車一路搖搖晃晃,睡醒時車子剛駛進奎屯車站。沙漠中即使有城市,晚上大多也很少路燈與霓虹招牌,我意識到我現在大概正陷在飛機上看下去的無垠的黑色絨布地毯之中。
整個車站一片烏漆抹黑,即使現在是新疆的夏天,四點天邊還是一絲光線也沒有,四周唯一的光源是車站鐵柵欄外一個警務辦公室的小窗子。黑暗中偶有騎自行車的人經過,以及在門外有一搭沒一搭聊天的出租車司機;剛下車的人們把行李堆在身邊,就這樣窩在各式巨大的包裹之間睡了。
在滿城的鳥聲中醒來,晨光中趕在人群湧上之前買票。原本以為到伊寧不過是四五個小時左右的事,坐著破舊的巴士搖搖晃晃,竟然接近下午四點多才到。沿途車上一直在放非常不好笑的大陸綜藝節目的錄影帶,大概比二十年前台灣的綜藝節目還死板吧;即使是新年晚會,有些粗製濫造的短劇搞不好台灣的大學裡面XX之夜活動都還比較精彩,難怪港台藝人赴大陸發展都能有不錯的成果。
路上正在修建往伊寧霍城的高速公路,因此巴士幾乎都走在顛簸的泥土路上。過了像是藍色水彩顏料的賽里木湖與遠方的雪山,過了翠綠的果子溝,路旁開始出現豔濃紫色的薰衣草田時,車子就駛進了伊寧市區。
被伊犁縱谷孕育著的伊寧,與烏魯木齊遙遙相望,都是新疆重要的大城;往返兩地的車班密集,伊寧車站也大得嚇人,車站前出租車司機亂糟糟的攬客,走出車站就有一整排小吃檔上噴香的拌麵抓飯等著客人品嚐。
伊寧是個歷史悠久但是氣氛年輕的城市,路旁有百貨公司與青少年閒逛的廣場,路上有著西方深邃五官的行人,穿著都比新疆其他地方來得時尚。但是對我們來說這些都不是當前最關心的,最重要的一點是,車站周邊竟然找不到可以收留我們的涉外旅館。
在一個熱心的旅館總機小姐的幫助下,終於打聽到市區一家交通賓館可以涉外,價格也不貴,一個人四十塊人民幣的標準間。旅館出乎意料的高級,有模有樣的接待大廳、略顯老舊但依然氣派十足的裝潢、甚至還有電梯。房間更是令人驚豔,來到新疆的土地上,第一次看到標準現代旅館以及全套衛浴設備。而對於從早上一直肚子痛的翁董來說,坐式馬桶簡直是天堂。
就像跋涉過後的駱駝商隊看到綠洲一樣,幾乎一個禮拜沒有洗頭洗澡、背包被雨水浸濕又蒙上沙土的我,馬上進浴室用大量的肥皂痛快的沖了澡,把之前輪番上陣的衣服好好洗了,晾在耀眼卻不熱的陽光下。
伊寧的天氣很舒服,沒有北疆的涼意,也沒有沙漠的乾熱;梳洗乾淨,換上剛洗好的乾爽衣服,踢著涼鞋走到街角的夜市去吃晚餐。喝著冰可樂,點了一大堆烤肉串與抓飯,遠方夕陽正在落下,天邊染成一片橘紅;在跋涉過沙漠與雪山之後,終於發現了新疆的綠洲。
你們哪時候回歸祖國啊?
雖然政治這種事情出門在外能少碰就少碰,但是當人家問起你是從哪裡來時,還是會在說謊與面對一連串尷尬問題之間猶豫不決;而非常不巧的是,旅途中打開話匣子的第一個問句通常就是:「打哪兒來啊,兄弟?」
中國官方很理所當然的把台灣當成一個省,無聊時轉著電視看,不由得佩服中國對於台灣的新聞報導,完全就是在報導國內新聞般非常關心的態度。在書店賣的地圖也一定會貼心的附上「台灣省」,順便讓我們這些出門在外的台灣同胞剛好懷念一下自己的故鄉;但是他們連最簡單的鐵路都會畫錯而多出很多支線,更不用提那條如鬼魅般出現、以環狀縱貫台灣全島的高速公路了。(哪時候蓋好的啊?)
至少以我有限的經驗來說,台胞證在大陸算是滿吃香的。政治家們在雲端隔著海峽互相示好又宣戰,砲火隆隆;底下的兩岸人民依然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超然物外。
因此,在旅途上只要不得已亮出台胞證時,旁邊的人總是會露出極大的興趣:
「哇,台灣!那個有周杰倫、蔡依林還有其他很多藝人的地方。」
「哦,那個『台灣當局領導人』阿扁A錢被抓起來關的地方。」
「那個有阿里山、日月潭,還有很高的101大樓的地方。」
大概是每個人多少都對報紙電視上三天兩頭看到的,這個孤懸海外冥頑不靈的「省」、雖說是「同一國」但是卻無法接近的禁地,抱持著濃厚好奇吧,通常都會忍不住的自動找我們攀談了起來。
當然,如同預料之中,常常會遇到很多尷尬的情況。說到從台灣來,大概有一半的人會白目的追著問:「你們哪時候回歸祖國啊?」一臉殷殷切切。這時候只好裝傻的打哈哈:「啊那是上面的人的事啊,我們都不知道啊~一切順其自然吧。」
在喀納斯同桌吃飯的廣東大哥認真的勸導我們:「香港回歸之後,中國政府給他們超級好的福利,但是那些港仔居然還不知足,上街遊行,成什麼話嘛!現在中國正在快速發展中,也釋出了極大的善意,此時不回歸更待何時?不要等到最後撕破臉了啊,大家都是中國人嘛!」面對這一番威逼利誘,我們只好唯唯諾諾,低頭撈著自己的拌麵。不過也並非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如此激情的愛國份子。
伊寧這個盛產蘋果的極西大城其實對我沒什麼吸引力,碧綠的賽里木湖也在長途車程中經過了,引起我興趣的反而是伊寧附近與哈薩克的口岸:霍爾果斯,蒙古語中最美的草場。
新疆與別國交鄰的國界綿長,在新疆的旅遊書中,與哈薩克接壤的霍爾果斯,與通往巴基斯坦的紅其拉甫兩個口岸是最常被人提到的。霍爾果斯,早在隋唐時期就是天山北路重要的驛站;草原上的商隊在此稍事休息,補充必需品,然後往中亞大草原繼續前進。而今西部最大的公路口岸霍爾果斯與鐵路所經的阿拉山口,已經成為中國與中亞甚至俄羅斯之間貨物來往的主要通道。
離開北疆馬背上的困頓顛簸,在伊寧洗去一個禮拜沒洗澡的髒污,又狠狠的睡了一覺之後,隔天吃完車站旁便宜又大碗的抓飯再前往霍爾果斯。無視一路纏上來攬客的出租車司機,搭上開往霍爾果斯的小巴士。
巴士的司機跟負責收錢的車掌是壯壯的兩個兄弟檔。這裡的巴士經營模式很奇特,似乎是車站只負責幫忙售票,但是在那裡排班的巴士是個體戶,每趟車開出去多少人,司機就收入多少錢;因此我們的車掌一路上都把頭伸出車窗外大喊:「霍爾果斯!霍爾果斯!」配上司機狂按喇叭造勢,呼嘯而過。
沿途也的確有人隨時攔車或下車,司機甚至也幫忙做包裹運送的服務,一趟車所能做到的事情大概都全包了。不過收錢可不含糊喔,有個老鄉上車之後才說他只有五毛錢,馬上在高速公路上被當場轟下車,車掌不屑的回頭丟下一句:「有沒有坐過車啊?五毛錢?連坐公交車都不夠哪!」
沿途乘客上上下下,到了霍爾果斯口岸的大商場放下車上僅剩的幾個人,車掌再三的叮嚀我們,五點會在商場大門前的廣場等著;開走之前,又不忘從車窗伸出頭來喊:「這裡的東西很貴,別買!要買至少要從一折開始殺。」
與想像中繁華的霍爾果斯不同;荒涼的邊境景觀,一塊搭著鷹架正在施工的工地,旁邊畫著建成之後中哈經貿園區的藍圖。但是除了新建好的海關大樓以外,其他地方遠遠望過去仍是沙漠一片,長滿了一叢叢刺刺像是珊瑚一樣的短草。海關的鐵柵前面排滿了準備出關的貨車,路旁有一些出租車和換錢的小販,除此之外就是沙漠,土灰色風沙飛揚的沙漠。
到了邊境,就是要看界碑。雖然要買門票,不過還有個導覽員跟著我們解說,還不賴。我們的導覽員是個大學剛畢業的浙江女知青,大概是響應政府「建設大西北」的政策而來的,志願到這個風沙烈烈的邊境,守著幾塊界碑日復一日講解一樣的歷史故事,一樣的笑話。
這裡有不同時期的三塊界碑,失去作用的兩塊都從其他地方被移到這裡來作展示性質,那些風化嚴重的巨石彷彿悼念著歷史曾經擁有過的國土,又好像陳舊的歷史本身,等著人來翻閱。
最新的一塊界碑在界橋旁邊,有位解放軍在旁邊站崗,橋過去就是哈薩克。從連雲港到阿姆斯特丹的歐亞大陸橋也從這裡經過,在中國境內的312國道在這裡終止近五千公里的旅程,繼續邁向哈薩克境內。導覽員打趣的說:「橋中間有一條線,我們比較有錢鋪的是柏油路,線過去哈薩克那邊就是水泥路了。」
導覽員對台灣很有興趣,不斷問我們台灣的事情:氣候啊、流行樂壇啊、大學生活或是之後就業情況等等。大概因為年齡相近,聊得很開心;才正想說終於沒有一開口就問尷尬問題的時候,剛帶完另一團的一個男的導覽員跟她打了招呼,知道我們是台灣來的之後,說:「對了,你們台灣人對於回歸祖國……」哇咧。
從中國國界走回來,還有許多時間,繞到剛蓋好的國際商貿中心;外頭氣派輝煌的弧形大廈,裡面隔成許多店鋪賣琳瑯滿目的俄羅斯「舶來品」:貂皮大衣、俄羅斯娃娃,或是用工筆雕花華麗玫瑰圖案的小鏡子等,價格參差不齊。
同樣一個俄羅斯娃娃,有人喊價八塊,轉個彎也有人喊價八十塊的;雖然那個喊八十塊的娃娃在我繼續往前走時瞬間跌價,價格隨著我每走一步掉一半。姑且不論這些東西其實在內地也看的到,可在擺設成俄羅斯風情的小店鋪走走晃晃,跟老闆有意無意的聊天,也是一種打發時間的趣味。
在一個小店舖裡欣賞櫥窗裡大大小小的銀色伏特加小酒壺時,老闆娘忽然問我:「你是不是從台灣來的?」我大吃一驚,竟有些心虛,身分隱藏得這麼好怎麼會被發現?趕忙問老闆娘為什麼會這麼認為。老闆娘笑說:「你們台灣男生都細聲細氣的,像個姑娘一樣;有時候跟台灣人講話,嗓門稍大一點,都會覺得自己很沒禮貌。」原來台灣人還有這樣的特色。
回程的車上,座位隔壁坐著一個老先生。他先向我們兜售花紋華麗的哈薩克硬幣,被我們婉拒之後,因為聽說我們是台灣來的,跟我們要新台幣來見識見識。我翻遍背包,終於在最底層找到一個不知何時掉進去的五塊錢硬幣。
老先生瞪大眼睛,小心的把那枚鎳幣捏在手裡把玩,然後指著五塊錢背後蔣公的光頭笑著說:「這蔣介石是吧?怎麼大家都喜歡把自己的頭印在鈔票上?我們這裡也都是毛大頭。」說著,掏出了一張印著毛澤東頭像的一塊錢人民幣擺在旁邊。
說到敏感的台灣問題,還以為他也會發表一些回歸祖國之類的言論,不過他只是輕描淡寫的說:「我覺得台灣應該是回歸無望了,反正這些都是上頭人的事,我們只要過生活就好。」
在他手上,那張人民幣的毛澤東,跟五塊錢上的蔣介石,兩個人相對無言,笑嘻嘻的望著對方。
南疆
一座雪山能封藏多少歷史?
一灣沙漠能埋葬多少古城?
從庫爾勒轉進茫茫沙海中的沙漠公路,
在夜裡穿越塔克拉瑪干,
黃色的死亡之海,沙漠的宿命論;
崑崙山腳下的玉石,
從和田河床中被淘洗出來;
喀什老城黃昏揚起的塵埃,
帕米爾高原五千公尺的日出;
雪山腳下說維語寫漢字的異邦,
巴扎毛驢車、大漠烤全羊,
炎熱的萬花筒、
鮮豔的南疆。
沙漠公路
記得在沙漠公路沿線,一片荒涼。老舊的巴士駛於浮沙之上,窗外的噪音、熱度、與風沙吹在臉上那種沙沙黏黏的感覺,混合成一種特殊的觸感。柏油路往外是一排排防沙用的籬笆,再遠處是一區插成格子狀固定沙塵的蘆葦梗,再遠處是無垠土黃的大漠。這是從正中間切過整座塔克拉瑪干,死亡之海,耀武揚威展示人定勝天的一條公路的防沙設計。
那是第一條穿越大區域流動沙漠的公路。
傳說,那條公路用的全是人力,在路旁一寸一寸插滿了蘆葦梗,種植了防沙的植物或胡楊林,阻擋沙漠中可以瞬間掩蓋城市的風暴,用幾里一個營房、幾年一次整建的嚴密守護,讓公路硬生生的劃開無法穿越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很幸運,在車上機警的拍到了沙漠公路的起點牌坊,上面寫著「千古夢想沙海變油海,今朝奇蹟大漠變通途」,牌坊之後是筆直通往天際的坦途。的確,的確令人感到敬畏。在羅布泊乾枯了,樓蘭國、精絕國被埋沒在歷史的沙塵裡的時候,現代人竟然異想天開,為了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央的油田,硬生生開闢了一條從正中間穿越沙漠心臟的公路,挖掘出沙漠的血脈、豐沛滿脹的石油,然後骨嘟骨嘟沿著血脈般的油管送往中國各地。
這讓我想到聖經上的摩西劈紅海。領著眾人的摩西,眼前是波滔無際的紅海,背後是埃及的追兵。他深吸一口氣,心中向上帝祈禱著,舉起權杖,劈下。然後紅海竟朝兩旁分出一條平坦的通道出來。走過這條公路的人,不由得對中國的意志力感到恐怖;像是領導人手上堅毅的掌紋,手一舉、一翻,一條力量灼燒的紅絲線就真的烙印在地圖上。
可怕的塔克拉瑪干,進得去出不來的死亡之海,死神海市蜃樓的宮殿。傳說沙漠裡大盜如旋風般的從沙丘後出現,幾分鐘之內掠殺了整批商隊之後絕塵而去;傳說沙漠中的狂風會捲起數十噸的黃沙,沙海降下,一瞬間把所有水分蒸乾,都城變為廢墟;傳說中被海市蜃樓迷惑的旅人,死前陷入一種魔幻之境,全身肌膚乾裂出血,殷紅的血絲馬上就被高熱的焚風燒盡……
但我所見到的塔克拉瑪干,只剩下胡楊林與防沙堤,和逐漸變暗天色下的一些線條。由於沙漠公路整段筆直,十一點進入沙漠公路,六七百里的路程,隔天四點就出了沙漠。什麼都沒看到。
中途在塔中油田附近下車上廁所,四周燈火通明,是加油站與群聚的小商店。我站在草堆前面撒尿(沙漠正中央的草堆!?),抓起旁邊一把冰涼柔順的黃沙,裝進早就準備好的塑膠袋裡。
然後,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各種傳說,那些眼神焦渴的商旅、符咒般高掛的豔陽、沿途大型動物被烤乾的屍骨、綠洲裡的甘泉、瓜果、清真寺的尖塔與妖嬈的西域女郎,那些故事在這一瞬間隨著手中冰涼的沙子從指縫間滑落,落在袋子裡,也有部分溢出視線、隨著沙漠半夜微冷的大風落在地上;不再有一絲正午時的高溫,轉眼與其他的沙堆混在一起;風吹過去,終於一點痕跡也沒有留下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