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味蕾打開新世界:用一場環球旅行展開美食革命(二冊套書:外出用餐+美食冒險中)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5 735
    9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當旅行成為常態,人們對飲食的需求也可以是一場冒險,
當人們決定外出用餐,世界和味蕾才開始豐富起來!

《外出用餐》+《美食冒險中》
跨越地理極限,爬梳兩千年外出用餐史,再透過全球旅行的美食探訪,
召喚殖民與文化的另類融合,觸發全新的美食感官體驗!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傳統的美食旅行模式正在經歷一場革命。過去,為了品嚐正宗美食,人們往往需要特地前往特定的旅遊目的地。如今,跨國移動而形成無國界、零時差的世界,餐桌的全球化,不僅改變了人們探索美食的方式,也為飲食文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與融合。

隨著移民潮的加劇和互聯網的普及,環球美食不僅結合了原生文化與新環境的飲食傳統,還通過創新與實驗,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飲食風格。它不僅是食材和烹飪技術的融合,更是一種文化身份的表達,反映了全球化時代下多元文化的交織與流動。

人們從何時開始追求外出用餐的新鮮體驗?環球旅行又是如何促進文化交流並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追溯兩千年來的外出飲食文化變遷,跨越地理空間的限制,讓味蕾迎接新的啟發,以一道道餐點重新詮釋美食形塑的世界史、以美食背後的文化差異與融合探看最精妙的飲食文化史。

================================

■《外出用餐》

從兩千年前的龐貝城酒館,到中世紀法國高級餐廳;
從墨西哥塔可餅機的改良,到日本迴轉壽司輸送帶的發明……

當餐廳不只是餐廳,外出用餐不只是填飽肚子這麼簡單──
庶民飲食╳政治角力╳帝國秩序╳移民經濟
飲食偏好╳餐桌禮儀╳待客之道╳文化禁忌

每次點菜都是一趟旅行,每間餐廳都是一座文化博物館!
當人們決定外出用餐,世界和味蕾才開始豐富起來!


●──在後疫情年代,外出用餐開始回到人們的生活模式中,
   而在全球封鎖的三年裡,失去上餐廳的機會,等於失去了什麼?

在全球化變得更為深入的現代,我們能在一個城市裡吃到來自全世界的食物,「點菜就是最便宜的旅行方式」。飲食早已成為一個民族或地區文化的象徵,不同菜肴在歷史上的變遷也悄悄記錄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小小的餐館也是人類歷史的博物館。

現代人對於外出用餐已習以為常,只因為餐廳本身已不只是最原始的「用餐」功能,它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應酬、商業談判、生活所需、情感調劑等實際功能。從更深層的一面來探討,外出用餐與餐廳的存在意義,反映了當代社會、及與其對應的歷史、經濟、文化發展等關係。

●——餐廳可以靠熱情的夢想而構築,也可能在瘋狂中迅速消失,
   餐廳為何存在?又是如何成為文化史不可或缺的一環?

餐廳的出現不只被視為是飲食場地的變化、不只是被當成空間工具,更重要的是同時標示著一個國家、甚至是帝國的衰敗或成功。例如龐貝城的外出用餐場景,象徵羅馬帝國的願景、幅員遼闊和繁榮富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餐廳則充分顯示了戰爭衝突的恐怖和國力瓦解是如何殘害該國的美食文化和味覺。

而現代世界的交通便利和旅行發達,意味著餐廳已足夠成為人們旅行的理由。餐廳就像博物館、藝術、夜店或海灘,成為人們沉浸於各種文化的絕佳選項。英國作家尼古拉斯.蘭德(Nicholas Lander)就曾說:「菜單代表最便宜的旅行方式。」

由此可知,外出用餐已是一種文化現象。人們會被誘惑進餐廳是因為他們肚子餓,而人們尋找餐廳也為了其他理由:碰面、社交、做生意、與愛人發展浪漫關係,甚至將它當成政治角力的場所。這些訪客會餓著肚子去餐廳,但追求經驗的渴望和需要,卻遠比飢餓本身更為複雜。

●──當我們把外出用餐視為生活娛樂,而非在家中簡單用餐,
   便象徵著從「外食」到「外出」的演變影響了未來的餐廳設定!

作者席特維爾以「餐廳」為引,點出了我們忽略的歷史細節、生活細節,講述了一部有關全球社會發展的歷史,深入探討長達二千年的飲食歷史,從最基本到最複雜的飲食形式,追溯外出用餐文化的起源,揭示世界各地不同的社會如何發現外出用餐的樂趣,同時也追溯流行如何形塑我們外出用餐的方式。

外出用餐可謂人生一大要事:它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撫平我們的悲傷,還能實現商務與娛樂的雙贏,甚至悄悄影響著我們的人性。正因如此,我們才能更能將外出用餐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說:「當人們決定外出用餐,世界和味蕾才開始豐富起來。」

================================

■《美食冒險中》

當旅行進入常態,飲食即成為冒險;
跨越地理界線去品嘗新事物,將帶來尊重與交流的潛力。

︵︵︵︵︵︵︵︵︵︵︵︵ ︵︵︵︵︵ ︵︵︵︵
潮浪上與雲端中的旅途變革 ╳ 食物的隱喻 ╳ 當代價值 = 我們餐桌上的世界觀
︶︶︶︶︶︶︶︶︶︶︶︶ ︶︶︶︶︶ ︶︶︶︶

六位冒險家、兩種水果、兩家連鎖酒店、一餐飯與一杯水──
在政治歷史持續變動的維度中,交織成近代飲食文明的驚嘆句。

☆☆☆以獨特視角探索近兩百年的人類旅遊文化和飲食行為之書☆☆☆

從在印尼市場發現的山竹,到豪華遊輪餐廳供應的魚子醬,旅人夢寐以求的環遊冒險,在文化背景、社會發展程度不一的異地,嘗試了什麼食物又避開了什麼?從一八四〇年的大溪地烤豬,到一九二〇年代豪華冠達汽輪弗蘭科尼亞(Franconia)的餐廳,再推進至二十世紀七〇年代的洲際酒店和希爾頓酒店餐廳的興起,旅途上的食物是必然的新體驗,帝國殖民者的眼光隨旅行工具的遷異亦漸生變化。
 
㊣ 古碧玲 字耕農→李宜澤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柯睿信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主編→翁稷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陳小雀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張展鴻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張蘊之 東南亞文化資產講師→黃哲斌 新聞工作者→蔡倩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教授.飲食書作者→蔡凱西 歷史作家 →黎胖 FB知識型閱讀職人 →謝哲青 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誠摯推薦

㊣ 以巨量珍稀日記、書信,與圖像等研究史料,呈現近兩百年的人類環球旅行面貌,交通方式如何影響旅行?食物何以成為遊覽選項?冒險是殖民眼光的遷移?美食只是表面的虛榮與征服?身為現今大旅遊時代一員,由本書折返旅行文化起點:保守思維、階級觀、帝國與自由的心態、全球化概念……往往在習以為常的物事上,見微知著,本書自成精彩而驚心動魄的旅途。

㊣ 從帆船到飛機,從伊達.菲佛艱辛的環球冒險與安東尼.波登的美食節目,在殖民史與全球化的交互推衍下,另類生存冒險,進入高速異動。本書透過六位冒險家、兩種水果、兩家連鎖酒店、一餐飯與一杯水的史料研究,視角中立,勾勒出帝國與被殖民地之間的關係拉鋸。

∣環球旅行如何改變我們的飲食∣

食物,作為人類「生活中的共同基本要素」,當聯繫陸塊的交通技術持續發展,從帆船、蒸汽船,到噴射客機,一旦克服時間與空間,食物必然成為景點選項之一。飲食文化研究者——班德,以豐富誠實的圖文史料、典籍與自我反饋,彙整出驚心動魄的人類環球冒險史,而決定旅途內涵的是食物——美味的陌生與熟悉、餐食情境的壓抑與舒適。來自歐陸的冒險家,紛紛往亞熱帶前仆後繼,從巴西到蘇門答臘與東北亞……亟欲證明環球旅行的能力,實則為帝國與殖民地的距離,內心未減帝國主義的階級視角:以料理的殊異、粗糙來衡量接待者地位;以對殖民與被殖民的關係認知,抉擇食物;號稱擁有「家的味道」的現代旅行,「舒適」之處是與當地人及當地飲食保持距離……種族位階的感受在味覺上,詮釋一致。

本書書寫作秩序良好,章節安置妥切,從人、食物品項到連鎖餐飲體系,逐一深刨彼此發展的影響,並且如何在瞬變的世界局勢裡做出反應。當環球旅行發展成熟,洲際酒店順勢拓寬經營,提倡餐桌自由主義(Dinner-table-liberalism),讓品嘗當地食物成為涉入當地文化的媒介,跨越被殖民主義強化的種族隔離,環遊世界的食物冒險延伸至自家晚餐飯桌,異國料理成為文化素養的象徵。美食不僅定義在氣味,也是文化的延展,從「熟食、飲水煮沸」的警示,到理解各國獨特餐食背景的意圖,我們的飲食慣性默默在帝國主義激發的大規模環球旅遊下,滲入新意或交互融合,讓每個人成為沒有時差、沒有經緯距離的美食冒險家。

名人推薦

■《外出用餐》

★席特維爾擁有偉大廚師的味覺、高等法院法官的正直和小說家伍德豪斯的文筆。——馬可.皮埃爾.懷特(Marco Pierre White),現代烹飪教父、米其林三星主廚

★閱讀本書宛如跟著席特維爾進行一場精彩絕倫的旅行,增加我們對歷史中的美食和待客之道的認識。對於愛好美食的歷史讀者來說,本書不容錯過。——米歇爾.胡(Michel Roux),英國現代廚藝教父、米其林三星主廚

★沒有什麼比一家好的小酒館或客棧更能帶來如此多的幸福,在這裡親身享受幸福是苦樂參半的。本書實是一部引人入勝的飲食文化史指南。——《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餐廳的故事總是充滿戲劇性,讓人沉醉其中。——《星期日郵報》(Mail on Sunday)

★席特維爾是一位聰明機智的作家,他深知娛樂性的重要,而本書比許多餐廳的大餐更富娛樂性。——《彭博社》(Bloomberg)

★席特維爾用新奇幽默的方式講述了餐館的故事,比起過於嚴肅的餐廳評價,這無疑是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轉變。——《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

■《美食冒險中》

★從帆船、蒸汽船,到噴射客機,本書豐富又詳盡地將所有情境架構在相應的社會環境建設與文化背景中。遊走四方的帝國脾胃與殖民地好客卻特異的飲食之間會碰撞出何種火花?冒險與身心勞動有何區別?這些提問都在書中得到答覆:旅行的文化政治與未開發的政治經濟無法分割。——克里什寧杜.雷伊(Krishnendu Ray),紐約大學飲食研究教授

★書中充滿有趣的軼事,甚而驚心動魄。這麼說好了,本書是全球旅行與料理史的一場盛宴。——茱莉亞.史都華特(Jules Stewart),英國《地理》(Geographical)

★班德透過圖像與書籍史料,帶領我們瀏覽西方社會視野中,對國際飲食與族群的雙重態度——迷戀與異國情調。——《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班德透過對旅行的審視,從帆船時代到噴射機的興起,展示了旅遊業如何形塑我們對世界美食的迷戀。——《國家地理旅遊》(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

★當地食物會是你規劃旅行的依據嗎?班德帶領我們探索過去兩百年間的飲食文明發展史,從蒸汽輪船的黃金年代到航空旅遊的燦爛年代,藉由環球旅行家的體驗,細數現代飲食旅遊的誕生。——《美食》(Delicious)

★一代接一代,美食冒險家尋求新穎的飲食體驗……身為飲食研究學者的班德,串聯起了國際旅行、文化與飲食之間的關係。——《蘇格蘭週日郵報》(Sunday Post)

作者

威廉.席特維爾(William Sitwell)
威廉.席特維爾是美食雜誌《維特羅斯廚房》(Waitrose Kitchen)的編輯,經常現身於熱門美食節目,「廚神當道」(Masterchef)與「飲食文化」(Food & Drink)。此外,他也為《每日電訊報》與《英國泰晤士報》等報刊雜誌社撰稿,是英國首屈一指的美食作家。
席特維爾早年任職於報社,1999年加入當時尚未更名的《維特羅斯飲食雜誌》(Waitrose Food Illustrated),爾後逐漸在飲食界嶄露頭角,他經手的雜誌包括寫作風格、專文報導、編排設計與攝影作品,都受到大眾讀者的關注與喜愛,並獲得2005年的「年度最佳編輯」(Editor of the Year)在內的多項榮譽。台灣已出版有《料理世界史:一百道食譜看飲食的千年故事》。丹尼爾.E.班德(Daniel E. Bender)
紐約大學博士,目前為加拿大飲食與文化領域的首席研究員,也是加拿大料理研究中心(Culinaria Research Centre)執行長並任教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班德的研究領域著重於飲食與帝國文化,當前的研究主題為葡萄酒、帝國與品酒師的全球勞動歷史。
曾出版《動物遊戲:在美國動物園尋找野性》(The Animal Game: Searching for Wildness at the American Zoo)、《帝國效應:勞工與美國帝國主義》(Making the Empire Work: Labor and United States Imperialism)(合編)、《美國深淵:工業時代的野蠻與文明》(American Abyss: Savagery and Civilization in the Age of Industry)等著作。文章曾發表於飲食、文化、社會、勞工歷史等各類雜誌期刊。

譯者

廖素珊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明尼蘇達雙子城校區比較文學研究所肄業。現專事翻譯。譯作包括《外出用餐》、《擁抱流水》、《北海道公路藍調》、《沒有小孩的她們》、《日本秘境之路》、《被發明的昨日》、《縱走日本二千哩》等。李昕彥
荷蘭鹿特丹大學文化經濟碩士。現旅居德國,從事中英德口筆譯。譯有《人設大歷史》、《向水母學習人生智慧》、《美食冒險中》(以上由二十張出版)、《章魚的異想世界》等書。

目錄

■《外出用餐》

緒論

Chapter 1_羅馬人
Chapter 2_鄂圖曼帝國
Chapter 3_伊本.巴杜達的傳承
Chapter 4_中世紀英格蘭
Chapter 5_咖啡館革命
Chapter 6_法國大革命
Chapter 7_英國工業革命
Chapter 8_卡漢姆與《新巴黎指南》
Chapter 9_維多利亞時代
Chapter10_不列顛尼亞公司在孟買開業
Chapter11_塔可餅機的發明
Chapter12_戰後英國
Chapter13_迴轉壽司輸送帶的發明
Chapter14_流浪兒餐廳在倫敦開幕
Chapter15_帕尼斯之家在美國開張
Chapter16_必比登在倫敦開幕
Chapter17_貝爾納.魯瓦索之死
Chapter18_外出用餐的未來

謝辭

================================

■《美食冒險中》

導讀:各地與眾不同的飲食

第一部:從帆船到蒸汽船(西元一八四○至一九○○年)
    伊達.菲佛
    德博瓦伯爵

第二部:蒸汽船的黃金年代(西元一九○○至一九四五年)
    ──行程規劃:SS克里夫蘭號
    水
    哈里.弗蘭克
    榴槤
    伊迪絲.詹姆斯
    山竹
    尤安妮塔.哈里森
    飯桌菜

第三部:飛機與大眾旅行時代(西元一九四五至一九七五年)
    ──行程規劃:泛美航空
    米拉.沃爾多
    洲際酒店
    希爾頓酒店及偉克商人餐廳

結語
謝辭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66251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72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共和國書籍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5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