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主導權!老天爺翻臉,歷史就改寫:人類的發展,老天早就參一腳?從大禹治水到拿破崙潰敗,那些被忽略的氣象力量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歷史不只看人怎麼做,也要看老天怎麼下手】
◎沒有氣候壓力,人類可能還住在非洲沒出走?
◎一場東風逆轉戰局,赤壁輸贏其實天氣早決定?
◎神話裡的大洪水,背後藏著科學說得通的氣候劇變?
當氣候變遷遇上人類選擇,歷史便開始有了不同走向……
▎氣候其實一直在「改寫」歷史!
你可能聽過「天時地利人和」這句話,但你知道天氣真的會左右歷史走向嗎?本書便是從氣候角度切入歷史,它不是死板的氣象學書,也不是傳統的歷史教科書!從人類祖先為什麼離開非洲到一場暴雪如何打垮拿破崙,原來這些重大歷史事件背後,都少不了天氣的推波助瀾。
▎那些神話故事,其實有跡可循?
傳說中有場大洪水,人類差點滅絕;東方有大禹治水,西方有諾亞方舟,這些神話聽起來神祕又誇張。但作者認為這些傳說可能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早期人類面對氣候變化時留下的真實記憶。書中以科學證據來推測古氣候的變動,帶領讀者重新理解這些流傳千百年的故事。也許,你小時候聽過的神話,跟地球的一場氣候大變動真的有關。
▎歷史大戰也要看老天臉色?
歷史課本常說某場戰爭是誰英明指揮、誰兵力強大,但本書會讓你看到另一面──有時候,老天才是決勝關鍵。像是赤壁之戰,沒有東風,火攻根本無法成功;拿破崙和希特勒敗在俄國,也是因為冬天太冷了。作者一一拆解這些知名戰役背後的氣象條件,讓讀者以全新角度看歷史,原來勝負真的不是全靠人努力。
▎從過去看到現在,也看到未來!
除了古代與戰爭,本書最後也談到現在的氣候問題,像是北極冰融、暖化加劇,這些變化將如何影響世界政治與經濟。你會發現,氣候不只主導了過去,也正影響著我們的未來。書中還提到氣象武器、氣候干涉技術,讓人驚訝科學已經走到這一步,也提醒我們該怎麼與自然相處,才能過得長久。
本書特色:本書以縱貫古今的視角探討氣候與人類歷史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從史前氣候變遷、古代大洪水、大禹治水到赤壁之戰的氣象背景,結合考古、歷史與氣候科學資料,細述自然環境如何影響文明興衰、族群遷徙與歷史轉折。全書內容兼具學術深度與敘事張力,是一部融合自然科學與人文思想、引人深思的跨領域著作。
◎沒有氣候壓力,人類可能還住在非洲沒出走?
◎一場東風逆轉戰局,赤壁輸贏其實天氣早決定?
◎神話裡的大洪水,背後藏著科學說得通的氣候劇變?
當氣候變遷遇上人類選擇,歷史便開始有了不同走向……
▎氣候其實一直在「改寫」歷史!
你可能聽過「天時地利人和」這句話,但你知道天氣真的會左右歷史走向嗎?本書便是從氣候角度切入歷史,它不是死板的氣象學書,也不是傳統的歷史教科書!從人類祖先為什麼離開非洲到一場暴雪如何打垮拿破崙,原來這些重大歷史事件背後,都少不了天氣的推波助瀾。
▎那些神話故事,其實有跡可循?
傳說中有場大洪水,人類差點滅絕;東方有大禹治水,西方有諾亞方舟,這些神話聽起來神祕又誇張。但作者認為這些傳說可能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早期人類面對氣候變化時留下的真實記憶。書中以科學證據來推測古氣候的變動,帶領讀者重新理解這些流傳千百年的故事。也許,你小時候聽過的神話,跟地球的一場氣候大變動真的有關。
▎歷史大戰也要看老天臉色?
歷史課本常說某場戰爭是誰英明指揮、誰兵力強大,但本書會讓你看到另一面──有時候,老天才是決勝關鍵。像是赤壁之戰,沒有東風,火攻根本無法成功;拿破崙和希特勒敗在俄國,也是因為冬天太冷了。作者一一拆解這些知名戰役背後的氣象條件,讓讀者以全新角度看歷史,原來勝負真的不是全靠人努力。
▎從過去看到現在,也看到未來!
除了古代與戰爭,本書最後也談到現在的氣候問題,像是北極冰融、暖化加劇,這些變化將如何影響世界政治與經濟。你會發現,氣候不只主導了過去,也正影響著我們的未來。書中還提到氣象武器、氣候干涉技術,讓人驚訝科學已經走到這一步,也提醒我們該怎麼與自然相處,才能過得長久。
本書特色:本書以縱貫古今的視角探討氣候與人類歷史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從史前氣候變遷、古代大洪水、大禹治水到赤壁之戰的氣象背景,結合考古、歷史與氣候科學資料,細述自然環境如何影響文明興衰、族群遷徙與歷史轉折。全書內容兼具學術深度與敘事張力,是一部融合自然科學與人文思想、引人深思的跨領域著作。
目錄
前言
走出非洲—氣候線索與祖先的足跡
史前大洪水—藏在神話中的真實氣候事件
從「豫」字說起—華夏曾現非洲原野風貌
帝王家的寵物—熊貓曾經並不罕見
「東風」能借來嗎—赤壁之戰的真相
黃河改道「沖」出的好漢故事—滄桑梁山泊
氣候也是反海盜利器—維京人消失之謎
日本人的「神風」—戰爭神話背後的氣候事實
狂暴的海洋與帝國霸權—「無敵艦隊」的覆滅
火山與革命—拉基爆發與法國動盪
風蕭蕭兮海水寒—特拉法爾加海戰實錄
嚴寒下的征伐—拿破崙東征的氣候悲劇
滑鐵盧的雨—「陽傘效應」惹的禍?
購買「荒涼」的阿拉斯加—史上最划算的買賣
英吉利海峽的「天兵」—空戰中的氣象變數
風雪莫斯科—希特勒重演拿破崙悲劇
冰封生命線—西北風拯救列寧格勒
巧用天時—珍珠港偷襲的氣象助力
瘋狂的「飛象」—異想天開的氣球炸彈
呼風喚雨的「魔法」—神奇的氣象武器
北極航道上的賽局—暖化帶來的新戰場
走出非洲—氣候線索與祖先的足跡
史前大洪水—藏在神話中的真實氣候事件
從「豫」字說起—華夏曾現非洲原野風貌
帝王家的寵物—熊貓曾經並不罕見
「東風」能借來嗎—赤壁之戰的真相
黃河改道「沖」出的好漢故事—滄桑梁山泊
氣候也是反海盜利器—維京人消失之謎
日本人的「神風」—戰爭神話背後的氣候事實
狂暴的海洋與帝國霸權—「無敵艦隊」的覆滅
火山與革命—拉基爆發與法國動盪
風蕭蕭兮海水寒—特拉法爾加海戰實錄
嚴寒下的征伐—拿破崙東征的氣候悲劇
滑鐵盧的雨—「陽傘效應」惹的禍?
購買「荒涼」的阿拉斯加—史上最划算的買賣
英吉利海峽的「天兵」—空戰中的氣象變數
風雪莫斯科—希特勒重演拿破崙悲劇
冰封生命線—西北風拯救列寧格勒
巧用天時—珍珠港偷襲的氣象助力
瘋狂的「飛象」—異想天開的氣球炸彈
呼風喚雨的「魔法」—神奇的氣象武器
北極航道上的賽局—暖化帶來的新戰場
試閱
氣候也是反海盜利器──維京人消失之謎
「氣候變化研究也許是索馬利亞海盜的其中一個受害對象」2011年,科學家發出這樣的警告。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氣象學家肖恩.史密斯(Shawn Smith)說,索馬利亞低氣壓是驅動印度洋季風的重要因素,而印度洋季風又影響著印度次大陸的天氣,但如今,由於海盜活動猖獗,氣象研究人員或船隻無法靠近亞丁灣以獲得重要氣象資料。據統計,2008年,索馬利亞海盜攻擊往來船隻事件共111起,2009年增加到217起。至今,往來船隻被建議至少遠離索馬利亞海岸600海里,那些在亞丁灣航行的船隻也被建議在有軍艦的通道航行。據悉,在亞丁灣航行的船隻大部分攜帶著記錄風力或者其他氣象狀況的儀器。如今,由於遠離索馬利亞海岸航行,使得大約250萬平方公里區域的天氣狀況紀錄成為空白。
索馬利亞海盜妨礙了氣候變化研究,但歷史上,氣候還曾經是反海盜利器!這得先從維京人說起。在中世紀中葉之前的幾個世紀裡,有一支來自北方的民族縱橫歐洲;在大航海時代來臨的幾百年前,就曾有一個民族的船隊到達了美洲;西元9世紀之前,北大西洋上的冰島和格凌蘭島都還是未開發的土地,直到他們被這個民族發現;他們是航海家,也是侵略者;是商人,也是海盜;是出色的水手,也是英勇的戰士;這個民族,是英雄和戰鬥的民族,它的名字,叫做維京。維京民族,一個似乎只在傳說中存在的民族,然而卻真真實實的存在著,存在於斯堪地那維亞的風雪和嚴寒中。
「海盜」的代名詞
「維京」這個名詞來自北歐的「維克」(Vik),意思是「港灣」、「小海灣」。由於歐洲中世紀史上波瀾壯闊的「海盜活動」,諾曼人中的一支又被稱為維京(Viking)人,意思就是侵略峽灣臨近國家的人。從此以後「維京」便被當成了「海盜」的代名詞,維京人就是「北歐海盜」。
中世紀早期的斯堪地那維亞地區雨雪交加,生存環境極其惡劣。只有少數一些地區的土地可供耕種和放牧,資源非常缺乏。斯堪地那維亞本土的居民為了生存,無時無刻都要與大自然搏鬥,因此他們一方面易怒難訓,崇尚勇敢,具有狂暴野蠻的野性,另一方面,也使他們養成了勤勞儉樸、生命力強等優良傳統。由於缺乏資源,他們懂得怎樣最有效利用每一分有限的資源,絕不輕易浪費。這樣的特質讓日後維京人在括擴張時,無論在狂暴的大海中航行,還是向未知世界出發尋找新的居住地,即使在極為艱苦惡劣的環境中也能生活的很好,這應該歸功於他們這種文化和傳統。
在多雨和嚴寒的氣候下,一個小小的耕種失誤,或是一個細微的天氣變化,都將導致收成低下並威脅整個氏族的存亡。當時維京人仍然不知馬鈴薯、甜菜、東方香料、玉米和營養豐富的黑莓是何物,肉也幾乎不吃。人們通常靠魚、粥以及蠶豆來維持生命。如果這些東西都沒得吃,那就只有樹皮和海藻了。
冬天,維京人在地窖、茅草房或小木棚裡生火取暖,很多房間整天瀰漫著刺鼻的濃煙。這些自然人的人均壽命幾乎不超過30歲,每兩個孩子中只有一個才能活到14歲。結核病或肺炎在當地大為流行,一旦在潮溼寒冷的冬夜染上這些病,生命就宣告走到了盡頭。
面對自然造成的生活困境,維京人無能為力。既然大自然沒有提供給他們更多的眷顧,他們也只好選擇去海上,以此來擺脫生存的困境。也就是說,他們四處征戰,而背後最大的威脅卻來自於大自然。
由於北歐本土資源緊張,人口、土地等生存壓力很大,各個小國之間為了搶奪資源而征戰不休,當地人為了生存和發展,也渴望穿越大海進行探險,與外國進行貿易,尋找新的居住地,這就形成了他們天生的冒險天性和探索精神。
西元793年7月,在一個溫暖而潮溼的日子裡,英國北海岸一個叫林迪斯芬的修道院被來自斯堪地那維亞的維京人洗劫一空。修士們紛紛倒在血泊中,整座修道院在熊熊烈火中燃燒。緊接著,賈羅居民區遭受了同樣的命運,愛爾蘭的居民也成了他們的刀下冤魂。然後是馬恩島,還有另外幾座修道院。北歐強盜從此開始了他們威震歐洲的掠奪生涯。
在西元800年之前,這種襲擊的範圍往往只限於沿海地帶,一般只有一兩艘船的小隊人馬出動,一搶到了財物便迅速地撤走。從西元9世紀開始,這種血腥的侵略從沒有計畫的結夥偷襲,發展成一種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維京戰士用閃電式的突襲和極具殺傷力的強攻,來實現他們毫無止境的野心,而且範圍更為廣泛,往西到達冰島、格陵蘭島,甚至到達了美洲的梅多灣,往南則到達了北非的內柯爾。當財物被洗劫一清之後,維京戰士迅速回到船上,像來時一樣,船隊很快消失在浩淼的大西洋上。一支支組織嚴密的船隊便在丹麥、挪威和瑞典相繼誕生,他們在野心勃勃的國王和軍事首領指揮下,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擴張和殖民──侵略別國,索取貢品和贖金,掠奪土地。
「上帝啊,保佑我們逃過北歐人的暴行吧!」幾年後,這句廣為流傳的祈禱詞描繪了西歐近海城市人們幾近絕望的心情。人們用豎著兩隻牛角的頭盔來象徵北歐海盜,表達他們對血腥殺掠的恐懼心理。這個形象一直沿襲至今。
「氣候變化研究也許是索馬利亞海盜的其中一個受害對象」2011年,科學家發出這樣的警告。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氣象學家肖恩.史密斯(Shawn Smith)說,索馬利亞低氣壓是驅動印度洋季風的重要因素,而印度洋季風又影響著印度次大陸的天氣,但如今,由於海盜活動猖獗,氣象研究人員或船隻無法靠近亞丁灣以獲得重要氣象資料。據統計,2008年,索馬利亞海盜攻擊往來船隻事件共111起,2009年增加到217起。至今,往來船隻被建議至少遠離索馬利亞海岸600海里,那些在亞丁灣航行的船隻也被建議在有軍艦的通道航行。據悉,在亞丁灣航行的船隻大部分攜帶著記錄風力或者其他氣象狀況的儀器。如今,由於遠離索馬利亞海岸航行,使得大約250萬平方公里區域的天氣狀況紀錄成為空白。
索馬利亞海盜妨礙了氣候變化研究,但歷史上,氣候還曾經是反海盜利器!這得先從維京人說起。在中世紀中葉之前的幾個世紀裡,有一支來自北方的民族縱橫歐洲;在大航海時代來臨的幾百年前,就曾有一個民族的船隊到達了美洲;西元9世紀之前,北大西洋上的冰島和格凌蘭島都還是未開發的土地,直到他們被這個民族發現;他們是航海家,也是侵略者;是商人,也是海盜;是出色的水手,也是英勇的戰士;這個民族,是英雄和戰鬥的民族,它的名字,叫做維京。維京民族,一個似乎只在傳說中存在的民族,然而卻真真實實的存在著,存在於斯堪地那維亞的風雪和嚴寒中。
「海盜」的代名詞
「維京」這個名詞來自北歐的「維克」(Vik),意思是「港灣」、「小海灣」。由於歐洲中世紀史上波瀾壯闊的「海盜活動」,諾曼人中的一支又被稱為維京(Viking)人,意思就是侵略峽灣臨近國家的人。從此以後「維京」便被當成了「海盜」的代名詞,維京人就是「北歐海盜」。
中世紀早期的斯堪地那維亞地區雨雪交加,生存環境極其惡劣。只有少數一些地區的土地可供耕種和放牧,資源非常缺乏。斯堪地那維亞本土的居民為了生存,無時無刻都要與大自然搏鬥,因此他們一方面易怒難訓,崇尚勇敢,具有狂暴野蠻的野性,另一方面,也使他們養成了勤勞儉樸、生命力強等優良傳統。由於缺乏資源,他們懂得怎樣最有效利用每一分有限的資源,絕不輕易浪費。這樣的特質讓日後維京人在括擴張時,無論在狂暴的大海中航行,還是向未知世界出發尋找新的居住地,即使在極為艱苦惡劣的環境中也能生活的很好,這應該歸功於他們這種文化和傳統。
在多雨和嚴寒的氣候下,一個小小的耕種失誤,或是一個細微的天氣變化,都將導致收成低下並威脅整個氏族的存亡。當時維京人仍然不知馬鈴薯、甜菜、東方香料、玉米和營養豐富的黑莓是何物,肉也幾乎不吃。人們通常靠魚、粥以及蠶豆來維持生命。如果這些東西都沒得吃,那就只有樹皮和海藻了。
冬天,維京人在地窖、茅草房或小木棚裡生火取暖,很多房間整天瀰漫著刺鼻的濃煙。這些自然人的人均壽命幾乎不超過30歲,每兩個孩子中只有一個才能活到14歲。結核病或肺炎在當地大為流行,一旦在潮溼寒冷的冬夜染上這些病,生命就宣告走到了盡頭。
面對自然造成的生活困境,維京人無能為力。既然大自然沒有提供給他們更多的眷顧,他們也只好選擇去海上,以此來擺脫生存的困境。也就是說,他們四處征戰,而背後最大的威脅卻來自於大自然。
由於北歐本土資源緊張,人口、土地等生存壓力很大,各個小國之間為了搶奪資源而征戰不休,當地人為了生存和發展,也渴望穿越大海進行探險,與外國進行貿易,尋找新的居住地,這就形成了他們天生的冒險天性和探索精神。
西元793年7月,在一個溫暖而潮溼的日子裡,英國北海岸一個叫林迪斯芬的修道院被來自斯堪地那維亞的維京人洗劫一空。修士們紛紛倒在血泊中,整座修道院在熊熊烈火中燃燒。緊接著,賈羅居民區遭受了同樣的命運,愛爾蘭的居民也成了他們的刀下冤魂。然後是馬恩島,還有另外幾座修道院。北歐強盜從此開始了他們威震歐洲的掠奪生涯。
在西元800年之前,這種襲擊的範圍往往只限於沿海地帶,一般只有一兩艘船的小隊人馬出動,一搶到了財物便迅速地撤走。從西元9世紀開始,這種血腥的侵略從沒有計畫的結夥偷襲,發展成一種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維京戰士用閃電式的突襲和極具殺傷力的強攻,來實現他們毫無止境的野心,而且範圍更為廣泛,往西到達冰島、格陵蘭島,甚至到達了美洲的梅多灣,往南則到達了北非的內柯爾。當財物被洗劫一清之後,維京戰士迅速回到船上,像來時一樣,船隊很快消失在浩淼的大西洋上。一支支組織嚴密的船隊便在丹麥、挪威和瑞典相繼誕生,他們在野心勃勃的國王和軍事首領指揮下,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擴張和殖民──侵略別國,索取貢品和贖金,掠奪土地。
「上帝啊,保佑我們逃過北歐人的暴行吧!」幾年後,這句廣為流傳的祈禱詞描繪了西歐近海城市人們幾近絕望的心情。人們用豎著兩隻牛角的頭盔來象徵北歐海盜,表達他們對血腥殺掠的恐懼心理。這個形象一直沿襲至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