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Underland: A Deep Time Journey
你腳下的地面,是另一個深邃世界的屋頂。
強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3個人喜歡
  • 79 395
    500

出版情報

41個與自然偶遇的魔幻時空,41個深掘靈魂的珠寶盒

2023/10/09 如果說,自然寫作多半記錄人觀察自然之後記錄下來的文字,《向晚的飛行》不僅跟自然的對話,也含攝了對人類位置的反思。沒有一味的批評,而是不斷移動秤桿上的秤錘,試圖從不同的情境去揣想某個生命的位置、生命與生命擦身而過的情境,或是其中一方可能聞得的氣味。 點綴夜晚與白晝的行為 我最喜歡的其中一篇,是作者賦予這本集子的名稱──「向晚的飛行」。在此篇文章中,作者提及雨燕每個晚上的飛升習性,有人稱之為「vesper flights」,因vesper這個字本身有晚禱之意,可作「晚禱飛行」,但詮釋為「夜間飛行」,乃至「向晚的飛行」亦無不可。作者說:「我一直覺得『vesper flights』是世上最美的詞語,像一抹不斷消逝的藍。」而和此雨燕的晚禱飛行呼應的,是作者小時候感到壓力時,會趁睡意尚未襲來前做一種自我療癒的冥想。她想像自己和地心之間隔著層層地殼──地球科學課本中出現的上部地函、下部地函、內地核、外地核等,再從自己往上延伸到大氣層,包含對流層、平流層,一直到外氣層。「對流層有如一條暖毯包裹著我,還有那條紅色的鴨絨棉被、今天晚餐餘留在樓上的香氣,以及樓下我母親忙碌敲擊打字機的聲音。」 每晚,雨燕的飛行儀式則將牠們帶往「對流邊界層」。在其頂端,雨燕會接觸到不同的風流,不受下方地形的影響,還可觀察到遠方的雲系變化,得以做某種天氣的預測。加上鳥類本有的羅盤指引能力,綜合了星辰、風、光線、磁場等參考點,這個生物在另一個邊界,進行某種可以指引自我的觀測,好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而且,這夜晚的飛行,其實還有另一段發生在黎明的對襯性飛升,而這兩個時段,光照度剛好相仿。 脫節,所以重新歸位 在科技主導日常生活的時代,我們已經很難描述和自己產生關係的其他生命,或是意識到自己在地球上(或宇宙中)所處的位置。那似乎是一個即使忽略也無須觀照的外在環境,我們只需留意自己每天是否有足夠的金錢可供存活,把自己餵飽,照顧好這副身軀。有了可隨身攜帶、可完成更多任務的工具,更集中的人生管理與延伸應用,已然成形。除非刻意拓展,個體的五感將逐漸限縮,從意識到行動的「距離」也會因為科技帶來的便利而大大縮短。那是一種無意中的感官截肢,伴隨著自我意識的凸顯和強化。 我認為《向晚的飛行》不僅是作者試圖將生活的印跡用文字記載下來,也記錄了她作為人類或生物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所發出的「回聲」(或許創作都有這樣的特性)。自然寫作通常有一個很明確的觀測對象,但也往往從一個主題蔓延出去,最後反而指向觀察者自身。我們的觀察視角所反映的,其實是我們的選擇、行走方向、所在位置。再細膩的觀察,經過感官的接收,到大腦的解讀、分析、判斷,再到文字的轉寫,呈現在讀者的眼前時,已有了不同的詮釋,並轉換為各自獨立的影像與再現經驗。 在意,因此跨越科學與文學的分野 作者有著自然研究者的背景,她在序文中,卻提到這本書的主題是愛。乍聽好像有點俗氣,但只消翻開任一篇的一頁,即可感受、知曉她對「由人以外的生命構成的閃閃發光的世界」的愛。她說:「我因為從事科學史研究,反而得知,人一直以來總是無意識地把自然世界當作鏡子,看見的無可避免是自身的倒影。……我希望這本書訴說一件事,這件事在人類當今這個歷史時刻,可能具有最深切的意義:那就是學習肯定、學習去愛彼此的不同。嘗試用與你不同的眼睛觀看周遭。明白你賴以觀看世界的方式並非唯一。」科學的確解開許多難解的宇宙奧祕,「科學所做的事,是我希望更多文學也能做到的事。我希望文學向我們指出,人其實活在一個縝密複雜的世界裡;這個世界不全然只與我們有關,也不單單屬於我們。世界從來就不屬於我們。」 這是多麼直指核心的提醒。如果缺乏反思與感受能力,線性的發展與觀察、分析,即使可能達到某種效益,依然是侷限在一隅的角度與思維,無法顧及整體。文學使用的工具或許是情感、價值、直覺,看似無法具體成事,卻能輕巧觸及科學或實務無法抵達的邊界,在描述這些和動物、植物相遇的場景時,讓人起雞皮疙瘩。在這本散文,創造了眾多魔幻時空,散落在靈魂珠寶盒的角落。天氣、童年、生活的回憶與書寫看似稀鬆平常,那陣陣襲來的感想與覺受,卻是一顆顆濃縮、凝結在植物葉子上的晨露,自然不造作,散發及時而幽然的沁涼。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長期以來,

我們都在大地之下安放著我們唯恐失去的東西、但願不曾存在的物件

以及我們愛並祈求能挽回一切

 

你腳下的地面,是另一個深邃世界的屋頂。

 

大地之下,充滿寓言,長久以來都象徵不易言說觀看的一切——失落、悲慟、隱晦的心靈深處,因而作者說:「黑暗可能是視覺的媒介, 而下降可能使人迎向啟示,而非剝奪。」

 

那是因為,地下世界的岩石、寒冰、地下河中,記錄、封存了地球最悠遠的歷史,悠遠到我們必須發明一個特定辭彙「深度時間」(deep time),用來形容那個寒冰呼息,岩石潮信,山巒漲落,石頭搏動的世界。在那樣以億萬年為尺度的世界中,往下一公分可能就代表回溯上萬年。

 

那也是因為,地下世界有人類對誕生與死亡的原始想像。有希臘神話的冥界五河,千年前的人類意外踏入石灰岩洞看見黑暗中滔滔的地底河流時,在這樣的無星河上寄托了人類重生的希望。那裡還有幾千、幾萬年前的人形岩畫,記錄了人類先祖留下的自由心靈——挪威海蝕岩洞的天險見證了他們先進的航海技術,也見證那個時期生之喜悅還未受玷污,無比神聖。

 

森林中地下的「樹聯網」是樹木和真菌的互助網絡,在人眼所不能見之處,樹木會在土壤中向別的樹木伸出援手。這將刷新我們對地球生命的理解,糾正人類的狂妄自大。因而作者認為:只要你的心智更接近植物,我們就能用意義將你淹

 

巴黎有座地下城,洞穴和隧道以對應的地面街區命名,一座鏡像城市因而產生,而地面則成了對稱線。這裡是無政府人士口中的「臨時自治區」,人們在此地可以改換身分,取得不同的生存之道、人己關係,活得放浪不羈

 

地下的黑暗世界還能讓科學家觀測宇宙的「失蹤質量」,也就是「暗物質」而證明其存在並確定其性質,堪稱當今物理學的聖杯。「這埋藏在岩石中的空間是一座天文台,儘管深藏地底,多數時間卻在凝視天星。

 

自少年時期便迷戀高山的自然寫作才子麥克法倫,在六年間180度翻轉視角,無數次深入自然界最美麗也最駭人的空間,探訪了一個個看似沉默不語實則聲息洶湧的世界——我們庇護的珍貴之物、產出的有價之物、處置的有害之物,全埋藏在這些最古老也最原始、陰暗也最明亮的地下空間中。

 

當我們不斷追尋地表高處,持續搜索眼前可見的事物時,是否停下步伐,關注過你我腳踏的這片大地之下,究竟如何揭示「人類的前世與今生」?

 

 

……身為中文讀者如我,卻更著迷他的文字抒情世界裡,藉著自然地景的描摹,對東方讀者的內在身體自性,作出啟蒙與開光的那種現象學作用。也許我們都先得讓身體連接上周遭的萬物,讓情感的脈衝電光石火重整起對世界全然新鮮的認識,如此,「人類世」往「資本世」的荒謬轉折才不會僅是抽象的道德訓斥,而能成為生命真理。——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名人推薦

【導讀】詹偉雄(文化評論人)/文

編輯推薦

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作者

羅伯特.麥克法倫 Robert Macfarlane

才氣縱橫的劍橋文學院士,專長當代文學,也是英國史上最年輕的布克獎評委會主席。
能寫擅走,至今已走了一萬多公里,也爬過許多險惡的山,自述「我的腳跟到腳趾的量測空間是29.7公分。這是行進的單位,也是思想的單位」。

被視為新一代自然寫作及旅行文學的旗手,以大量出色的文學修辭(尤其是隱喻)極度延展風景意象及深度,層出不窮的感官描述創造出人的內在風景和外在風景不停親密交流的感受。創新的寫作語言帶動大量評論,並啟發了新一波的地方寫作。當代旅遊文學名家William Dalrymple在書評中便點評道:在這些(顯示了旅遊寫作生生不息的活力,以及旅遊文學為每個繼起的新世代重新創造自己的能力)的所有新作家中,有一個人特別展示了文筆出眾的旅行書仍然可以美得如此渾然無瑕。那個作家就是羅伯特.麥克法倫。

創作領域包括文學、旅行與自然,也熟悉地形學及生態學,同時還能主持紀錄片。

書籍凡出版幾乎必得獎,首部作品《心向群山》贏得《衛報》第一書獎、《週日泰晤士報》年度青年作家獎和Somerset Maugham Award。第三部作品The Wild Places同時獲得英國最重要的登山文學獎Boardman Tasker Prize和美國指標性的Banff Mountain Festival大獎,並改編為BBC節目。《故道》一書獲Dolman Prize for Travel Writing。《大地之下》獲得英國Wainwright自然寫作獎、Edward Stanford旅行寫作獎、美國國家戶外圖書自然史文學獎,也是麥克法倫自認為的巔峰作品。

譯者

譯者簡介
Nakao Eki Pacidal


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荷蘭萊頓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譯有《地球寫了四十億年的日記》、《公司男女》、《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等書。

目錄

【導讀|一枚墜向地心的螢光,也是逆升的星芒——以全身上下,來閱讀《大地之下》】詹偉雄(文化評論人)/文



第一室
1. 降下

第I部 眼見(大不列顛)

2. 墓葬(門迪,薩默塞特郡)
3. 暗物質(柏壁,約克郡)
4. 下層植物(埃平森林,倫敦)

第二室
第II部 藏匿(歐洲)

5. 隱形城市(巴黎)
6. 無星河(喀斯特,義大利)
7. 空心之地(斯洛維尼亞高地)

第三室
第III部 縈繞(北方)

8. 紅舞者(羅弗登,挪威)
9. 邊緣(安島,挪威)
10. 時光之藍(庫魯蘇克,格陵蘭)
11. 融冰水(拉芒森冰河,格陵蘭)
12. 掩藏處(奧基洛托,芬蘭)
13. 浮現

序/導讀

導讀(摘選)

一枚墜向地心的螢光,也是逆升的星芒——以全身上下,來閱讀《大地之下》(摘選)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文

……二○一九年出版的《大地之下》是麥可法倫自然書寫系列的第五本。在寫完「鬆散的行路文學三部曲」後,麥克法倫顯然有個新的計劃,如果前三本書分別指向自然裡某個特殊地景——險峻拔高的山岳、隱隱作祟的荒野、凐沒在時空中的故道,這新的一本當然也會有個相對應的宏大主題;顧名思義,《大地之下》深入的是地底——黑暗、幽閉恐懼、未知,而且是更加粗礪、荒涼、時空相忘的自然世界。

先來看幾則評論:《衛報》的威廉.戴倫坡(William Dalrymple)為文〈一場向著深度時間(deep time)的眼花撩亂旅程〉,他說《大地之下》為了探究暗黑裡交錯的地下路徑,作者再度將數個知識領域迷宮般交織在一起:歷史與記憶、文學和地景、地底觀察加上高妙散文,但這些學問最終之所以得有一種啟明(illuminated)的結果,在於麥克法倫「對語言進行了發明(inventive way of language),最好的狀態是」,他說:「這本書有著既是史詩,也是咒語的品質。」《紐約時報》前書評版主編都艾.加納(Dwight Garner)說它讀了「有種刺痛感,閱讀麥克法倫就像閱讀戴爾(Geoff Dyer,以《然而,很美》成名的英國全方位作家)一樣,當你讀著讀著穿越一道圖書館的門、一具下水道人孔蓋、一條蓊鬱林中路,它引領你抵達的卻不是最終章節,而是另一場嗑藥大會與銳舞派對」。

但讓我難忘的,是在美國紐約巴德學院(Brad College)發行的文學期刊《連結》(Conjuctions,雜誌有一個副標題:讀得危險一點/Read Dangerously)第七十三期(二○一九年秋季號),一篇由資深自然文學作家戴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訪問麥克法倫的對話集。黛安的書《感官世界》與《鯨背月色》曾是上個世紀自然書寫領域中的引路之作,但她訪問四十三歲的羅伯特時已經七十一歲,也是準老奶奶級的前輩了。

黛安說:她發現羅伯特所有的書都有「大開眼界」(eye-opening)的特質,特別是針對地景敏銳調控出一套「可口、激賞,有時近乎法醫般」的細節描繪,這些描寫都有一種身體覺察感,彷彿它是一種地球上的生命形式,能夠同時感受與思考,「一個人的心智和身體,怎能如此精緻地與地景交織」,不論在地的感受是崇高、怖懼、骯髒、痛苦或是致命的,「地景將它自己烙印進(inks onto)你的身體,一點一滴(dot by dot)。」而羅伯特總能將激情和無法言喻的誘惑,轉譯成文字,這些文字雄辯滔滔,常常帶有詩意,而且也被迫豐富了英語的字庫,因為作者必須往古代或稀有詞源(但非常精準)去考掘,找出符合眼前大地最恰當的形容,「如果一個作者可以用一百種字來描繪雪,那他肯定是一位與眾不同之理解雪的人。」

同樣身為自然文學作家,黛安說她明白這類型寫作有特殊難處:在現場體驗是一回事,回到書房,要把經歷寫出來讓讀者感受,則是另一件事。她說自己寫作,就有一個麻煩之處,稱之為「修改的冰河化」(glaciation of revisions),點點滴滴,冗長而無休止,別人認為乏味,但她卻認為在字詞上不斷修整,找尋辭意更多的弦外之音,是她志業所在,不管得花掉多少時間,「發現一種方法讓世界能『說出話來』(make the world sayable),讓人感受到一種『礦物氣息般、內在的』(minerally, viscerally)滿足。」她也用一種「麥克法倫式」的修辭,來比喻此類作者拉鋸的兩種內心世界:一種是旅行時「用手指感覺世界」(fingering the world),讓感官來閱讀它,另一種則是寫作時「像僧侶般入定」(monk-like remove),兩種都需要對當下投以高度專注,雖然前者更可能包含讓人毛髮直豎的困局和驚嚇。接著她問麥可法倫:地下的時間和地上的時間,感受有何不同?曾經去過地下,是否對時間的概念有所改變。

在對話中,羅伯特謙遜地說:黛安的問題本身其實就是一篇優美回答的散文,他的回應不會更好,但他也承認,自身也是一個修辭的完美主義者,光是《大地之下》正文的第一句話:「進入地下世界的途徑,是穿過皸裂的老白蠟樹幹」(The way into the underland is through the riven trunk of an old ash tree),就花了好幾個禮拜才寫出來,整本書的前十五頁和關於格陵蘭與芬蘭的章節都花了同樣長度的時間,重寫好幾次,才最終定稿。羅伯特說他對散文中的韻律節奏和聲音模式非常執著,他矢志讓他的每一個句子——橫跨十三萬字的整本書——都擁有近似的韻律魅力和聲響質地(prosodic attention and acoustic life),讓英語讀者讀起來會毫不猶豫地想到十四行詩的「商籟體序列結構」(sonnet sequence)。
看他說到這裡,我馬上翻出書來,找出一個疑似精心打造的段落,對照起英文,大聲地唸起來:在無雲之夜仰望夜空,你能看到億兆公里外的恆星之光,但若是向下看,你的視線卻止於表土、瀝青和腳趾(Look down and your sight stops at topsoil, tarmac, toe),連續好幾個「t」,果然好有土味。

「深度時間」是《大地之下》的一條情感主軸線,相較於人類城市生活中的分分秒秒、生老病死,深度時間是地球洪荒造陸至今,以迄太陽五十億年後熄滅,捻熄生命最後一口氣息間的時間尺度,由岩塊、冰、鐘乳石、海底沉積物與漂移中的地殼板塊來紀年。這時間在陸地表面上難以感受,但當麥克法倫深入地表以下,以身體認識這巨大時間造就的孔洞與穴室,思索最早的人類在石壁上留下的赭色手印,對比巴黎地穴裡探洞者留下的綠手印,又細看當今人類如何將核廢料塞入地底的霸王式佈局,這個抽象時間便具備了巨大的存有論哲學意義——既然人的一生對比起這深度時間渺小得近乎無意義,那我們是就此虛無享樂地過掉一輩子,還是自己模塑出一種渴望搏戰的生命意義,為止住人類毀滅世界的部署,在暗夜中奮力燒出一點螢光?

《大地之下》的空間軸線是高度立體的,它的第一章取名「降下」,最後一章則是「浮現」,橫亙這兩者之間的是四十六億年的地球歷史旅行,從一腳踏入英國門迪丘陵的墓葬場起,經由巴黎地下穴室、倫敦地底菌絲森林到斯洛維尼亞的空心之地;由挪威羅弗登群島史前洞穴、格陵蘭的融解冰帽,再到芬蘭西部晶亮的核子廢料儲存槽(麥克法倫說他從小就是個「北方控」[north-minded〕),終曲是回到英國劍橋郡羅伯特家旁林藪中的九道湧泉,與四歲幼子相偕攜行。這趟旅行,除了空間經歷,還包括歷史探求——祖先們總是把最珍貴與最羞恥的埋入地底,知道先人在此發生了什麼事,可讓身體銘刻進更多的感受,反芻人性中複雜和不可說明的質地。而同時,在當今的「人類世」(Anthropocene)中,由於人類大量開發抽取,許多過往永恆被埋葬(burial)的事物開始陸續出土(unburial),也帶來許多巨大的不可測結果,整本《大地之下》的行文都可探測到這種不合諧音的嗡鳴,匍匐潛行在商籟體的底層。

因而,相較於「鬆散的行路文學三部曲」,《大地之下》是快節奏與幽暗的驚悚劇,它們相同之處在於內涵都是「身體的詩劇」,麥克法倫竭心盡力設法——要讓讀者感受到他所說的,人類面向地下世界的「癡迷、費解、強迫症、啟示錄」,在地底,即使戴著岩盔,他也努力要讓讀者頭部直擊岩壁和坑道。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56204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共和國書籍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2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