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就懂日本戰國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掌握日本戰國,就從這本開始!
戰火連天的百年亂世,一本帶你看懂日本戰國!
從足利將軍權威崩解、「亂世的怪物」細川政元,到織田信長橫掃六道、豐臣秀吉統一天下、德川家康終結戰國……
日本戰國百年風雲,一本就懂!
想搞懂日本戰國的來龍去脈,卻被複雜人物與事件搞得頭昏眼花?
本書以清晰條理與關鍵事件為主軸,從應仁之亂後的群雄割據,到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完整帶你看透戰國百年!
本書用紮實史料與淺白筆法,讓你不必死記硬背,就能看懂歷史背後的邏輯!
★條列式架構與時代分章,快速理解歷史脈絡
★精選戰國名將與重要政變,直擊歷史轉折點
★解構「下剋上」、守護大名與戰國大名的核心差異
★涵蓋軍事、內政、外交、技術革新,一書掌握戰國全貌
目錄
序章:蒼天已死,萬民為芻狗──
戰國時代與先前時代的差異
一、應仁之亂不再是戰國時代的開端
二、戰國時代的特點
(一)「下剋上」的定義及出現原因
(二)斯波、畠山、赤松、京極諸氏的下剋上
三、戰國大名的出現
(一)戰國大名的類型
四、室町時代守護大名領內的勢力生態
(一)室町時代大名領國內的諸勢力
(二)令制國內錯縱複雜的莊園
五、何謂戰國大名?
(一)戰國大名的定義
(二)守護大名與戰國大名的差別
(三)「守護領國制」與「大名領國制」
第一章 風暴(嵐)世紀(一四九三年到一五三一年)
一、權力的轉移
(一)足利義尚親征近江
(二)明應政變
(三)明應政變對戰國時代的影響
二、「半將軍」細川政元
(一)東西流浪的「流浪公方」
(二)平定山城國一揆
(三)「亂世的怪物」細川政元
(四)永正的錯亂
三、兩細川之亂
(一)肅清澄之黨
(二)足利義尹再任將軍與船岡山合戰
(三)細川澄元、足利義稙之死
(四)兩細川之亂結束
第二章 將星並起(一五三一年到一五五五年)
一、關東亂事簡要
(一)鎌倉公方與足利將軍、關東管領的對立
(二)伊勢宗瑞的擴張
(三)氏綱.氏康的雄飛
二、細川高國死後的畿內
(一)細川晴元與三好氏的對立
(二)天文一揆與天文法華之亂
(三)日本的副王
三、山陰.山陽的動向
(一)尼子經久.晴久二代的擴張
(二)大內氏的興衰
四、東海地區的起伏
(一)「海道一の弓取り」今川義元
(二)織田.齋藤從敵對到同盟
第三章 霸王上洛(一五五五年到一五六八年)
一、甲斐武田氏與越後長尾氏的龍虎相爭
(一)武田晴信自立與擴張信濃
(二)越後長尾氏的崛起過程
(三)甲相駿三國同盟
(四)鞭聲肅肅夜過河
二、近畿政局的起伏
(一)三好長慶及其兄弟殞落
(二)永祿之變
三、走向天下布武之路
(一)統一尾張
(二)邁向天下布武
(三)第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誕生
第四章 革新與創造
一、南蠻技術與文明的傳入
(一)鐵砲傳入
(二)天主教傳入
二、內政方面的革新
(一)灰吹法
(二)信玄的財源──甲州金
(三)戰國具代表性的治水工程──信玄堤
三、信長內政.軍事方面的特色
(一)「樂市樂座」
(二)代替信長征戰的軍團制
第五章 天下創世期(一五八二年到一五九八年)
一、天下人的轉移
(一)本能寺之變前夕
(二)繼承信長霸業
二、平定西國
(一)關白豐臣秀吉
(二)平定九州
三、豐臣政權建立
(一)聚樂第行幸
(二)天下統一
第六章 日本的新生(一五九八年到一六一五年)
一、決定天下歸屬的關原之戰
(一)夢還是夢
(二)雙方陣營戰前的角力
(三)決定天下歸屬的一戰
二、結束戰國亂世
(一)江戶幕府成立
(二)戰端再起
(三)開啟太平盛世
戰國時代簡略年表
參考書目
後記
序/導讀
後記
繼《一本就懂幕末》後,再以數月時間寫完《一本就懂戰國》,最終以完成兩部著作結束二○二四年。
近十年我的作品都集中在幕末這個時期,幾乎沒有再碰觸過戰國這一主題,當然希望有機會再來談談戰國,在二○二二年初時以前合作過的編輯銘桓向我邀稿,當時我坂本龍馬的傳記完成在即,便一口答應下來。
之後歷經父親往生以及一些個人的私事,拖到去年下半年後才開始先動筆《一本就懂幕末》,畢竟近十年持續筆耕幕末,下筆較有自信也就早早完成。筆耕幕末這十年,國內出版不少關於戰國的作品,加上購買的日文著作,在動筆本書時都派上了用場。
由於是一本就懂的性質,對於戰國時代不鉅細靡遺只挑重點論述,雖然如此還是遺漏不少重點;細節也不追究深入(真要如此十倍字數也不夠),對於部分的以訛傳訛或後人認為的通說,在能力範圍內予以澄清,希望能給讀者較為好讀、易讀的戰國書籍。
試閱
第四章 革新與創造
信長內政.軍事方面的特色
代替信長征戰的軍團制
信長從上洛到本能寺之變殞命為止,短短十五年間領土從尾張、美濃兩國及伊勢一部分擴張到奄有超過三分之一日本,之所以如此與信長獨特的作戰模式不無關係。
依《信長公記》的內容,信長的初陣是元服後的隔年──天文十六年(一五四七)──與今川氏的邊境糾紛,從這一刻起到天正三年(一五七五)只要是織田家的戰役,信長無役不與。
這年十一月信長被授予權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獲得做為武家棟樑的名目(源賴朝受封征夷大將軍的前兩年也曾為朝廷授予權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因此為朝廷授予這兩職的武士便被視為準武家棟樑),家臣對信長的稱呼從「殿樣(とのさま)」改為「上樣(うえさま)」,至此信長開始步上「天下人(てんかびと)」(和田裕弘,《織田信長的家臣團》)。
天正四年起,信長參與或指揮戰陣的機會銳減,只剩該年五月因進攻本願寺戰死的大將塙(原田)直政及翌年二、三月間出兵雜賀兩次是最後親自指揮的戰陣,之所以如此可能有不少原因,和田裕弘認為領國的擴大使信長要參與戰役變得困難(和田裕弘,《織田信長的家臣團》)。
於是信長拔擢數名素有戰功且能力卓越的部將,讓他們以軍團長的身分率軍代替自己向各地進攻,此即軍團制的出現。
與「樂市樂座」如出一轍,軍團制也非信長首創,毛利家的兩川體制並非只是政治層面,在軍事層面上元就次男吉川元春負責攻略山陰方面,三男小早川隆景負責攻略山陽方面,而由元就(元就病逝後由其長孫輝元)坐鎮居城吉田郡山城,這種布局可說就是信長軍團制的簡略版。甲斐武田氏雖無明確的兩川體制,但信玄的人事布局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譜代出身的內藤昌豐(昌秀)鎮守西上野箕輪城(群馬縣高崎市箕鄉町)護衛武田西疆,家老筆頭馬場信春(信房)坐鎮信濃中部深志城(長野縣松本市丸之內),為信玄提拔的譜代高坂昌信(春日虎綱)戍守第四次川中島之戰前夕築成的海津城(長野縣長野市松代町)以防上杉輝虎南下,甲斐武田氏首席猛將山縣昌景入主江尻城(靜岡縣靜岡市清水區江尻町)以防後北條氏的入侵。
當然,論軍團的規模與立下的戰功,毛利兩川體制和武田四名臣不足與信長委任的軍團長們相提並論。
依《織田信長の家臣団──派閥と人間関係》一書,天正四年起信長陸續成立以下七個軍團:
一、織田信忠
二、神戶信孝
三、柴田勝家
四、佐久間信盛
五、羽柴秀吉
六、瀧川一益
七、明智光秀
信忠、信孝分別為信長長男、三男,元服後相繼被任命為軍團長,雖因年輕而無威望與戰功,但在信長尾張時期家老的輔佐下仍做出一定程度的貢獻。七人中以佐久間信盛資歷最深(自平手政秀死諫後,佐久間成為織田家譜代筆頭),信長上洛之後,畿內敵對勢力發動的大小戰役幾乎都有信盛身影,卻在難纏的石山合戰(元龜元年—天正八年,一五七○—八○年)結束後換來信長一紙十九條罪名的指責,剝奪其軍團長與譜代筆頭的頭銜流放至高野山(天正十年本能寺之變前數月在該地死去)。
後人熟知的信長軍團為負責進攻關東的瀧川一益、經略北陸的柴田勝家、以毛利家山陰地方的明智光秀以及毛利家山陽地方的羽柴秀吉,天正四年以後信長增加的領地除消滅武田氏取得的甲斐、信濃、西上野外,可說皆由上述四位軍團長打下,如果依照傳統作戰方式(每役皆由大名親自領兵),信長的版圖也許不是後人看到的樣子。
不過,上述四位軍團長擁有信長半數領地、武將及兵力,隨著不斷累積戰功和聲望,軍團長們的實力不下於信長以外的其他地方勢力。個人野心也因戰功和聲望的累積而滋長、壯大,就算沒有原因至今還難以解明的本能寺之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