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孤島:太平島風雲60年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保衛太平島!捍衛臺灣主權!
一九五六年,蔣介石佔領了太平島,揭開了保衛南海諸島大作戰。
太平島的角色將決定台灣的前途!
太平島不該是孤島,
捍衛海疆,保住太平島,悠關臺灣的安危禍福,
失去太平島,等同於失去兩岸在南海的戰略利益!
一九四六年蔣中正從法國手中取回南海諸島嶼,
這塊三百七十萬平方公里的海疆相當於三個外蒙古。
為了「一中」利益,兩岸團結成「抗菲民族統一戰線」才是正確的戰略思維!
我中華民國是南海U形線的創始人,目前也擁有南沙最大的天然島嶼,過去六十多年,臺灣長期經營太平島,未曾與周邊國家有任何衝突,從未否定南海的自由航行權,這樣的和平且自我節制行為,如今卻換來美方「極無助益」的評價,對台灣而言情何以堪?
從本書所蒐集的眾多史料,在在證明南海主權確實是屬於中華民族。維護南海主權是不分藍綠、也不分兩岸。南海有豐富的漁獲與石油等礦藏,兩岸政府應該一起維護南海主權,這是為了中華民族後代子子孫孫,爭取未來更多的生存發展空間。
本書特色
1.詳實的史料:本書擁有來自國史館等權威單位的第一手史料,對太平島的主權歸屬有明確的說明。
2.作者背景無可取代:作者專研民國史,以其豐富的史學知識,以及流暢的文筆,將太平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交代得十分詳盡,足以在近代史佔一席之地。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這一年確保了祖宗的基業
審視蔣公一九五六年對太平島主權的確立。不能不承認,蔣氏在未來中國的南海戰略裡,預先作了一個眼,下了一著關乎大局的關子。
。蔣介石的執著
。海疆比陸疆還重要
。只有武力才能捍衛疆域
。風聲雨聲警鐘長鳴
第二章:那年決定了南海的命運
毛澤東內部談話說蔣介石有幾個優點是客觀的史實,講史必須留心,一九四六年蔣從法國手中取回南海諸島嶼,這塊三百七十萬平方公里的海疆相當於三個外蒙古。
。十一段線有點霸氣
。海陸疆界一舉廓清
。勝利者最亮麗的桂冠
。不放棄必回防
第三章:祖產遭到偷竊
蔣公始終沒有忘情中國的海疆,除了要收復陸地,海疆也要捍衛,南海中國政策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被偷的面積不比陸地少。
。舊秩序的崩解
。四周都是叫門聲
。土八路與敗家子
。家道中落寧贈外人
第四章:蔣毛的中國夢
事實證明毛遠遠不及蔣的堅持,蔣在大是大非的國家權益上從不怯懦,毛則常常做出喪權辱國的舉動。
。任性妄為的毛潤之
。奉化那小子早有大志
。北京是隻紙老虎
。先有陸疆再謀海疆
第五章:兄弟鬩牆遭外侮
兩岸在南海有一致性的戰略利益,合則雙贏,臺灣綠營立委動不動扣上統戰的「紅帽子」。為了「一中」利益,兩岸團結成「抗菲民族統一戰線」才是正確的戰略思維!
。陳水扁、馬英九的一小步
。胡耀邦邁出了第一步
。蔡英文的麻煩
。習近平的惡夢?
第六章:新挑戰:撤守南海?
台灣地位的變化會影響美中在亞太戰略「爭勢」的最終結果。在這個爭勢為核心的美中台三角戰略關係中,台灣如何靈活扮演適當的戰略角色,籌劃和選擇最佳的國家大戰略,是攸關台灣安危禍福、興衰存亡的問題。
。國際仲裁
。法律與政治的難關
。民族主義的弔詭
。台灣何去何從?
後記
序/導讀
序
我生於一九五六年(民國四十五年),那年發生了一件大事,蔣公派兵駐守太平島,直至今日始終沒有撤守過,那是一件大事、好事,保護了祖宗留下的基業,我認為蔣公是個偉人,他以武力捍衛了中華民族的權益。
回過頭來,重新審視蔣公一九五六年對太平島主權的確立。不能不承認,蔣公在未來中國人的南海戰略裡,預先作了一個眼,下了一著關乎大局的關子。
太平島控制了一個雖說南海最大,但毫不起眼,保有它勞民又傷財的彈丸小島。至少,在共軍一九八八年才開始布哨南沙諸島之前,只有臺灣軍方孤守著太平島,事實上宣示著對那個群島和水域的主權,那個守將不是「偉大的」毛主席,而是被妖魔化的「人民公敵」、「反動派」——蔣介石。
早先中共沒有重視南沙群島涉及的國家安全,嚴格說,從海南島解放到大陸改革開放,在解放臺灣,炮擊金門,一度孤立無援,與大陸敵對的危險局勢下,蔣介石最終沒有因收縮防線,儉省軍費開支放棄太平島。實則是為了國家在南海前沿保留最後一塊陣地,一個不沉、不動的航空母艦,一個實施遠洋戰略的前哨和平臺。
蔣介石用武力驅逐了侵略者,這年,民國四十五(一九五六)年十月,中華民國海軍偵巡南沙群島,登檢詢問菲律賓船長克洛馬,其承認侵入中華民國領海,並保證日後不再駛往南沙,在史料裡的相關照片張張令人動容。蔣公又兩次派艦隊巡弋南沙,隨艦之陸戰隊逐島拆除菲國漁民搭建之簡陋茅篷。那次的巡邏發現菲國漁船在我國領海活動,海軍「太和軍艦」艦長胡嘉恆上校立即派副長劉和謙中校放小艇率臨檢小組登菲船,擄獲槍支及船員多人,為首者是克洛馬的弟弟,在立下保證書後放人、扣槍、逐出領海。今天史料重現,足以證明菲國克洛馬所稱發現的「卡拉揚群島」和「西菲律賓海」均為一派胡言。
南海問題肇因於中華民國的外交艱困,當年為了在聯合國爭取支持,不讓中共進入聯合國,爭取一票是一票的情況下,才讓上述國家有機可乘,逐步侵占我南海島嶼與島礁。甚至一九五五年時,美國大使館秘書詢問我國南沙群島領土歸屬,以及在一九六六年,蔣公命我國防部發函美台灣協防司令部「美軍飛機如需飛航東南沙限航區,請事先通知以免遭受誤擊」,保衛了南海主權,而證據就在相關史料展場中。
筆者深深感覺,我國想要在南海擁有話語權,就必須展現實力,以目前的南海情勢,我們除了利用完工的太平島碼頭,增強軍艦巡弋南海外,就屬出兵佔領更多無人島礁,所花的成本最小,卻可獲得最大利益,一如蔣中正先生在四○年到七○年的武力護海疆。之後在歷屆保守政府的執政下,一個執行了四十多年,又行不通的外交軟弱政策,政府卻還不知改變,難道政府真的在等待奇蹟嗎?
不妨學蔣公拓展一下視野:太平島是南沙群島唯一適合人群長居的島嶼,現由我國國軍駐守,這在短期內是任何東盟國家無法取代的。太平島是嵌入南沙的有力楔子,成為兩岸中國人日後恢復行使主權時,在文韜和武略方面雙管齊下的張本。臺灣駐軍太平島,是在替中華民族維護著南沙群島的主權,這是一九五六年,蔣公主政的中華民國派兵重新佔領南沙太平、中業等島的英明決策。
太平島是南沙諸島中唯一有淡水來源的島嶼,蔣公曾謀劃建海空基地,國軍考察報告稱,當地長期駐軍規模可達兩個連,具備其他南沙諸島都無法比擬的生存優勢,對保衛中國南海領土主權意義重大。抗戰勝利後中國海軍進駐南海諸島,奠定了二戰以來的南海戰略格局。
蔣公派兵進駐太平島後,並不滿足於僅僅防衛南沙,還試圖以此為基地向外擴張。一九五八年二月,印尼內戰爆發,臺灣和美國中央情報局迅速展開幫助印尼革命軍的海空輸送作戰。蔣介石密令國軍參謀本部展開太平島海空臨時基地建設研究,即南海作戰計畫,這是國軍針對太平島軍事用途所做出的最早研究。
一九六六年,蔣公再派遣軍艦在南子礁、北子礁、中業島等島嶼重建國碑,攝影留證;海軍艦艇,並經常前往南沙海域巡視,太平島上駐軍亦隨時巡弋於附近各礁島。一九五五年時,美國大使館秘書詢問我國南沙群島領土歸屬,遭到嚴正答覆為我島嶼,一九五八年英國飛機在南海搜索受難漁船,飛行員未通知我方,逕行降落南沙太平島及隨後盤旋東沙島上空,遭我方駐軍驅離,並由外交部抗議糾正,由臺灣省政府去函英國領事館擬由臺法院控告英國政府,蔣公的大國作為令人動容,然當今兩岸領導人之氣概如今安在?
再談近期鬧的最兇的航空識別區,並警告過英國我部隊常在沿海演習,轉知英屬船隻注意以免被擊中。顯示國軍掌握著南海諸島的航行權,蔣公堅持主權、寸土不讓的偉大政治人物表徵,證據就在資料史證的展場中。
直到現在,台灣軍方《要塞堡壘地帶法》仍將台、澎、金、馬、東南沙空域劃分為五個禁航區及若干限航區,南沙(太平島)限制、禁止,由我國畫定水域界線圖,規定外國飛機無論軍用或民用機,如無我國政府之允許,不得飛越禁航區,都是當時蔣公堅持主權獨立的結果。
回顧六十年前人煙稀少如今人逐漸多起來的太平島,鳥瞰就像一彎蔥籠綠洲,台灣國軍至今控制著東沙群島中的東沙島、南沙群島中的太平島,中共當局能否恢復國府時期的南海權威,的確是一件值得研究的議題。
「九段線」至今說不清,也一直是中國主張南海權益的邊界和依據。但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南海廣袤水域為中國劃出疆域的九段線,出自何人之手,是在何種情形下,根據何種原則何種依據劃定,卻不為公眾知曉,成為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答案是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間,國民政府出兵收復西沙、南沙群島,劃定了南海島嶼國界,出版了《南海地圖十一段線》,在此基礎上確立了中共今天南海「九段線」疆界。
九段線源於中華民國的十一段線,一九四七年中華民國能在南海劃定十一段線,正式把南海那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海疆納入版圖,且當時的國際社會並無異議,那是因為南海根本就是中華民國在二戰後所劃定的勢力範圍,簡單的說南海就是中華民國打回來的,是三百多萬國軍先烈用血打回來的!那三百多萬海疆更是國民黨和蔣公「抗戰建國」的巨大成就!中華民國能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離不開蔣介石正確的衛國策略。
那是在一九四七年,蔣介石非常有先見之明地考慮到,南海海域可能將面臨的爭端問題,於是命令國民政府印發了「南海諸島位置圖」,並將之歸類在隨後發行的「民國行政區域圖」裡。此舉即是向全世界宣告南海海域屬於中國,當時也是得到國際社會公認的,至於那會兒東南亞的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都是殖民地,自己都還沒主權呢,更談不上南海的主權問題,於是咱們就咬定南海十一段線內「自古以來」就是咱們的領土,他們自然不敢說個「不」字,可見也是承認南海屬於我國的。
不想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後,周邊小國就開始借機行事,欲根據公約授權擴大海域,屢屢和中國人就南海海問題域發生爭端。幸虧蔣公當年的舉措,使得公約因為法不溯及既往,而無法成為他國強要南海領域的理由。從這點來看,正是蔣公的先見之明產生了保全國家領土的作用,毛澤東在內的不少國家領導人,都對蔣介石「愛國」方面的作為是積極肯定的。
總之,南海圈地儘管功在千秋,可是整個事件在大背景下折射的心態就不那麼慷慨激昂了。老實說,中華民國總統蔣公的南海十一段線畫得真慓悍,直接封到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的家門口了,有些地方甚至連國際海洋法規定的十二海哩領海都沒給人家留夠。
但是國際政治遵循的是叢林法則,有理沒理不重要,重要的是實力,美國能占住遙遠的夏威夷,英國能占住阿根廷門口的福克蘭群島,我們當然也能占住南海,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海峽兩岸是不承認「聯合國海洋公約」可以適用於南海爭議的,就因為十一段線的時間比「聯合國海洋公約」早。南海「十一段線」顯然已成兩岸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十一段線」是國民政府一九四七年所公布,是兩岸共同資產,面對美日的霸道與南海國家的挑釁,我們台方應趁勢與大陸進行協商與對話,尋求建立南海問題共識,共同捍衛疆土。
試閱
。舊秩序的崩解
在此危急情況下中國人應該求索圖志,標識歷史主權記憶,以免祖產被盜。
回顧晚清之際,南海天堂,茫茫孤島,蠅頭滄粟之地,亦不得安寧。為了維護南海權益,清政府官員利用「歷史證據」對外交涉,以捍衛民族利益。一九○七年兩廣總督張人駿與日本交涉東沙島時,他搜集到許多有關東沙群島屬於中國的歷史文獻和圖籍,張人駿將歷史文獻和圖籍擺在日本領事面前,日本領事啞口無言,只好承認東沙島為中國固有領土,將東沙島歸還中國。
清代《泉州府志》和《同安縣誌》兩部史籍均記載了廣東水師副將吳升(康熙四十九年-五十一年在任)巡治七洲洋的史實:吳升巡視西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一方面是自宋代以來我國水師不間斷實施管轄的延續,另一方面其巡視範圍較之以前有所擴大、職責更加明確。此外,晚清政府還採取了其他維權措施,如德國在西沙和南沙群島進行非法調查和測量,遂引起清政府注意,責成廣東地方政府向德方提出抗議,迫使德方停止其活動。
清朝及民國時期的南海問題,早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國內就出現一股對南洋進行侵略擴張的思潮,一些日本激進分子大肆鼓吹,日本應「先功略南洋,然後推而廣之,將全世界悉歸日本所有」,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為了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推動國家近代化,日本施行了一項叫做「殖產興業」的政策,日本的礦業事業開始運作。
一八九五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割讓了台灣島和澎湖列島。從此,南海的東北大門洞開,日本成為清朝末年時期中國在南海的最大威脅。很自然的,日本便打著「殖產興業」的旗號,把眼光盯向了南海的資源。一九○一年,日本商人西澤吉次遇風漂到東沙群島中最大島嶼——東沙島,他發現東沙島上有著豐富的磷肥資源(主要是島上覆蓋厚實的鳥糞層),他大喜若狂,第二年(一九○二年),西澤吉次便率人跑到東沙島,竊取磷肥回台灣加工、出售。這些舉動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和警惕,於是清政府派官員到東沙島勘察,並樹立了紀念碑作為主權標誌。
對於清政府的主權宣誓行為,其他國家並未提出任何異議,這個時候,日本對東沙群島資源的掠奪主要是還是商人的個人行為。在清政府艦隊巡視東沙島的其後幾年(一九○三-一九○五年),日本在東沙島的舉動有所收斂。 一九○六年以後,日本政府推動所謂「水產南進」,日本船隻「長風」號和「四國」號先後侵入東沙海域。一九○七年,日本人再次來到東沙島,這次他們暴力驅趕中國漁民,搗毀中國的主權碑,拆毀東沙島上的廟宇,甚至將島上一百餘座中國人的墳墓搗毀後拋屍棄骨。
此時,日本對東沙群島的侵略出現了政府、軍隊和商人相結合的狀況,隨後日本人將東沙島更名為西澤島,東沙群島所在的珊瑚環礁也改名為西澤礁。這時,東沙群島的形勢變得嚴峻起來。一九○七年冬,日本突由台灣方面,開來兵艦一艘,商輪一艘,滿載軍火及日民,圖謀侵佔我東西沙島,遭到中國漁民的激烈反抗,清政府聞訊後與其交涉,迫使日本艦船退回。一九○九年十月十一日,中日簽訂了東沙問題條約,日本承認東沙島為中國固有領土,撤出侵佔該島的日本人,賠償中國漁民的損失,向清政府補納稅款,將東沙島歸還中國。
東沙島事件後,清政府加強了對西沙群島的軍事管理。一九○九年四月張人駿特派副將吳敬榮前往勘查。這次勘查大致明晰了西沙群島島礁分布情況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該島共有十五處,內分西[東]七島、東[西]八島,其地居瓊崖東南,適當歐洲來華之要衝。為南洋第一重門戶,若任其荒而不治,非唯地利之棄,甚為可惜,亦非所以重領土而保海權。同年五月,張人駿再派廣東水師提督李准、廣東補用道李哲浚、署赤溪副將吳敬榮等巡視西沙群島,對該群島進行深入調查。李准、李哲浚等率領一百七十餘人,分乘伏波、琛航、廣金三艘軍艦,六月五日到達西沙群島。他們先後巡視了伏波、甘泉等十四島,對其地理地形、物產資源、有無泉水等情況逐一考察,軍艦每到一處皆勒石命名、鳴炮升旗,重申中國主權。
在這次巡視中,隨船的測繪委員和海軍測繪學堂學生繪製了西沙群島總圖和西沙各島的分圖。這些舉動在國際社會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中最為重要的影響是國際社會普遍承認西沙群島為中國領土,各國航海之書都稱其為中國領土,帕拉賽爾群島[西沙群島]是分散在海南島南部中國海上的群島。一九○九年中國政府把該群島歸於中國所有。
需要提到的是,在此之間,英國人還過來插了一腳,一九○八年九月,英國駐廣州領事提出要在東沙島上設立燈塔。理由也是「不能決斷該島應屬何國」,對面這種試探,清外務部向英國聲明瞭對東沙島的主權。
在辦理東沙島交涉的過程中,保衛南海主權成了廣東上下的共識。當時的廣東水師提督李准,得悉榆林港西邊二百多海浬處,還有個群島,西方人都叫它Parcels(即西沙群島),他認為應當立即前往考察,並宣示主權,以免重蹈東沙島被人當作「無主荒地」強佔的覆轍。隨後,清政府艦隊巡視西沙和南沙群島並於永興島升旗鳴炮,公告中外,重申南海諸島為中國領土。
顯而易見的是,清朝派遣水師對南海諸島巡視的範圍和頻率超過了以往各個歷史時期。李準巡視顯示了中國在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不可動搖的主權地位。同時表明,中國的管轄已不限於巡視,而是強調將開發、經營和建設融入其中。然而清政府倒臺後,日本人捲土重來,一九一七年,日本高雄海產商會會長石丸莊助又雇台勞百餘人乘漁輪登島,盜採鳥糞及海人草,東沙三度易手,直到中國海軍於一九二五年進駐將其驅離,日本人對東沙島的非法霸佔才告平息。這個時候,日本人雖一時退出東沙,卻又侵入到了西沙和南沙,他們探測調查,開採磷礦,直到一九二九年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方才暫停,而與此同時,當時的越南的宗主國法國,也已經覬覦西沙和南沙良久。法國政府自一八八五年將越南佔為殖民地之後,一直對中國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懷有侵佔之心。隨著日本在南海勢力的增長,法國決心爭奪西沙和南沙。
一九三○年,法國也打著南沙是無主地的藉口,法國的「麥理休士」號炮艦強行佔領南沙的南威島,到南沙宣示主權,這時只有英國在私底下進行了反對。一九三三年,法國再次派軍隊到南沙宣示主權,日本抗議。雖然有材料表明當時中國也進行了抗議,但是實際上國民黨正在打內戰,抗議並沒有在官方向法國提出。從一九三○年起,法國實質上佔領了南沙。英國後來承認了法國對南沙的主權。
一九三一年法國以恢復越南的領土為名對西沙聲稱了主權。中國對此表示了抗議並為此來往了照會。一九三二年之後,法國軍事力量在西沙出沒,中國因為當時國內仍處在混亂狀況,南京政府仍處在無法真正統一全國的情況,蔣公雖早已決定南海要收歸統一,但是陸地必須先行統一,所以並沒有實質性的反應。
一九三三年四月,法國又派兩艘戰艦和一艘調查船開赴南沙,先後佔領了太平島、安波沙洲等島嶼,連同先前所佔的南威島,即所謂「九小島」,他們還對這九小島重新定名,劃到越南巴地省管轄。法國這個舉動引起中國政府和中國社會各界的強烈抗議,中國南京政府已基本上統一了全國,有實力辦外交了,蔣公乃訓令外交部以及駐法臨時代辦均進行了嚴正交涉。
一九三一年法國乘日本侵略中國東北之際,於十二月四日聲稱對西沙擁有所謂的先佔權。中國政府於一九三二年七月二十六日駁復法國外交部,但法國遲遲沒有答復。一九三三年四月七日至十二日,法國又派炮艦侵佔南威島附近各小島,當時法國並未立即公布侵佔南沙島礁的消息。直到一九三三年七月,法國政府才公開宣布佔領南沙九小島。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法國總督巴士基氏下令將南沙九島劃入南圻巴地省管轄,史稱九小島事件。彼時,全國各地各機關團體急電中央政府要求維護主權。筆者從文獻庫的檔案中查閱到,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五日,漢口黨務整理委員會致電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檔中寫到:法國佔領九小島有損我領海主權更足影響全部海防,要求外交部切實查明嚴提抗議以保領海主權而杜侵佔之漸。
七月三十日,國民外交後援會發表通電,對法人暴行暫不承認,通電號召國民當此外侮紛來之際,對於法人的暴行誓必奮鬥到底,決死否認。八月五日,行政院訓令外交部切實對法交涉。此後,中國政府與法國圍繞南海諸島問題進行了長達數年(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八年)的外交交涉。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蔣公指示國民政府內政部召集參謀部、外交部、海軍司令部、教育部、蒙藏委員會組成的「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召開第二十五次會議,審定南海各島礁中英島名,並公布「關於我國南海諸島各島嶼中英地名對照表」,這是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的第一次「準標準化」命名,正式將南海諸島分為四個部分:東沙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今中沙群島)和團沙群島(亦稱珊瑚群島,今南沙群島)。
表中列出了南海諸島一百三十二個島礁灘洲地名。一九三五年四月,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出版《中國南海各島嶼圖》,這是國民政府公開出版的具有官方性質的南海專項地圖,圖中較為詳細地繪出了南海諸島,並將南海最南端標繪在大約北緯四度曾母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